宁碧雯
目的:分析化疗药物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集中配置对患者治疗造成的影响.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集中配置的化疗药物医嘱25000份作为研究对象,对存在不合理的医嘱进行及时的发现和处理,使患者化疗药物的使用更加具有规范化和合理化.结果: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医嘱25000份,其中出现医嘱不合理情况的医嘱有148份,所占比例为0.59%,并给予了及时的纠正,保证了化疗药物治疗的规范性和合理性.结论:在实施化疗药物配置的过程中,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进行集中配置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对调配人员造成的影响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避免了医嘱不合理情况对患者治疗造成的影响,提高了化疗药物配置的质量,值得予以临床推广以及运用.
作者:王丽丽;姜桂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白介素-32(intedeukin-32,IL-32)在胆道闭锁(biliaryatresia,BA)及胆总管扩张(choledochal cyst,cc)患儿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变化,从而探讨白介素(IL)-32在胆道闭锁患儿肝脏组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胆道闭锁患儿35例及未发生胆管炎的胆管扩张症患儿14例为研究对象,划分胆道闭锁患儿为观察组(BA)及胆管扩张患儿为对照组(CC).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WB)方法分别检测胆道闭锁组(BA)和胆总管扩张组(CC)两组中肝脏组织内白介素(IL)-32的表达水平,并对两组间IL-32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BA组中白介素(IL)-32表达情况与肝功能相关的血清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A组中IL-3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C组(P< 0.05);BA组IL-32与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ptidase,γ-G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肝功能相关指标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研究表明:IL-32与γ-GT、ALT、AST之间呈正性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肝功能相关指标如γ-GT、ALT、AST的检测值随着IL-32表达水平的增高而增高,说明了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IL-32与其肝功呈正相关的特点,对预测胆道闭锁患儿肝功能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叶晓烁;吴宙光;王建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HLPC快速测定复方黄连素片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芍药苷的含量,对供试品溶液线稳定性、重现性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HLPC测定复方黄连素中的芍药苷含量的稳定性和线性关系良好.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黄连素片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有着操作便捷、快速准确的特点,可以广泛用于检测合有芍药苷的中成药品的含量.
作者:张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32例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其随访12-24个月,32例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9.82±1.25)周,肘关节功能评分为(90.25±2.84)分,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63%,且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的截骨模具辅助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行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65例,28例应用3D打印的截骨模具辅助(3D截骨模具组),37例常规操作完成手术(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X线片测量的髋-膝-踝角(HKA)、胫骨后矢状位倾角(STCA)及胫骨平台切线与冠状位胫骨解剖轴夹角(MPTA);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HSS评分.结果:1、3D截骨模具组患者在手术时长、术后引流量上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2、3D截骨模具组患者的STCA相对于常规组更为接近后倾3°(P<0.05).结论:3D打印截骨模具组具有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少的术后引流量,同时3D打印截骨模具组术后的胫骨平台截骨的后倾更接近于预期的后倾3°.
作者:刘振中;时剑辉;王岩;陈丽丽;张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外周静脉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预测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晚期肺癌患者为调查对象,并设置良性肺疾病对照组50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采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法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TC),采用X2检验进行CTC阳性率在不同分组之间的比较以及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与化疗后CTC变化的比较.结果:晚期肺癌患者CTC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肺疾病对照组(X2=38.62,P<0.001)和健康对照组(X2=34.14,P<0.001).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后CTC阳性率显著下降(X2=77.35,P<0.001).结论:循环肿瘤细胞(CTC)与疗效之间具有相关性,应用循环肿瘤细胞(CTC)可以预测肿瘤疾病的进展情况和现有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孙霞;王琼;殷华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妊高症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剖宫产术的妊高症患者173例,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法(N=56);第二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EA)法(N=59);第三组采用全身麻醉(GA)法(N=58).观察分析三组产妇麻醉后10min神经阻滞效果与平均动脉压(MAP)、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①CSEA组与GA组产妇神经阻滞效果相当(P>0.05)且优于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③三组间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高,GA组低.④麻醉后10minCSEA组的MAP较GA组与EA组低(P<0.05).EA组和GA组MAP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法在妊高症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效果确切、可安全减低产妇平均动脉压,对新生儿影响较小,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竹;谭瑞丹;杨柳;潘秋宁;于品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结合常规介入方法对难治性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难治性良性中央气道狭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常规介入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结合常规介入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评价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的安全性.结果:在治疗后第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气道直径、横截面狭窄率、气促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6个月的随访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再狭窄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60.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20例患者均无激素使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对于难治性良性中央气道狭窄的治疗,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结核和常规介入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气促,有效避免支气管镜下粘膜组织出血、溃疡等情况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齐亚丽;顾玉海;李龙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应用血透深静脉置管换药流程再造并探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血透室进行血透深静脉置管的患者,将其以投硬币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传统换药流程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给予再造换药流程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脱落情况及置管时间.结果: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31.11%,观察组的为14.45%,组间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脱落发生率(33.33%)及置管时间(41.3+7.4)d显著少于观察组的发生率(6.67%)及置管时间(71.6±8.7)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透患者行再造换药流程可以延长置管时间,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赵文雅;杨海燕;陈柳清;苏淑青;梁健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西咪替丁注射液治疗面部单纯性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治疗面部单纯性疱疹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经西咪替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经锌氧油与紫草油涂抹治疗.再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时间为(4.3±0.4)d显著低于对照组,色素沉着率、中途放弃率为5.6%、3.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面部单纯性疱疹采用西咪替丁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改善皮肤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疗效确切.
作者:蒙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验证布洛芬颗粒的抗炎镇痛效果.方法:小鼠灌胃的动物实验来考察布洛芬颗粒在抑制棉球肉芽肿形成上的明显,以及随着浓度升高,对比小鼠扭体时间的变化,来考察抗炎、镇痛的效果.结果:布洛芬颗粒具有显著的抑制棉球肉芽肿形成的作用,即具有显著的抵抗肉芽增生性炎症的作用,且浓度越高作用越强.扭体时间和强度随浓度升高而减弱.结论:布洛芬颗粒消炎镇痛效果良好.
作者:张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链珠对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79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行VSD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功能评分、疼痛情况变化,分析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总时间(23.7±1.8)d、手术总时间(74.9±10.8)min、术中总出血量(37.1+6.2)ml、术后总出血量(286.5±23.7)ml、术后下地活动时间(4.7±0.9)d、伤口愈合时间(12.1±1.1)d、C反应蛋白变化率(77.9±4.1)%;患者术后VAS评分显著升高,自术后24h达到高峰并开始逐渐下降,术后72 h降至(1.58±0.37)分,较术前的(1.88+0.81)分有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术后3年HSS、Baird-Jackson评分均显著上升(P<0.05).结论:VSD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链珠能够解决单一治疗方案在胫骨创伤性骨髓炎中疗效不佳的弊端,其促进愈合、控制感染的优势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恢复情况,对其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际平;叶颂霖;伍见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确定银杏叶胶囊的稳定性的考察方法.方法:进行了加速稳定性考察试验及长期稳定性考察试验,考察的项目均为性状、水分、崩解时限及萜类内酯含量.结果:银杏叶胶囊所测各项指标都符合质量标准的范围要求,与0月比较变化不明显,结果稳定.结论:通过稳定性研究考察,暂定药品有效期为24个月.
作者:张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重护理模式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放疗患者的影响作用.方法:90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并且实施多重护理模式(心理护理、放疗前患者饮食指导护理以及放疗中的护理).在治疗结束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别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通过评价SAS和SDS量表并经过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患者多数为无明显焦虑,而对照组的患者多为重度焦虑,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评价SCL-90量表,通过本研究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在偏执、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和恐怖方面的严重程度要比实验组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有利于减轻癌症患者的各项不良情绪,这样能够让患者更好的配合医生的工作,保证良好的医患沟通关系.
作者:孟凡影;常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单纯鼻内镜手术、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入路与传统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瘤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入路手术治疗,B组单纯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C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肿瘤复发率.结果:①A、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住院时间较C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患者总复发率、Ⅱ级、Ⅲ级乳头瘤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B、C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入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瘤具有微创优势,出血量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势.
作者:李土坤;陈金艳;李宇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危重患者术后应用鼻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ICU中的危重患者共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重力分次输注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进行营养泵连续输注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腹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在ICU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泻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危重患者术后实施营养泵连续输注营养支持,与重力分次输注营养支持相比,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住在ICU的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恢复肠道功能,促进胃肠黏膜生长,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聂许妹;梁朝矿;黄承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他莫昔芬加乳癖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近期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5年8月收治经活体组织检查、以及病理报告证实来我院治疗乳腺囊性增生妇女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对照组研究方法按照常规单独使用他莫昔芬片,观察组他莫昔芬加乳癣消联合用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疼痛指数、治疗期间相关并发症比较.结果:对照组近期疗效有效率65.59%明显低于观察组86.0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指数、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干预前疼痛指数比较,(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干预后疼痛指数比较,(P<0.05);观察组的并发率12.90%,对照组,35.4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他莫昔芬加乳癖消片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孔之华;黄义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肠梗阻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以减少漏诊情况发生.方法:对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辽宁省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8例CAPD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住院的8例单纯性腹膜透析腹膜炎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化验指标、CAPD时间、确诊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入院时的血红蛋白、血白蛋白无明显差异.但是两组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不同:①并发肠梗阻组的接受CAPD治疗时间[(10.25±10.964)月]明显长于单纯腹膜炎组[(6.63±2.722)月];②并发肠梗阻组的确诊时间[(22.86+26.879)小时]明显长于单纯腹膜炎组[(2.5+1.414)小时];③发病时并发肠梗阻组透析液常规白细胞计数[(226.3±25.6)*106/1]明显低于单纯腹膜炎组[(2885.3±652.6)*106/l];④并发肠梗阻组退出率37.5%,单纯腹膜炎组退出率为0.结论:有腹膜炎症状的CAPD患者应警惕有无并发肠梗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赵霞;郭馨;张东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考察5%碳酸氢钠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溶液的稳定性.方法:将5%碳酸氢钠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按照不同比例配伍后,在0、1、2、3、4、6、8h分别测定配伍溶液的pH值、284nm处吸光度、旋光度.结果:5%碳酸氢钠注射液和含糖注射液配伍后pH值随时间增加而升高,均超过含葡萄糖注射液的规定范围,葡萄糖含量未见下降,5-羟甲基糠醛含量未见增高,并且远低于规定限量.结论:5%碳酸氢钠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是合理的,但为了安全起见,配伍溶液好在临用前配制并尽快使用.
作者:刘博宇;耿娜;冯婉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肌肉不平衡、炎症介质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2例患者,正常对照组22例,COPD组26例,AECOPD组24例,统计3组年龄、吸烟指数、BMI、体重下降%、肺功能、PaO2、6MWD、SLS、BBS、FES、TUG、Fib和hs-CRP.结果:3组患者年龄、吸烟指数、BMI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体重下降%、肺功能、PaO2具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COPD和AECOPD三组患者比较,其活动耐量6MWD(对照429.1±28.8,COPD 355.2+44.7,AECOPD 277.3±60.0)m、肌肉不平衡SLS(25.5±2.2,16.8±1.3,7.7±1.3)s、BBS(52.4±53.2,45.3±2.2,42.4±2.8)pts、FES(15.7±5.7,40.4±2.8,51.0±3.9)pts、TUG(9.1±1.3,15.1±0.7,18.3±1.5)s和系统性炎症Fib(2.2+0.4,2.940.4,7.1+3.3)g/L、hs-CRP(2.9±0.8,5.2±1.9,12.3±4.9)mg/L,比较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结论:慢阻肺稳定期及加重期均增加跌倒风险,肌肉不平衡及系统性炎症水平升高.
作者:刘秋景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