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满秀;钟红英;谢满;李娟
目的:体外观察中药黄芪提取液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设正常对照组及黄芪药物组,采用MTT法观察中药黄芪提取液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半定量RT-PCR检测Bcl-xl、53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比较两组异同.结果:(1)光镜下可见黄芪组细胞数量减少,伪足减少,有细胞脱壁现象.(2)上调p53基因mRNA表达,下调Bcl-xl基因mRNA表达.结论:中药黄芪提取液能抑制HepG2细胞增长,其可能机制与激活抑癌基因p53基因、下调原癌基因Bcl-xl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黄文峰;温丽春;袁军;谢水祥;王小丽;谢琼珺;陈霖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疼痛均在24 h内缓解并下床活动,椎体高度恢复良好,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7.5°;随访12 ~24个月,患者均恢复伤前生活状况,无肺栓塞、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术后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迅速缓解疼痛.
作者:赵之淼;卢志有;钟伟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其CT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的PAP患者CT表现.结果:6例均表现为双肺广泛的浸润阴影,边缘清晰、锐利,呈地图样改变,6例均有磨玻璃样阴影,其中2例可见支气管充气征,6例均见小结节影,4例见小叶间隔增厚,形成典型铺路石征,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肺气肿.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是罕见疾病,但其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温延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白内障合并高血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95例白内障合并高血压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血压平稳,如期施行了手术,术后视力恢复满意.结论:充分的术前护理、术中人性化的护理和术后血压的监测、合理的休息与饮食,正确的眼部护理和出院的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媚;陈育尧;石海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开展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效果造成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某社区糖尿病病人10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实验组用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开展健康教育系统管理.对照组不开展健康教育系统管理.半年之后将两组病人的血糖控制率以及对糖尿病方面的知识掌握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人与对照组病人相比,前者的血糖控制率远远高于后者,前者病人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也明显高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的开展对增强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有着明显的作用,值得对这一措施的开展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李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计算机X线摄影(CR)处理下的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应用及操作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在计算机X线摄影处理下的乳导管造影的影像表现.结果:47例乳导管造影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21例,乳腺导管扩张症16例,乳腺囊性小叶增生8例,导管内癌2例.与病理诊断对照,CR处理下的乳腺导管造影诊断正确率为95.7%.结论:经计算机X线摄影(CR)处理下的乳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病因的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治疗依据.
作者:徐丽华;谢财华;李国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分析儿科患者的部分生化检验结果,了解样本的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法对儿科及普外科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血清AST活性,同时采用间接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检测两组的血清K+、Na+、C1-浓度.结果:和普外科比较,儿科患者的血清K+浓度、AST活性有显著性差异,而血清Na+浓度、Cl-浓度无明显差别.结论:应考虑儿科患者的生理特殊性,尽量保证标本采集的质量,同时,在对儿科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时,也应考虑到儿科患者的生理特殊性而综合分析.
作者:谭晓彬;江丽霞;曹娟;席徐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术的门诊护理配合技巧.方法:对我院2012年4~9月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患者584例开展系统门诊护理配合.结果:570例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顺利进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门诊护理满意度调查较前提高.结论:门诊护理配合对静脉尿路造影检查顺利进行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菊梅;李小花;刘华萍;谢满;黄满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造口袋在大便失禁病人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大便失禁成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8例,采用一件式造口袋贴肛门引流大便;对照组27例,采用一次性气管导管插肛门引流大便,观察两组病人大便引流效果、肛周皮肤破损程度、护理时数.结果:两组病人大便引流效果、肛周皮肤破损发生率、护理时数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大便失禁病人应用一件式造口袋贴肛能有效收集大便,降低肛周皮肤破损发生,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白艳玲;董兰菊;张珊珊;陆燕英;朱燕妮;赵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系统的计划性、步骤性、连续性的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8W,采用自制的四防观察量表、治疗依从性评定量表如安心住院、服药主动性、生活自理能力、对疾病的认识、对疾病的预防等方面对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在自杀、外走、伤人、毁物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安心住院、服药主动性、生活自理能力、对疾病的认识、对疾病的预防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意外事件发生,预防疾病的复发.
作者:黄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方法:分析2005年5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上消化道穿孔手术后病例资料.结果:肺部感染是上消化道穿孔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25%,结果显示并发症发生在不同患者年龄、胃肠减压与否、术前是否存在休克、麻醉方式不同、术后是否镇痛、术前是否合并肺部慢性疾病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患者性别、穿孔位置、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长短不同发生肺部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有肺部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要积极预防,降低肺部感染发生.
作者:司丕成;李立涛;徐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腹股沟斜疝小儿116例,现就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116例均为腹股沟斜疝,男101例,女15例;年龄1月~9岁,平均1.6岁.左侧斜疝18例,右侧86例,双侧疝12例;其中嵌顿疝11例,均行急诊手术.所有患儿术前体检均可见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无咳嗽、咳痰、发热等手术禁忌.
作者:陈德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评估酪酸梭菌散剂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两组均予补液、蒙脱石散剂口服、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加服酪酸梭菌散剂联合葡萄糖酸锌连续治疗至出院,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7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联合葡萄糖酸锌可缩短小儿腹泻的持续时间,促进患儿康复,患儿在腹泻发生48 h内早期给予酪酸梭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有显著效果.
作者:傅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1年9月行腹腔镜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26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5例,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7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4例.手术时间平均为178.6(145~ 231) min、平均出血量155.5(80~35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33.7枚(23 ~39)枚、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4.1(2 ~13)d、下床活动时间平均3.2(3~17)d、术后住院时间11.3(9~18)d、近端切缘与肿瘤平均距离5.57(5.1~7.2) cm、远端切缘与肿瘤平均距离5.43(5.21 ~6.76)cm.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顺利出院,近期效果良好.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安全可行,能达到胃癌根治术标准(D2)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和肿瘤切缘,近期效果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作者:曾祥福;盛瑶环;范琳峰;邓伟;赖剑;曾翔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评估急性胰腺炎(AP)病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临床或手术明确病因的急性胰腺炎病例的CT影像表现.结果:65例急性胰腺炎其中轻型AP(MAP) 46例,重型AP(SAP) 19例;胆源性36例,酒精性12例,高脂血症性9例,胰头肿瘤性1例,外伤性1例,其它6例;65例CT均有明确AP影像表现,诊断合并胆石症36例,其它病因诊断缺乏影像特异性,但有一定相关性CT特征.结论:CT扫描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简便、有效的方法,在常见病因胆石症性AP可以明确诊断,在其它病因有一定的提示与鉴别意义,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吴兆生;贾尚庭;白阿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十分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可以表现为会阴部、腹股沟区、生殖器等疼痛不适,排尿时有烧灼感、尿急、尿频、排尿疼痛,可伴有排尿终末血尿或尿道脓性分泌物.病人因症状困扰和治疗效果不理想而感到焦虑,多方乱投医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本研究通过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比较他们心理咨询前后焦虑状况的改变.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风英;高木英;王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在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丹迪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43例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诱发定位检查.结果:全臂丛神经损害6例,其中5例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MCV及SCV均未引出波形,F波消失,患肢体感诱发电位引不出;1例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MCV明显减慢,波幅明显降低,潜伏期延长,SCV及F波异常.臂丛上干损伤18例,其中肌皮神经、腋神经MCV减慢,波幅下降14例;桡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MCV减慢,波幅降低4例.臂丛下干损害19例,正中神经、尺神经MCV明显减慢,波幅明显降低,SCV减慢,F波异常者15例;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MCV减慢4例.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于正确判断臂丛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以及决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神经电生理可作为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首选检查.
作者:徐芳;吴平辉;赖光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早期脑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行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溶栓后24h及病情加重时头颅CT或MRI判断有无脑出血转化,比较脑出血转化组和无脑出血转化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房颤、吸烟、发病至溶栓的间隔时间(<3h或3~6h)、溶栓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溶栓前血糖、溶栓前纤维蛋白原、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药物类型(rt-PA或UK).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与溶栓早期脑出血转化有关的因素.结果:本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98例,经溶栓治疗后发生脑出血转化(CHT) 15例(15/98)..CHT组心房颤动患者比率高于无CHT组(40% vs 12%,P=0.015),CHT组溶栓前NIHSS评分高于无CHT组(14 vs 10,P=0.025),CHT组溶栓后收缩压高于无CHT组(161±23 vs 139±20,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OR=1.181,95% CI:1.037~1.346,P=0.012)、溶栓后收缩压(OR=1.079,95% CI:1.031~1.128,P=0.001)与溶栓后早期脑出血转化独立相关.结论: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早期脑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有溶栓前NIHSS评分和溶栓后收缩压.
作者:王世芳;肖卫民;吴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行松解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院收张的20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腹腔镜下行松解术治疗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19例患者顺利实施了松解术1例患者因小肠团状粘连,无法松解分离,改为开放手术治疗.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腹腔镜松解术所用时间平均0.8h.术后随访2~48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腹腔镜下行松解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疗效确切等优点,临床安全,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致洋;蔡联明;刘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评价2种治疗方案对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UI)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对妇幼保健院、同济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64例GSU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生物反馈联合家庭盆底肌锻炼组32例;B组:应用多米君治疗组32例.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排尿日记,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并进行尿动力学测定.结果:64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治愈48例(75%),有效14例(22%),无效2例(3%),有效率达97%,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2种方法均可有效治疗GSUI.(2)生物反馈联合家庭盆底肌锻炼组显示了患者疗效满意度高的优点.
作者:赵爱华;张红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