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清;谢财华;黄年招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对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情况,评估总体疗效。方法:观察接受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98例,使用中文版医学结果研究短量36条(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 Form-36,SF-36)和汉化英文版鼻腔鼻窦结果测量20条(the 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评估鼻内镜手术方式及传统柯-陆氏手术方式两者术前、术后的量表积分及术后总体疗效。结果:经过1年的随访,两种手术方式术后 SNOT-20总积分均显著低于术前(<0.001),其中以“流脓涕”、“头昏”、“头痛”改善明显,但鼻内镜术式的 SF-36术后积分明显低于传统柯-陆氏术组(<0.001)。结论:鼻内镜手术比传统柯-陆氏手术可以改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术后不良症状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健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数字钡餐造影检查,探讨不同病理食管癌放疗前后的影像学变化,并分析数字钡餐造影在不同病理食管癌放疗后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采用单纯放疗方法治疗的食管癌50例,其中鳞癌45例,腺癌4例,鳞腺癌1例,全组患者放疗前后均行数字钡餐造影检查,对比分析其放疗前后的影像表现。结果:放疗后其 X 线影像学表现出现差异,如病变范围缩短,充盈缺损缩小甚至消失、黏膜皱襞恢复变规整、管腔狭窄程度改善、食管动力学等,其中鳞癌放疗前后的影像表现差异大,病灶有明显改善,腺癌及鳞腺癌放疗前后的影像表现差异不明显。结论:不同病理食管癌放疗后效果有明显不同,其中鳞癌放疗效果显著,腺癌及鳞腺癌效果较差。研究表明数字钡餐造影对于帮助临床判定不同病理食管癌的放疗效果、及时了解有无并发症及初步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凯清;谢财华;黄年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为更准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为制定科学的医院感染监控措施和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统一培训调查人员,采用床旁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与在架病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病例315例,医院感染5例,现患率1.59%。抗菌药物的使用率61.90%。结论:通过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今后制定感染控制规程,强化对医院感染高危科室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提高病原学送检率,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段垂宁;李琼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肾盂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行肾盂肾实质切开取石手术治疗的肾结石114例患者按护理干预措施随机分成 A 组(综合护理干预组,54例)和 B 组(规范常规护理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尿情况,切口护理情况以及引流管道的护理情况。结果:A 组术后有49例未出现并发症,有2例术后出现明显肉眼血尿,2例出现留置导尿管堵塞或折叠,1例出现切口敷料脱落;B 组术后有46例未出现并发症,有6例术后出现明显肉眼血尿,5例出现留置导尿管堵塞或折叠,3例出现切口敷料脱落。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百分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肾结石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较好防止术后并发症和意外发生,加快患者身体的恢复。
作者:郑素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经胫后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应用效果。方法:292例需检测血气分析的早产儿经胫后动脉采集动脉血标本。结果:292例早产儿经胫后动脉采血一次成功255例,成功率为87.32%,除5例因按压时间不够发生瘀斑外,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早产儿经胫后动脉采血定位简单准确,穿刺成功率高,压迫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淑英;李文艳;丁明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特需门诊病人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65例患者从护理人文环境、护理专业技术技能、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等三大类16个方面的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对护理人文环境需求的趋向为88%,对护理专业技术技能的需求趋向为84%,对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的需求趋向为83.1%。在分类的16项需求中,90%以上的患者对护理人员语言文明、服务热情、合理安排治疗和护理时间为看重;其次有85% O 90%的患者着重于护理人员态度亲切、就医环境安静优雅、护理人员技术娴熟、合理安排就诊流程、善于倾听患者诉求、注意替患者做好身份和病情隐私保护。结论:特需门诊病人对护理需求主要在人文环境,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语言文明和热情服务的培训;合理安排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时间;配合护理人员娴熟的护理技术、倾听患者诉求、改进就诊流程的合理性、保护好患者的隐私,尽可能满足病人需求,为医院争取更多的病人,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廖红玲;赵巧红;陈萍玲;莫燕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on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是真菌直接侵犯(非寄生、过敏或毒素中毒)肺或支气管引起的急、慢性组织病理损害所导致的临床疾病[1]。近年来,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延长,肿瘤放化疗、导管介入等的大量开展,广泛使用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免疫缺陷、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患增多,IPFI 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攀升[2]。由于 IPFI 临床表现不具备明显特异性,原发病容易掩盖病情,早期进行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往往造成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目前随着新型诊断方法技术的应用,如血清学检测、特异抗原检测、ELISA、高分辨率 CT 和 PET、纤支镜、胸腔镜和纵隔镜检查等,极大提高了 IPFI 的确诊率[3]。另一方面,新型抗真菌药如新三唑类药物、棘白菌素和两性霉素 B 等为治疗肺部真菌感染提供了更多药物选择。本文拟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治疗进展做一论述。
作者:刘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计算胎儿肱骨、股骨之和与足长比值,结合实际孕龄的正确评估,探讨其在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生长受限(FGR)中的应用效果,并研究三者及其比值诊断 FGR 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价值,以丰富 FGR 的超声诊断。方法:对342例孕妇,正确评估实际孕龄,以“肱骨长、股骨长之和与足长之比值为≤1.75”作为判断标准,综合其他诊断方法,在孕31周以上时观测骨龄和体重。结果:(1)以“肱骨长股骨长之和与足长之比值≤1.75”作为界值判断,整个孕周诊断 FGR 的敏感度为83.2%,特异度为57%,阳性预测值43.2%,阴性预测值89.6%;在孕31周以后综合骨龄及体重估测等评价,使诊断 FGR 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得到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2)界值判断对四肢长骨骨骼发育不良畸形的敏感性、阳性预测率达100%。(3)界值判断对匀称型 FGR 诊断的特异性高于非匀称型 FGR。结论:以“肱骨长股骨长之和与足长之比值≤1.75”作为判断标准之一,可以提高 FGR 超声诊断符合率,可以减少超声对胎儿骨骼发育不良的漏诊率。
作者:邱日锋;章春泉;庄小兰;胡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设计疼痛护理记录单并应用于临床,规范护士对疼痛患者的全面观察与记录,书写简便有效,为开展临床疼痛管理工作打下基础。方法:设计疼痛护理记录单,并对318例住院病患者进行疼痛监测,规范记录。结果:疼痛护理记录单的制定与应用提高了责任制整体护理意识;减轻了护士工作量;促进了治疗的及时准确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采用简单易行的评估工具和记录表格来准确评估和记录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全面观察记录病情变化,才能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
作者:张新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复杂牙列缺损老年患者应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复杂牙列缺损患者78例。其中39例应用纯钛铸造支架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另外39例应用钴铬合金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对比2种不同材料在老年复杂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当中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种材料中,以纯钛铸造支架的优良率高,钴铬合金铸造支架次之,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种不同材料在义齿修复之后出现的不良事件概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0.05);患者应用纯钛铸造支架后义齿功能良好,随着时间延长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下降前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复杂牙列缺损老年患者应用可摘局部义齿进行修复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口腔健康。使用纯钛铸造支架对老年患者进行复杂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具有突出的治疗效果,纯钛铸造支架价格稍贵,但其优良率及义齿功能恢复率较为突出。老年患者进行复杂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时应该注意材料的选择,好的材料会使义齿修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王华;邝华;陈贵丰;黄湘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穴位注射与传统静脉注射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疗效的差异,寻求提高预防及治疗化疗所致呕吐的水平。方法:62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2例昂丹司琼4 mg通过单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昂丹司琼8mg通过静脉注射,均在化疗前30min给药,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必要时给予解救性止吐治疗(重复静脉注射昂丹司琼)。结果: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及化疗后,研究组恶心的完全控制率(CRR)明显优于对照组(28.13% vs.13.33%,=0.023);总有效率亦优于对照组(75.00% vs.60.00%,=0.034)。两组对化疗引起的急性呕吐(24h内)完全缓解率(CR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86.40% vs.80.00%,=0.16),但研究组对延迟性呕吐(24 h O 7天)完全控制率( CCR)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 vs.46.67%,=0.037),研究组化疗后未出现呕吐(0 O 7天)的比例高于对照组(28.13% vs.13.33%,=0.012)。研究组化疗后人均呕吐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0.029)。研究组呕吐控制时间长于对照组(=0.039)。两组止吐平均费用研究组少于对照组(=0.031)。两组分别有12.5%和13.3%的受试者出现轻度便秘、腹胀及头痛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昂丹司琼足三里穴位注射预防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优于静脉注射,且用量少,经济、安全。
作者:刘卓星;刘文玲;黄国庆;朱浩图;杨海劲;程越;田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措施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足下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防足下垂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集束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足下垂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足下垂发生率33.3%,实验组8.3%,实验组足下垂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集束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足下垂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吴见安;张妙华;李静晶;许梅莲;香映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孕兔失血性休克肾损伤的保护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孕兔制成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均游离双侧股动脉,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 组)、缺血再灌注组(IR 组)、肢体缺血后处理组(LRIP 组)(每组8只)。S 组:游离双侧股动脉后无失血及输血;IR:孕兔股动脉放血使平均动脉压40 mmHg 维持180 min 后,1 h 内匀速回输全部血液,使孕兔血压维持在 MAP 稳定在80 mmHg 之上并平稳24 h;LRIP 组:在急性失血性休克180 min 后,给予夹闭双侧股动脉缺血30 s 再灌注30 s 共10次后(即缺血后处理),再输血复苏至24 h。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不同时点(0 h、8 h、16 h、24 h)血清 TNF-α、IL-10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RT-PCR 法检测肾组织内 TNF-α、IL-10及 iNOS mRNA 的表达;HE 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结果:(1)与 I/ R 组相比,LRIP 组不同时点 Cr、BUN 浓度降低,血清 TNF-α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肾组织 NF-κB 表达减少(均<0.05);(2)与 S 组比较,肾内 TNF-α、IL-10、iNOS mRNA 在 I/ R 组、LRIP 组表达均上调(<0.05或<0.01),与I/ R 组相比,肾内 TNF-α、iNOS mRNA 表达在 LRIP 组下调,IL-10 mRNA 表达上调(<0.05);(3)S 组肾脏未发生明显的病理改变,I/ R 组肾小管可见明显玻璃样改变和坏死,肾小管略扩张,肾小球和肾小管周围可见炎症细胞浸润,LRIP 组肾脏组织结构正常,少量的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相对完整,水肿减轻。结论:重复10次缺血30 s再灌注30 s 的肢体后处理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 NF-κB 转录、减少 iNOS mRNA的表达、改善肾内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李嵩山;吴明;曾晶晶;李明利;吴乐锋;冯永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预处理对预防全身麻醉诱导期依托咪酯注射痛及肌阵挛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全麻手术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 组)和对照组(N 组),各30例。D 组术前30 min 鼻内滴入右美托咪定(1.0μg·kg -1);N 组术前30 min 鼻内滴入同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麻醉诱导时每组均静注依托咪酯0.3 mg·kg -1。记录两组预给药前(T0)、给依托咪酯前(T1)及给依托咪酯后1 min(T2)、2 min(T3)的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合度(SPO2);采用词语等级评分法(VRS)评估依托咪酯注射痛;观察并记录静注依托咪酯后2 min 内肌阵挛发生情况。结果:与 T0比较,D 组 HR、MAP 在 T1、T2、T3明显降低(均<0.05),N 组 T2、T3明显降低(均<0.05);D 组 HR 在 T1、T2、T3较 N 组降低(均<0.05)。D 组 MAP、SPO2在 T1、T2、T3时点较N 组稍降低(均>0.05);D 组肌阵挛各级发生率均较 N 组降低(均<0.05);与 N 组比较,D 组依托咪酯注射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明显降低(<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术前鼻内滴注,能有效减轻麻醉诱导期依托咪酯注射痛,还可减少依托咪酯诱导所致肌阵挛的发生,提供更稳定的血流动力环境。
作者:陈金仙;顾晓霞;蔡树云;刘奕君;杨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染料木素是从大豆、三叶草、葛根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异黄酮化合物,为植物雌激素的一种。其化学结构与内源性雌激素相似,能与雌激素胞膜及胞内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如抗肿瘤、神经保护、调节骨代谢与脂代谢、抗肝纤维化、心血管保护及抗氧化等作用。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染料木素在抗心律失常、心肌保护、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麻海娟;曹性玲;黄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非外伤性大肠穿孔致严重腹腔感染患者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4例非外伤性大肠穿孔致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护理进行回顾,主要措施是监测生命体征、复温、造口护理、预防腹腔间室综合征,做好再次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24例患者均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治愈21例,其中18例患者接受再次手术,痊愈出院,死亡3例。结论:及时有效护理对非外伤性大肠穿孔致严重腹腔感染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发挥了较好作用,增加患者的生存机会。
作者:张玉芳;司丕成;李立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临床应用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 O 2013年6月期间,门诊部收治的需行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共计3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磁性附着体对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处理。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研究义齿修复的效果。结果:在使用磁性附着体进行口腔修复后1个月及修复后3个月内,患者的义齿固位力以及咀嚼效率均明显高于修复前,对比存在显著差异,<0.05。修复后1个月与修复3个月内对比无明显差异,>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磁性附着体具有确切效果,可确保患者修复义齿的固位力,改善咀嚼效率,且远期效果突出,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方雪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侧脑室注入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上清液后,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空间定位能力的变化。方法:取大鼠的 BMSCs 进行培养,对第3代细胞培养液离心,将上清液经侧脑室注入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中,8 w后行 Morris 水迷宫实验。结果:Morris 水迷宫实验显示模型组大鼠探查训练(T1)和对位探查训练(T2)分别较假手术组大鼠缩短(<0.05);上清液组大鼠 T1和 T2分别较模型组大鼠延长(<0.05)。结论:BMSCs 上清液经侧脑室注入能改善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空间定位能力,机制可能是 BMSCs 上清液促进了大鼠自体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作者:钟小明;钟梅;罗开源;贺燕;余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刺会阴穴位减轻分娩疼痛,减少会阴侧切率、裂伤率,提高产后妇女生活质量的方法研究。方法:2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吊台式无保护会阴法接生,其中观察组针刺会阴穴,观察两组会阴弹性、会阴侧切率、疼痛缓解情况、会阴裂伤率及会阴裂伤程度情况。结果:针刺会阴穴组会阴弹性明显优于对照组(<0.05),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疼痛缓解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0.05),会阴裂伤率及会阴裂伤程度低于对照组(<0.05)。结论:针刺会阴穴即可达到止痛及放松会阴盆底肌群,增加会阴弹性的作用,减轻疼痛,从而减少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裂伤。
作者:刘桂荣;肖文萍;卢瑞英;邹前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观察普米克气雾剂结合综合护理技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200例。年龄3 O 14岁,能坚持治疗3个疗程,均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排除支气管异物,肺门淋巴结核,喘息性肺炎等其他疾病。患儿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女56例,男44例;对照组100例,女49例,男51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意义,>0.05。
作者:刘巧珍;谢文冬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