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清;黄文祯
目的:研究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56例行气管切开患者,其中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PDT)组30例,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 OT)组26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出血、皮下气肿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PDT组比OT组的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切口感染率低、术后出血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气肿的发生率PDT组较OT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简便、快捷、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且轻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性、简易度和效价比优于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的微创气管切开术。
作者:徐小强;罗琼湘;李焕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全程联合应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携带者母亲所生的婴儿(以下指高危人群)阻断乙肝病毒( hBV)母婴传播,提高高危人群免疫效果。方法:181例hBsAg携带者母亲分娩的婴儿,根据自愿接种的原则分成两组。观察组出生后4h内婴儿大腿前部外侧肌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100 IU,并分别于出生后24 h内、1个月和6个月三角肌肌注重组乙肝疫苗(酵母)10μg。对照组于出生后24 h内、1个月、6个月分别三角肌肌注重组乙肝疫苗(酵母)10μg。婴儿7月龄时检测hBsAg。结果:观察组血清hBsAg阳性率为4.63%,明显低于单独使用乙肝疫苗的对照组17.81%。结论:采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全程联合应用,对阻断hBsAg携带者母亲分娩的婴儿hBV母婴传播,提高高危人群免疫效果明显。
作者:张爱玉;詹宝游;陈伟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炉甘石用于水疱大疱性皮肤病治疗与护理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水疱大疱性皮肤病用炉甘石治疗与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4.76%,治疗时间一般10~12天。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治疗时间一般4~5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炉甘石用于水疱大疱性皮肤病治疗效果明显,经济方便,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安全,疗效短,愈合后不留疤痕,保护了皮肤的完整性,发挥了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减少了皮肤破烂的发生,有效的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叶水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后联合中药灌肠及盆腔理疗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盆腔粘连分离,输卵管伞端成形或输卵管伞端造口术,疏通输卵管,恢复盆腔正常解剖术后,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中药灌肠及体外短波治疗仪理疗,观察术后一年内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术后一年内,观察组妊娠率43.75%,对照组妊娠率21.88%。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进行腹腔镜下盆腔粘连分离、恢复盆腔正常手术后,联合中药灌肠及盆腔理疗法,可提高不孕患者的妊娠率。
作者:张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和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36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给予地屈孕酮,对照组给予黄体酮,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人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酒依赖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疗效,以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0例对酒依赖并自愿作为研究对象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戒酒治疗,并配合常规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认知干预,行为矫正,家庭干预等各种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及出院6个月后由心理医生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进行测查,评定患者心理症状严重程度。结果:对照组6个月后复发率为45%,研究组6个月后复发率为20%,两组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对酒依赖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戒酒成功率。
作者:吴联霞;崔竹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改良超滤在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中的应用。方法:1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改良超滤组(80例)及常规超滤组(80例),分析160例患者接受心脏直视手术时体外循环中的临床资料。结果:体外循环结束当时抽血样查血气分析,改良超滤组:血红蛋白(hb)>11 g·L-1,乳酸(Lac)<2.0 mmol·L-1;常规超滤组:血红蛋白(hb)9 g·L-1,乳酸(Lac)3.3 mmol·L-1。结论:在体外循环中应用改良超滤技术,可以提高术后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乳酸水平,减少体外循环后发生炎症反应综合征。
作者:蔡隆仁;钟丰文;罗列;唐志洁;曾淦华;吉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高血压并高脂血症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其中对照组单纯进行降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调脂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6.30%(26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5.56%(1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比较血脂改善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高血压并高脂血症患者实施苯磺酸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用药比单纯降压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蓝希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制引流管在腹部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3例腹部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乳酸依沙吖啶溶液纱条引流至切口愈合或换药至肉芽生长新鲜后行二期缝合;治疗组给予自制引流管引流。结果:治疗7天后,治疗组疗效为(2.6±0.3)分,对照组为(1.8±0.9)分,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模拟视觉评估、治愈时间、平均换药次、切口瘢痕宽度及换药费用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自制引流管引流治疗腹部切口感染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a)巩固治疗的疗效进行了临床研究。方法:选择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给予GnRh-a巩固治疗4个月,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观察两组的临床缓解率、受孕率及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缓解率更高,复发率更低,受孕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囊肿术后给予GnRh-a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缓解率、提高受孕率、降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林晓桃;陈建英;陈建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合并动脉瘤治疗策略、治疗方法。方法: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检查确诊出血的10例患者,根据AVM血流动力学及动脉瘤特点,取不同栓塞策略,先栓塞动脉瘤后栓塞动静脉畸形。结果:畸形团内型5例,用Onyx胶、弹簧圈栓塞,单纯弹簧圈栓塞2例;与供血动脉相关型4例,与畸形团无关型1例,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再Onyx胶栓塞畸形血管。复查DSA,动脉瘤全部栓塞,AVM完全消失5例,3例栓塞80%,2例栓塞60%~80%,1例术后出现病变对例肢体轻度偏瘫。后期再次栓塞畸形血管团2例,行开颅切除畸形血管团1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例。结论: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畸形团供血动脉瘤优先栓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畸形团内动脉瘤则以闭塞该部血流为主,如技术条件允许也尽量先栓塞带瘤血管巢。
作者:张柏林;张震宇;黄锦庆;蒋秋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左侧气胸患者心电图改变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X线胸片证实为左侧气胸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结果:窦性心动过速15例(34.9%),V5、V6导联QRS波群低电压35例(81.4%),顺时针转位34例(79.1%)。结论:左侧气胸心电图有特征性改变,对气胸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临床医师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黄丽嫦;谢再汉;舒予静;李飞;贺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婴幼儿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临床特点及对抗生素的耐药监测。方法:对31例散发性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的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例中,2例因家属要求转院,2例好转自动出院,其余均治愈;药敏试验显示,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对泰能、头孢噻肟/克拉维酸、磷霉素敏感性较高。并发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17株,耐泰能株3例。结论:鼠伤寒沙门菌肠炎多见小于2岁的非母乳喂养儿,主要表现为解粘液便或血便,伴有发热等。目前,鼠伤寒沙门菌耐药严重,对常见的头孢三代抗生素耐药率高,选用抗生素时应参考药敏试验。
作者:黄应希;周飞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阳性强化护理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衰退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阳性强化方式进行护理,整个过程中强调个人与集体训练相结合,同时进行健康、心理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了3个月的阳性强化护理后,患者在责任心、技能、计划性以及参加社会活动方面有着明显的提高,与对照组差异明显( P﹤0.05)。结论:利用阳性强化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患者的社会生存能力,提高生活的质量。
作者:杨柳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 APC)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 B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Barrett食管患者进行镜下APC治疗,术后予埃索美拉唑维持12个月,分别于3、6、12个月各进行一次内镜随访,对其疗程、疗效、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30例均完成治疗,其中26例仅需1次APC治疗。随访12个月发现29例(96.67%)Barrett食管成功消除,1例复发。未出现出血、穿孔及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E安全有效。
作者:黄海辉;张小敏;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的影响,并分析护理干预后效果。方法:以218例首次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且符合CCMD-III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9例。对照组采取氯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体重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体重指数均高于入院时体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有一定的影响,采取护理干预后,能有效缓解体重增加情况。
作者:叶秀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B超、造影或宫腔镜检查诊断为黏膜下肌瘤,而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术后放置曼月乐42例,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是否有肌瘤复发、剩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术后满意度为95.24%,其中0型、Ⅰ型术后满意度100%,Ⅱ型子宫肌瘤术后满意度66.67%。结论:宫腔镜手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有效、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龙礼华;唐丽霞;郭壮志;邹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胱硫醚-γ-裂解酶( cystathionine-γ-lyase,CSE)在过敏性休克小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通过注射卵蛋白( OVA)制作小鼠过敏性休克模型。将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即:PBS对照组、OVA模型组、OVA模型﹢炔丙基甘氨酸( PPG)组、OVA模型﹢硫氢化钠( NahS)组。各组小鼠致敏第3周诱发过敏性休克致死,未死亡小鼠1 h后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分别于死亡后即时(T1)、死亡后冷冻2 d(T2)和冷冻7 d(T3)三个时间点取心肌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肌组织CSE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小鼠心肌组织中CSE呈弱阳性表达,OVA诱导的过敏性休克模型心肌组织中CSE呈阳性表达。给予外源性NahS后CSE在心肌组织中表达增强,而给予h2 S抑制剂PPG后,CSE在心肌组织中表达减弱较为明显。各组小鼠心肌组织在T1、T2、T3三个时间点CSE的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过敏性休克小鼠心肌细胞中CSE的表达增强,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心肌组织中CSE的表达可为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形态学参考指标。
作者:肖海;刘瑞珍;赵真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抑郁的发生率,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同时调查主治医师对患者抑郁情绪的觉察率。方法:对291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和自编问卷进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和分析。结果:①肿瘤患者伴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52.9%,主治医生对患者抑郁情绪的觉察率为18.2%;②与肿瘤患者抑郁情绪密切相关的因素分别为:居住地、家庭经济状况满意度、既往化疗史和住院次数;③以是否抑郁为因变量,对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4个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居住地、家庭经济状况满意度、既往化疗史3个自变量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结论: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应提高肿瘤患者对癌症的认识,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从而降低抑郁情绪的发生率。
作者:钟云辉;赵娟;胡明双;唐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鸡蛋蛋黄的特殊口感和良好的乳化性使它成为许多食品的重要组成成分。随着食品科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蛋黄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学功能正在进一步完善,低胆固醇蛋黄制品正在开发。同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来自鸡蛋卵黄的蛋黄油发挥着清热解毒消肿、滋阴养血润燥、敛疮生肌长肉之功效。
作者:熊丝丝;龚千锋;宁希鲜;李于益;刘健;应亚宾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