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雪峰
目的:优选桑叶黄酮类成分提取的佳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量,以桑叶总黄酮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使用索氏回流提取,采用 U(94)均匀设计表设计试验,考察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颗粒度4种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结果:桑叶中黄酮类成分的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8 h,料液比为1'50,颗粒度为60目。结论:该提取工艺操作简便合理,结果稳定准确,重复性良好,具有可行性。
作者:林艳;肖若媚;林凤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特需门诊病人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65例患者从护理人文环境、护理专业技术技能、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等三大类16个方面的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对护理人文环境需求的趋向为88%,对护理专业技术技能的需求趋向为84%,对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的需求趋向为83.1%。在分类的16项需求中,90%以上的患者对护理人员语言文明、服务热情、合理安排治疗和护理时间为看重;其次有85% O 90%的患者着重于护理人员态度亲切、就医环境安静优雅、护理人员技术娴熟、合理安排就诊流程、善于倾听患者诉求、注意替患者做好身份和病情隐私保护。结论:特需门诊病人对护理需求主要在人文环境,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语言文明和热情服务的培训;合理安排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时间;配合护理人员娴熟的护理技术、倾听患者诉求、改进就诊流程的合理性、保护好患者的隐私,尽可能满足病人需求,为医院争取更多的病人,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廖红玲;赵巧红;陈萍玲;莫燕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碘伏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留置导尿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泌尿外科收治的所有进行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并留置导尿患者,从中筛选出术前尿液分析及中段尿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术后分别使用0.5%、0.25%、0.05%及生理盐水进行会阴部包括尿道口消毒(冲洗),每天2次,分别在术后第一、三、五天留取中段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并比较四组尿液细菌感染阳性率。结果:碘伏各组与生理盐水组阳性率比较,两组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碘伏组组内不同浓度碘伏相互比较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碘伏与生理盐水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留置导尿管护理中效果无差别;不同浓度碘伏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留置导尿管护理中效果亦无差别。在临床护理中可改用生理盐水进行护理,可减少护士工作量,及克服消毒剂对人体不良刺激和过敏反应。
作者:李莉莉;曾小英;钟长英;刘兰英;蒙美英;阳贻梅;肖芳真;黄郁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染料木素是从大豆、三叶草、葛根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异黄酮化合物,为植物雌激素的一种。其化学结构与内源性雌激素相似,能与雌激素胞膜及胞内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如抗肿瘤、神经保护、调节骨代谢与脂代谢、抗肝纤维化、心血管保护及抗氧化等作用。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染料木素在抗心律失常、心肌保护、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麻海娟;曹性玲;黄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全麻诱导时对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需择期行全麻气管插管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B 两组各45例,A 组诱导前采用右美托咪定1.0μg·kg -1进行镇静,静脉泵注,10 min 内完成,以0.5μg·(kg·h)-1进行维持;B 组给予咪达唑仑0.04 mg·kg -1静脉注射;记录T0、T1、T2、T3、T4五个时间点的循环和呼吸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后和插管后各个时间点循环和呼吸相关指标对比,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A 组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短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全麻诱导中,可以强化镇静效果,缩短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
作者:李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鼾症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为促进患儿术后痊愈提供更为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采取扁桃体摘除术和(或)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48例儿童鼾症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儿童鼾症患儿在围手术期给予多种综合护理措施后,打鼾症状全部消失,未出现打鼾症状复发、术中术后出血、手术切口感染、发热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儿童鼾症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儿术后更快痊愈。
作者:陈利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胃癌早期发病期临床表现无显著特异性,因此难以被发现,多数胃癌患者在出现病症时已经趋于晚期。目前有研究认为,外科手术治疗对于Ⅲ、Ⅳ期胃癌患者效果并非十分满意。因此研究如何提高胃癌外科治疗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来我院治疗的胃癌患者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宝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检测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CLA)检测66例肺癌患者血清 TK1的含量,并同时检测40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 TK1含量。结果:肺癌患者 TK1水平(3.28±2.64)显著高于肺部良性肿瘤组患者(1.52±1.32);诊断肺癌的临床意义中等偏高。结论:TK1是一个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熊健宪;黄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未足月胎膜早破主要病因及正确处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孕28 O 33+6周,34 O 36+6周两组进行新生儿情况对比分析。结果:生殖道感染、多胎,羊水过多、胎位异常等是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主要病因,且孕周越小,新生儿的死亡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就越高。结论: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过程中要充分估计期待治疗或立即终止妊娠的利弊,积极治疗尽可能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作者:倪息兰;曾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侧脑室注入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上清液后,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空间定位能力的变化。方法:取大鼠的 BMSCs 进行培养,对第3代细胞培养液离心,将上清液经侧脑室注入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中,8 w后行 Morris 水迷宫实验。结果:Morris 水迷宫实验显示模型组大鼠探查训练(T1)和对位探查训练(T2)分别较假手术组大鼠缩短(<0.05);上清液组大鼠 T1和 T2分别较模型组大鼠延长(<0.05)。结论:BMSCs 上清液经侧脑室注入能改善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空间定位能力,机制可能是 BMSCs 上清液促进了大鼠自体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作者:钟小明;钟梅;罗开源;贺燕;余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生化汤治疗不全流产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396例不全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8例,治疗组生化汤治疗7天,对照组抗生素及催产素治疗7天,观察两组治疗后阴道流血时间及 B超监测宫内异常回声情况。结果:治疗组阴道流血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为97.47%,宫内异常回声排出总有效率为80.8%;对照组阴道流血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为78.78%,宫内异常回声排出总有效率为5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生化汤治疗不全流产可明显缩短阴道流血时间,促进组织物排出,大大减少了再次的清宫术。
作者:叶洪云;宋玉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设计疼痛护理记录单并应用于临床,规范护士对疼痛患者的全面观察与记录,书写简便有效,为开展临床疼痛管理工作打下基础。方法:设计疼痛护理记录单,并对318例住院病患者进行疼痛监测,规范记录。结果:疼痛护理记录单的制定与应用提高了责任制整体护理意识;减轻了护士工作量;促进了治疗的及时准确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采用简单易行的评估工具和记录表格来准确评估和记录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全面观察记录病情变化,才能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
作者:张新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计算胎儿肱骨、股骨之和与足长比值,结合实际孕龄的正确评估,探讨其在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生长受限(FGR)中的应用效果,并研究三者及其比值诊断 FGR 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价值,以丰富 FGR 的超声诊断。方法:对342例孕妇,正确评估实际孕龄,以“肱骨长、股骨长之和与足长之比值为≤1.75”作为判断标准,综合其他诊断方法,在孕31周以上时观测骨龄和体重。结果:(1)以“肱骨长股骨长之和与足长之比值≤1.75”作为界值判断,整个孕周诊断 FGR 的敏感度为83.2%,特异度为57%,阳性预测值43.2%,阴性预测值89.6%;在孕31周以后综合骨龄及体重估测等评价,使诊断 FGR 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得到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2)界值判断对四肢长骨骨骼发育不良畸形的敏感性、阳性预测率达100%。(3)界值判断对匀称型 FGR 诊断的特异性高于非匀称型 FGR。结论:以“肱骨长股骨长之和与足长之比值≤1.75”作为判断标准之一,可以提高 FGR 超声诊断符合率,可以减少超声对胎儿骨骼发育不良的漏诊率。
作者:邱日锋;章春泉;庄小兰;胡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微创泌尿外科技术及相关设备的迅猛发展,经皮肾镜取石术(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现已取代传统开放手术,成为上尿路结石治疗的重要手段。国外已普遍开展 PCNL 治疗小儿复杂性肾结石[1]。我们自2000年10月始,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小儿上尿路结石149例,效果良好。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尽快恢复,现将我们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苹;许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穴位注射与传统静脉注射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疗效的差异,寻求提高预防及治疗化疗所致呕吐的水平。方法:62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2例昂丹司琼4 mg通过单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昂丹司琼8mg通过静脉注射,均在化疗前30min给药,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必要时给予解救性止吐治疗(重复静脉注射昂丹司琼)。结果: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及化疗后,研究组恶心的完全控制率(CRR)明显优于对照组(28.13% vs.13.33%,=0.023);总有效率亦优于对照组(75.00% vs.60.00%,=0.034)。两组对化疗引起的急性呕吐(24h内)完全缓解率(CR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86.40% vs.80.00%,=0.16),但研究组对延迟性呕吐(24 h O 7天)完全控制率( CCR)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 vs.46.67%,=0.037),研究组化疗后未出现呕吐(0 O 7天)的比例高于对照组(28.13% vs.13.33%,=0.012)。研究组化疗后人均呕吐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0.029)。研究组呕吐控制时间长于对照组(=0.039)。两组止吐平均费用研究组少于对照组(=0.031)。两组分别有12.5%和13.3%的受试者出现轻度便秘、腹胀及头痛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昂丹司琼足三里穴位注射预防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优于静脉注射,且用量少,经济、安全。
作者:刘卓星;刘文玲;黄国庆;朱浩图;杨海劲;程越;田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我院近年来异位妊娠患者整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所有异位妊娠患者共1182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和统计分析异位妊娠发生率变化趋势、病因、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治情况及生育结局等。结果:前3年患病率和平均年龄显著高于后3年;输卵管炎症是主要病因,占64.6%(763/1182),其次为不良妊娠、宫内放置节育器及有盆腹腔手术史;患者停经、腹痛和阴道出血症状明显,部分患者腹部压痛;B 超提示者1124例(95.1%),附件包块或增粗者1024例(86.6%),血尿 HCG 升高者1024例(86.6%),后穹隆穿刺阳性者1063例(89.9%);药物治疗者显著高于手术治疗者;药物治疗后持续异位妊娠率为14.9%(115/772),高于手术8.29%(34/4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趋于年轻化,应通过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以提高生育结局。
作者:曾志红;唐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中的可行性,分析其疗效和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输尿管镜碎石术的240例患者分为普通压力灌注附加负压吸引组(简称负压吸引组)和普通压力灌注组,分别在普通压力灌注附加负压吸引下和普通压力灌注下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和手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负压吸引组和普通压力灌注组手术时间两者无明显差异,负压吸引组术中结石上移至肾盂的发生率、术后感染、术后肾绞痛等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普通压力灌注组。结论:负压吸引下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在临床上可行,避免普通压力灌注使结石上移至肾盂的机会,能有效预防术后早期并发症。
作者:陈新铭;宋玉清;谢芳林;江沛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患者,男,53岁。头晕、头痛2月余伴右侧肢体无力,反复癫痫发作1月余,发作时神志清楚。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脑外伤史及疫区生活史。神经科查体:右侧上肢肌力2级、下肢肌力3级,并右侧肢体浅感觉减退。MRI 检查:大脑左侧额叶和顶叶见一团块状异常信号灶,大小约为39 mm ×63 mm,边不清,T2WI 呈高信号,T1WI 呈稍低信号, ;Flair 序列呈高信号,DWI 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病变呈斑片状、结节状强化。病变有轻度占位效应,病变周围见脑回状水肿信号。中线结构局部轻度向右偏移(图1)。磁共振波谱(MRS)示 Cho升高,NAA 下降,Cho / Cr 4.54,Cho / NAA 8.00。手术病理报告“炎性脱髓鞘脑病”。
作者:魏一飞;欧阳毅翔;李贻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非外伤性大肠穿孔致严重腹腔感染患者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4例非外伤性大肠穿孔致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护理进行回顾,主要措施是监测生命体征、复温、造口护理、预防腹腔间室综合征,做好再次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24例患者均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治愈21例,其中18例患者接受再次手术,痊愈出院,死亡3例。结论:及时有效护理对非外伤性大肠穿孔致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发挥了较好作用,增加患者的生存机会。
作者:张玉芳;司丕成;李立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我院是一所县级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2011年3月科室将剧本式护理服务运用于临床优质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静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