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

袁宇萍

关键词:脑血管病, 偏瘫, 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86例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采取了三个阶段不同康复指导训练,并结合心理康复.结果:患者经过康复训练,有效地预防了关节畸形、挛缩等并发症,运动障碍明显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普遍提高,51例患者在协助下能行走,生活基本自理.结论:及早及正确方法的康复护理,可以大限度地促进功能康复,减轻残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赣州市城镇居民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明确赣州市脂肪肝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在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具有完整资料的l626例城镇居民体格检查、B超、生化检测的结果.结果:查出257例脂肪肝患者,患病率为15.8%(男20.3%,女13.3%),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依次为BMI、TG、ALT、FBG、HDL-C、性别.结论:赣州市城镇居民脂肪肝患病率低于国内其它地区.脂肪肝的发生主要与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相关.

    作者:李宁;孙蔚华;袁招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134例临床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结石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若得不到正确的治疗易导致胆囊穿孔、胆囊癌变、诱发胆源性胰腺炎等,所以胆囊结石的外科治疗已显得十分重要.由于内镜外科技术的进步和外科医师手术经验的积累、仪器设备的不断改进,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经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1].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134例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其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泛影葡胺在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中的临床作用

    目的:探讨在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中泛影葡胺的作用及其应用意义.方法:将129例粘连性小肠梗阻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泛影葡胺治疗组(A组)61例及对照组(B组)68例,泛影葡胺治疗组患者采用口服或经鼻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40 mL加生理盐水40~60 mL治疗.对照组行一般保守治疗.比较两组肠梗阻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61例中38例非手术治疗成功,成功率62.3%,大于对照组的36.7% (25/68) (P <0.05);该38例非手术治疗成功者平均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或胃管内注入泛影葡胺可以明显改善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梗阻缓解,并且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平;李雯;李剑;苏晋捷;曾祥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上消化道穿孔术后肺部感染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方法:分析2005年5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上消化道穿孔手术后病例资料.结果:肺部感染是上消化道穿孔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25%,结果显示并发症发生在不同患者年龄、胃肠减压与否、术前是否存在休克、麻醉方式不同、术后是否镇痛、术前是否合并肺部慢性疾病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患者性别、穿孔位置、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长短不同发生肺部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有肺部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要积极预防,降低肺部感染发生.

    作者:司丕成;李立涛;徐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N端血浆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急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测定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AHF组)及60例同期住院诊断为肺部感染的患者(对照组)血浆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浓度、LVEF的变化.结果:AHF组NT-proBN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AHF组血浆BNP水平随NYHA分级增高而升高;亚组分析显示,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各组间比较,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周NT-proBNP值同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监测NT-proBNP浓度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章雄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早期脑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早期脑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行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溶栓后24h及病情加重时头颅CT或MRI判断有无脑出血转化,比较脑出血转化组和无脑出血转化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房颤、吸烟、发病至溶栓的间隔时间(<3h或3~6h)、溶栓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溶栓前血糖、溶栓前纤维蛋白原、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药物类型(rt-PA或UK).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与溶栓早期脑出血转化有关的因素.结果:本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98例,经溶栓治疗后发生脑出血转化(CHT) 15例(15/98)..CHT组心房颤动患者比率高于无CHT组(40% vs 12%,P=0.015),CHT组溶栓前NIHSS评分高于无CHT组(14 vs 10,P=0.025),CHT组溶栓后收缩压高于无CHT组(161±23 vs 139±20,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OR=1.181,95% CI:1.037~1.346,P=0.012)、溶栓后收缩压(OR=1.079,95% CI:1.031~1.128,P=0.001)与溶栓后早期脑出血转化独立相关.结论: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早期脑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有溶栓前NIHSS评分和溶栓后收缩压.

    作者:王世芳;肖卫民;吴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赣州地区456例遗传咨询者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了解赣州地区遗传咨询患者的染色体遗传情况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对456位遗传咨询的患者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G显带,并分析其核型.结果:共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108例,异常率为23.6%.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与生育异常、智力低下、性发育障碍、生长发育障碍等疾病有密切联系,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对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宋涛;李凡;郑胤强;温庆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胸腺肽对AECOPD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胸腺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AECOPD并发重症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及CD8+)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实验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胸腺肽80 mg,静脉点滴,每天1次,连续8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外周血CD4+及CD4+/CD8+下降,CD8+升高,经胸腺肽治疗8天后,外周血CD4+、CD4+/CD8+均明显升高,而CD8+下降,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明显增高.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腺肽可提高AECOPD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其预后.

    作者:周建荣;刘莲秀;陈国峰;刘惟优;赖庆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37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经胃癌根治术治疗的3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心理护理、术前准备、胃肠道准备、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体位护理、胃管护理、切口与腹腔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多项有效护理措施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是保证胃癌根治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林春霞;张穗珍;肖彩群;李晴华;陈小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放疗模拟定位机引导下行PICC导管正位的应用体会

    经外周血管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可有效地避免反复穿刺,减少了化疗药物对静脉的刺激及损伤.临床广泛用于中期至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导管异位,常发生异位于同侧或对侧颈内静脉、腋静脉、胸廓内静脉、胸外侧静脉、右心房或右心室[1].放疗模拟定位机除具有导管定位功能外,同时还具有机下可视化调管功能、即时测量功能以及同屏显示功能,而这些都为PICC异位正位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我科自2011年3月以来,对328例行PICC置管患者在模拟定位机下行位置验证,并对导管异位患者即时行模拟定位机引导下PICC导管正位,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梅彩玲;李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胆道三维重建在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然后运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并与手术所见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17例胆道结石,3例胆管癌、2例胰头癌、2例壶腹部癌、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炎性肉芽肿.结论:16层螺旋CT胆道三维成像能够无创伤、立体清晰地显示胆管结构,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并进一步指导临床手术治疗.

    作者:李先明;陈华勇;周建辉;白阿明;余钟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骨盆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骨盆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所收治的96例骨盆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在进行相应手术治疗的同时均行一般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化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达到优的比率和总的优良率均显著提升,并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SCL-90评分值显著提高,而住院天数则明显缩短,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骨盆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改善和提高均具有极其重要的辅助治疗价值,适于临床提高和应用.

    作者:骆方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咽粘膜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咽粘膜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0例.在放疗过程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及对症处理;观察组全程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即病情评估、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口腔护理等.结果:当放射剂量达30 Gy、50 Gy时,观察组发生Ⅲ、Ⅳ级放射性口咽炎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剂量达到70 Gy时,观察组仍以Ⅰ、Ⅱ级为主,而对照组则以Ⅲ、Ⅳ级为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主动对患者行全程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放射性口咽炎发生的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放疗.

    作者:刘小丹;谢满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提高儿科需溶解药物精准用药方法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20余种儿科需溶解药物配制的精准性进行探讨,提高用药的精准,保证安全用药.方法:对本科室常用的需溶解药物进行分类,根据剂量、规格计算出常数,制订统一的配制标准和换算方法,再组织学习,规范操作流程.结果:使用新方法操作半年后,进行随机抽查30次,单次品种10项,共计189瓶,均为需溶解药物,操作误差率为0.01.结论:统一标准、规范流程,使配药工作常态化,提高了用药的精准性,减少了护士的交接程序,加快了护士计算速度,保证了用药安全.

    作者:郭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体会(附26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1年9月行腹腔镜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26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5例,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7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4例.手术时间平均为178.6(145~ 231) min、平均出血量155.5(80~35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33.7枚(23 ~39)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4.1(2 ~13)d、下床活动时间平均3.2(3~17)d、术后住院时间11.3(9~18)d、近端切缘与肿瘤平均距离5.57(5.1~7.2) cm、远端切缘与肿瘤平均距离5.43(5.21 ~6.76)cm.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顺利出院,近期效果良好.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安全可行,能达到胃癌根治术标准(D2)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和肿瘤切缘,近期效果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作者:曾祥福;盛瑶环;范琳峰;邓伟;赖剑;曾翔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胸腔内化疗配合益气温阳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顺铂及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化疗配合中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20例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先进行胸腔穿刺置管和闭式引流胸水,再注入药物,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使用顺铂及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化疗配合使用中药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使用顺铂及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化疗.顺铂每次注入40~60 mg,每周注射1次,白细胞介素-2每次注入3 MU,连续3周.治疗前后均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摄胸片及胸部B超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1.66%;对照组有效率63.3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减少,治疗组发生率15.0%,对照组发生率31.66% (x2 =4.65,P<0.05),白细胞减少治疗组轻于对照组;消化道反应,治疗组发生率11.6%,对照组发生率28.33%(x2=4.65,P<0.05),消化道反应治疗组轻于对照组.结论:顺铂及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化疗配合使用中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病人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虞继红;潘德年;聂新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CT诊断

    目的: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其CT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的PAP患者CT表现.结果:6例均表现为双肺广泛的浸润阴影,边缘清晰、锐利,呈地图样改变,6例均有磨玻璃样阴影,其中2例可见支气管充气征,6例均见小结节影,4例见小叶间隔增厚,形成典型铺路石征,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肺气肿.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是罕见疾病,但其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温延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袋输血插口管径过短致血液渗漏1例

    笔者在从事多年的血液管理工作中,发现1例因血袋输血插口管径过短致插入输血器后,血袋输血器插口管径无法完全包裹输血器穿刺器,穿刺器针尖刺破血袋致血液渗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单采血小板,O+,1治疗量1袋.赣州市区三甲医院输血科发血时,发血者与取血者共同核对血液质量合格、血袋无破损、无渗漏等情况后,由取血者用血液运输箱装运该袋血液至临床血液科即时输注.

    作者:吕伟珍;刘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药黄芪水提液对HepG2细胞作用研究

    目的:体外观察中药黄芪提取液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设正常对照组及黄芪药物组,采用MTT法观察中药黄芪提取液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半定量RT-PCR检测Bcl-xl、53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比较两组异同.结果:(1)光镜下可见黄芪组细胞数量减少,伪足减少,有细胞脱壁现象.(2)上调p53基因mRNA表达,下调Bcl-xl基因mRNA表达.结论:中药黄芪提取液能抑制HepG2细胞增长,其可能机制与激活抑癌基因p53基因、下调原癌基因Bcl-xl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黄文峰;温丽春;袁军;谢水祥;王小丽;谢琼珺;陈霖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儿科患者部分生化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儿科患者的部分生化检验结果,了解样本的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法对儿科及普外科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血清AST活性,同时采用间接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检测两组的血清K+、Na+、C1-浓度.结果:和普外科比较,儿科患者的血清K+浓度、AST活性有显著性差异,而血清Na+浓度、Cl-浓度无明显差别.结论:应考虑儿科患者的生理特殊性,尽量保证标本采集的质量,同时,在对儿科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时,也应考虑到儿科患者的生理特殊性而综合分析.

    作者:谭晓彬;江丽霞;曹娟;席徐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