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魏永美

关键词:左旋氨氯地平, 高血压,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用来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期间,我科室对26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平行分组治疗,观察组患者130例,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压控制情况和治疗前后心率、血脂、空腹血糖以及肝肾功能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压控制情况相比,观察组患者服药后24h的降压平稳性指标—平滑指数(SI)高于对照组,降压治疗1个月、6个月以及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血压控制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脂、空腹血糖以及肝肾功能等临床指标没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以有效的控制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治疗效果优于缬沙坦,患者耐受性良好,可用于高血压患者的长期治疗。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是骨质疏松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老年人群较为多发,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脊柱疼痛,目前单一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显著,而临床上对于该病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对于多数老年人来说,手术创伤大,且术后并发症多。本文通过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近年来的治疗进行了综述。

    作者:尹璐;高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比分析MRI与病理检查对髋周侵袭性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髋周侵袭性软组织肿瘤的MRI临床表现,比较MRI与病理检查对髋周侵袭性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病理检查已确诊的髋周侵袭性软组织肿瘤,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MRI对髋周侵袭性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22例患者,其中6例侵袭性纤维瘤病,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滑膜肉瘤,4例脂肪肉瘤,1例淋巴瘤,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转移瘤。侵袭性纤维瘤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T1WI为等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增强扫描为均匀强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脂肪肉瘤的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或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滑膜肉瘤呈结节样,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淋巴瘤和转移瘤肿块周边水肿征象明显。结论:MRI对髋周侵袭性软组织肿瘤具有较高地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徐国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活血止痛滴丸不同提取工艺的药效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水提法和醇提法对活血止痛滴丸药效的影响,为活血止痛滴丸的生产工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80只小鼠和80只大鼠分别按体重随机各分为8组,小鼠组连续给药3天后,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观察小鼠扭体情况;大鼠组造模后连续给药5天,分别于第3天和第5天测量同一部位的股骨腿部长度及厚度。结果:活血止痛滴丸水提取物中剂量组可降低冰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3天后两种提取物均可减轻大鼠瘀血肿胀的宽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水提物药效略优于醇提物;其中水提物高剂量组在给药5天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活血止痛滴丸的水提取物作用优于醇提取物。

    作者:胡洋洋;曲韵智;杜洪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不同类型导丝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梦幻导丝、斑马导丝及泥鳅导丝、在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逆行胰胆管造影18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别收集梦幻导丝组、斑马导丝组的插管成功率,超出限定时间未能成功插管的,均更换泥鳅导丝继续插管并再次统计插管成功率。结果:梦幻导丝组47例,插管成功率85.1%;斑马导丝组133例,插管成功率78.9%;未成功的均更换泥鳅导丝后再次统计插管成功率,斑马导丝组总插管成功率95.5%,梦幻导丝组89.4%。结论:一般胆管结石类病例选用黄斑马导丝大部分能有效插管,用相比梦幻导丝便宜的费用即可解决插管问题;而胆管恶性肿瘤、胰腺及壶腹周围肿瘤、狭窄等困难插管超选应用梦幻导丝更适合,初次插管成功率高于斑马导丝。

    作者:张端;梁丽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皮单侧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采用经皮单侧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性骨折48例,其中女37例,男11例,年龄56-85岁,,平均72.4岁,中胸段骨折12例,下胸段骨折36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MRI和CT检查,确认伤椎后壁完整后行经椎弓根单边穿刺注入骨水泥,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48例病人均获得随访,时间6-18m,平均11.6m,结果胸腰部疼痛完全缓解44例,明显缓解4例,有效率100%。结论:经皮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邵安泽;岳洋;潘长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工会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探析

    医院文化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由医院的全体成员创造并形成的共同遵守的价值理念、思维定势和行为方式。医院系统中的工会组织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及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医院文化的作用也已经日趋得到了凸显,工会组织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和优越条件,要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去推进文化建设,要突破原有的为职工谋福利、保障职工物质权利等旧有职责,而开辟精神文化领域的全新职能。

    作者:吴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病患者应用银杏达莫联合硝酸甘油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病患者应用银杏达莫联合硝酸甘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0例高血压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硝普钠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应用银杏达莫联合硝酸甘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血压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总有效率均为100.0%,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显效率(7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37.50%),观察组患者收缩压(155.65±7.53)mmHg、舒张压(92.10±6.12)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收缩压(161.87±9.99)mmHg、舒张压(94.21±7.86)mmHg,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银杏达莫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脑病,临床显效率更高,血压下降更明显,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谭世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腹部超声对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诊断采用腹部超声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人工流产后复查的134例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腹部超声检查和常规B超,观察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在腹部超声下的图像表现以及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物在腹部超声下的图像表现与其病理变化有关,在不同状况下表现均有不同。腹部超声的敏感度95.00%、特异度60.00%、准确度88.89%显著高于常规B超的敏感度75.82%、特异30.36%、准确度6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超声在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患者的机体无创伤,操作安全可靠、方便简单,但在检测具有一定的不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梅红;王霞;程广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在不同类型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比较及误诊分析

    目的:比较经阴道和经腹超声在不同类型子宫瘢痕妊娠(CSP)诊断的作用,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不同类型瘢痕妊娠病人50例,行经阴和经腹超声检查的检出率。结果:两种方法对瘢痕处肌层内型CSP诊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对瘢痕处宫腔内型CSP和混合型包CSP块的诊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超声对CSP的诊断率高,分析误诊原因,选择合适方法,尽量减少临床误诊率。

    作者:战介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低钾麻痹46例临床分析及探讨血清肌酶升高的原因

    目的::总结低钾麻痹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及血清肌酶改变。方法:回顾分析46例低钾麻痹患者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我院低钾麻痹的常见病因有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急性肠炎、利尿剂的副作用、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等。部分患者尤其有肌肉疼痛者肌酸磷酸肌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升高,且和肌力、血钾水平有明显的关系,患者肌力正常后肌酶也恢复正常。结论:低钾麻痹患者肌酶升高和肌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有关。

    作者:刘茂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麻杏甘石汤药性传递过程的简析

    麻杏甘石汤是治疗外感风寒、郁热致喘之主方,从难溶性化合物和汤液形成规律角度,探讨麻杏甘石汤的药性传递规律。

    作者:刘志茹;田泽庶;吕邵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创伤患者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

    目的:检测白细胞计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在创伤患者的含量变化,为临床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0例健康对照者与60例创伤患者,收集实验组患者在入院时、及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的血液标本,及健康对照组志愿者的血液标本,分别进行血白细胞及血清CRP的测定。结果:实验组在入院时及术后第1天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白细胞计数基本回归正常状况,与对照组基本持平,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入院时及术后第1天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CRP值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4天CRP值基本回归正常状况,与对照组基本持平,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数目及血清C反应蛋白在创伤患者的疾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创伤患者病情观察的客观指标。

    作者:马璇岚;刘国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调查与治疗措施

    目的: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探讨能够有效控制危险行为出现的治疗对策。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本院精神科住院进行诊治的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法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即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在给予所有研究对象危险行为调查及研究的基础上,给予47例对照组研究对象常规治疗,同时给予47例实验组研究对象针对性治疗对策,并且对比以及分析两组患者危险行为出现的几率。结果:研究发现,实验组研究对象在危险行为出现的几率方面存在着绝对性优势,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调查起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建议推广。

    作者:吴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经检查和病理等确诊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82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进行单纯放疗,观察组使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后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1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对照组总有效31例,总有效率为75.61%(31/41),观察组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92.68%(38/4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三年中,对照组患者局部复发13例,局部复发率为31.70%(13/41),远处转移9例,远处转移率为21.95%(9/41),3年生存28例,生存率为68.29%(28/41);观察组患者局部复发4例,局部复发率为9.76%(4/41),远处转移2例,远处转移率为4.88%(2/41),3年生存36例,3年生存率为87.80%(36/41),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生存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具有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华;冯梅;钟沛霖;郭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和观察中西医结合和微波的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以抗菌药物和丹参治疗为基础,观察组采用中药灌肠和腹部微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总有效率(98.3%)与对照组(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和微波的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临床使用安全,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志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COPD患者三伏贴治疗效果及圣乔治评分的比较

    目的: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调查COPD患者三伏贴治疗前后的评分情况,判断治疗效果,让医生了解患者日常健康状况,为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制定防治方案。方法:156例COPD患者2013年和2014年三伏贴治疗前后用SGRQ调查评分。结果:贴敷1年总有效率为95.51%,连续贴敷2年后总有效率为96.79%,SGRQ评分较贴敷前明显改善,皮肤反应少。结论:三伏贴对于COPD有明显疗效,SGRQ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状况,可以在基层和社区推广此方法。

    作者:周淑桂;乔素仿;张兆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扬刺合中药热敷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扬刺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扬刺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85.0%,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扬刺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作者:李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十批茵陈中药材的质量分析研究

    目的:对10批茵陈的质量进行质量分析比较。方法:薄层色谱法对茵陈进行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茵陈主要成分绿原酸的含量。结果:10批茵陈按薄层色谱鉴别均为合格,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甘肃0.62%;山东0.13%;宁夏1.10%;安徽0.72%;河北0.28%;四川0.60%;陕西1.50%;河南0.47%;湖南0.70%;山西1.40%。结论:宁夏、陕西、山西产茵陈质量佳,山东、河北、河南产茵陈绿原酸含量达不到中国药典的标准,本试验结果可为生产厂家优选货源提供参考。

    作者:王如意;欧桥英;周伟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延胡索总生物碱醋酸盐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建立并优选延胡索总生物碱醋酸盐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滴丸基质种类的筛选以及药液保存温度和滴制速度等因素的考察,确立的滴丸相应参数;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滴丸的佳制备工艺。结果:佳工艺为PEG6000为基质,药物与基质比例1:9、滴距8-10cm、滴盘温度80±5℃、冷凝温度35℃-10℃、滴速50-60d/min。结论:按照此工艺生产的三批滴丸,结果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王淼;孙思邈;田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血压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血压控制中,中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云南怒江边防支队高血压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给予西医常规用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观测两组患者24周后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且已达到正常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1.11%,实验组无不良反应(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可有效取长补短,更好的发挥中医、西医治疗的有点,故在实现血压控制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安立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