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段优化方法在鼻咽癌调强计划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郭海亮;叶建明;王艳雪;袁军;许明君;王祥财

关键词:调强计划, 分段优化, 单次剂量, 计划品质
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分段优化方法在鼻咽癌调强计划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分段优化方法是指将调强计划分两段计划优化和执行,第一段计划优化靶区包括肿瘤区、阳性淋巴结区、高危区和预防照射区,执行同期小野加量治疗,第二段计划只针对肿瘤区进行缩野推量.该方法的应用过程和效果用1例鼻咽癌病例做演示.结果:对于鼻咽癌,分段优化方法的调强计划设计相对传统同期小野加量调强计划设计可以提高高危区和预防区单次剂量,靶区剂量分布更加均匀,减少重要器官受量,同时减少计划投射跳数.结论:分段优化方法可以在鼻咽癌调强计划设计中应用.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预警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在糖尿病并高血压病患者中发生脑卒中的临床预警作用.方法:选取就诊时PLA ≥3 μmol/L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调脂、扩血管等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一日一次.两组根据LPA含量再将其分为二个亚组:轻度升高组(3.0 μmol/L≤LPA <4.0 μmol/L),显著升高组(LPA≥4.0μmol/L),全部患者于入院或就诊时及第3个月、第6个月监测血浆LPA含量,观察拜阿司匹林对患者LPA变化的影响,同时随访记录六个月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浆LPA含量均有下降,试验组更为明显.试验组治疗六个月内脑梗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A在发生急性脑梗死时具有预警作用,LPA越高发生脑梗死风险越大,拜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血浆LPA含量,对预防脑梗死发病有重要作用.

    作者:钟义斌;刘南海;刘事明;曾照环;刘文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袖带宽度与臂围的关系对血压测量值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袖带宽度与臂围关系对血压的准确测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上需要行动脉有创测压的18岁以上患者300例,在进行手术前同时测量直接血压和间接血压各3次,取平均值.测量身高、体重、上臂围,计算体质量指数、平均动脉压(MBP).结果:300例患者臂围均值为(28.8±3.9)cm,臂围≥27 cm有71.3%.直接血压总体上比普通袖带测量的间接血压要高(P<0.001);且随着臂围的增大,普通袖带测量的间接血压值逐渐增大,与直接血压的差值增大,臂围在27 ~ 34 cm及臂围≥34 cm组平均动脉压的差值分别为(0.9±6.1)、(-8.3 ±5.4)mmHg(均P<0.01);臂围≥27 cm时,普通袖带测量的间接血压较直接血压要高,且臂值越大,差值越大.结论:人群中上臂围周径≥27 cm时,应用目前临床普通袖带测量血压会带来较明显的误差,我们应使用与臂围相匹配的袖带测量血压以减少假性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谢东阳;刘征辉;蔡九妹;谢东明;钟一鸣;危小军;廖伟;赖小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坐式分娩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坐式分娩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4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坐式分娩体位,对照组采用仰卧位分娩体位.对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会阴裂伤Ⅲ度以上及产后出血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Ⅲ度以上及产后出血与对照组会阴裂伤Ⅲ度以上及产后出血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坐式分娩能够使第二产程时间有效缩短,使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均得到有效降低,是一种有效的自然分娩体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王胜华;饶淑燕;陈幼琴;王国娥;乐永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赣州市城区居民体质指数与代谢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赣州城区居民体质指数与代谢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方法:体检者填写个人健康信息调查表,测量身高、体重、体质指数、血压,抽血查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000例受检者,其中男性3960例,女性3040例,年龄19 ~64岁,平均年龄45.6岁;代谢综合征共1785例,占25.5%,发病率高,超重及肥胖发病率高,共168例,占24.1%,当BMI> 24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达68.7%,呈显著上升.结论:赣州城区居民总体状况令人堪忧,超重及肥胖、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均较高,且二者呈正相关,应及早制定干预措施,提倡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加强锻炼,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作者:吴丽萍;戴龙华;钟久鸫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异位胃黏膜显像在小儿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99mTcO4-异位胃黏膜显像在小儿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下消化道出血的小儿患者进行99mTcO4-异位胃黏膜显像检查,并参照临床终的结果对显像检查资料进行评价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显像阳性9例,占36%,包括全部显像阳性和5例显像阴性患者总共14例进行了手术,证实7例为Meckel's憩室,影像特征呈小圆形或类圆形异常浓聚灶,常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围,位置固定,其中1例Meckel's憩室显像呈假阴性;小肠重复畸形2例,影像特征呈肠袢形或大团块状异常浓聚灶,不规则.1例显像呈假阳性,手术证实为小肠息肉.结论:99mTcO4-异位胃黏膜显像对小儿下消化道出血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该方法简单、无创、准确性高,是临床诊断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的一种高效、可行的检查方法.

    作者:黄谋清;张水香;曾小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早期干预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治疗的中重度HIE患儿50例.根据家属自愿选择,将5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30例,非干预组2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20例.对干预组及非干预组均按照“九五”攻关项目HIE治疗协作组制定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方案(试行稿)规范治疗后,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干预治疗,非干预组无早期干预治疗.采用Gesell评价神经发育情况,并于18月龄时与正常儿童对照.结果:3月龄时干预组与非干预组Gesell评分(DQ)比较无显著性差异;6、12月龄时干预组各能区DQ高于非干预组;18月龄时干预组与正常组各能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干预组及正常组各能区DQ均较非干预组明显提高.结论:早期干预治疗能够改善HIE患儿预后,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吴桂华;邵银进;曾圆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奎硫平与锂盐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急性狂躁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锂盐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急性狂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双相情感障碍急性狂躁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碳酸锂治疗,观察组口服奎硫平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6%,显著高于对照组(8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躁狂量表(BRM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分无统计差异(P>0.05),但治疗2周、4周、8周后,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在治疗2周、4周后的BRMS和CGI-SI评分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在BRMS和CGI-SI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奎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急性狂躁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患者耐受程度高,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璎;谢光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为靶标的抗高血压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在我国和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是常见病、多发病,抗高血压药物已经是世界研究的热点.其中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为靶标的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对以RAS为靶标的经典抗高血压药物进行临床评价,并对该靶标的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赖智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癀片外敷氟尿嘧啶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氟尿嘧啶是一种抗代谢药,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消化道癌疗效较好,常被用于多种化疗方案中.经化疗泵持续泵入氟尿嘧啶可提高临床化疗效果,但静脉炎发生率高,表现为注射部位红、肿、热、痛,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我院从2012年1月始对化疗泵慢速静脉注射5-氟尿嘧啶进行化疗的患者,选用新癀片(厦门中药厂生产)外用,用白醋调化,在5-氟尿嘧啶输入时在肢体的穿刺部位以上沿着静脉血管外敷,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云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儿在空气加压舱中使用输氧头罩治疗的体会

    在空气加压舱中,通常患者是戴面罩吸氧治疗,但由于小儿哭闹不合作、不愿戴面罩、不会主动吸氧、甚至抓掉面罩等特点,导致小儿戴普通面罩存在佩戴不紧、佩戴困难、面罩密闭不严,使氧气外漏,患儿吸入氧浓度偏低,导致疗效差,使舱内氧浓度过高,存在不安全性.为了让患儿在空气加压舱中安全、舒适、有效的治疗,4年来,我院就小儿在空气加压舱中应用QYTZ-1型输氧头罩吸氧解决了这一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金玉;钟江;伍国华;邱洁琪;李立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引流袋悬挂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外科病人手术后经常会放置引流管,有些甚至需要放置多根引流管,妥善固定和放置引流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传统固定装置有挂钩、别针、绳子等,普遍存在不方便、易脱落、安全性差等缺点,容易发生管道脱落.为解决上述问题,做好管道护理工作,我们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新型引流袋悬挂装置,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颖芳;陈秀萍;康举梅;欧阳良美;刘青萍;黄菊如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顺产产程中运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顺产产程中运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及效果,为进一步提高顺产的护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我院2012年1~12月期间的顺产产妇中选取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以随机方式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导乐陪伴分娩护理组(观察组),每组各60例,通过对两组产妇的顺产出血量和产程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出血量和产程等情况的研究比较发现,对照组的出血量明显高于观察组,且对照组的产程时间也高于观察组,观察组的顺产更加安全有效,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顺产产程中采用导乐陪伴分娩的护理模式,能够进一步减少产妇的出血量和缩短产程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产妇的护理质量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产妇顺产方面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胡山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48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经关节镜手术治疗的48例膝关节疾病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8例膝关节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多种有效综合护理措施后,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均痊愈康复出院.结论:膝关节手术围手术期间采取多种有效综合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陈建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制分离式固定架在血透机排水管路中的应用

    目的:防止血透机排水软管与下水道直接接触,让污水准确的排入下水道,达到防溢、防漏、防止逆行感染,保障患者透析安全、保持环境卫生.方法:对血液透析排水管路中血透机废液排水软管与下水道衔接部分进行分析研究,自行设计一种分离式固定架,既可以防止血透机排水软管与下水道直接接触,又能让污水准确的排入下水道,达到防溢、防漏、防止逆行感染的目的,同时又能保障患者透析安全及环境卫生.结果:自制分离式固定架,既可以防止血透机排水软管与下水道直接接触,又能让污水准确的排入下水道,起到了防溢、防漏、防止逆行感染,保障患者透析安全及环境卫生.结论:该固定架制作简单、经济实惠、操作简便、使用方便,大大降低了逆行感染的机会,延长了排水软管的使用寿命,符合血液透析规范化管理的要求,满足了患者对透析安全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可将其推广到其他兄弟医院使用.

    作者:李意华;钟静静;刘德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幻听的疗效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幻听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收集40例临床伴难治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随机分为rTMS真刺激组和rTMS伪刺激组,每组各20例,分别给予连续10天的1 Hz双背侧前额叶低频(1 Hz) rTMS真刺激和伪刺激治疗,治疗期间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种类及剂量不变.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比较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异.结果:低频rTMS真刺激组疗效明显优于伪刺激组,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 Hz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难治性幻听症状,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朱琳;刘少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应用综合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目的:考察综合管理模式对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以及综合身体状况发展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方法:对近几年来解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管理模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相关信息以及综合管理模式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结果:基础组与实验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评分分别为(3.4/6.7,2.3/7.0,3.7/7.5),血糖自我监测结果分别为(19/76,27/81,22、88/),血糖控制结果分别为(8.67/5.37,13.45/6.87).结论: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对于患者的病情控制是有较大差别的.实验组患者在进行社区综合管理护理工作后,其糖尿病相关知识、血糖自我监管工作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实验组患者血糖的控制水平也明显高于采用家庭自护理的对照组患者.

    作者:张世幸;刘振优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X线平片与CT检查在复杂性髋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X线平片与CT检查在诊断复杂性髋关节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2例髋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X线组和CT组,每组各31例,分别比较两组漏诊误诊的发生情况.结果:X线组和CT组在骨折漏诊率及关节内骨碎片漏诊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X线组骨折漏诊率为29.03%,CT组为3.23%;X线组关节内骨碎片漏诊率为41.94%,CT组则没有出现此类情况.两组在关节内骨碎片误诊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X线平片检查,CT检查在诊断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方法能够提高骨折诊断率,准确定位关节内骨碎片的位置,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海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制新生儿魔术扣体位约束带及使用体会

    目的:设计并制作对新生儿患儿体位约束的约束带.方法:使用魔术扣体位约束带来减少护理风险,增加人性化护理、减少患儿哭闹与恐惧,防止意外伤害,增加安全舒适感.结果:观察患儿使用魔术扣体位约束带后舒适、安静,未出现约束带脱落,意外伤害等.结论:魔术扣体位约束带设计合理、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固定牢固,对患儿能达到安全有效的约束固定效果.

    作者:幸华兰;丁明娥;李文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肿瘤中STAT3、P-STAT3的表达及与EMT关系的研究进展

    上皮细胞间质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指具有极性的上皮细胞转化成具有活动能力的间质细胞的过程,在胚胎发生与器官发育、肿瘤形成和转移以及组织纤维化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均有表现;STAT3是酪氨酸磷酸化激活的STAT家族成员之一,它的异常激活与细胞的恶性转化进程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中,STAT3可以通过影响EMT现象进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本文综合目前的相关研究进展,就STAT3、P-STAT3及EMT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钟宝元;刘艳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改良子宫骶骨固定术治疗子宫脱垂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子宫骶骨固定术在治疗子宫脱垂中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子宫脱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术后随访评价患者主观满意度和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结果:改良子宫骶骨固定术治疗的患者(19例)其平均手术时间为(35.44±3.5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9.88 +12.11) mL与其他方式的手术相比,其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主观满意率为100%;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出现和发生.结论:改良子宫骶骨固定术在治疗子宫脱垂中相对可靠、安全.

    作者:刘金英;胡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