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王力维;杨艳南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 分类, 致病机制
摘要:肺动脉高压(PAH)是由不同致病机制导致的、以肺循环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升高为主要特点,主要病理表现是血管收缩、血管重构和原位血栓的形成,终导致右心负荷增大或心功能不全、肺血流量明显减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近年来,PAH的研究在包括分类、致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为临床指导治疗肺动脉高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浅析运动疗法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影响情况,为2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治疗提供可行的依据。方法:选择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均予日常服用药物并注意规范患者饮食1个月,治疗组还要加入适当的运动,每天坚持运动30 min,一周3-5次。两组均在治疗1个月前后测定血糖水平。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不论是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GHbAlc,均于治疗后得以下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数值,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等强度的运动疗法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效果比单纯药物和饮食控制好。

    作者:姜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的100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病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以及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痰难度、焦虑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以及排痰难度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优质护理还可促进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恢复,提前治愈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查桂珍;翟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3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血液科收治的13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分析了其产生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结果:我院138例缺铁性贫血其中约49.3%是因为消化性溃疡引起,约22.5%是由于月经过多引起;约10.9%是因为长期饮浓茶引起;约8.7%是产后出血引起,有5.1%是由于恶性肿瘤和痔疮出血引起;剩余3.5%是其他原因引起。结论:造成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因素是消化性溃疡,其次是月经过多、饮茶、产后出血以及恶性肿瘤和痔疮,采用小剂量的硫酸亚铁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晗晗;江嘉义;张秀花;武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植物多酚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近年来植物多酚成分的研究进展情况,对植物多酚的结构类型、提取分离方法、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总结与评述,重点对植物多酚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了概述。

    作者:孙希;金哲雄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患者检测心肌酶谱以及肌钙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7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患者,设为研究组,再随机抽取同期出生的50例足月生理性黄疸患儿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心肌酶谱(CK、CK-MB),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肌钙蛋白(cTnI)的水平差异,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肌酶谱(CK、CK-MB),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肌钙蛋白(cTnI)水平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患者检测心肌酶谱(CK、CK-MB)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肌钙蛋白(cTnI)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新生儿心肌损害的程度,能够作为早期灵敏、特异的重要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班奕;唐海婷;万忠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优化荚蒾果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鸡树条芙蒾果实中有效成分绿原酸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Box-Behnken的实验设计,利用响应面法对荚蒾果中绿原酸的水提工艺进行优化,以绿原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佳提取工艺为以14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70分钟。结论:该工艺方法对有效成分提取率较高,合理,可行,为荚蒾果绿原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高宇;李洪阳;祝天恩;肖光玲;李彦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我院生物制药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效与具体实施方法,对实训基地日常管理、实训基地的职业环境和氛围建设方面等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作者:李郑军;徐金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肿瘤标志物--Ang-2对肺癌临床检测意义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促血管生成素-2(Ang-2)对肺癌诊断、治疗监测、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2例肺癌患者,包括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患者42例、腺癌(adenocarcinoma of lung ,AC)46例、小细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ncer,SCLC)24例,以及16例健康者健康体检者以血清促血管生成素2(Ang-2)检测为主体,同步测定其他相关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比较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对血清Ang-2的影响。评价CEA、NSE、CYFRA21-1、SCC与Ang-2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并进行其与Ang-2相关性分析。结果:肺癌(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血清Ang-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非小细胞肺癌Ⅲ、Ⅳ期患者血清 Ang-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及Ⅰ、Ⅱ期;远处转移患者血清 Ang-2水平显著高于非远处转移者;CEA、NSE、CYFRA21-1、SCC 与 Ang-2联合检测各病理类型肺癌阳性率高于单独检测阳性率;CEA、CYFRA21-1、SCC 与Ang-2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Ang-2对肺癌患者的诊断、治疗监测、预后判断均有临床意义,应用Ang-2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阳性率。

    作者:李明琦;石学魁;尤琦;王大为;贾云鹤;王锡山;张鹏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无痛口腔注射仪在伴有牙科焦虑症的心血管病患者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在伴有牙科焦虑症的心血管病患者麻醉过程中,采用无痛口腔局麻注射仪对其血压、心率及疼痛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DAS),筛选出需要拔牙的264例伴有牙科焦虑症的心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无痛口腔局麻注射组和常规局麻注射组,通过心电监护仪采集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数值,并用视觉模拟标尺法(VAS)让患者评价疼痛程度,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痛注射组麻醉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注射组麻醉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注射组患者的疼痛值明显低于常规注射组(P<0.01)。结论:对伴有牙科焦虑症的心血管病患者使用无痛口腔局麻注射仪时,虽然疼痛值显著降低,但血压、心率值变化仍较明显,为防止心脑血管意外发生,还需联合其他辅助措施共同治疗。

    作者:钱靓;季彤;柳正明;王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生预估中毒药物的准确性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

    目的:研究医生预估中毒药物的准确性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入我校附属医院的393例急性中毒患者的血液标本,通过GC/MS定性检测,确定药物中毒种类,查阅病历中医生预估中毒药物种类,对比实验室检测结果与医生预估药物种类的区别,分析其对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393例病例中,男性与女性的比值为1:3,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4.4岁,平均住院时间(LOS)3.6日。临床医生预估种类与实验室分析结果完全一致的比例为10%,完全不一致的比例为24%,两组住院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医生预估完全准确组的痊愈率为84.6%。结论:本研究显示医生预估的患者中毒药物种类与实验室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开展中毒药物检测是必须的。

    作者:李希娜;方洪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牛磺酸与细胞凋亡

    牛磺酸(Taurinet)是动物体内的一种含硫氨基酸,它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器官,主要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中,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它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对心肌细胞、神经细胞、肾脏细胞、平滑肌细胞、肿瘤细胞等细胞的凋亡都有重要的影响,进而能对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艳南;王力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环磷酰胺与顺铂联合化疗对骨髓细胞P53蛋白表达昼夜节律的影响

    目的:探索肿瘤联合化疗副作用小的时间,以确定佳给药模式。方法:小鼠按昼夜六个时间点给予环磷酰胺与顺铂联合化疗,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53蛋白表达的昼夜节律。结果:正常小鼠骨髓细胞 p53蛋白表达在18:00h强,22:00h弱。联合化疗后P53蛋白在22:00h表达强,18:00h表达弱。结论:环磷酰胺不同时间用药与顺铂联合化疗在18:00h对小鼠骨髓细胞的抑制作用小。

    作者:袁哲;宋志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由于细菌耐药性问题越发严峻,开发新型抗菌制剂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抗菌肽具有抗菌谱广,有别于抗生素的抗菌机制,能有效地抑杀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并能选择性的杀灭肿瘤细胞,不易产生耐药性,而对人畜毒副作用极小,构成宿主防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屏障,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抗菌肽作为新药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主要就目前抗菌肽的分类、抗菌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做简要介绍。

    作者:魏中琴;高雅婷;马奔科;甘春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蔓越莓预防鹿角形肾结石术后复发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蔓越莓对预防鹿角形肾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02月患鹿角形肾结石并存在反复尿路感染的患者36例,所有的患者均已经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或经皮肾镜碎石术和体外震波碎石术配合的“三明治”疗法治疗,术后复查 B 超提示结石已清除干净。再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其中试验组20例,对照组16例。试验组术后口服蔓越莓颗粒咀嚼片(1.0g/片)6个月,每次1片,2次/天。调节尿 pH 值6.5左右,并嘱患者饮水2000 ml/d 以上,不限饮食。对照组嘱患者饮水2000 ml/d以上,不加用任何药物,不限饮食。6个月各复查泌尿系 CT、尿常规+尿培养、24h 尿钙、尿 pH 值等。比较两组结石复发率、尿感染复发率、24h 尿钙、尿 PH 值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及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尿PH值低于对照组,呈弱酸性;试验组24小时尿钙低于对照组。结论:蔓越莓对鹿角形肾结石术后的复发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蒙勇燕;陈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正交法优化腰椎2号胶囊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腰椎2号胶囊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水回流提取,根据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倍数,以腰椎2号胶囊中药材出膏率及有效成分岩白菜素含量为指标,用综合评分法分析试验结果,选取佳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回流70min。结论:优选腰椎2号胶囊的提取工艺合理,准确,为大批量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肖光玲;李洪阳;常惟志;段东升;闫玉芹;高宇;李彦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埋入式输注系统在肺癌脑转移颅内压增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研究埋入式输注系统在肺癌脑转移颅内压增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癌脑转移颅内压增高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回顾性选择肺癌脑转移颅内压增高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通过植入体内埋入式输注系统引流生成过多的脑脊液来降低颅内压。对照组应用20%甘露醇、地塞米松等传统药物降低颅内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头痛、呕吐及抽搐的缓解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头痛、呕吐及抽搐较对照组明显缓解。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体内埋入式输注系统治疗肺癌脑转移颅内压增高,可明显缓解患者的头痛、呕吐及抽搐的发生。

    作者:范晓琳;张冠婕;庄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灵杆菌素生产工艺优化及组成结构研究

    目的:对灵杆菌素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筛选工艺下产品的结构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确定灵杆菌素佳生产条件,并采用理化反应、TLC、HPLC等分析方法对产品的组成结构进行分析。结果:确定灵杆菌素佳生产条件为:超声破壁时间为30min、苯酚溶液比例为1:30、5倍体积乙醇溶液沉淀。TLC 分析结果表明灵杆菌素是由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和一种未知糖组成的多聚糖。HPLC 分析结果显示灵杆菌素具有明显的多糖特征峰,且其生产质量稳定。结论:科学筛选所确定的生产工艺条件能确保制备的灵杆菌素杂质含量少、质量稳定。

    作者:杨晶;杨秀峰;殷微微;安明显;李璐;孙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药现代化的思考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财富,一直以来为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做着不可代替的贡献。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节奏的变化,导致人类疾病的增加,而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导致中药再度受到重视。中药的现代化是现代医药发展的必要产物,是中药复兴的一次机会,也是一次来自世界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发掘中医药宝库,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发展。

    作者:王素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为减少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优质化护理模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对比两组产妇分娩前和分娩后一周焦虑和抑郁评分及产妇出院时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缓解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产妇产后焦虑和抑郁状态,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娜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两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对比及药品批发的质量管理部分内容调整概述

    1两版GSP对比《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药品GSP)是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卫生部令第90号)(以下简称2012版GSP)是2012年11月6日经卫生部部务会审议通过,于2013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局令第20号)(以下简称2000版GSP)是2000年3月17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作者:王炜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