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曼旎;苏慧萍;宋杰
目的:探究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治8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综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骨科损伤控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骨性愈合率、生活自理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95.2%、100.0%、0%,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骨性愈合率、生活自理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3%、81.3%、86.0%、14.0%,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骨性愈合率、生活自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骨科损伤控制,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骨性愈合率及生活自理率,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丁剑锋;朱东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生化汤与失笑散联合治疗产后胎盘残留的临床运用价值进行观察.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所接收的84例产后胎盘残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缩宫素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对联合组患者采取生化汤和失笑散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产后出血量、子宫下降速度等情况.结果:就治疗后的有效率而言,联合组患者(92.86%)高于对照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产后出血率(4.76%)与清宫率(2.38%)均低于对照组(16.67%、23.81%),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患者在产后2h、24h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且在子宫下降速度上,联合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胎盘残留患者采取生化汤与失笑散联合治疗,疗效明显,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范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8例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沙利度胺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仅行化疗治疗,沙利度胺组在化疗基础上口服沙利度胺,起始剂量100mg/天3-5天如能耐受,则逐渐加量至300mg/天,化疗以3-4周为一周期,两周期评价疗效.结果:沙利度胺组ECOG评分、睡眠质量、体重改善率分别为61.8%,79.4%,50%,对照组改善率分别为26.5%,20.6%,17.6%,同时患者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在沙利度胺组发生率为32.4%,对照组为58.8%,两组患者化疗后各观察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及减轻消化道反应有一定作用.
作者:肖敏;曾冬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应用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共3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透析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生命征、心功能.结果:经治疗后,透析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透析组患者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组患者的血浆B型利钠肽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心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张恒远;周凌辉;张燕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迁延性腹泻患儿行锌制剂和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结合治疗对临床效果、血锌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迁延性腹泻112例患儿予以回顾性地分析,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成2组,将单纯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医治5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行锌制剂和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结合医治6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两组临床效果、血锌水平、症状缓解时间及免疫功能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于两组医治后T细胞亚群与IgG、IgA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效果均比对照组优(P<0.01);观察组血锌水平(78.60±11.54)μmol·L-1比对照组(65.15±10.10)μmol·L-1高,且腹胀、腹痛等缓解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迁延性腹泻患儿行锌制剂和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结合医治能够改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血锌水平与免疫功能,且缩短各症状缓解时间,具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刘蔡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评价经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内固定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进行分组,得对照组(经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和观察组(经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内固定)各3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后发现,观察组的腕关节康复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上升,组间对比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意义显著(x2=6.49;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72.57±4.30)d,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桡骨高度为(11.78±2.43)mm,较对照组有显著提升,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13.58,12.74;P<0.05).结论:相比较而言,经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内固定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利于腕关节的功能恢复,稳固性良好,对于取得满意骨折端复位效果有积极意义.
作者:邓飞鹏;林晓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血脂康联合不同剂量别嘌醇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及血脂、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血脂康治疗)、B组(血脂康+小剂量别嘌醇治疗)及C组(血脂康+常规剂量别嘌醇治疗),各40例.治疗12周后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血脂、血尿酸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及斑块厚度变化B、C组较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颈动脉内膜中层及斑块厚度变化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变化,三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HDL-C增加较A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三组TC、TG、LDL-C、UA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组均比A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血脂及血尿酸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联合别嘌醇能有效改善代谢综合患者的血脂、血尿酸水平,同时具有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缩小斑块的作用,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杨玫;丁小亮;徐建鑫;叶引娣;胡立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在肿瘤患者化疗管理中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94例,分为常规管理组和精细化管理组,对比两组患者中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精细化管理组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而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应用于肿瘤患者化疗管理中,能够减少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李丹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且中医证型属气虚血瘀的81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两组均予西医降血糖基础治疗,对照组40例加用甲钴胺注射液静滴,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联合针刺,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及MNCV、SNCV等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肢体麻木、肢体疼痛、乏力等症状积分均降低,MNCV、SNCV水平则升高,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观察组则为95.12%,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疗效显著,不但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能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李淑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迁延性腹泻患儿行锌制剂和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结合治疗对临床效果、血锌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迁延性腹泻112例患儿予以回顾性地分析,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成2组,将单纯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医治5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行锌制剂和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结合医治6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两组临床效果、血锌水平、症状缓解时间及免疫功能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于两组医治后T细胞亚群与IgG、IgA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效果均比对照组优(P<0.01);观察组血锌水平(78.60±11.54)μmol·L-1比对照组(65.15±10.10)μmol·L-1高,且腹胀、腹痛等缓解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迁延性腹泻患儿行锌制剂和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结合医治能够改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血锌水平与免疫功能,且缩短各症状缓解时间,具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郭月婵;梁顺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术前血压调控对食管癌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10月收治的82例食管癌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血压控制效果分为控制组47例和未控制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压的波动情况及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控制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即刻、拔管时、拔管后的血压均低于未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术后心律失常、低氧血症、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未控制组,术后1天的MMSE评分高于未控制组,住院时间短于未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良好的血压控制不仅有利于食管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血压稳定,而且能够减少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胡佳腾;吴卫兵;王俊;闻伟;徐心峰;潘相龙;朱全;陈亮;许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输卵管异位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喋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5天、10天、15天时的血β-HC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包块直径缩小短于对照组,输卵管通畅率、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能够快速降低输卵管妊娠患者的补血β-HCG水平,减少包块,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少,值得推广.
作者:区海云;梁勤芳;彭彩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脂联素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83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两组均予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治疗,对照组41例患者加用消心痛治疗,治疗组42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脂联素APN、丙二醛(MDA)等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差异;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MDA水平降低,APN则升高,但治疗组改善均更显著,P<0.05;治疗组心绞痛持续时间更短,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且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血清脂联素及丙二醛水平水平,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刘士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估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发生心理困扰情况,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对257例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内窥镜中心接受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心理困扰发生、受到社会支持情况及患者自我表露能力.结果:78.6%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存在心理困扰现象;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评分与患者的经济状况、医保支付方式存在显著相关;居住于城市患者与居住于农村患者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暂住在本地的患者;相关分析显示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困扰的程度明显与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呈负相关,患者心理困扰的程度明显与患者的自我表露程度呈负相关.结论:消化内镜检查患者心理困扰现象较普遍,其发生与患者的经济状况、居住地、医保支付方式、社会支持程度、自我表露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匡世芳;张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氨酚黄那敏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度.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05mol·L-1醋酸铵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7nm;流速1.0mL·min-1;进样量10μL;柱温30℃.结果:对乙酰氨基酚的线性范围为1.840~46.00μg·mL-1(r=1.0000,n=7);加样回收率为98.76%(RSD为0.8%,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小儿氨酚黄那敏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海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提高牙周炎病人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择的对象是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80例牙周炎病人,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人性化组.常规组行传统护理;人性化组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治疗依从性;(2)护理前后牙周状态相关指标;(3)牙周炎病人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人性化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2)人性化组护理后牙周状态相关指标显著比常规组好,P<0.05;(3)人性化组牙周炎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提高牙周炎病人治疗依从性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牙周状态,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张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MS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40例踝关节隐匿性骨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行MSCT低剂量扫描与常规扫描,并进行MPR与VR处理,对比两组的诊断符合率与辐射剂量.结果: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比较,两种方式的图像质量与诊断符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低剂量组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在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MSCT低剂量扫描技术诊断符合高,且降低了辐射剂量,可取代常规剂量扫描.
作者:谭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精神病科住院患者的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病科治疗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7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结合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跌倒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病科患者的治疗中结合防跌倒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静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在老年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120例冠心病伴心律失常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腹胀、食欲不振、头晕、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在老年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中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
作者:张燕清;陈瑜;刘志隆;凌观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反思性教学在口腔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新入职18名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反思性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培训前后采取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教学效果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实验组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自信心及求知欲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提高新入职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培训的效果.
作者:吕艳;王梅;贾辰;秦玮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