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黄章模;杨田福;黄志雄;邱华明;邹大和

关键词:CO2激光, 声门型喉癌, 显微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接受CO2激光显微外科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术后随访5年,53例患者存活,失访2例(按死亡计算),死亡3例,5年生存率91.4%(53/58),局部复发率为13.8%(8/58),其中前联合受累者复发率30%(3/10),喉功能保留率为94.8%.结论: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能有效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舍曲林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符合CCMD-3中强迫症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应用舍曲林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舍曲林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强迫量表评定(Yale-Brown)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起效更早,两组2、4、6、8周末Te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比单用舍曲林治疗效果更好,安全性好,是一种值得临床借鉴的策略.

    作者:姚素华;谢秀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放疗模拟定位机引导下行PICC导管正位的应用体会

    经外周血管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可有效地避免反复穿刺,减少了化疗药物对静脉的刺激及损伤.临床广泛用于中期至长期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导管异位,常发生异位于同侧或对侧颈内静脉、腋静脉、胸廓内静脉、胸外侧静脉、右心房或右心室[1].放疗模拟定位机除具有导管定位功能外,同时还具有机下可视化调管功能、即时测量功能以及同屏显示功能,而这些都为PICC异位正位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我科自2011年3月以来,对328例行PICC置管患者在模拟定位机下行位置验证,并对导管异位患者即时行模拟定位机引导下PICC导管正位,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梅彩玲;李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神经电生理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在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丹迪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43例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诱发定位检查.结果:全臂丛神经损害6例,其中5例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MCV及SCV均未引出波形,F波消失,患肢体感诱发电位引不出;1例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MCV明显减慢,波幅明显降低,潜伏期延长,SCV及F波异常.臂丛上干损伤18例,其中肌皮神经、腋神经MCV减慢,波幅下降14例;桡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MCV减慢,波幅降低4例.臂丛下干损害19例,正中神经、尺神经MCV明显减慢,波幅明显降低,SCV减慢,F波异常者15例;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MCV减慢4例.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于正确判断臂丛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以及决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神经电生理可作为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首选检查.

    作者:徐芳;吴平辉;赖光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93例药品不良发应监测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在我院发生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改进我院ADR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11年收集到的93例ADR报告,从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种类、剂型、给药途径及ADR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93例ADR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多,29例,占31.18%;给药途径绝大多数为静脉用药,83例,占89.25%.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常见,30例,占32.26%.结论:应加强和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加强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进一步提高ADR病例报告的数量与质量.

    作者:罗新辉;吴珺;郭春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制诊察床脚垫固定器的设计和应用

    临床功能检查中,很多检查病人需在诊察床上进行,常规要求病人脱鞋躺在诊察床上,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存在着安全隐患,特别是年老体弱者.为了减少以上弊病,以往是在诊察床尾放上脚垫,以方便病人上下床,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脚垫容易滑脱,造成床单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自行设计了一种脚垫防脱固定器,防止脚垫滑脱,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经临床实践至今,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满秀;钟红英;谢满;李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婴幼儿两种不同体位桡动脉采血效果比较

    儿科病人采血已成为临床护理人员的一项常规技术操作,采血部位有股静脉、颈外静脉、桡动脉等.在不影响检验结果的前提下,儿科桡动脉采血逐渐代替其他静脉采血的趋势[1].我院儿科于2008年开展桡动脉穿刺技术,随着技术的成熟,在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我科在桡动脉穿刺前体位摆放进行改良后穿刺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敏燕;王香香;丁明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治疗的应用.方法:对2011年至今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100例进行分析,每位患者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25 mg米非司酮,连续服用10 d后改为服用1/2片,连续服用3个月后改为服用1/4片,不间断服用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6个月后,治疗总有效率为80%~88%;治疗后黄体生成素(LH)和血孕酮(P)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激素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服药期间不良反应轻,且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曾俐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效果,寻找腹部手术的合理麻醉方式.方法:按本院手术安排前后依次将175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法.结果:两组患者中麻醉效果均良好,无全脊麻、呕吐等并发症.腰硬联合麻醉法较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起效快、用药量少,效果良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麻醉效果上优于硬膜外麻醉,不良反应少,是比较理想的下腹部手术麻醉方法.

    作者:丁称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松解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行松解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院收张的20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腹腔镜下行松解术治疗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19例患者顺利实施了松解术1例患者因小肠团状粘连,无法松解分离,改为开放手术治疗.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腹腔镜松解术所用时间平均0.8h.术后随访2~48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腹腔镜下行松解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疗效确切等优点,临床安全,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致洋;蔡联明;刘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肌酸激酶同工酶MB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肌酸激酶同工酶MB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方法:把我院所接收的38例急性心梗死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酸激酶(CK)进行检测,后对这两项检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为84.2%,特异性为81.6%,高于肌酸激酶的73.7%和76.3%,两指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酸激酶同工酶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许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骨盆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骨盆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所收治的96例骨盆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在进行相应手术治疗的同时均行一般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化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达到优的比率和总的优良率均显著提升,并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SCL-90评分值显著提高,而住院天数则明显缩短,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骨盆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改善和提高均具有极其重要的辅助治疗价值,适于临床提高和应用.

    作者:骆方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对严重伤口的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换药技术在治疗各类严重难愈性伤口的价值.方法:将60例各类严重难愈伤口患者随机分为Ⅰ组(n=30)、Ⅱ组(n=30).Ⅰ组患者采用改良封闭式引流换药法进行换药,Ⅱ组患者则按常规的换药操作方法进行换药.结果:2组患者换药前检测指数Ⅰ组、Ⅱ组分别为(8.1±2.1)、(8.3±1.8),换药15天后,检测指数Ⅰ组、Ⅱ组分别为(4.7±1.5)、(7.0±2.6),2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换药次数Ⅰ组较Ⅱ组明显减少,总有效率Ⅰ组较Ⅱ组明显高,经比较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能够充分引流创面的分泌物及渗液,防止感染,同时减少了换药次数,而且取材简单,便宜.

    作者:钟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白介素1β对人牙髓细胞短期矿化影响的研究

    目的:初步明确白介素1B(interleukin 1β,IL-1β)对人牙髓细胞(dental pulp cells,DPCs)短期内矿化的影响.方法:组织块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牙髓细胞建立体外矿化模型;10 ng/mL的IL-1β刺激矿化培养人牙髓细胞,茜素红染色半定量定量,荧光定量PCR,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实验检测牙髓细胞体外矿化程度的改变.结果:荧光定量PCR显示IL-1β刺激组矿化标志蛋白BSP、DSPP、OCN的mRNA表达量在第3d达到峰值,随后缓慢下调.茜素红染色定量,ALP活性实验表明实验组钙盐沉积和ALP活性均大于相同时点的对照组.结论:炎症因子IL-1β短时间内对人牙髓细胞矿化起促进作用.

    作者:吴记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显微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接受CO2激光显微外科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术后随访5年,53例患者存活,失访2例(按死亡计算),死亡3例,5年生存率91.4%(53/58),局部复发率为13.8%(8/58),其中前联合受累者复发率30%(3/10),喉功能保留率为94.8%.结论: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能有效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

    作者:黄章模;杨田福;黄志雄;邱华明;邹大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儿科患者部分生化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儿科患者的部分生化检验结果,了解样本的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法对儿科及普外科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血清AST活性,同时采用间接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检测两组的血清K+、Na+、C1-浓度.结果:和普外科比较,儿科患者的血清K+浓度、AST活性有显著性差异,而血清Na+浓度、Cl-浓度无明显差别.结论:应考虑儿科患者的生理特殊性,尽量保证标本采集的质量,同时,在对儿科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时,也应考虑到儿科患者的生理特殊性而综合分析.

    作者:谭晓彬;江丽霞;曹娟;席徐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污染齿类器械不同放置时间对清洗效果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污染齿类器械进行模拟血液污染,比较不同放置时间对清洗效果的影响,为消毒供应中心安排佳回收时间和使用后是否一定要初步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将新鲜血液污染首次使用的弯血管钳(16 cm)放置1h、2h后(模拟术中使用,其间用湿纱块擦拭)随机平分放置8个时间段密封箱,用湿毛巾覆盖污器械,每组30把器械,重复3次实验,清洗器械总720件,采用同一清洗方法.结果:1~6 h目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h经5倍放大镜裸视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12 h以上与放置1h目测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6h后与放置1h5倍放大镜裸视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后个别器械在齿面发现有黑点.结论:污染器械经初步处理可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放置以不超过6h为宜.

    作者:黄惠平;韦玉芳;罗小贞;梅华;何梅;陈俏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的X线诊断及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其常见病因.方法:搜集我院资料完整的先天性细小结肠症患儿10例,就其影像学特征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0例病例中,腹部立位片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小肠梗阻,稀钡灌肠检查表现结肠细小,管径约0.4~1 cm;手术及病理证实,本组病例中原发于全结肠型无神经节细胞症1例,继发于小肠病变7例;胎粪性肠梗阻2例;临床上以出生后腹胀、呕吐、胎粪排出异常为主要表现.结论:先天性细小结肠症可由结肠本身病变引起,也可继发于其他病变,X线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凯清;黄年招;冷桂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23例女教师对宫颈癌的认知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于都县女教师对宫颈癌的认知状况,提高其重视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对城区中小学223例在职已婚女教师进行对宫颈癌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对宫颈癌筛查的重视程度的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年龄、家庭环境、经济收入及文化程度对宫颈癌和宫颈癌筛查的认知均有影响.结论:应加强宫颈癌知识的宣传,普及宫颈癌筛查,让单位和个人重视,并定期进行妇科体检.

    作者:兰莹;吴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32眼内外侧翼状胬肉切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内外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眼内外侧冀状胬肉行显微切除,内侧翼状胬肉切除后均取同侧眼上方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移植于巩膜暴露区,外侧翼状胬肉切除后采取结膜下转位移植、游离结膜移植或羊膜移植于巩膜暴露区.观察术后角膜及结膜情况,并随访3~6个月,观察术后疗效.结果: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角膜上皮7天内修复.随访期有3只眼复发,复发率为9.4%.结论:根据胬肉生长不同情况予相应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简单易行,复发率低,手术成功率高,是治疗翼状胬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林毅龙;刘海华;黄丽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胸腔内化疗配合益气温阳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顺铂及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化疗配合中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20例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先进行胸腔穿刺置管和闭式引流胸水,再注入药物,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使用顺铂及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化疗配合使用中药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使用顺铂及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化疗.顺铂每次注入40~60 mg,每周注射1次,白细胞介素-2每次注入3 MU,连续3周.治疗前后均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摄胸片及胸部B超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1.66%;对照组有效率63.3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减少,治疗组发生率15.0%,对照组发生率31.66% (x2 =4.65,P<0.05),白细胞减少治疗组轻于对照组;消化道反应,治疗组发生率11.6%,对照组发生率28.33%(x2=4.65,P<0.05),消化道反应治疗组轻于对照组.结论:顺铂及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化疗配合使用中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病人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虞继红;潘德年;聂新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