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华;李良东;韩立民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结合1例新生儿EB患儿,对EB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等进展复习.结果:EB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疾病,表现为皮肤黏膜受轻微外力摩擦后起疱疹,这组疾病可简单分为4种亚型,即单纯型、半桥粒型、交界型和营养不良型.确诊靠基因定位、透视电子显微镜和免疫荧光检测,无条件可通过临床表现和家族史来诊断.应与新生儿脓疱疮、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先天性梅毒等病鉴别.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根本方法.结论:新生儿EB临床表现复杂,确诊较困难,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根本方法.
作者:廖红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经闭孔至阴道无张力吊带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4例女性SUI患者,均采用TVT-O治疗.结果:24例SUI患者均顺利完成TVT-O,时间18~ 42 min,平均26 min,出血量12~36 mL,平均20 mL.住院时间2~4d,平均3.2d.术中、术后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出院后患者均得到随访,未再复发尿失禁,也未出现排尿困难等.结论:TVT-O是治疗女性SUI的一种理想术式.具有简单安全,疗效确切,创伤低,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维;周茜;郑靖莉;李健;苏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十二指肠损伤属腹内脏器严重伤,诊治较困难,病死率高达10% ~27.8%[1].并且由于其本身及其毗邻器官在解剖及生理上的特殊性,一旦损伤,术前诊断困难,即使剖腹探查中也易发生漏诊,初次手术探查漏诊高达10%~20%[2].因而对本病应予以高度重视.现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1月间,我院共收治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16例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陈平;郭庆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超声引导下赛丁格技术在PICC(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选择上肢外周静脉血管条件差、传统方法置入PICC困难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非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PICC置管.比较PICC置管成功率.结果: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赛丁格技术成功解决了血管条件差引起置管成功率低的问题,提高了PICC置管的成功率.
作者:罗金莲;伊秀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造口患者在使用一件式造口袋时,常用造口尺测量造口直径,然后用笔在底盘粘贴纸上描出造口的孔径.当造口形状不规则时,较难准确测量、描出造口的大小及形状,或因人的视觉失误,描出的形状与实际形状正好左右相反,所以在裁剪底盘时,剪出的孔洞常无法与造口匹配而需反复修改,既消耗时间,又可能导致造口袋的浪费等.我科在工作中采用透明塑料纸描摹造口形状复印到造口袋底盘粘贴纸上的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永莲;黄小梅;方琴;冷维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介绍一种分段优化方法在鼻咽癌调强计划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分段优化方法是指将调强计划分两段计划优化和执行,第一段计划优化靶区包括肿瘤区、阳性淋巴结区、高危区和预防照射区,执行同期小野加量治疗,第二段计划只针对肿瘤区进行缩野推量.该方法的应用过程和效果用1例鼻咽癌病例做演示.结果:对于鼻咽癌,分段优化方法的调强计划设计相对传统同期小野加量调强计划设计可以提高高危区和预防区单次剂量,靶区剂量分布更加均匀,减少重要器官受量,同时减少计划投射跳数.结论:分段优化方法可以在鼻咽癌调强计划设计中应用.
作者:郭海亮;叶建明;王艳雪;袁军;许明君;王祥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设计并制作对新生儿患儿体位约束的约束带.方法:使用魔术扣体位约束带来减少护理风险,增加人性化护理、减少患儿哭闹与恐惧,防止意外伤害,增加安全舒适感.结果:观察患儿使用魔术扣体位约束带后舒适、安静,未出现约束带脱落,意外伤害等.结论:魔术扣体位约束带设计合理、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固定牢固,对患儿能达到安全有效的约束固定效果.
作者:幸华兰;丁明娥;李文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小儿秋季腹泻病[1]是儿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好发于冬春季节.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水样便或蛋花样便腹泻,伴有烦渴、尿少、精神饮食差,并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很易危及患儿生命,甚至出现死亡.现就我院收治的92例小儿秋季腹泻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陈昌延;郭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袖带宽度与臂围关系对血压的准确测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上需要行动脉有创测压的18岁以上患者300例,在进行手术前同时测量直接血压和间接血压各3次,取平均值.测量身高、体重、上臂围,计算体质量指数、平均动脉压(MBP).结果:300例患者臂围均值为(28.8±3.9)cm,臂围≥27 cm有71.3%.直接血压总体上比普通袖带测量的间接血压要高(P<0.001);且随着臂围的增大,普通袖带测量的间接血压值逐渐增大,与直接血压的差值增大,臂围在27 ~ 34 cm及臂围≥34 cm组平均动脉压的差值分别为(0.9±6.1)、(-8.3 ±5.4)mmHg(均P<0.01);臂围≥27 cm时,普通袖带测量的间接血压较直接血压要高,且臂值越大,差值越大.结论:人群中上臂围周径≥27 cm时,应用目前临床普通袖带测量血压会带来较明显的误差,我们应使用与臂围相匹配的袖带测量血压以减少假性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谢东阳;刘征辉;蔡九妹;谢东明;钟一鸣;危小军;廖伟;赖小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原发于肾脏的平滑肌瘤罕见,约占肾脏肿瘤的0.18%.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1例肾脏原发性平滑肌瘤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45岁,因体检发现左侧腹膜后占位4天于2010年12月5日入院.体检:体温36.6℃,心率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70 mmHg.腹部平坦,腹肌软,全腹未触及明确包块,左上腹稍饱满.心肺检查正常.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正常.
作者:肖海;杨晓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泌尿系成像对输尿管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五年来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先天性输尿管畸形患者50例,所有病例均行64排CT平扫、双期增强及延时扫描,并在ADW4.4工作站中利用MPR、CPR、MIP、VR技术进行后处理.结果:50例患者中,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20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1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3例,输尿管囊肿6例,输尿管异位开口2例,先天性巨输尿管3例,所有病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结论:64排螺旋CT泌尿系成像及后处理能清楚显示异常输尿管的形态、走形及周围结构关系,是先天性输尿管疾病诊断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苏子慧;钟福兴;王俊;邱慧林;刘少强;郭少华;吴颋;许红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锂盐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急性狂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双相情感障碍急性狂躁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碳酸锂治疗,观察组口服奎硫平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6%,显著高于对照组(8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躁狂量表(BRM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分无统计差异(P>0.05),但治疗2周、4周、8周后,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在治疗2周、4周后的BRMS和CGI-SI评分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在BRMS和CGI-SI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奎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急性狂躁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患者耐受程度高,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璎;谢光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新医疗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膀胱癌患者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后患者改变了原有的正常排尿方式,需终生佩戴造口袋收集尿液,因疾病和造口本身给患者带来了心理、生理、病理一系列的变化[1].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造口的护理方法,使其尽快适应新的排尿方式,2011年8月~2013年1月,我们对60例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患者进行总结,结果表明该造口护理不仅能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治疗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方法,提高临床预防治疗效率.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入住的200名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100名设为观察组,对其使用噬菌体治疗,另外一组100名设为对照组,对其使用常规抗生素的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以及满意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裂解临床分离MRSA生物膜噬菌体筛选的方法对于治疗细菌性感染有良好作用.
作者:舒本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赣州城区居民体质指数与代谢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方法:体检者填写个人健康信息调查表,测量身高、体重、体质指数、血压,抽血查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000例受检者,其中男性3960例,女性3040例,年龄19 ~64岁,平均年龄45.6岁;代谢综合征共1785例,占25.5%,发病率高,超重及肥胖发病率高,共168例,占24.1%,当BMI> 24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达68.7%,呈显著上升.结论:赣州城区居民总体状况令人堪忧,超重及肥胖、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均较高,且二者呈正相关,应及早制定干预措施,提倡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加强锻炼,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作者:吴丽萍;戴龙华;钟久鸫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在我国和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是常见病、多发病,抗高血压药物已经是世界研究的热点.其中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为靶标的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对以RAS为靶标的经典抗高血压药物进行临床评价,并对该靶标的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赖智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经关节镜手术治疗的48例膝关节疾病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8例膝关节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多种有效综合护理措施后,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均痊愈康复出院.结论:膝关节手术围手术期间采取多种有效综合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陈建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左心室血液及室间隔CT值与血红蛋白浓度的关系,探讨左心室血液低密度诊断成人贫血的特征.方法:收集27例CT平扫示左心室血液低密度,经外周血检验证实为贫血的成人病例,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person方法分析成人左心室血液及室间隔CT值与血红蛋白(HGB)浓度的关系.收集63例CT平扫示左心室血液低密度,经外周血检验证实贫血,并具有完整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左心室血液低密度诊断成人贫血的平均年龄、平均HGB浓度及贫血原因构成比.结果:27例贫血患者心脏CT值与HGB的关系①HGB浓度与CT差值(室间隔与左心室血液CT值之差)相关性:r=-0.567,P<0.01;②HGB浓度与CT比值(左心室血液与室间隔CT值之比)相关性:r=0.558,P<0.01;③HGB浓度与左心室血液CT值相关分析:r=0.420,P=0.029.63例CT平扫示左心室血液低密度经外周血检验确诊的贫血患者平均年龄(57±15.7)岁,平均HGB为(73±19.5) g/L,肿瘤性贫血约36.5%、肾性贫血约19.1%、失血性贫血约14.3%.结论:左心室血液CT值、CT差值及CT比值与HGB浓度显著线性相关,是左心室血液低密度诊断贫血的可靠依据;左心室血液低密度诊断成人贫血以中老人多见,多为中偏重度贫血,病因以肿瘤性贫血常见、其次是肾性及失血性贫血.
作者:许凡勇;卢绍辉;刘少强;郭少华;王俊;许红雨;谢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与患儿空腹血糖的变化及空腹血糖在预测病情轻重的价值.方法:观察60例患儿空腹血糖的变化及病情轻重,其中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30例,非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30例.结果:30例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血糖均值为(7.80±2.12) mmol/L,有16例为重症手足口病,重症比例为53.3%.30例非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血糖均值为(5.06±2.05) mmol/L,有4例为重症手足口病,重症比例为13.3%.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与非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比较,血糖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5);重症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 <0.05).结论: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与空腹血糖存在相关性,可以早期发现EV-71病毒感染,更好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降低手足口病死亡率.
作者:王华彬;钟小明;王玲;刘跃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在老年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69例腕管综合征老年患者应用丹迪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查的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资料.结果:本组69例病例中81只患侧腕进行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异常率为100%,其中感觉潜伏期异常100%,SCV异常87%,感觉动作电位下降96.2%.运动潜伏期异常72.8%,运动电位下降49.3%,MCV异常48.1%,大鱼际肌.EMG异常19.8%.SCV异常率较EMG高,SCV异常率较MCV高.结论:腕管综合征肌电图检查中感觉神经较运动神经检查更为敏感,并且通过肌电图检查可确定正中神经的损伤程度从而进一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徐芳;吴平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