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在髋及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黄亚峰;李毅

关键词:骨科手术,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摘要:目的:分析在髋及下肢骨科手术中联合应用腰麻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为临床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治髋及下肢骨科手术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依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患者采取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分析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局麻药用量(8.2±1.8)mg显著少于对照组(94.5±20.4)mg,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38.4±11.2)s、阻滞完善时间(10.2±2.4)min、痛觉恢复时间(99.8±16.3)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271.4±52.6)s、阻滞完善时间(25.8±3.9)min、痛觉恢复时间(129.4±23.8)min,P<0.05,两组患者感觉阻滞高平面、大组织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9%)显著低于对照组(29.9%),P<0.05。结论:髋及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采用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能够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局麻用药剂量,具有推广价值。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间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奇偶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给予口服吲哚美辛胶囊(消炎痛)及碳酸氢钠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并计算其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疼痛指数,可见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但同一时间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除治疗后1h外),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血沉和尿酸水平均有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与治疗前的比较及与对照组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7%和71.6%,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疼痛程度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世康;谢海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我院PIVAS审核的248组不合理医嘱归类分析

    目的:为降低静脉输液药物的不合理医嘱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嘱审核记录中2014年2月-2015年2月数据进行归类分析。结果:共审核医嘱150017组,干预不合理医嘱248组,占1.65‰。主要表现在药品用量不适宜、溶媒选择不适宜、溶媒用量不适宜、存在相互作用、给药频次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等。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医嘱进行审核,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

    作者:史崇智;王国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万全优生优育学术思想探析

    万全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著有《万密斋医学全书》,其中系统而详细地论述了种子之道、胎养胎教及小儿养护的方法,全面反映了其优生优育的学术思想。为了继承和弘扬万氏优生优育的学术思想,以其著作中《万氏女科》、《广嗣纪要》和《育婴家秘》为依据进行研究,探析其优生优育的学术思想,对当今中医妇儿科优生优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艳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正畸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用非种植体强支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在经过一年的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磨牙位移明显减少、上中切牙倾角以及凸距的减少量明显增多,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具有创伤小、易操作、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于临床应用。

    作者:赵新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随着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检测技术突飞猛进,检测项目逐渐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凭借临床经验与印象开展各种操作,很可能会对临床检验分析结果带来不利影响,影响判断。为此,需要强化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在文中从医生开具检验申请、标本采集、标本的运送与接收这几个方面探讨了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作者:许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木犀草素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

    木犀草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中分布较广,近年来研究发现它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过敏、抗纤维化等作用。本文从木犀草素及其金属配合物、复合物等的抗氧化作用方面进行了综述,并认为木犀草素在抗氧化作用方面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作者:吕畅;王红芳;阎雪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围手术期护理

    先天性青光眼又名发育性青光眼,系胎儿发育过程中前房角发育异常,小梁网-Schlemm管系统不能发挥有效的房水引流功能而使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分为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3岁内发病),青少年型青光眼(3岁以后至30岁以前发病)及合并其他先天异常的青光眼[1]。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常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1)畏光、泪溢和眼睑痉挛,2)角膜扩大、水肿及后弹力层破裂,3)视神经乳头凹陷。就诊时家长或患儿主诉有视力下降、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眼红、黑眼球增大、角膜发白发蓝或发雾不清等。先天性青光眼一经发现就应立即手术治疗。小梁切开术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首选方式之一[2],但术后易发生前房积血、浅前房并发症,加强临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我院从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36例先天性青光眼患儿,均行小梁切开手术治疗,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周沂沂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降钙素原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目前备受关注的炎性检测指标,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诸多领域疾病的诊疗中。本文主要对降钙素原在急诊科、ICU、呼吸科、儿科及新生儿科、外科等相关临床科室的新应用情况作一综述,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

    作者:黄远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天蟾胶囊治疗轻、中度癌性疼痛241例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天蟾胶囊治疗癌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41例轻、中度癌痛患者,接受天蟾胶囊单用或联合三阶梯药物治疗4周,观察天蟾胶囊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天蟾胶囊治疗癌性疼痛平均起效时间约为2.5±0.8小时,服药一周达到稳定的镇痛效果,对躯体痛、内脏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69.8%、72.6%、67.6%,对不同类型的癌痛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用药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程度轻微,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天蟾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疗效确切,与三阶梯镇痛药物合用具有协同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作者:赵怡;罗皓;王春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压膜式垫牵引器在替牙期个别前牙反(牙合)矫治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寻一种高效省时,且便捷舒适的改良垫牵引装置,以解除个别前牙反(牙合)对颌骨正常发育及面容的影响。方法:选择替牙期个别前牙反(牙合)病例10例(共13颗反(牙合)牙),使用自研压膜式(牙合)垫牵引器进行矫治,医嘱1周更换牵引加力橡皮筋一次,复诊周期1个月。正畸治疗前后分别取制全口牙颌模型,并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临床观察并记录病例的治疗完成时间和复诊次数;头影测量治疗前后相关项目的变化,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压膜式垫牵引器可有效的治疗替牙期个别前牙反,是一种高效省时、便捷舒适的临床可行性应用装置。

    作者:关玲;王世兴;周黎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全面质量管理进行临床检验的监测

    通过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的全面质量管理进行临床检验的监控。探讨影响因素,尽可能的减少检验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作者:由继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孕期胎儿四腔心超声多切面筛查及意义

    目的:探讨中孕期胎儿四腔心多切面超声筛查及其意义。方法:分析总结5282例胎儿心脏多切面超声筛查方法。结果:四腔心结构异常48例,其中室间隔缺损6例,心内垫缺损7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5例,主动脉狭窄3例,法洛四联症9例等。结论:对胎儿四腔心多切面多角度筛查有利于提高心脏发育异常检出率。

    作者:陈剑敏;蓝霓;余桂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医药高等数学的五步式讨论法--二重积分

    为了培养中药创新人才,我们在中药专业(实验班)的《医药高等数学》课程中引入了“讨论式”教学法,其中,针对典型定义我们还特别的采用了“五步式”讨论的方法。本文阐述了“五步式”讨论法的意义和步骤,并给出了第八章多元函数积分中关于二重积分的定义,学生上课讨论的全过程。

    作者:古立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冶金企业生产岗位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及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掌握及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并分析进行健康宣教。结果:落实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高血压疾病的知识。结论:增强了自我管理能力,增进了护患关系。掌握自我检测与指导。

    作者:张英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一种同时具有杀伤功能和抗原递呈功能的新型细胞亚群IKDC

    近年来在小鼠体内发现了一群能产生IFN-γ并具有杀伤功能的新型细胞群(Interferon-producing killer DC, IKDC),同时表达NK细胞和DC细胞的标志性分子,在功能上,能以TRAIL依赖的方式杀伤靶细胞,并能交叉递呈抗原。目前对IKDC这群细胞的谱系来源还存在争论,但由于其拥有细胞毒作用和抗原递呈这双重功能,所以被视为连接抗肿瘤的天然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桥梁”和免疫监视的重要效应细胞。

    作者:陆家辉;伏娇;贾云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化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绝经症状改变的研究

    目的:研究化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绝经症状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我院治疗的9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意愿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77例,对照组共1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静脉滴注化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手术切除等非化疗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化疗后的绝经症状KMI评分较化疗前升高,患者的绝经症状加重。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MI评分组内比较、治疗后的组间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有可比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患者的绝经症状发生率93.50%,明显高于未化疗组的84.21%,两组间相比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与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会加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绝经症状,提高患者的绝经症状的评分和绝经症状发生率,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慎重选择佳的治疗方式。

    作者:杜艳丽;才超;张玲;董秋月;杜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改良平面导板在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矫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配合改良平面导板矫治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低角或均角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2例作为实验组,男6例,女6例,年龄12-17岁,平均14.5岁。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治疗中辅助使用改良上颌平导。选择与实验组相匹配的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仅使用弓丝打开咬合。咬合打开后,制取模型,并进行模型测量分析,分析咬合打开时间及咬合打开量。治疗结束后进行头影测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模型测量分析显示:改良平面导板打开咬合效果显著,覆牙合平均减小2.8 mm,覆牙合平均打开时间为3.75个月,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显示:U1-SN由112o减小到101.8o(P<0.05),而U1-L1由109.6o增加到125.3o(P<0.05)。结论:在青少年安氏II类1分类错矫治中辅助使用改良平面导板,能快速打开咬合,缩短疗程;同时,能提供较稳定的支抗,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浩;王世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护理措施对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护理措施对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在医院随即将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得到测试数据;给予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得到测试数据。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心率和血压与入院时比较,可见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血压和心率明显高于入院时和干预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满意度为94.7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00%(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李馨;李宛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扣眼穿刺在血液透析中自体动静脉内瘘应用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衰竭病人依靠血液透析获得长期生存,理想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开展和实施的基础,自体动静脉内瘘因其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是迄今为止理想的长期血管通路,内瘘使用寿命的长短不仅依赖血管条件、手术技巧还取决于内瘘穿刺的方法,不恰当的穿刺方法会增加内瘘血管的损伤,易于出现血管瘤、狭窄等并发症而缩短内瘘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血透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如何能保障血管通路的长期稳定及完好,成为我们血透室护士的主要的工作。动静脉内瘘穿刺法包括扣眼穿刺法、绳梯穿刺法和区域穿刺法。目前扣眼穿刺法因其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减轻患者疼痛等被公认为自体内瘘的首选穿刺方法[6.7]。我科自2014年3月起对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采用扣眼穿刺法,与传统的穿刺法比较,扣眼穿刺法穿刺成功率高、皮下血肿及血管瘤的发生率降低,此技术的开展深得患者的好评及大力配合。

    作者:赵丽娟;林初媛;龚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对患者胃肌电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对患者胃肌电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这些患者为两组,即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5)。给予研究组患者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莫沙必利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餐前和餐后胃电慢波百分比及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餐后胃电慢波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87.3%(48/55)显著高于对照组61.8%(34/5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5.5%(3/55)显著低于对照组18.2%(10/55)(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胃动力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肌电及临床症状,提高对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迟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