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红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非外伤性大肠穿孔致严重腹腔感染患者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4例非外伤性大肠穿孔致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护理进行回顾,主要措施是监测生命体征、复温、造口护理、预防腹腔间室综合征,做好再次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24例患者均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治愈21例,其中18例患者接受再次手术,痊愈出院,死亡3例。结论:及时有效护理对非外伤性大肠穿孔致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发挥了较好作用,增加患者的生存机会。
作者:张玉芳;司丕成;李立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临床实施的依从性及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RBSI)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干预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11年4月 O 2012年3月采用传统的中心静脉导管管理方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110例。将2012年4月 O 2013年3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干预策略管理方法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共131例。观察指标: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干预策略执行依从性、导管使用率和每千个导管日CRBSI 感染率。结果:实施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干预策略后,导管使用率和每千个导管日 CRBSI 感染率均下降,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干预策略执行依从性上升。结论:实施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干预策略(CLB)能降低 CRBSI的发生率,同时,其临床实施依从性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和 CRBSI 的发生率。
作者:肖琴;黄松彬;嵇晓红;罗琼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肾盂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行肾盂肾实质切开取石手术治疗的肾结石114例患者按护理干预措施随机分成 A 组(综合护理干预组,54例)和 B 组(规范常规护理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尿情况,切口护理情况以及引流管道的护理情况。结果:A 组术后有49例未出现并发症,有2例术后出现明显肉眼血尿,2例出现留置导尿管堵塞或折叠,1例出现切口敷料脱落;B 组术后有46例未出现并发症,有6例术后出现明显肉眼血尿,5例出现留置导尿管堵塞或折叠,3例出现切口敷料脱落。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百分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肾结石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较好防止术后并发症和意外发生,加快患者身体的恢复。
作者:郑素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低温等离子刀是一种用于软组织手术的新技术,是利用低温等离子具有超低温(40 O 70℃),止血功能强,无辐射的特点,对肥大的扁桃体进行切割,完整摘除病变扁桃体,达到治愈扁桃体炎的目的[1]。我科从2012年以来将其用于扁桃体的切除,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文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优选桑叶黄酮类成分提取的佳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量,以桑叶总黄酮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使用索氏回流提取,采用 U(94)均匀设计表设计试验,考察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颗粒度4种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结果:桑叶中黄酮类成分的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8 h,料液比为1'50,颗粒度为60目。结论:该提取工艺操作简便合理,结果稳定准确,重复性良好,具有可行性。
作者:林艳;肖若媚;林凤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索有效指导灌肠患者插管时放松肛区,顺利插管,减轻插管时不适的方法。方法:将43例溃疡性结肠炎需保留灌肠治疗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先嘱患者做排便动作,待肛管插入肛门3 O 4 cm 后嘱患者停止做排便动作,然后嘱患者做深呼吸、放松,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肠插管指导方法,插管时嘱患者深呼吸、放松,别紧张。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5.45%,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率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插管时肛区疼痛不适发生率,观察组9.09%,对照组3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插管遇阻发生率,观察组13.64%,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01)。结论:灌肠插管时先指导患者做排便动作,待肛管插入肛门3 O 4 cm 后停止做排便动作,嘱患者深呼吸、放松等指导方法可以提高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同时可减轻患者肛区疼痛不适,降低插管阻力。
作者:谢三风;魏清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爱婴区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840例分娩产妇分别统计其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的数量,观察分娩方式、开奶时间及乳头异常情况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及护理干预对策。结果:840例新生儿中,纯母乳喂养649例,占77.3%;人工喂养191例,占22.7%。阴道分娩产妇母乳喂养率为85.4%(351/411),高于剖宫产手术的69.5%(298/429)(<0.01)。产后30 min 内开奶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为89.2%(478/536),30 min O 12 h 之间开奶产妇为65.8%(123/187),12 h 之后开奶产妇为41.0%(48/117),开奶时间早者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开奶时间晚者(<0.01)。乳头扁平、凹陷或粗大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为51.2%(64/125),低于乳头正常者的81.8%(585/715)(<0.01)。结论:母乳喂养受分娩方式、开奶时间及乳头异常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产后的纯母乳喂养率及喂养质量。
作者:李熔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特需门诊病人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65例患者从护理人文环境、护理专业技术技能、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等三大类16个方面的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对护理人文环境需求的趋向为88%,对护理专业技术技能的需求趋向为84%,对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的需求趋向为83.1%。在分类的16项需求中,90%以上的患者对护理人员语言文明、服务热情、合理安排治疗和护理时间为看重;其次有85% O 90%的患者着重于护理人员态度亲切、就医环境安静优雅、护理人员技术娴熟、合理安排就诊流程、善于倾听患者诉求、注意替患者做好身份和病情隐私保护。结论:特需门诊病人对护理需求主要在人文环境,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语言文明和热情服务的培训;合理安排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时间;配合护理人员娴熟的护理技术、倾听患者诉求、改进就诊流程的合理性、保护好患者的隐私,尽可能满足病人需求,为医院争取更多的病人,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廖红玲;赵巧红;陈萍玲;莫燕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检测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CLA)检测66例肺癌患者血清 TK1的含量,并同时检测40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 TK1含量。结果:肺癌患者 TK1水平(3.28±2.64)显著高于肺部良性肿瘤组患者(1.52±1.32);诊断肺癌的临床意义中等偏高。结论:TK1是一个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熊健宪;黄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碘伏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留置导尿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泌尿外科收治的所有进行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并留置导尿患者,从中筛选出术前尿液分析及中段尿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术后分别使用0.5%、0.25%、0.05%及生理盐水进行会阴部包括尿道口消毒(冲洗),每天2次,分别在术后第一、三、五天留取中段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并比较四组尿液细菌感染阳性率。结果:碘伏各组与生理盐水组阳性率比较,两组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碘伏组组内不同浓度碘伏相互比较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碘伏与生理盐水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留置导尿管护理中效果无差别;不同浓度碘伏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留置导尿管护理中效果亦无差别。在临床护理中可改用生理盐水进行护理,可减少护士工作量,及克服消毒剂对人体不良刺激和过敏反应。
作者:李莉莉;曾小英;钟长英;刘兰英;蒙美英;阳贻梅;肖芳真;黄郁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我科对48例回肠造口患者进行回肠造口护理前按摩腹部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07年1月 O 2013年12月收治肠道疾病患48例者,男30例,女18例,年龄21 O 83岁,平均56岁。其中Dixon术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术7例,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并结肠癌行回肠造口术10例,绞窄性肠梗阻并脓毒血症行回肠造口术3例,右半结肠多段癌行回肠造口术18例,多发性溃疡性结肠炎行回肠造口术3例,右半结肠淋巴瘤和间质瘤各为2例行回肠造口术,全结肠多发性息肉3例。48例患者中有47例造口位于右下腹,直径2 O 3 cm,突出周围皮肤3 O 4 cm;有1例造口位于左下腹。术后均用康乐保生产的一件式造口袋。
作者:王春晓;叶新英;吴莲香;邓作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肾活检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愈后的评估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肾活检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在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自动活检具有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弥补了手动活检的定位不准、取材不足、成功率低、标本易于破碎、术后并发症多的缺点,被普遍认为是快速准确、安全可靠的介入超声诊断方法,但也对护理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结我科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体会如下。
作者:徐琍;葛贻珑;王冲;陈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全麻诱导时对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需择期行全麻气管插管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B 两组各45例,A 组诱导前采用右美托咪定1.0μg·kg -1进行镇静,静脉泵注,10 min 内完成,以0.5μg·(kg·h)-1进行维持;B 组给予咪达唑仑0.04 mg·kg -1静脉注射;记录T0、T1、T2、T3、T4五个时间点的循环和呼吸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后和插管后各个时间点循环和呼吸相关指标对比,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A 组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短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全麻诱导中,可以强化镇静效果,缩短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
作者:李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患者,男,53岁。头晕、头痛2月余伴右侧肢体无力,反复癫痫发作1月余,发作时神志清楚。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脑外伤史及疫区生活史。神经科查体:右侧上肢肌力2级、下肢肌力3级,并右侧肢体浅感觉减退。MRI 检查:大脑左侧额叶和顶叶见一团块状异常信号灶,大小约为39 mm ×63 mm,边不清,T2WI 呈高信号,T1WI 呈稍低信号, ;Flair 序列呈高信号,DWI 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病变呈斑片状、结节状强化。病变有轻度占位效应,病变周围见脑回状水肿信号。中线结构局部轻度向右偏移(图1)。磁共振波谱(MRS)示 Cho升高,NAA 下降,Cho / Cr 4.54,Cho / NAA 8.00。手术病理报告“炎性脱髓鞘脑病”。
作者:魏一飞;欧阳毅翔;李贻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观察普米克气雾剂结合综合护理技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200例。年龄3 O 14岁,能坚持治疗3个疗程,均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排除支气管异物,肺门淋巴结核,喘息性肺炎等其他疾病。患儿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女56例,男44例;对照组100例,女49例,男51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意义,>0.05。
作者:刘巧珍;谢文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拟三炭方治疗围绝经期肾阴虚型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辨证为肾阴虚型5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分为单纯西医治疗组29例(对照组)和自拟三炭方联合止血药治疗组29例(治疗组),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66%高于对照组6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自拟三炭方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满意,有较多优点,易于患者接受。
作者:张桂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穴位注射与传统静脉注射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疗效的差异,寻求提高预防及治疗化疗所致呕吐的水平。方法:62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2例昂丹司琼4 mg通过单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昂丹司琼8mg通过静脉注射,均在化疗前30min给药,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必要时给予解救性止吐治疗(重复静脉注射昂丹司琼)。结果: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及化疗后,研究组恶心的完全控制率(CRR)明显优于对照组(28.13% vs.13.33%,=0.023);总有效率亦优于对照组(75.00% vs.60.00%,=0.034)。两组对化疗引起的急性呕吐(24h内)完全缓解率(CR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86.40% vs.80.00%,=0.16),但研究组对延迟性呕吐(24 h O 7天)完全控制率( CCR)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 vs.46.67%,=0.037),研究组化疗后未出现呕吐(0 O 7天)的比例高于对照组(28.13% vs.13.33%,=0.012)。研究组化疗后人均呕吐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0.029)。研究组呕吐控制时间长于对照组(=0.039)。两组止吐平均费用研究组少于对照组(=0.031)。两组分别有12.5%和13.3%的受试者出现轻度便秘、腹胀及头痛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昂丹司琼足三里穴位注射预防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优于静脉注射,且用量少,经济、安全。
作者:刘卓星;刘文玲;黄国庆;朱浩图;杨海劲;程越;田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与耳鼻咽喉科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000例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抽取其中200例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患者分 A 组(对照组:针对单纯原发病或症状表现治疗)和 B 组(观察组:考虑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综合治疗)进行对比治疗。结果:两组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分析,疗效有显著差异(<0.05)。结论:耳鼻咽喉科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应重视社会心理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尽早、大程度地解除患者的病痛。
作者:汪琼;李小虎;李浩;孙群;陈其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脓毒症脑病患者脑血流速度、脑电活动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患者分为脓毒症无脑病组与脓毒症脑病组,另取18例门诊自愿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和比较各组患者平均脑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采用脑电图及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和比较各组患者脑电活动的变化。结果:脓毒症脑病组患者平均脑血流速度明显低于脓毒症无脑病组、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0.05);脓毒症脑病组患者脑电图中α波较对照组和脓毒症无脑病组明显下降,δ波明显增加,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5);脓毒症脑病组与对照组、脓毒症无脑病组相比,P1振幅明显下降,S O P1及 N1 O P2潜伏期明显延长,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5),P1 O N1无明显改变(>0.05)。结论:脓毒症脑病患者脑血流速度的检测及脑电活动变化监测对早期发现脓毒症脑病具有重要的客观指导意义。
作者:王齐芳;刘榕;韩家裕;王庆福;李荣伟;谢东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检测 E2F1和 ki-67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的表达,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91例 IDC、18例不典型增生组织、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 E2F1、ki-67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① E2F1和 ki-67蛋白表达率在 IDC 组织分别为47.3%(43/91)和69.2%(63/91),在不典型增生组分别为11.1%(2/18)和16.7%(3/18),正常组均不表达,各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显著(<0.05)。②乳腺癌组织 E2F1和 ki-67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 分期有关(<0.05),与患者年龄无关(>0.05);E2F1和 ki-67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0.05)。结论:E2F1、ki-67蛋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提示它们可能是参与IDC 病程进展的重要因子,二者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慧敏;张英杰;王军;温惠娟;温达雄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