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谋清;张水香;曾小建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幻听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收集40例临床伴难治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随机分为rTMS真刺激组和rTMS伪刺激组,每组各20例,分别给予连续10天的1 Hz双背侧前额叶低频(1 Hz) rTMS真刺激和伪刺激治疗,治疗期间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种类及剂量不变.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比较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异.结果:低频rTMS真刺激组疗效明显优于伪刺激组,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 Hz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难治性幻听症状,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朱琳;刘少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上皮细胞间质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指具有极性的上皮细胞转化成具有活动能力的间质细胞的过程,在胚胎发生与器官发育、肿瘤形成和转移以及组织纤维化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均有表现;STAT3是酪氨酸磷酸化激活的STAT家族成员之一,它的异常激活与细胞的恶性转化进程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中,STAT3可以通过影响EMT现象进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本文综合目前的相关研究进展,就STAT3、P-STAT3及EMT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钟宝元;刘艳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高危妊娠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初孕妇或疤痕子宫对象3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观察组术前2h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片0.4 mg,术前2 min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5 mL;对照组术前2 min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5 mL,不使用米索前列醇.两组手术方法相同.结果:观察组术中镇痛效果、宫颈扩张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孕妇或疤痕子宫高危妊娠人工流产术中使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镇痛效果明显,能显著软化扩张宫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仁英;杨晶珍;叶凤飞;曾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贝母生物碱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是贝母属植物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是生物碱制备的关键环节.因此,贝母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方法备受人们关注.本文综述了贝母生物碱提取分离的传统方法及新技术的应用概况,分析了它们的原理及优缺点,探讨了生物碱提取的发展前景,为贝母生物碱的药理研究提供了参考.
作者:叶耀辉;贺瑾;应亚宾;张恩慧;马越兴;张文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此类疾病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方法:2008年3月至2012年10月应用经伤椎置钉+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43例,术前、术后和随访时行X线和CT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s角.比较植骨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s 角.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未出现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s角,与术前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s角,与术后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置钉+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重建脊柱前中柱稳定,恢复伤椎高度,及预防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s角丢失,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刘培倦;陈亚洲;李贵坚;罗治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回流灌肠效果.方法:5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30例采用回流灌肠加石蜡油及灭滴灵保留灌肠相结合方法灌肠,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方法灌肠.观察两组清洁肠道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灌肠清洁肠道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儿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回流灌肠加石蜡油保留灌肠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灌肠.
作者:张文红;伊秀英;李莉辉;邓作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行经阴道NOTES辅助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3年1月行经阴道NOTES辅助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0);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的效果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能有效提高经阴道NOTES辅助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曾小英;蒙美英;刘兰英;李莉莉;邹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研究三者的相关性.方法:以45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作为研究组,30例因其他原因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COX-2、MMP-9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MMP-9及VEGF在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OX-2、MMP-9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COX-2与MMP-9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COX-2与VEGF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结论:COX-2、MMP-9与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相关,COX-2可能刺激MMP-9分泌,诱导VEGF生成,促进宫颈癌内形成新生血管,加速宫颈癌的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作者:黄晶;李荣;王冬梅;雷先华;余瑛;申昌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在我国和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是常见病、多发病,抗高血压药物已经是世界研究的热点.其中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为靶标的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对以RAS为靶标的经典抗高血压药物进行临床评价,并对该靶标的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赖智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48例,对患儿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患儿护理前后的恢复状况.结果:患儿住院时间为7~35d,治愈46例,占95.83%,2例患儿好转.护理后患儿临床效果显著提高.结论: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儿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吴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在老年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69例腕管综合征老年患者应用丹迪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查的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资料.结果:本组69例病例中81只患侧腕进行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异常率为100%,其中感觉潜伏期异常100%,SCV异常87%,感觉动作电位下降96.2%.运动潜伏期异常72.8%,运动电位下降49.3%,MCV异常48.1%,大鱼际肌.EMG异常19.8%.SCV异常率较EMG高,SCV异常率较MCV高.结论:腕管综合征肌电图检查中感觉神经较运动神经检查更为敏感,并且通过肌电图检查可确定正中神经的损伤程度从而进一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徐芳;吴平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超声引导下赛丁格技术在PICC(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选择上肢外周静脉血管条件差、传统方法置入PICC困难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非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PICC置管.比较PICC置管成功率.结果: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赛丁格技术成功解决了血管条件差引起置管成功率低的问题,提高了PICC置管的成功率.
作者:罗金莲;伊秀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18FDG-PET(18-fluorodeoxyglucose-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的显像原理是恶性肿瘤中肿瘤组织代谢增强、细胞增殖加快,在分子水平主要表现为葡萄糖转运蛋白的mRNA和葡萄糖转运蛋白水平的提高,葡萄糖的类似物FDG可以在高代谢部位、恶性肿瘤组织内异常浓聚.因此在肿瘤病变的定性上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PET/CT不单是PET和CT硬件上有机的融合,更主要是功能代谢显像和解剖影像的融合[1].我们用该方法判断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取得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敏;王力斌;刘萍;蔡越飞;高中山;陈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应用全容积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室壁运动同步性.方法:30例正常人、6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全容积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并采集图像,进行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分析,记录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射血分数、大充盈速率和左心室16节段达低收缩、舒张末期容积时间标准差与大差值,比较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左心室大充盈速率降低(P<0.05).高血压组的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起伏波动较大,室壁心肌节段达收缩、舒张末期容积的时间差异点较大,高血压患者的Tmsv16-SD(%R-R)、Tmsv16-Dif(% R-R)与正常对照组测量值相比增大(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评估高血压病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和室壁运动同步性.
作者:罗琼;叶军;徐琍;廖伟;陈卫华;葛贻珑;任苓;肖文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袖带宽度与臂围关系对血压的准确测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上需要行动脉有创测压的18岁以上患者300例,在进行手术前同时测量直接血压和间接血压各3次,取平均值.测量身高、体重、上臂围,计算体质量指数、平均动脉压(MBP).结果:300例患者臂围均值为(28.8±3.9)cm,臂围≥27 cm有71.3%.直接血压总体上比普通袖带测量的间接血压要高(P<0.001);且随着臂围的增大,普通袖带测量的间接血压值逐渐增大,与直接血压的差值增大,臂围在27 ~ 34 cm及臂围≥34 cm组平均动脉压的差值分别为(0.9±6.1)、(-8.3 ±5.4)mmHg(均P<0.01);臂围≥27 cm时,普通袖带测量的间接血压较直接血压要高,且臂值越大,差值越大.结论:人群中上臂围周径≥27 cm时,应用目前临床普通袖带测量血压会带来较明显的误差,我们应使用与臂围相匹配的袖带测量血压以减少假性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谢东阳;刘征辉;蔡九妹;谢东明;钟一鸣;危小军;廖伟;赖小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外伤致后颅窝迟发性血肿的临床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9例外伤致后颅窝迟发性血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早期诊断及结合GCS评分、头颅CT表现及血肿量,尽早做出手术或保守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1例GCS评分≥13分,血肿量≤10 mL,环池清晰,第四脑室、小脑及脑干无明显受压.经密切观察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动态行头颅CT检查下保守治疗.18例血肿量>10 mL,其中15例在突然出现意识改变,烦躁、频繁呕吐、头痛加剧时,立即手术治疗,其中3例出现呼吸骤停、双侧瞳孔散打后立即手术.预后:根据患者出院时情况评估,22例恢复良好,重残4例,死亡3例,保守治疗无1例死亡.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早期动态复查头颅CT是尽早诊断外伤性致颅窝迟发性血肿的可靠方法.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并结合GCS评分、CT表现及血肿量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方案.
作者:廖月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12月211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全身麻醉,术后进入恢复室苏醒,同时做好恢复室护理、专科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211例患者顺利拔管,安全度过苏醒期,送回病房,其3例并发出血,5例并发尿外渗.结论:在苏醒期给予经皮肾镜取石术全麻术后患者严密的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成功和安全顺利度过麻醉苏醒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军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新医疗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膀胱癌患者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后患者改变了原有的正常排尿方式,需终生佩戴造口袋收集尿液,因疾病和造口本身给患者带来了心理、生理、病理一系列的变化[1].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造口的护理方法,使其尽快适应新的排尿方式,2011年8月~2013年1月,我们对60例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患者进行总结,结果表明该造口护理不仅能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治疗的中重度HIE患儿50例.根据家属自愿选择,将5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30例,非干预组2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20例.对干预组及非干预组均按照“九五”攻关项目HIE治疗协作组制定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方案(试行稿)规范治疗后,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干预治疗,非干预组无早期干预治疗.采用Gesell评价神经发育情况,并于18月龄时与正常儿童对照.结果:3月龄时干预组与非干预组Gesell评分(DQ)比较无显著性差异;6、12月龄时干预组各能区DQ高于非干预组;18月龄时干预组与正常组各能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干预组及正常组各能区DQ均较非干预组明显提高.结论:早期干预治疗能够改善HIE患儿预后,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吴桂华;邵银进;曾圆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结合1例新生儿EB患儿,对EB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等进展复习.结果:EB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疾病,表现为皮肤黏膜受轻微外力摩擦后起疱疹,这组疾病可简单分为4种亚型,即单纯型、半桥粒型、交界型和营养不良型.确诊靠基因定位、透视电子显微镜和免疫荧光检测,无条件可通过临床表现和家族史来诊断.应与新生儿脓疱疮、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先天性梅毒等病鉴别.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根本方法.结论:新生儿EB临床表现复杂,确诊较困难,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根本方法.
作者:廖红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