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23例女教师对宫颈癌的认知状况调查

兰莹;吴丽萍

关键词:女教师, 妇检, 宫颈癌, 筛查, 认知
摘要:目的:了解于都县女教师对宫颈癌的认知状况,提高其重视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对城区中小学223例在职已婚女教师进行对宫颈癌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对宫颈癌筛查的重视程度的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年龄、家庭环境、经济收入及文化程度对宫颈癌和宫颈癌筛查的认知均有影响.结论:应加强宫颈癌知识的宣传,普及宫颈癌筛查,让单位和个人重视,并定期进行妇科体检.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骨盆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骨盆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所收治的96例骨盆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在进行相应手术治疗的同时均行一般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化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达到优的比率和总的优良率均显著提升,并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SCL-90评分值显著提高,而住院天数则明显缩短,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骨盆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改善和提高均具有极其重要的辅助治疗价值,适于临床提高和应用.

    作者:骆方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体会(附26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1年9月行腹腔镜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26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5例,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7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4例.手术时间平均为178.6(145~ 231) min、平均出血量155.5(80~35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33.7枚(23 ~39)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4.1(2 ~13)d、下床活动时间平均3.2(3~17)d、术后住院时间11.3(9~18)d、近端切缘与肿瘤平均距离5.57(5.1~7.2) cm、远端切缘与肿瘤平均距离5.43(5.21 ~6.76)cm.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顺利出院,近期效果良好.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安全可行,能达到胃癌根治术标准(D2)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和肿瘤切缘,近期效果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作者:曾祥福;盛瑶环;范琳峰;邓伟;赖剑;曾翔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0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患者20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药:硬膜外给予地佐辛15 mg+0.15%左布比卡225 mg +0.9%氯化钠溶液,共150 mL;对照组给药:硬膜外给予芬太尼0.3 mg+0.15%左布比卡225 mg +0.9%氯化钠溶液,共150mL.行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其设置参数为背景剂量为2 mL/h,PCA量为3 mL/次,锁定时间为45 min,术后对病人进行随访,记录开始镇痛后0、6、12、24和48 h的VAS和Ram-say评分,观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的术后不良反应率(3%)明显低于对照组(1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患者(120例)明显多于治疗组(3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左旋布比卡因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患者更为满意,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方九江;罗小琴;黄子奕;安晓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药黄芪水提液对HepG2细胞作用研究

    目的:体外观察中药黄芪提取液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设正常对照组及黄芪药物组,采用MTT法观察中药黄芪提取液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半定量RT-PCR检测Bcl-xl、53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比较两组异同.结果:(1)光镜下可见黄芪组细胞数量减少,伪足减少,有细胞脱壁现象.(2)上调p53基因mRNA表达,下调Bcl-xl基因mRNA表达.结论:中药黄芪提取液能抑制HepG2细胞增长,其可能机制与激活抑癌基因p53基因、下调原癌基因Bcl-xl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黄文峰;温丽春;袁军;谢水祥;王小丽;谢琼珺;陈霖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白内障伴高血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白内障合并高血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95例白内障合并高血压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血压平稳,如期施行了手术,术后视力恢复满意.结论:充分的术前护理、术中人性化的护理和术后血压的监测、合理的休息与饮食,正确的眼部护理和出院的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媚;陈育尧;石海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疼痛均在24 h内缓解并下床活动,椎体高度恢复良好,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7.5°;随访12 ~24个月,患者均恢复伤前生活状况,无肺栓塞、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术后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迅速缓解疼痛.

    作者:赵之淼;卢志有;钟伟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酪酸梭菌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酪酸梭菌散剂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两组均予补液、蒙脱石散剂口服、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加服酪酸梭菌散剂联合葡萄糖酸锌连续治疗至出院,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7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联合葡萄糖酸锌可缩短小儿腹泻的持续时间,促进患儿康复,患儿在腹泻发生48 h内早期给予酪酸梭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有显著效果.

    作者:傅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两种根管预备法对预防死髓牙预备后约诊间痛的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死髓牙预备后约诊间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12例死髓牙患者随机分为逐步后退法组(n =156)和逐步深入法组(n=156),观察根管预备后约诊间痛的发生情况.结果:约诊间痛发生率:逐步后退法组为30.1%(47/156),逐步深入法组为10.2% (16/156),2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死牙髓采用逐步深入法进行根管预备,可以减少约诊间痛发生率.

    作者:曾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婴幼儿两种不同体位桡动脉采血效果比较

    儿科病人采血已成为临床护理人员的一项常规技术操作,采血部位有股静脉、颈外静脉、桡动脉等.在不影响检验结果的前提下,儿科桡动脉采血逐渐代替其他静脉采血的趋势[1].我院儿科于2008年开展桡动脉穿刺技术,随着技术的成熟,在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我科在桡动脉穿刺前体位摆放进行改良后穿刺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敏燕;王香香;丁明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系统性健康教育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系统的计划性、步骤性、连续性的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8W,采用自制的四防观察量表、治疗依从性评定量表如安心住院、服药主动性、生活自理能力、对疾病的认识、对疾病的预防等方面对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在自杀、外走、伤人、毁物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安心住院、服药主动性、生活自理能力、对疾病的认识、对疾病的预防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意外事件发生,预防疾病的复发.

    作者:黄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上消化道穿孔术后肺部感染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方法:分析2005年5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上消化道穿孔手术后病例资料.结果:肺部感染是上消化道穿孔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25%,结果显示并发症发生在不同患者年龄、胃肠减压与否、术前是否存在休克、麻醉方式不同、术后是否镇痛、术前是否合并肺部慢性疾病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患者性别、穿孔位置、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长短不同发生肺部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有肺部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要积极预防,降低肺部感染发生.

    作者:司丕成;李立涛;徐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分析我院2003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2例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的治疗经验.结果:32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住院10~ 16 d,1例发生吻合漏而行结肠造口术;切口感染9例,经换药后痊愈;切口裂开1例,行二期缝合后痊愈出院;1例出现造口肠管狭窄,经过扩张后缓解.术后无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病例;无造口肠管坏死、内陷、出血等并发症,1~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及失访病例.结论: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老年患者的关键.

    作者:曾贱法;刘振优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98例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2008年6月至2012年9月我们共收治98例(98眼)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根据伤眼受伤程度不同分别采取一期和二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一期或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眼视力恢复情况及出现的并发症,术后随访6 ~ 24个月.结果:本组98眼中,术后矫正视力0.8以上者5眼(5.1%),0.5 ~0.8者32眼(32.7%),0.1 ~0.4者53眼(54.1%),0.1以下者8眼(8.1%).术后出现角膜水肿23眼,瞳孔移位9眼,虹膜前后粘连9眼,后发性白内障14眼,瞳孔区机化膜4眼,晶体夹持2眼,视网膜脱离2眼.结论:依据外伤性白内障病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会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陆如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污染齿类器械不同放置时间对清洗效果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污染齿类器械进行模拟血液污染,比较不同放置时间对清洗效果的影响,为消毒供应中心安排佳回收时间和使用后是否一定要初步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将新鲜血液污染首次使用的弯血管钳(16 cm)放置1h、2h后(模拟术中使用,其间用湿纱块擦拭)随机平分放置8个时间段密封箱,用湿毛巾覆盖污器械,每组30把器械,重复3次实验,清洗器械总720件,采用同一清洗方法.结果:1~6 h目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h经5倍放大镜裸视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12 h以上与放置1h目测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6h后与放置1h5倍放大镜裸视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后个别器械在齿面发现有黑点.结论:污染器械经初步处理可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放置以不超过6h为宜.

    作者:黄惠平;韦玉芳;罗小贞;梅华;何梅;陈俏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脑血管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86例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采取了三个阶段不同康复指导训练,并结合心理康复.结果:患者经过康复训练,有效地预防了关节畸形、挛缩等并发症,运动障碍明显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普遍提高,51例患者在协助下能行走,生活基本自理.结论:及早及正确方法的康复护理,可以大限度地促进功能康复,减轻残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袁宇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37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经胃癌根治术治疗的3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心理护理、术前准备、胃肠道准备、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体位护理、胃管护理、切口与腹腔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多项有效护理措施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是保证胃癌根治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林春霞;张穗珍;肖彩群;李晴华;陈小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93例药品不良发应监测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在我院发生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改进我院ADR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11年收集到的93例ADR报告,从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种类、剂型、给药途径及ADR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93例ADR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多,29例,占31.18%;给药途径绝大多数为静脉用药,83例,占89.25%.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常见,30例,占32.26%.结论:应加强和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加强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进一步提高ADR病例报告的数量与质量.

    作者:罗新辉;吴珺;郭春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对严重伤口的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换药技术在治疗各类严重难愈性伤口的价值.方法:将60例各类严重难愈伤口患者随机分为Ⅰ组(n=30)、Ⅱ组(n=30).Ⅰ组患者采用改良封闭式引流换药法进行换药,Ⅱ组患者则按常规的换药操作方法进行换药.结果:2组患者换药前检测指数Ⅰ组、Ⅱ组分别为(8.1±2.1)、(8.3±1.8),换药15天后,检测指数Ⅰ组、Ⅱ组分别为(4.7±1.5)、(7.0±2.6),2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换药次数Ⅰ组较Ⅱ组明显减少,总有效率Ⅰ组较Ⅱ组明显高,经比较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能够充分引流创面的分泌物及渗液,防止感染,同时减少了换药次数,而且取材简单,便宜.

    作者:钟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肝药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肝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1)腹腔注射3’-大豆苷元磺酸钠(0.1 mg/kg、0.2 mg/kg),15 min后,腹腔注射阈上剂量的戊巴比妥钠(2.5 g/L,0.02 mL/g),观察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2)腹腔注射3'-大豆苷元磺酸钠(0.1 mg/kg、0.2 mg/kg),15 min后,腹腔注射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2.5 g/L,0.01 mL/g),观察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3)连续腹腔注射3'-大豆苷元磺酸钠(0.1 mg/kg、0.2 mg/kg),连续10 d.取肝脏观察小鼠肝脏系数和肝药酶(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变化)含量的影响.结果:(1)3’-大豆苷元磺酸钠能显著加速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入睡时间和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2)3’-大豆苷元磺酸钠能显著加速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入睡时间和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3)3’-大豆苷元磺酸钠能提高小鼠肝药酶含量.结论: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肝药酶具有诱导作用.

    作者:曾靖;张道英;黄强;程庚金生;田原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磁敏感成像对脑挫裂伤的诊断及预后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像(SWI)对脑挫裂伤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对有明确脑外伤史的患者在常规磁共振扫描(包括T2、T1、FLAIR及DWI)后增加SWI序列扫描,对比分析常规MRI与SWI显示脑实质内病灶的位置、数目、大小及信号强度特征.结果:SWI发现脑实质内异常低信号的部位广、数目多、范围大,呈境界清楚的显著均匀低信号.结论:SWI序列能极大提高脑挫裂伤病灶的检出率,对不同时期的出血性病灶均能显示,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SWI作为脑外伤患者的常规MRI检查方法.

    作者:钟俊远;彭吉东;肖道雄;刘晓玉;杨宏;刘招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