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多糖穴位离子导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对照研究

罗娟娟;陈小波

关键词:黄芪多糖, 穴位离子导入, 小儿支气管哮喘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多糖穴位离子导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药物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均采用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黄芪多糖离子导入特点穴位;药物对照组用普米克气雾剂治疗.结果:临床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经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2组FEV1%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黄芪多糖穴位离子导入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药物.黄芪多糖穴位离子导人安全性高,患儿依从性好,适宜于对小儿进行治疗操作.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引流袋悬挂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外科病人手术后经常会放置引流管,有些甚至需要放置多根引流管,妥善固定和放置引流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传统固定装置有挂钩、别针、绳子等,普遍存在不方便、易脱落、安全性差等缺点,容易发生管道脱落.为解决上述问题,做好管道护理工作,我们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新型引流袋悬挂装置,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颖芳;陈秀萍;康举梅;欧阳良美;刘青萍;黄菊如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输液泵加压输入甘露醇的应用

    甘露醇静脉人工加压滴注对患者存在着诸多的危险因素.人工加压滴注有空气栓塞、药液污染等隐患;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滴注甘露醇可导致肾功能损伤、诱发心律失常、低颅压症、一过性晕厥、静脉炎等临床不良反应[1].通过输液泵定容控制即可以减少患者的危险性、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又可以减少由于人工加压可能造成的污染等.同时避免了液速不正确引起的医患纠纷,保证药物的疗效和输入安全.我科对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选用输液泵定容控制输入甘露醇42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袖带宽度与臂围的关系对血压测量值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袖带宽度与臂围关系对血压的准确测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上需要行动脉有创测压的18岁以上患者300例,在进行手术前同时测量直接血压和间接血压各3次,取平均值.测量身高、体重、上臂围,计算体质量指数、平均动脉压(MBP).结果:300例患者臂围均值为(28.8±3.9)cm,臂围≥27 cm有71.3%.直接血压总体上比普通袖带测量的间接血压要高(P<0.001);且随着臂围的增大,普通袖带测量的间接血压值逐渐增大,与直接血压的差值增大,臂围在27 ~ 34 cm及臂围≥34 cm组平均动脉压的差值分别为(0.9±6.1)、(-8.3 ±5.4)mmHg(均P<0.01);臂围≥27 cm时,普通袖带测量的间接血压较直接血压要高,且臂值越大,差值越大.结论:人群中上臂围周径≥27 cm时,应用目前临床普通袖带测量血压会带来较明显的误差,我们应使用与臂围相匹配的袖带测量血压以减少假性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谢东阳;刘征辉;蔡九妹;谢东明;钟一鸣;危小军;廖伟;赖小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X线平片与CT检查在复杂性髋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X线平片与CT检查在诊断复杂性髋关节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2例髋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X线组和CT组,每组各31例,分别比较两组漏诊误诊的发生情况.结果:X线组和CT组在骨折漏诊率及关节内骨碎片漏诊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X线组骨折漏诊率为29.03%,CT组为3.23%;X线组关节内骨碎片漏诊率为41.94%,CT组则没有出现此类情况.两组在关节内骨碎片误诊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X线平片检查,CT检查在诊断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方法能够提高骨折诊断率,准确定位关节内骨碎片的位置,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海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改良回流灌肠术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应用和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回流灌肠效果.方法:5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30例采用回流灌肠加石蜡油及灭滴灵保留灌肠相结合方法灌肠,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方法灌肠.观察两组清洁肠道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灌肠清洁肠道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儿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回流灌肠加石蜡油保留灌肠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灌肠.

    作者:张文红;伊秀英;李莉辉;邓作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顺产产程中运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顺产产程中运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及效果,为进一步提高顺产的护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我院2012年1~12月期间的顺产产妇中选取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以随机方式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导乐陪伴分娩护理组(观察组),每组各60例,通过对两组产妇的顺产出血量和产程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出血量和产程等情况的研究比较发现,对照组的出血量明显高于观察组,且对照组的产程时间也高于观察组,观察组的顺产更加安全有效,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顺产产程中采用导乐陪伴分娩的护理模式,能够进一步减少产妇的出血量和缩短产程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产妇的护理质量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产妇顺产方面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胡山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48例,对患儿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患儿护理前后的恢复状况.结果:患儿住院时间为7~35d,治愈46例,占95.83%,2例患儿好转.护理后患儿临床效果显著提高.结论: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儿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吴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宫颈癌组织中COX-2、MMP-9与VEGF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研究三者的相关性.方法:以45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组织作为研究组,30例因其他原因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COX-2、MMP-9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MMP-9及VEGF在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OX-2、MMP-9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COX-2与MMP-9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COX-2与VEGF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结论:COX-2、MMP-9与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相关,COX-2可能刺激MMP-9分泌,诱导VEGF生成,促进宫颈癌内形成新生血管,加速宫颈癌的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作者:黄晶;李荣;王冬梅;雷先华;余瑛;申昌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改良RPMI 1640培养人芽囊原虫的实验观察

    目的:探讨自制改良RPMI 1640培养基的效果.方法:收集lock氏液鸡蛋斜面双相培养基(LES)中的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B.h)滋养体,按2×105细胞每管接种于普通1640和改良1640培养基中,加入20%小牛血清及抗生素,调整pH值为7.5,除氧置37℃厌氧罐中培养.每24h计数一次,观察B.h在培养基中的虫体形态、生长高峰和增殖数量.结果:10天内改良1640培养基的pH值恒定为7.5;虫体直径4~8 μm,形态结构清晰,虫体规则,以空泡型为主,颗粒型可见,包囊较普通1640培养基中少;生长高峰期为第4~5天,生长周期均与普通1640培养基中的相似,但虫体达高峰值后下降较慢.结论:改良RPMI1640适宜于人芽囊原虫的体外增殖培养.

    作者:李小花;邓婷;李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补片联合透明质酸钠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补片联合透明质酸钠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效果.方法:收集腹股沟疝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采用腹腔镜腹腔内补网片法(IPOM)及透明质酸钠,进行修复,对照组除不给予透明质酸钠,其余步骤与观察组相同;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性时间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耗时、术后进食、下床、拆线及住院时间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两组腹胀、尿潴留的例数同样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但在复发方面,对照组有4例在手术一年以后出现复发,而对照组无复发;对照组术后3例出现不同程度肠梗阻,但观察组无肠梗阻病例.结论:腹腔镜IPOM及透明质酸钠方法治疗腹股沟疝安全可行,不易复发,无肠粘连等并发症.

    作者:段泽辉;杨件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死亡1例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结合1例新生儿EB患儿,对EB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等进展复习.结果:EB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疾病,表现为皮肤黏膜受轻微外力摩擦后起疱疹,这组疾病可简单分为4种亚型,即单纯型、半桥粒型、交界型和营养不良型.确诊靠基因定位、透视电子显微镜和免疫荧光检测,无条件可通过临床表现和家族史来诊断.应与新生儿脓疱疮、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先天性梅毒等病鉴别.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根本方法.结论:新生儿EB临床表现复杂,确诊较困难,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根本方法.

    作者:廖红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胃肠肿瘤患者术前PICC置管的优势分析

    目的:总结胃肠肿瘤患者手术前PICC置管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胃肠肿瘤患者手术前置PICC导管和化疗期置PICC导管在静脉置管次数和注射材料消耗,护理工作量和手术时间等方面的差别.结果:手术前置PICC导管比化疗期置PICC导管置管次数少,有消耗注射材料少,节省医疗费用、减轻护理工作量、缩短手术时间等优势.结论:胃肠肿瘤患者在手术前放置PICC导管比化疗时放置PICC导管优点多,更适宜.

    作者:伊秀英;洪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分段优化方法在鼻咽癌调强计划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介绍一种分段优化方法在鼻咽癌调强计划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分段优化方法是指将调强计划分两段计划优化和执行,第一段计划优化靶区包括肿瘤区、阳性淋巴结区、高危区和预防照射区,执行同期小野加量治疗,第二段计划只针对肿瘤区进行缩野推量.该方法的应用过程和效果用1例鼻咽癌病例做演示.结果:对于鼻咽癌,分段优化方法的调强计划设计相对传统同期小野加量调强计划设计可以提高高危区和预防区单次剂量,靶区剂量分布更加均匀,减少重要器官受量,同时减少计划投射跳数.结论:分段优化方法可以在鼻咽癌调强计划设计中应用.

    作者:郭海亮;叶建明;王艳雪;袁军;许明君;王祥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围手术期造口护理体会

    随着新医疗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膀胱癌患者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后患者改变了原有的正常排尿方式,需终生佩戴造口袋收集尿液,因疾病和造口本身给患者带来了心理、生理、病理一系列的变化[1].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造口的护理方法,使其尽快适应新的排尿方式,2011年8月~2013年1月,我们对60例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患者进行总结,结果表明该造口护理不仅能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一期颈椎前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2例体会

    目的:探讨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联合前路选择性融合治疗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例重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联合前路1~2个节段选择性融合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安全接受手术,肢体无力、麻木及神经痛症状缓解明显.无不可逆神经损伤,无融合失败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一期颈椎后路单开门联合前路选择性融合治疗重度脊髓型颈椎病能获得良好的减压效果,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卢和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晚断脐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研究

    我院从2012年3月开始比较早断脐和晚断脐方法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选择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胎龄满28周但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排除胎儿宫内窘迫)为研究对象,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从早产儿肩娩出至使用血管钳钳夹阻断脐带血供的时间≤10 s断脐的50例为对照组,≥120 s断脐的为实验组,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及早产儿出生时体重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戌萍;陈永华;陈桂花;张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治疗效果,寻找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佳麻醉方式.方法:本院70例老年患者进行了下肢手术,其中35例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另35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CEA),对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固定时间、用药量、术中各时点HR、SBP、DBP、SPO2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麻醉效果、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固定时间、用药量,二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二组HR、SBP、DBP在注药后各时点均比麻醉前变化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注药后5、15、30 min、手术结束时,二组HR、SBP、DBP、SP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硬膜外麻醉(CEA)相比,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药量少、起效快、阻滞时间长、麻醉更平稳、镇痛效果更确切,对老年患者呼呼、循环功能影响小.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CSEA)可作为一种首选的麻醉方法.

    作者:李以茂;陈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降噪呼吸机管道固定支架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制降噪呼吸机管道固定支架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方法:使用HS5633B型通用声级计,测量在机械通气环境下,NICU暖箱内分别使用降噪呼吸机管道固定支架和原装呼吸机管道吊臂固定呼吸机管道患儿耳边的噪音情况.研究对象为NICU中在暖箱内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112例,分为降噪呼吸机管道固定支架组和原装呼吸机管道吊臂组,比较两组呼吸机管道扭曲受压、气管插管滑脱、机械通气时间的情况.结果:安静时间段使用降噪呼吸机管道固定支架和原装呼吸机管道吊臂固定呼吸机管道患儿耳边的噪音分别为(54.1±1.6) dB和(55.6±1.5) dB,嘈杂时间段患儿耳边的的噪音分别(55.8±2.6)和(59.6±3.1) d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降噪呼吸机管道固定支架组气管插管滑脱率显著低于原装呼吸机管道吊臂组(P<0.05),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呼吸机管道扭曲和受压率变化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暖箱内降噪呼吸机管道固定支架有降噪作用,机械通气新生儿在相对低噪音环境下,能减少气管插管滑脱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

    作者:何淑英;李兵飞;张喜清;郭洲萍;刘诗贤;张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改良子宫骶骨固定术治疗子宫脱垂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子宫骶骨固定术在治疗子宫脱垂中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子宫脱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术后随访评价患者主观满意度和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结果:改良子宫骶骨固定术治疗的患者(19例)其平均手术时间为(35.44±3.5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9.88 +12.11) mL与其他方式的手术相比,其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主观满意率为100%;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出现和发生.结论:改良子宫骶骨固定术在治疗子宫脱垂中相对可靠、安全.

    作者:刘金英;胡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64排螺旋CT泌尿系成像在输尿管先天畸形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泌尿系成像对输尿管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五年来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先天性输尿管畸形患者50例,所有病例均行64排CT平扫、双期增强及延时扫描,并在ADW4.4工作站中利用MPR、CPR、MIP、VR技术进行后处理.结果:50例患者中,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20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1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3例,输尿管囊肿6例,输尿管异位开口2例,先天性巨输尿管3例,所有病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结论:64排螺旋CT泌尿系成像及后处理能清楚显示异常输尿管的形态、走形及周围结构关系,是先天性输尿管疾病诊断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苏子慧;钟福兴;王俊;邱慧林;刘少强;郭少华;吴颋;许红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