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赣南医学院学报》稿约

关键词:赣南
摘要: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检测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CLA)检测66例肺癌患者血清 TK1的含量,并同时检测40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 TK1含量。结果:肺癌患者 TK1水平(3.28±2.64)显著高于肺部良性肿瘤组患者(1.52±1.32);诊断肺癌的临床意义中等偏高。结论:TK1是一个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熊健宪;黄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剂量环磷酰胺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剂量环磷酰胺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中剂量 CTX 20 mg·kg -1·d -1连用4天,联合 CSA +雄激素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 CSA +雄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16例有效,总有效率80.0%;对照组10例有效,总有效率5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5);环磷酰胺治疗组的轻微不良反应稍多于对照组,但治疗相关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中剂量环磷酰胺联合 CSA +雄激素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明显优于 CSA +雄激素,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陈懿建;张立群;曾俊权;方木水;万通;郑永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长效抗菌材料与 TDP 仪联合治疗腹泻后肛周皮损的疗效

    目的:观察长效抗菌材料与 TDP 仪联合治疗腹泻后肛周皮肤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住院收治腹泻后肛周皮肤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皮损部位予以0.5%碘伏和红霉素软膏外涂,观察组采用局部喷洒长效抗菌材料与 TDP 治疗仪照射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显著缩短(均<0.05)。结论:长效抗菌材料与 TDP 仪联合治疗腹泻后患者肛周皮肤损伤效果明显,能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君玉;欧阳灿晖;徐忠军;杨洁洁;黄才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配合及护理

    肾活检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愈后的评估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肾活检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在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自动活检具有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弥补了手动活检的定位不准、取材不足、成功率低、标本易于破碎、术后并发症多的缺点,被普遍认为是快速准确、安全可靠的介入超声诊断方法,但也对护理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结我科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体会如下。

    作者:徐琍;葛贻珑;王冲;陈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自噬基因 Beclin1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Beclin1基因也称 BECN1基因,是酵母 ATG6的同系物,Beclin1基因是细胞执行自体吞噬的必需基因,且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Beclin1通过对细胞自噬的调节,在肿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Beclin1与肿瘤的关系,特别是 Beclin1与妇科肿瘤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综述。

    作者:陈圆圆;刘宗亮;颜峰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改良间隔性加压法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改良间隔性加压法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将常规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明确的269例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的患者进行改良间隔加压法子宫输卵管治疗性造影。结果:114例输卵管完全阻塞的有87例完全畅通,155例输卵管通而不畅的有121例完全通畅,27例输卵管仍完全阻塞,34例输卵管通而不畅。结论:常规子宫输卵管造影,对输卵管阻塞再通性治疗作用不明确;改良间隔加压法子宫输卵管治疗性造影,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有明显的再通治疗作用。

    作者:郭俊;涂序嫣;刘如天;钟新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频电刀下多生牙拔除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采用先进的高频电刀打开创口,研究其在口腔多生牙拔除中的临床运用和注意事项。方法:对100例多生牙拔除,需要开窗处理的患者,采用高频电刀开窗,严格把握适应证和护理配合,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多生牙拔除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和创伤小,术后切口愈合良好,且患者的疼痛不适感较小。结论:使用高频电刀用于多生牙的拔除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何海蕾;宋莉;王羽;李勇;黄新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骨髓基质细胞上清液治疗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空间定位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侧脑室注入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上清液后,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空间定位能力的变化。方法:取大鼠的 BMSCs 进行培养,对第3代细胞培养液离心,将上清液经侧脑室注入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中,8 w后行 Morris 水迷宫实验。结果:Morris 水迷宫实验显示模型组大鼠探查训练(T1)和对位探查训练(T2)分别较假手术组大鼠缩短(<0.05);上清液组大鼠 T1和 T2分别较模型组大鼠延长(<0.05)。结论:BMSCs 上清液经侧脑室注入能改善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空间定位能力,机制可能是 BMSCs 上清液促进了大鼠自体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作者:钟小明;钟梅;罗开源;贺燕;余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脓毒症脑病患者脑血流速度和脑电活动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脓毒症脑病患者脑血流速度、脑电活动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患者分为脓毒症无脑病组与脓毒症脑病组,另取18例门诊自愿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和比较各组患者平均脑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采用脑电图及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和比较各组患者脑电活动的变化。结果:脓毒症脑病组患者平均脑血流速度明显低于脓毒症无脑病组、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0.05);脓毒症脑病组患者脑电图中α波较对照组和脓毒症无脑病组明显下降,δ波明显增加,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5);脓毒症脑病组与对照组、脓毒症无脑病组相比,P1振幅明显下降,S O P1及 N1 O P2潜伏期明显延长,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5),P1 O N1无明显改变(>0.05)。结论:脓毒症脑病患者脑血流速度的检测及脑电活动变化监测对早期发现脓毒症脑病具有重要的客观指导意义。

    作者:王齐芳;刘榕;韩家裕;王庆福;李荣伟;谢东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底变化的 OCT 观察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观察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眼底视盘和黄斑区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43例(43眼)白内障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通过 OCT 观察到的视盘和黄斑区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超声乳化术前视盘周围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为(95.07±9.731)μm,术后1周厚度为(99.44±8.606)μm ,术后1个月厚度为(101.28±8.825)μm,Phaco 术后1周、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视盘周围平均 RNFL 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超声乳化术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ST)为(246.47±8.072)μm,术后1周 CST 为(249.09±6.059)μm ,术后1个月 CST 为(252.77±9.201)μm,Phaco 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 CS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 C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盘周围RNFL厚度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显著增加。OCT 是观察眼底视盘和黄斑区的有效检查方法。

    作者:黄菁;王懿;周欣;王丽波;吴苏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重型脑损伤72例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在神经外科较为常见,其高致残、致死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常采用开颅减压术治疗,通过缓解颅内高压、清除颅内血肿达到治疗的目的[1]。我院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脑损伤,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温茂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负压吸引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负压吸引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中的可行性,分析其疗效和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输尿管镜碎石术的240例患者分为普通压力灌注附加负压吸引组(简称负压吸引组)和普通压力灌注组,分别在普通压力灌注附加负压吸引下和普通压力灌注下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和手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负压吸引组和普通压力灌注组手术时间两者无明显差异,负压吸引组术中结石上移至肾盂的发生率、术后感染、术后肾绞痛等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普通压力灌注组。结论:负压吸引下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在临床上可行,避免普通压力灌注使结石上移至肾盂的机会,能有效预防术后早期并发症。

    作者:陈新铭;宋玉清;谢芳林;江沛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爱婴区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研究

    目的:对爱婴区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840例分娩产妇分别统计其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的数量,观察分娩方式、开奶时间及乳头异常情况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及护理干预对策。结果:840例新生儿中,纯母乳喂养649例,占77.3%;人工喂养191例,占22.7%。阴道分娩产妇母乳喂养率为85.4%(351/411),高于剖宫产手术的69.5%(298/429)(<0.01)。产后30 min 内开奶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为89.2%(478/536),30 min O 12 h 之间开奶产妇为65.8%(123/187),12 h 之后开奶产妇为41.0%(48/117),开奶时间早者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开奶时间晚者(<0.01)。乳头扁平、凹陷或粗大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为51.2%(64/125),低于乳头正常者的81.8%(585/715)(<0.01)。结论:母乳喂养受分娩方式、开奶时间及乳头异常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产后的纯母乳喂养率及喂养质量。

    作者:李熔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胱抑素C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胱抑素 C(Cys-C)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91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40例,健康体检未孕女性50例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光抑素 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妊娠各组血清 Cys-C 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与轻、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及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显著(<0.05);轻、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0.05);但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与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清 Cys-C 水平的升高对妊娠期高血压并发早期肾损害具有良好的提示作用。其浓度变化能很好地替代血清 Cr、BUN 的监测作用,也较β2-MG 更为敏感。

    作者:陈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Bevacizumab 抑制骨溶解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不同浓度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 bevacizumab 对磨损颗粒诱导骨溶解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磨损颗粒诱导骨溶解的植骨气囊动物模型,分别在 bevacizumab 低剂量组(C 组)和 bevacizumab 高剂量组(D 组)小鼠气囊内隔天注入0.2 mL 25μg·mL -1和250μg·mL -1 Bevacizumab 溶液,空白对照组(A 组)和阳性对照组(B 组)则以等量生理盐水取代,2周后观察囊壁炎症反应及骨溶解情况。结果:阳性对照组囊壁红肿及血管增生明显重于空白对照组,不同剂量 bevacizumab 组(C、D 组)囊壁红肿及血管增生轻于阳性对照组。HE 染色显示不同剂量 bevacizumab 组囊壁厚度、细胞密度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0.05),并随浓度增加而降低(<0.05),骨片边缘骨破坏也轻于阳性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 PCR 及 ELISA 显示不同剂量 bevacizumab 组炎性因子表达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0.05)。结论:局部注射 Bevacizumab 可抑制磨损颗粒诱导的炎症反应及骨溶解。

    作者:赖笑雨;钟艳春;高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SF-36、SNOT-20质量量表评价真菌性鼻窦炎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的生活质量及疗效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对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情况,评估总体疗效。方法:观察接受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98例,使用中文版医学结果研究短量36条(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 Form-36,SF-36)和汉化英文版鼻腔鼻窦结果测量20条(the 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评估鼻内镜手术方式及传统柯-陆氏手术方式两者术前、术后的量表积分及术后总体疗效。结果:经过1年的随访,两种手术方式术后 SNOT-20总积分均显著低于术前(<0.001),其中以“流脓涕”、“头昏”、“头痛”改善明显,但鼻内镜术式的 SF-36术后积分明显低于传统柯-陆氏术组(<0.001)。结论:鼻内镜手术比传统柯-陆氏手术可以改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术后不良症状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健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低温等离子刀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护理

    低温等离子刀是一种用于软组织手术的新技术,是利用低温等离子具有超低温(40 O 70℃),止血功能强,无辐射的特点,对肥大的扁桃体进行切割,完整摘除病变扁桃体,达到治愈扁桃体炎的目的[1]。我科从2012年以来将其用于扁桃体的切除,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文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按摩腹部干预用于回肠造口护理的效果观察

    我科对48例回肠造口患者进行回肠造口护理前按摩腹部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07年1月 O 2013年12月收治肠道疾病患48例者,男30例,女18例,年龄21 O 83岁,平均56岁。其中Dixon术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术7例,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并结肠癌行回肠造口术10例,绞窄性肠梗阻并脓毒血症行回肠造口术3例,右半结肠多段癌行回肠造口术18例,多发性溃疡性结肠炎行回肠造口术3例,右半结肠淋巴瘤和间质瘤各为2例行回肠造口术,全结肠多发性息肉3例。48例患者中有47例造口位于右下腹,直径2 O 3 cm,突出周围皮肤3 O 4 cm;有1例造口位于左下腹。术后均用康乐保生产的一件式造口袋。

    作者:王春晓;叶新英;吴莲香;邓作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周剂量紫杉醇同步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周剂量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我院完成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病例26例,进行近期疗效评价及毒副反应观察。结果:全组26例有效率为61.54%(16/26),化疗主要毒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食管炎。结论:周剂量紫杉醇同步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 NSCLC 有较好近期疗效,毒副反应较低,可以耐受。

    作者:王人灵;高原;梁明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佛甲草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研究佛甲草醇提物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对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免疫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浓度佛甲草提取物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慢性足肿胀度、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高、低剂量的佛甲草醇提物均能抑制大鼠慢性足肿胀,降低大鼠的血清 NO 水平,并使 GSH-Px 的含量增加。结论:佛甲草醇提物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恢复抗氧化物酶活性,提高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有关。

    作者:曹性玲;麻海娟;喻思;周青;吴丽珍;黄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