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福;盛瑶环;范琳峰;邓伟;赖剑;曾翔辉
目的:探讨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蛋白)在萎缩性肌病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均表现为双下肢近端肌肉萎缩的43例肌营养不良患者、3例其他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包括1例脂质沉积性肌病、2例运动神经元病)及5例正常对照者(NC组)的骨骼肌标本进行Dystrophin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患者肌细胞膜上无显色,Becker型肌营养不良(BMD)患者全部为弱阳性,BMD/LGMD(肢带型肌营养不良)患者中6例肌细胞膜上显色浅淡、不连续或呈斑片状,其余15例患者肌细胞膜上染色正常;2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中1例肌细胞膜显色浅淡、呈斑片状,另1例染色正常.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肌细胞膜上染色均正常.结论:对于存在双下肢近端肌肉萎缩的临床表现相似的肌病患者,Dystrophin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将其大致区别开来,对早期预测肢体功能影响程度及正确地进行遗传咨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国勇;李广生;肖军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效果,寻找腹部手术的合理麻醉方式.方法:按本院手术安排前后依次将175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法.结果:两组患者中麻醉效果均良好,无全脊麻、呕吐等并发症.腰硬联合麻醉法较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起效快、用药量少,效果良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麻醉效果上优于硬膜外麻醉,不良反应少,是比较理想的下腹部手术麻醉方法.
作者:丁称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高压氧治疗外伤后早期癫痫的疗效.方法:观察组及对照组在确诊后均给以口服丙戊酸钠0.2~0.4g/天.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以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采用30人卧式医用氧舱,压力20 TAT,升压及降压时间均为20 min,稳压时戴面罩吸氧,每次1h,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共3疗程.结果:观察组中19例有效,有效率90.5%,肝功能异常2例;对照组中11例有效,有效率57.9%,肝功能异常3例.观察组用药疗程9~15个月,平均用药时间10个月;对照组11~24个月,平均用药时间19个月.结论:高压氧治疗外伤性早期癫痫可有效促进脑神经缺血缺氧、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作者:冯李长;徐芳;钟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20余种儿科需溶解药物配制的精准性进行探讨,提高用药的精准,保证安全用药.方法:对本科室常用的需溶解药物进行分类,根据剂量、规格计算出常数,制订统一的配制标准和换算方法,再组织学习,规范操作流程.结果:使用新方法操作半年后,进行随机抽查30次,单次品种10项,共计189瓶,均为需溶解药物,操作误差率为0.01.结论:统一标准、规范流程,使配药工作常态化,提高了用药的精准性,减少了护士的交接程序,加快了护士计算速度,保证了用药安全.
作者:郭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造口袋在大便失禁病人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大便失禁成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8例,采用一件式造口袋贴肛门引流大便;对照组27例,采用一次性气管导管插肛门引流大便,观察两组病人大便引流效果、肛周皮肤破损程度、护理时数.结果:两组病人大便引流效果、肛周皮肤破损发生率、护理时数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大便失禁病人应用一件式造口袋贴肛能有效收集大便,降低肛周皮肤破损发生,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白艳玲;董兰菊;张珊珊;陆燕英;朱燕妮;赵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白内障合并高血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95例白内障合并高血压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血压平稳,如期施行了手术,术后视力恢复满意.结论:充分的术前护理、术中人性化的护理和术后血压的监测、合理的休息与饮食,正确的眼部护理和出院的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媚;陈育尧;石海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中泛影葡胺的作用及其应用意义.方法:将129例粘连性小肠梗阻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泛影葡胺治疗组(A组)61例及对照组(B组)68例,泛影葡胺治疗组患者采用口服或经鼻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40 mL加生理盐水40~60 mL治疗.对照组行一般保守治疗.比较两组肠梗阻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61例中38例非手术治疗成功,成功率62.3%,大于对照组的36.7% (25/68) (P <0.05);该38例非手术治疗成功者平均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或胃管内注入泛影葡胺可以明显改善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梗阻缓解,并且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平;李雯;李剑;苏晋捷;曾祥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评估急性胰腺炎(AP)病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临床或手术明确病因的急性胰腺炎病例的CT影像表现.结果:65例急性胰腺炎其中轻型AP(MAP) 46例,重型AP(SAP) 19例;胆源性36例,酒精性12例,高脂血症性9例,胰头肿瘤性1例,外伤性1例,其它6例;65例CT均有明确AP影像表现,诊断合并胆石症36例,其它病因诊断缺乏影像特异性,但有一定相关性CT特征.结论:CT扫描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简便、有效的方法,在常见病因胆石症性AP可以明确诊断,在其它病因有一定的提示与鉴别意义,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吴兆生;贾尚庭;白阿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初步明确白介素1B(interleukin 1β,IL-1β)对人牙髓细胞(dental pulp cells,DPCs)短期内矿化的影响.方法:组织块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牙髓细胞建立体外矿化模型;10 ng/mL的IL-1β刺激矿化培养人牙髓细胞,茜素红染色半定量定量,荧光定量PCR,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实验检测牙髓细胞体外矿化程度的改变.结果:荧光定量PCR显示IL-1β刺激组矿化标志蛋白BSP、DSPP、OCN的mRNA表达量在第3d达到峰值,随后缓慢下调.茜素红染色定量,ALP活性实验表明实验组钙盐沉积和ALP活性均大于相同时点的对照组.结论:炎症因子IL-1β短时间内对人牙髓细胞矿化起促进作用.
作者:吴记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深麻醉下拔管在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方法:小儿扁桃体手术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均采用静脉为主的全身麻醉方式,麻醉用药基本相同.术毕拔管时,对照组患儿按照常规临床麻醉拔管指征即清醒后拔管.观察组患儿在给予丙泊酚1.5 mg/kg静注后,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值60~70时深麻醉情况下拔管.观察围拔管期即拔管后即刻(T1)、拔管后30 s(T2)、拔管后2 min(T3)儿患的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浓度、躁动、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一般情况以及T3时刻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T1、T2患儿的呛咳、SpO2< 95%、躁动、喉痉挛及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监测完备的基础上深麻醉下拔除气管导管可以有效的降低扁桃体手术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陈新荣;郭锐;邓秋云;邓云菱;彭道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十分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可以表现为会阴部、腹股沟区、生殖器等疼痛不适,排尿时有烧灼感、尿急、尿频、排尿疼痛,可伴有排尿终末血尿或尿道脓性分泌物.病人因症状困扰和治疗效果不理想而感到焦虑,多方乱投医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本研究通过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比较他们心理咨询前后焦虑状况的改变.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风英;高木英;王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骨盆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所收治的96例骨盆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在进行相应手术治疗的同时均行一般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化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达到优的比率和总的优良率均显著提升,并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SCL-90评分值显著提高,而住院天数则明显缩短,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骨盆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改善和提高均具有极其重要的辅助治疗价值,适于临床提高和应用.
作者:骆方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肛管内结肠拖出结直肠心形斜吻合术(王果手术)的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12年6月7例先天性巨结肠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常见型6例,短段型1例.腹腔镜辅助下用腔镜器械,腹腔内游离病变结肠,然后经直肠将病变结肠拖出肛门外切,按王果手术方法完成结直肠吻合.结果:7例患儿均经腹腔镜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90~180m in,平均125 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术后1~2 d排气,术后第3天进食,7~9d出院.7例患儿随访6~24个月,6个月后大便渐转为每日l~2次,无便秘复发、污粪、狭窄.结论:腹腔镜辅助直肠肛管内结肠拖出结直肠心形斜吻合术治疗巨结肠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可行.
作者:谢明发;方传发;夏来阳;刘红权;张磊;刘传渊;刘云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像(SWI)对脑挫裂伤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对有明确脑外伤史的患者在常规磁共振扫描(包括T2、T1、FLAIR及DWI)后增加SWI序列扫描,对比分析常规MRI与SWI显示脑实质内病灶的位置、数目、大小及信号强度特征.结果:SWI发现脑实质内异常低信号的部位广、数目多、范围大,呈境界清楚的显著均匀低信号.结论:SWI序列能极大提高脑挫裂伤病灶的检出率,对不同时期的出血性病灶均能显示,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SWI作为脑外伤患者的常规MRI检查方法.
作者:钟俊远;彭吉东;肖道雄;刘晓玉;杨宏;刘招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开展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效果造成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某社区糖尿病病人10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实验组用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开展健康教育系统管理.对照组不开展健康教育系统管理.半年之后将两组病人的血糖控制率以及对糖尿病方面的知识掌握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人与对照组病人相比,前者的血糖控制率远远高于后者,前者病人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也明显高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的开展对增强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有着明显的作用,值得对这一措施的开展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李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86例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采取了三个阶段不同康复指导训练,并结合心理康复.结果:患者经过康复训练,有效地预防了关节畸形、挛缩等并发症,运动障碍明显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普遍提高,51例患者在协助下能行走,生活基本自理.结论:及早及正确方法的康复护理,可以大限度地促进功能康复,减轻残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袁宇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明确赣州市脂肪肝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在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具有完整资料的l626例城镇居民体格检查、B超、生化检测的结果.结果:查出257例脂肪肝患者,患病率为15.8%(男20.3%,女13.3%),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依次为BMI、TG、ALT、FBG、HDL-C、性别.结论:赣州市城镇居民脂肪肝患病率低于国内其它地区.脂肪肝的发生主要与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相关.
作者:李宁;孙蔚华;袁招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于都县女教师对宫颈癌的认知状况,提高其重视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对城区中小学223例在职已婚女教师进行对宫颈癌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对宫颈癌筛查的重视程度的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年龄、家庭环境、经济收入及文化程度对宫颈癌和宫颈癌筛查的认知均有影响.结论:应加强宫颈癌知识的宣传,普及宫颈癌筛查,让单位和个人重视,并定期进行妇科体检.
作者:兰莹;吴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在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丹迪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43例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诱发定位检查.结果:全臂丛神经损害6例,其中5例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MCV及SCV均未引出波形,F波消失,患肢体感诱发电位引不出;1例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MCV明显减慢,波幅明显降低,潜伏期延长,SCV及F波异常.臂丛上干损伤18例,其中肌皮神经、腋神经MCV减慢,波幅下降14例;桡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MCV减慢,波幅降低4例.臂丛下干损害19例,正中神经、尺神经MCV明显减慢,波幅明显降低,SCV减慢,F波异常者15例;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MCV减慢4例.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于正确判断臂丛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以及决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神经电生理可作为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首选检查.
作者:徐芳;吴平辉;赖光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结石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若得不到正确的治疗易导致胆囊穿孔、胆囊癌变、诱发胆源性胰腺炎等,所以胆囊结石的外科治疗已显得十分重要.由于内镜外科技术的进步和外科医师手术经验的积累、仪器设备的不断改进,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经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1].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134例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其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