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莲;伊秀英
目的:寻求建立适合中国人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的评分问卷.方法:对观察组200例患者以及对照组200例患者进行问卷(3大方面18小项)调查.结果:①观察组的下腰部疼痛与下腹部疼痛均有较高的发生率,但不能与对照组3种疾病患者很好的区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直肠区疼痛虽然发生率较低,但与对照组3种疾病的差异极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观察组8项指标中除尿流中断的发生率较低,特异性较差外,其余各项与对照组3种疾病同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③观察组腰酸68%,发生率十分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项发生率较高并且都有较好的特异性(P均<0.01).结论:建立科学、合理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问卷,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疗效、病情等进行评估,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
作者:曾志飞;李志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舒适(comfort)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满意、自在、没有焦虑、没有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中的一种自我感觉.包括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环境舒适、社会舒适.不舒适(discomfort)是指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生理、心理需要不能全部满足,或周围环境有不良刺激、身体出现病理现象,身心负荷过重的一种自我感觉.人工终止妊娠术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受术的育龄妇女往往会因疼痛、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手术效果.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是指麻醉医生对孕妇实施全身麻醉下妇科医生进行的人工流产术.本研究旨在分析无痛人流术中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考察综合管理模式对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以及综合身体状况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方法:对近几年来解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管理模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相关信息以及综合管理模式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结果:基础组与实验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评分分别为(3.4/6.7,2.3/7.0,3.7/7.5),血糖自我监测结果分别为(19/76,27/81,22、88/),血糖控制结果分别为(8.67/5.37,13.45/6.87).结论: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对于患者的病情控制是有较大差别的.实验组患者在进行社区综合管理护理工作后,其糖尿病相关知识、血糖自我监管工作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实验组患者血糖的控制水平也明显高于采用家庭自护理的对照组患者.
作者:张世幸;刘振优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99mTcO4-异位胃黏膜显像在小儿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下消化道出血的小儿患者进行99mTcO4-异位胃黏膜显像检查,并参照临床终的结果对显像检查资料进行评价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显像阳性9例,占36%,包括全部显像阳性和5例显像阴性患者总共14例进行了手术,证实7例为Meckel's憩室,影像特征呈小圆形或类圆形异常浓聚灶,常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围,位置固定,其中1例Meckel's憩室显像呈假阴性;小肠重复畸形2例,影像特征呈肠袢形或大团块状异常浓聚灶,不规则.1例显像呈假阳性,手术证实为小肠息肉.结论:99mTcO4-异位胃黏膜显像对小儿下消化道出血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该方法简单、无创、准确性高,是临床诊断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的一种高效、可行的检查方法.
作者:黄谋清;张水香;曾小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外伤致后颅窝迟发性血肿的临床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9例外伤致后颅窝迟发性血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早期诊断及结合GCS评分、头颅CT表现及血肿量,尽早做出手术或保守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1例GCS评分≥13分,血肿量≤10 mL,环池清晰,第四脑室、小脑及脑干无明显受压.经密切观察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动态行头颅CT检查下保守治疗.18例血肿量>10 mL,其中15例在突然出现意识改变,烦躁、频繁呕吐、头痛加剧时,立即手术治疗,其中3例出现呼吸骤停、双侧瞳孔散打后立即手术.预后:根据患者出院时情况评估,22例恢复良好,重残4例,死亡3例,保守治疗无1例死亡.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早期动态复查头颅CT是尽早诊断外伤性致颅窝迟发性血肿的可靠方法.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并结合GCS评分、CT表现及血肿量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方案.
作者:廖月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初步探讨DSS对去卵巢大鼠脂代谢的抑制机制是否与瘦素的调节有关.方法:选择清洁级SD雌性大鼠60只,体质量160~220 g,随机分成6组,①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②卵巢切除组(模型组),③卵巢切除+戊酸雌二醇组(阳性药物对照组),④卵巢切除+ DSS高剂量组(100 μg/kg),⑤卵巢切除+DSS中剂量组(50 μg/kg),⑥卵巢切除+DSS低剂量组(25 μg/kg).术后1周连续阴道涂片检查10天后,①②组大鼠每天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③组大鼠每天一次戊酸雌二醇片剂水溶悬液灌胃,剂量为80 mg/kg;④⑤⑥组分别以高、中、低剂量的DSS溶液灌胃,1次/天.连续给药6周,每周一次测量体质量及体长,计算Lee's指数;麻醉后分离血清,分别测血清中Leptin含量及血清内HDL、LDL、TG、CHO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SS可降低Lee's指数,降低血清内CHO、TG、LDL含量,升高血清中HDL以及Leptin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SS可减轻大鼠去卵巢后雌激素缺乏所致的肥胖,并可能通过升高血清中瘦素含量对大鼠脂代谢起调节作用.
作者:黎晓;刘宗亮;陈方;肖海;曾雪亮;黄志华;曾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上皮细胞间质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指具有极性的上皮细胞转化成具有活动能力的间质细胞的过程,在胚胎发生与器官发育、肿瘤形成和转移以及组织纤维化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均有表现;STAT3是酪氨酸磷酸化激活的STAT家族成员之一,它的异常激活与细胞的恶性转化进程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中,STAT3可以通过影响EMT现象进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本文综合目前的相关研究进展,就STAT3、P-STAT3及EMT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钟宝元;刘艳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设计并制作对新生儿患儿体位约束的约束带.方法:使用魔术扣体位约束带来减少护理风险,增加人性化护理、减少患儿哭闹与恐惧,防止意外伤害,增加安全舒适感.结果:观察患儿使用魔术扣体位约束带后舒适、安静,未出现约束带脱落,意外伤害等.结论:魔术扣体位约束带设计合理、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固定牢固,对患儿能达到安全有效的约束固定效果.
作者:幸华兰;丁明娥;李文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我院在2006年7月~2011年9月间应用唇腭向悬吊减小骨腔的方法治疗前牙区唇、腭骨板穿通的上颌骨囊肿术后遗留的骨腔,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6例患者,均为前牙区唇、腭侧骨板被上颌骨囊肿突破(见图1),术后遗留了一个较大的腔隙(唇、腭面为软组织腔面,鼻侧面为骨面,牙槽面为骨面或软组织面).男15例,女11例,年龄17 ~65岁,平均34.2岁.发病史为2个月至6年.其中鼻腭、正中囊肿4例,根尖周囊肿8例,含牙囊肿14例.
作者:彭定春;吴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丹红联合甘露醇治疗内耳眩晕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20%甘露醇进行治疗,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疗程;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半小时内快速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甘露醇进行治疗,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疗程均,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半小时内快速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中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中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4%.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均无丘疹、皮疹、瘙痒、面部潮红、头晕、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并发症.结论:丹红联合甘露醇治疗内耳眩晕症效果明显,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冯李长;徐芳;钟善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与低分子肝素钙及空白组对比探讨利伐沙班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及其优点.方法:回顾2009年5月~2012年5月资料完整的22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随机分为A组利伐沙班和对照组B组低分子肝素钙(克赛)及C组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发生深静脉血栓病例数量明显少于B组(P<0.05)和C组,其出血等不良反应风险未明显增加.结论: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治疗,利伐沙班的效果优于低分子肝素钙和空白组,且不良反应风险大大减低.
作者:王力;邱南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完善各项常规检验既是术前准备的内容之一,也是病历质量管理的要求[1].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传统大小便标本收集篮,多由木材或不锈钢制造,且是敞开式的,易致标本污染,影响检验结果,且标本暴露于空气中,既污染环境也不雅观,同时大小便标本无序混放,给护士和检验科人员核对标本增加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本课题组成员根据多年临床工作的观察和实践,从2012年6月开始设计、研制出一款新型大小便标本收集篮,同年12月用于临床,解决了临床在收集、送检大小便标本过程中用具简陋和不规范问题,使大小便标本收集工作更加高效、有序、安全.现将材料与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宋志美;钟惠琴;谢丹;黄晓峰;丁梅;刘其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新医疗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膀胱癌患者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后患者改变了原有的正常排尿方式,需终生佩戴造口袋收集尿液,因疾病和造口本身给患者带来了心理、生理、病理一系列的变化[1].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造口的护理方法,使其尽快适应新的排尿方式,2011年8月~2013年1月,我们对60例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患者进行总结,结果表明该造口护理不仅能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在老年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69例腕管综合征老年患者应用丹迪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查的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资料.结果:本组69例病例中81只患侧腕进行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异常率为100%,其中感觉潜伏期异常100%,SCV异常87%,感觉动作电位下降96.2%.运动潜伏期异常72.8%,运动电位下降49.3%,MCV异常48.1%,大鱼际肌.EMG异常19.8%.SCV异常率较EMG高,SCV异常率较MCV高.结论:腕管综合征肌电图检查中感觉神经较运动神经检查更为敏感,并且通过肌电图检查可确定正中神经的损伤程度从而进一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徐芳;吴平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与患儿空腹血糖的变化及空腹血糖在预测病情轻重的价值.方法:观察60例患儿空腹血糖的变化及病情轻重,其中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30例,非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30例.结果:30例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血糖均值为(7.80±2.12) mmol/L,有16例为重症手足口病,重症比例为53.3%.30例非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血糖均值为(5.06±2.05) mmol/L,有4例为重症手足口病,重症比例为13.3%.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与非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比较,血糖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5);重症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 <0.05).结论: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与空腹血糖存在相关性,可以早期发现EV-71病毒感染,更好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降低手足口病死亡率.
作者:王华彬;钟小明;王玲;刘跃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药拳参系蓼科植物拳参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镇惊、理湿、肖肿、镇痛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拳参具有抗菌、镇痛、中枢抑制、增强免疫及抗氧化等作用.为更深入地研究及开发拳参的药用价值,本文对其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黄志华;李良东;韩立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结合1例新生儿EB患儿,对EB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等进展复习.结果:EB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疾病,表现为皮肤黏膜受轻微外力摩擦后起疱疹,这组疾病可简单分为4种亚型,即单纯型、半桥粒型、交界型和营养不良型.确诊靠基因定位、透视电子显微镜和免疫荧光检测,无条件可通过临床表现和家族史来诊断.应与新生儿脓疱疮、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先天性梅毒等病鉴别.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根本方法.结论:新生儿EB临床表现复杂,确诊较困难,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根本方法.
作者:廖红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优化山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方法:将山银花甲醇回流前,用果胶酶、纤维素酶分别处理,与未加酶组比较,得出优酶,探讨优酶的用量、时间、温度、pH对绿原酸得率的影响.结果:果胶酶较纤维素酶提取绿原酸得率高,优酶提取佳条件为:加入pH 4.5果胶酶0.5%、在50℃酶解1.5h,再在70℃浸提2次/1 h,其绿原酸含量为2.87%.结论:酶法提取山银花能提高绿原酸得率.
作者:向德标;罗李娜;胡乔铭;裴刚;王晓明;蒋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8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对比两组退热时间、意识恢复正常时间及转为复杂性热性惊厥例数.结果: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意识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转复杂性惊厥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可使小儿热性惊厥发热持续时间和意识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降低复杂性热性惊厥的发生率.
作者:谢基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穴位离子导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药物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均采用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黄芪多糖离子导入特点穴位;药物对照组用普米克气雾剂治疗.结果:临床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经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2组FEV1%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黄芪多糖穴位离子导入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药物.黄芪多糖穴位离子导人安全性高,患儿依从性好,适宜于对小儿进行治疗操作.
作者:罗娟娟;陈小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