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气胸23例临床分析

罗开源;饶兴愉

关键词:新生儿, 气胸, 静脉留置针, 胸腔闭式引流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新生儿气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肺炎6例(26.1%),胎粪吸入性肺炎5例(21.7%),自发性气胸5例(21.7%),新生儿肺透明膜病4例(17.4%),医源性气胸3例(13.0%),其中窒息复苏正压通气2例,有创机械通气1例。单侧气胸15例(65.2%),双侧气胸8例(34.8%)。肺压缩<30%10例,保守治疗;肺压缩在30% O 70%8例,肺压缩在>70%5例,胸腔穿刺抽气3例,胸腔闭式引流10例。结论:胎粪吸入、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气胸主要原因,静脉留置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操作安全,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损伤小,不留疤痕。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全麻诱导中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全麻诱导时对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需择期行全麻气管插管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B 两组各45例,A 组诱导前采用右美托咪定1.0μg·kg -1进行镇静,静脉泵注,10 min 内完成,以0.5μg·(kg·h)-1进行维持;B 组给予咪达唑仑0.04 mg·kg -1静脉注射;记录T0、T1、T2、T3、T4五个时间点的循环和呼吸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后和插管后各个时间点循环和呼吸相关指标对比,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A 组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短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全麻诱导中,可以强化镇静效果,缩短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

    作者:李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负压吸引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中的可行性,分析其疗效和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输尿管镜碎石术的240例患者分为普通压力灌注附加负压吸引组(简称负压吸引组)和普通压力灌注组,分别在普通压力灌注附加负压吸引下和普通压力灌注下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和手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负压吸引组和普通压力灌注组手术时间两者无明显差异,负压吸引组术中结石上移至肾盂的发生率、术后感染、术后肾绞痛等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普通压力灌注组。结论:负压吸引下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在临床上可行,避免普通压力灌注使结石上移至肾盂的机会,能有效预防术后早期并发症。

    作者:陈新铭;宋玉清;谢芳林;江沛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SF-36、SNOT-20质量量表评价真菌性鼻窦炎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的生活质量及疗效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对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情况,评估总体疗效。方法:观察接受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98例,使用中文版医学结果研究短量36条(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 Form-36,SF-36)和汉化英文版鼻腔鼻窦结果测量20条(the 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评估鼻内镜手术方式及传统柯-陆氏手术方式两者术前、术后的量表积分及术后总体疗效。结果:经过1年的随访,两种手术方式术后 SNOT-20总积分均显著低于术前(<0.001),其中以“流脓涕”、“头昏”、“头痛”改善明显,但鼻内镜术式的 SF-36术后积分明显低于传统柯-陆氏术组(<0.001)。结论:鼻内镜手术比传统柯-陆氏手术可以改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术后不良症状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健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转录因子 E2F1、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 E2F1和 ki-67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的表达,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91例 IDC、18例不典型增生组织、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 E2F1、ki-67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① E2F1和 ki-67蛋白表达率在 IDC 组织分别为47.3%(43/91)和69.2%(63/91),在不典型增生组分别为11.1%(2/18)和16.7%(3/18),正常组均不表达,各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显著(<0.05)。②乳腺癌组织 E2F1和 ki-67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 分期有关(<0.05),与患者年龄无关(>0.05);E2F1和 ki-67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0.05)。结论:E2F1、ki-67蛋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提示它们可能是参与IDC 病程进展的重要因子,二者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慧敏;张英杰;王军;温惠娟;温达雄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Caspase-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特异的蛋白酶9(Caspase-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方法研究3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reast 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32例乳腺纤维腺瘤及其肿物旁的正常乳腺组织中 Caspase-9的表达水平,观察评估 Caspase-9的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并探讨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 Caspase-9的阳性表达均低于正常乳腺组织(<0.05),且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明显低度表达(<0.01)。其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不相关(>0.05),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明显负相关(<0.01)。结论:Caspase-9低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恶化显著相关,该指标有助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判断,其可能成为潜在乳腺肿瘤标志物,并成为治疗的靶点。

    作者:韦兴中;陈朝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重型脑损伤72例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在神经外科较为常见,其高致残、致死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常采用开颅减压术治疗,通过缓解颅内高压、清除颅内血肿达到治疗的目的[1]。我院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脑损伤,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温茂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医师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特征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92.96%,对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73.68%,误诊10例(11.7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但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及微小癌的诊断有局限性。

    作者:朱滨玉;肖彩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按摩腹部干预用于回肠造口护理的效果观察

    我科对48例回肠造口患者进行回肠造口护理前按摩腹部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07年1月 O 2013年12月收治肠道疾病患48例者,男30例,女18例,年龄21 O 83岁,平均56岁。其中Dixon术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术7例,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并结肠癌行回肠造口术10例,绞窄性肠梗阻并脓毒血症行回肠造口术3例,右半结肠多段癌行回肠造口术18例,多发性溃疡性结肠炎行回肠造口术3例,右半结肠淋巴瘤和间质瘤各为2例行回肠造口术,全结肠多发性息肉3例。48例患者中有47例造口位于右下腹,直径2 O 3 cm,突出周围皮肤3 O 4 cm;有1例造口位于左下腹。术后均用康乐保生产的一件式造口袋。

    作者:王春晓;叶新英;吴莲香;邓作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新进展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on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是真菌直接侵犯(非寄生、过敏或毒素中毒)肺或支气管引起的急、慢性组织病理损害所导致的临床疾病[1]。近年来,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延长,肿瘤放化疗、导管介入等的大量开展,广泛使用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免疫缺陷、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患增多,IPFI 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攀升[2]。由于 IPFI 临床表现不具备明显特异性,原发病容易掩盖病情,早期进行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往往造成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目前随着新型诊断方法技术的应用,如血清学检测、特异抗原检测、ELISA、高分辨率 CT 和 PET、纤支镜、胸腔镜和纵隔镜检查等,极大提高了 IPFI 的确诊率[3]。另一方面,新型抗真菌药如新三唑类药物、棘白菌素和两性霉素 B 等为治疗肺部真菌感染提供了更多药物选择。本文拟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治疗进展做一论述。

    作者:刘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观察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临床的作用

    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临床应用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 O 2013年6月期间,门诊部收治的需行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共计3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磁性附着体对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处理。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研究义齿修复的效果。结果:在使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后1个月及修复后3个月内,患者的义齿固位力以及咀嚼效率均明显高于修复前,对比存在显著差异,<0.05。修复后1个月与修复3个月内对比无明显差异,>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具有确切效果,可确保患者修复义齿的固位力,改善咀嚼效率,且远期效果突出,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方雪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08-2013年1182例异位妊娠情况统计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近年来异位妊娠患者整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所有异位妊娠患者共1182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和统计分析异位妊娠发生率变化趋势、病因、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治情况及生育结局等。结果:前3年患病率和平均年龄显著高于后3年;输卵管炎症是主要病因,占64.6%(763/1182),其次为不良妊娠、宫内放置节育器及有盆腹腔手术史;患者停经、腹痛和阴道出血症状明显,部分患者腹部压痛;B 超提示者1124例(95.1%),附件包块或增粗者1024例(86.6%),血尿 HCG 升高者1024例(86.6%),后穹隆穿刺阳性者1063例(89.9%);药物治疗者显著高于手术治疗者;药物治疗后持续异位妊娠率为14.9%(115/772),高于手术8.29%(34/4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趋于年轻化,应通过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以提高生育结局。

    作者:曾志红;唐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髓鞘碱性蛋白在脑胶质瘤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髓鞘碱性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行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脑胶质瘤组织中的髓鞘碱性蛋白进行检测。结果:髓鞘碱性蛋白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均有表达且级别越高表达越强。结论:髓鞘碱性蛋白与脑胶质瘤的分级和侵袭有关,可以为诊治脑胶质瘤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张兰凤;肖学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服务剧本在基层医院妇科优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我院是一所县级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2011年3月科室将剧本式护理服务运用于临床优质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静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检测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CLA)检测66例肺癌患者血清 TK1的含量,并同时检测40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 TK1含量。结果:肺癌患者 TK1水平(3.28±2.64)显著高于肺部良性肿瘤组患者(1.52±1.32);诊断肺癌的临床意义中等偏高。结论:TK1是一个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熊健宪;黄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特需门诊病人对护理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特需门诊病人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65例患者从护理人文环境、护理专业技术技能、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等三大类16个方面的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对护理人文环境需求的趋向为88%,对护理专业技术技能的需求趋向为84%,对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的需求趋向为83.1%。在分类的16项需求中,90%以上的患者对护理人员语言文明、服务热情、合理安排治疗和护理时间为看重;其次有85% O 90%的患者着重于护理人员态度亲切、就医环境安静优雅、护理人员技术娴熟、合理安排就诊流程、善于倾听患者诉求、注意替患者做好身份和病情隐私保护。结论:特需门诊病人对护理需求主要在人文环境,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语言文明和热情服务的培训;合理安排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时间;配合护理人员娴熟的护理技术、倾听患者诉求、改进就诊流程的合理性、保护好患者的隐私,尽可能满足病人需求,为医院争取更多的病人,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廖红玲;赵巧红;陈萍玲;莫燕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对 PKM2多位点 RNAi 质粒载体的构建和筛选

    目的:构建针对 M2型丙酮酸激酶( PKM2)基因3个可干扰序列设计小发夹 RNA(small hairpin RNA, shRNA)载体,为下一步探索 Ad-PKM2介导 PKM2 RNAi 对乳腺癌细胞作用及机制建立基础。方法:根据 RNAi 设计软件设计并合成3对 shRNA 模板序列,依次将它们克隆至 pGenesil 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通过 MTT 检测筛选出对乳腺癌细胞株 MCF-7增殖效应影响强的 RNAi 序列。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证实 RNAi 载体构建成功,均能高效感染 MCF-7并抑制 MCF-7细胞的增殖,pGenesil-PKM2-(1+2+3)的抑制能力强。结论:针对PKM2多靶点 RNAi 载体成功构建,为下一步研究 PKM2被沉默后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变化打下基础。

    作者:王润秀;钟悦;刘金英;吴小云;谢富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赣南医学院学报》稿约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自拟三炭方联合止血药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功血5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三炭方治疗围绝经期肾阴虚型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辨证为肾阴虚型5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分为单纯西医治疗组29例(对照组)和自拟三炭方联合止血药治疗组29例(治疗组),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66%高于对照组6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自拟三炭方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满意,有较多优点,易于患者接受。

    作者:张桂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社会心理因素与耳鼻喉疾病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与耳鼻咽喉科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000例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抽取其中200例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患者分 A 组(对照组:针对单纯原发病或症状表现治疗)和 B 组(观察组:考虑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综合治疗)进行对比治疗。结果:两组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分析,疗效有显著差异(<0.05)。结论:耳鼻咽喉科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应重视社会心理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尽早、大程度地解除患者的病痛。

    作者:汪琼;李小虎;李浩;孙群;陈其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爱婴区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研究

    目的:对爱婴区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840例分娩产妇分别统计其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的数量,观察分娩方式、开奶时间及乳头异常情况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及护理干预对策。结果:840例新生儿中,纯母乳喂养649例,占77.3%;人工喂养191例,占22.7%。阴道分娩产妇母乳喂养率为85.4%(351/411),高于剖宫产手术的69.5%(298/429)(<0.01)。产后30 min 内开奶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为89.2%(478/536),30 min O 12 h 之间开奶产妇为65.8%(123/187),12 h 之后开奶产妇为41.0%(48/117),开奶时间早者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开奶时间晚者(<0.01)。乳头扁平、凹陷或粗大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为51.2%(64/125),低于乳头正常者的81.8%(585/715)(<0.01)。结论:母乳喂养受分娩方式、开奶时间及乳头异常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产后的纯母乳喂养率及喂养质量。

    作者:李熔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