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忠
目的:构建针对 M2型丙酮酸激酶( PKM2)基因3个可干扰序列设计小发夹 RNA(small hairpin RNA, shRNA)载体,为下一步探索 Ad-PKM2介导 PKM2 RNAi 对乳腺癌细胞作用及机制建立基础。方法:根据 RNAi 设计软件设计并合成3对 shRNA 模板序列,依次将它们克隆至 pGenesil 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通过 MTT 检测筛选出对乳腺癌细胞株 MCF-7增殖效应影响强的 RNAi 序列。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证实 RNAi 载体构建成功,均能高效感染 MCF-7并抑制 MCF-7细胞的增殖,pGenesil-PKM2-(1+2+3)的抑制能力强。结论:针对PKM2多靶点 RNAi 载体成功构建,为下一步研究 PKM2被沉默后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变化打下基础。
作者:王润秀;钟悦;刘金英;吴小云;谢富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我院是一所县级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2011年3月科室将剧本式护理服务运用于临床优质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静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观察普米克气雾剂结合综合护理技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200例。年龄3 O 14岁,能坚持治疗3个疗程,均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排除支气管异物,肺门淋巴结核,喘息性肺炎等其他疾病。患儿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女56例,男44例;对照组100例,女49例,男51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意义,>0.05。
作者:刘巧珍;谢文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临床实施的依从性及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RBSI)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干预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11年4月 O 2012年3月采用传统的中心静脉导管管理方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110例。将2012年4月 O 2013年3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干预策略管理方法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共131例。观察指标: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干预策略执行依从性、导管使用率和每千个导管日CRBSI 感染率。结果:实施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干预策略后,导管使用率和每千个导管日 CRBSI 感染率均下降,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干预策略执行依从性上升。结论:实施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干预策略(CLB)能降低 CRBSI的发生率,同时,其临床实施依从性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和 CRBSI 的发生率。
作者:肖琴;黄松彬;嵇晓红;罗琼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穴位注射与传统静脉注射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疗效的差异,寻求提高预防及治疗化疗所致呕吐的水平。方法:62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2例昂丹司琼4 mg通过单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昂丹司琼8mg通过静脉注射,均在化疗前30min给药,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必要时给予解救性止吐治疗(重复静脉注射昂丹司琼)。结果: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及化疗后,研究组恶心的完全控制率(CRR)明显优于对照组(28.13% vs.13.33%,=0.023);总有效率亦优于对照组(75.00% vs.60.00%,=0.034)。两组对化疗引起的急性呕吐(24h内)完全缓解率(CR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86.40% vs.80.00%,=0.16),但研究组对延迟性呕吐(24 h O 7天)完全控制率( CCR)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 vs.46.67%,=0.037),研究组化疗后未出现呕吐(0 O 7天)的比例高于对照组(28.13% vs.13.33%,=0.012)。研究组化疗后人均呕吐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0.029)。研究组呕吐控制时间长于对照组(=0.039)。两组止吐平均费用研究组少于对照组(=0.031)。两组分别有12.5%和13.3%的受试者出现轻度便秘、腹胀及头痛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昂丹司琼足三里穴位注射预防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优于静脉注射,且用量少,经济、安全。
作者:刘卓星;刘文玲;黄国庆;朱浩图;杨海劲;程越;田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序贯疗法对根除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河源市3家医院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有 Hp 感染患者173例行 Hp 根除治疗,其中试验组85例采用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88例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根除 Hp 感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序贯疗法组 Hp 根除率为87.0%,标准三联组根除率为75.0%,两组间根除率有统计学差异(<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序贯疗法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Hp 感染具有更高的根除率。
作者:殷燕;廖安全;朱焕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延迟新生儿断脐时间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分娩的200例足月顺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进行晚断脐(等待脐带搏动停止后断脐),对照组按常规执行早断脐(生后少于10 s),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量、生后高1次胆红素值、新生儿是否贫血、是否需要光疗等指标的临床差异性。结果:两组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浓度无统计学差异(>0.05),观察组产妇24 h 产后出血量(138.36±58.62)mL,对照组出血量(179.35±38.22)mL,二组相比,<0.05,两组母儿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晚断脐比早断脐可以起到减少产后出血量作用,不增加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晚断脐对母儿结局无不良影响,建议分娩遵循自然规律,等待脐带搏动停止后再行断脐,可防止过早断脐可能造成的潜在不良影响。
作者:崔雪珍;杨燕;黄群丰;张苑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我院近年来异位妊娠患者整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所有异位妊娠患者共1182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和统计分析异位妊娠发生率变化趋势、病因、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治情况及生育结局等。结果:前3年患病率和平均年龄显著高于后3年;输卵管炎症是主要病因,占64.6%(763/1182),其次为不良妊娠、宫内放置节育器及有盆腹腔手术史;患者停经、腹痛和阴道出血症状明显,部分患者腹部压痛;B 超提示者1124例(95.1%),附件包块或增粗者1024例(86.6%),血尿 HCG 升高者1024例(86.6%),后穹隆穿刺阳性者1063例(89.9%);药物治疗者显著高于手术治疗者;药物治疗后持续异位妊娠率为14.9%(115/772),高于手术8.29%(34/4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趋于年轻化,应通过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以提高生育结局。
作者:曾志红;唐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设计疼痛护理记录单并应用于临床,规范护士对疼痛患者的全面观察与记录,书写简便有效,为开展临床疼痛管理工作打下基础。方法:设计疼痛护理记录单,并对318例住院病患者进行疼痛监测,规范记录。结果:疼痛护理记录单的制定与应用提高了责任制整体护理意识;减轻了护士工作量;促进了治疗的及时准确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采用简单易行的评估工具和记录表格来准确评估和记录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全面观察记录病情变化,才能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
作者:张新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非外伤性大肠穿孔致严重腹腔感染患者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4例非外伤性大肠穿孔致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护理进行回顾,主要措施是监测生命体征、复温、造口护理、预防腹腔间室综合征,做好再次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24例患者均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治愈21例,其中18例患者接受再次手术,痊愈出院,死亡3例。结论:及时有效护理对非外伤性大肠穿孔致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发挥了较好作用,增加患者的生存机会。
作者:张玉芳;司丕成;李立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微创泌尿外科技术及相关设备的迅猛发展,经皮肾镜取石术(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现已取代传统开放手术,成为上尿路结石治疗的重要手段。国外已普遍开展 PCNL 治疗小儿复杂性肾结石[1]。我们自2000年10月始,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149例,效果良好。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尽快恢复,现将我们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苹;许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优选桑叶黄酮类成分提取的佳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量,以桑叶总黄酮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使用索氏回流提取,采用 U(94)均匀设计表设计试验,考察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颗粒度4种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结果:桑叶中黄酮类成分的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8 h,料液比为1'50,颗粒度为60目。结论:该提取工艺操作简便合理,结果稳定准确,重复性良好,具有可行性。
作者:林艳;肖若媚;林凤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高脂血症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治疗组采用口服血脂康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烟酸缓释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上述方案治疗前,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三项血脂检测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0.05),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三项检测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三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利用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使用推广。
作者:蓝希堂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对脑卒中功能恢复影响。方法:81例脑卒中患者被分成舍曲林+多奈哌齐治疗组(25例)、舍曲林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9例)3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8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况表(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 指数评定,并对3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 HAMD、MMSE、NIHSS、Barthel 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4周舍曲林+多奈哌齐组及舍曲林组 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0.05);治疗8周3组 HAMD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8周舍曲林+多奈哌齐组及舍曲林组 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0.001,<0.05)。治疗8周舍曲林+多奈哌齐组及舍曲林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0.01,<0.05)。治疗8周舍曲林+多奈哌齐组 Barthel 评分高于舍曲林组及对照组(<0.05,<0.001),舍曲林组 Barthel 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0.05)。结论:联合使用舍曲林与多奈哌齐可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病后功能恢复。
作者:张明兴;黄旭明;石艺华;李可一;杨杏萍;林恒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染料木素是从大豆、三叶草、葛根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异黄酮化合物,为植物雌激素的一种。其化学结构与内源性雌激素相似,能与雌激素胞膜及胞内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如抗肿瘤、神经保护、调节骨代谢与脂代谢、抗肝纤维化、心血管保护及抗氧化等作用。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染料木素在抗心律失常、心肌保护、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麻海娟;曹性玲;黄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为更准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为制定科学的医院感染监控措施和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统一培训调查人员,采用床旁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与在架病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病例315例,医院感染5例,现患率1.59%。抗菌药物的使用率61.90%。结论:通过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今后制定感染控制规程,强化对医院感染高危科室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提高病原学送检率,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段垂宁;李琼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复杂牙列缺损老年患者应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复杂牙列缺损患者78例。其中39例应用纯钛铸造支架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另外39例应用钴铬合金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对比2种不同材料在老年复杂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当中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种材料中,以纯钛铸造支架的优良率高,钴铬合金铸造支架次之,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种不同材料在义齿修复之后出现的不良事件概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0.05);患者应用纯钛铸造支架后义齿功能良好,随着时间延长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下降前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复杂牙列缺损老年患者应用可摘局部义齿进行修复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口腔健康。使用纯钛铸造支架对老年患者进行复杂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具有突出的治疗效果,纯钛铸造支架价格稍贵,但其优良率及义齿功能恢复率较为突出。老年患者进行复杂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时应该注意材料的选择,好的材料会使义齿修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王华;邝华;陈贵丰;黄湘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未足月胎膜早破主要病因及正确处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孕28 O 33+6周,34 O 36+6周两组进行新生儿情况对比分析。结果:生殖道感染、多胎,羊水过多、胎位异常等是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主要病因,且孕周越小,新生儿的死亡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就越高。结论: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过程中要充分估计期待治疗或立即终止妊娠的利弊,积极治疗尽可能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作者:倪息兰;曾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观察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眼底视盘和黄斑区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43例(43眼)白内障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通过 OCT 观察到的视盘和黄斑区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超声乳化术前视盘周围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为(95.07±9.731)μm,术后1周厚度为(99.44±8.606)μm ,术后1个月厚度为(101.28±8.825)μm,Phaco 术后1周、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视盘周围平均 RNFL 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超声乳化术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ST)为(246.47±8.072)μm,术后1周 CST 为(249.09±6.059)μm ,术后1个月 CST 为(252.77±9.201)μm,Phaco 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 CS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 C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盘周围RNFL厚度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显著增加。OCT 是观察眼底视盘和黄斑区的有效检查方法。
作者:黄菁;王懿;周欣;王丽波;吴苏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新生儿气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肺炎6例(26.1%),胎粪吸入性肺炎5例(21.7%),自发性气胸5例(21.7%),新生儿肺透明膜病4例(17.4%),医源性气胸3例(13.0%),其中窒息复苏正压通气2例,有创机械通气1例。单侧气胸15例(65.2%),双侧气胸8例(34.8%)。肺压缩<30%10例,保守治疗;肺压缩在30% O 70%8例,肺压缩在>70%5例,胸腔穿刺抽气3例,胸腔闭式引流10例。结论:胎粪吸入、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气胸主要原因,静脉留置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操作安全,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损伤小,不留疤痕。
作者:罗开源;饶兴愉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