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和柏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穴位离子导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药物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均采用支气管哮喘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黄芪多糖离子导入特点穴位;药物对照组用普米克气雾剂治疗.结果:临床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经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2组FEV1%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黄芪多糖穴位离子导入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药物.黄芪多糖穴位离子导人安全性高,患儿依从性好,适宜于对小儿进行治疗操作.
作者:罗娟娟;陈小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完善各项常规检验既是术前准备的内容之一,也是病历质量管理的要求[1].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传统大小便标本收集篮,多由木材或不锈钢制造,且是敞开式的,易致标本污染,影响检验结果,且标本暴露于空气中,既污染环境也不雅观,同时大小便标本无序混放,给护士和检验科人员核对标本增加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本课题组成员根据多年临床工作的观察和实践,从2012年6月开始设计、研制出一款新型大小便标本收集篮,同年12月用于临床,解决了临床在收集、送检大小便标本过程中用具简陋和不规范问题,使大小便标本收集工作更加高效、有序、安全.现将材料与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宋志美;钟惠琴;谢丹;黄晓峰;丁梅;刘其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在空气加压舱中,通常患者是戴面罩吸氧治疗,但由于小儿哭闹不合作、不愿戴面罩、不会主动吸氧、甚至抓掉面罩等特点,导致小儿戴普通面罩存在佩戴不紧、佩戴困难、面罩密闭不严,使氧气外漏,患儿吸入氧浓度偏低,导致疗效差,使舱内氧浓度过高,存在不安全性.为了让患儿在空气加压舱中安全、舒适、有效的治疗,4年来,我院就小儿在空气加压舱中应用QYTZ-1型输氧头罩吸氧解决了这一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金玉;钟江;伍国华;邱洁琪;李立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制改良RPMI 1640培养基的效果.方法:收集lock氏液鸡蛋斜面双相培养基(LES)中的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B.h)滋养体,按2×105细胞每管接种于普通1640和改良1640培养基中,加入20%小牛血清及抗生素,调整pH值为7.5,除氧置37℃厌氧罐中培养.每24h计数一次,观察B.h在培养基中的虫体形态、生长高峰和增殖数量.结果:10天内改良1640培养基的pH值恒定为7.5;虫体直径4~8 μm,形态结构清晰,虫体规则,以空泡型为主,颗粒型可见,包囊较普通1640培养基中少;生长高峰期为第4~5天,生长周期均与普通1640培养基中的相似,但虫体达高峰值后下降较慢.结论:改良RPMI1640适宜于人芽囊原虫的体外增殖培养.
作者:李小花;邓婷;李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此类疾病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方法:2008年3月至2012年10月应用经伤椎置钉+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43例,术前、术后和随访时行X线和CT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s角.比较植骨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s 角.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未出现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s角,与术前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s角,与术后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置钉+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重建脊柱前中柱稳定,恢复伤椎高度,及预防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s角丢失,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刘培倦;陈亚洲;李贵坚;罗治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CT表现及并发症.方法:收集我院2011 ~2013年25例明确诊断维生素K缺乏的婴儿头颅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儿均有颅内出血,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颅内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3例;脑室血肿2例.结论:CT检查可以确诊本病,并可确定出血部位与范围,能发现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是临床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减少病死率与后遗症发生率的重要检查手段.
作者:彭辉;谢再汉;舒予静;杨毅敏;姚卫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无患子提取物对免疫作用的影响.方法:选鼠龄和体质量相近的小鼠,随机分为3组,第1组每天给小鼠灌胃生理盐水20.0 mL/kg,第2组、第3组每天分别给小鼠灌胃无患子提取物溶液2.5、5.0 g/kg,连续10天.末次给药结束后24 h,脱颈椎处死动物,称其体质量、胸腺、脾重,并计算脏器指数,比较各组脾脏和胸腺的变化.结果:无患子提取物能显著增加小鼠的体质量(P<0.05,P<0.01)和显著增加小鼠胸腺指数(P<0.05,P<0.01).结论:无患子提取物能增加小鼠的体质量和小鼠胸腺的质量,说明无患子提取物对小鼠免疫系统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作者:黄强;张道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丹红联合甘露醇治疗内耳眩晕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20%甘露醇进行治疗,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疗程;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半小时内快速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甘露醇进行治疗,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疗程均,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半小时内快速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中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中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4%.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均无丘疹、皮疹、瘙痒、面部潮红、头晕、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并发症.结论:丹红联合甘露醇治疗内耳眩晕症效果明显,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冯李长;徐芳;钟善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防止血透机排水软管与下水道直接接触,让污水准确的排入下水道,达到防溢、防漏、防止逆行感染,保障患者透析安全、保持环境卫生.方法:对血液透析排水管路中血透机废液排水软管与下水道衔接部分进行分析研究,自行设计一种分离式固定架,既可以防止血透机排水软管与下水道直接接触,又能让污水准确的排入下水道,达到防溢、防漏、防止逆行感染的目的,同时又能保障患者透析安全及环境卫生.结果:自制分离式固定架,既可以防止血透机排水软管与下水道直接接触,又能让污水准确的排入下水道,起到了防溢、防漏、防止逆行感染,保障患者透析安全及环境卫生.结论:该固定架制作简单、经济实惠、操作简便、使用方便,大大降低了逆行感染的机会,延长了排水软管的使用寿命,符合血液透析规范化管理的要求,满足了患者对透析安全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可将其推广到其他兄弟医院使用.
作者:李意华;钟静静;刘德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补片联合透明质酸钠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效果.方法:收集腹股沟疝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采用腹腔镜腹腔内补网片法(IPOM)及透明质酸钠,进行修复,对照组除不给予透明质酸钠,其余步骤与观察组相同;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性时间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耗时、术后进食、下床、拆线及住院时间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两组腹胀、尿潴留的例数同样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但在复发方面,对照组有4例在手术一年以后出现复发,而对照组无复发;对照组术后3例出现不同程度肠梗阻,但观察组无肠梗阻病例.结论:腹腔镜IPOM及透明质酸钠方法治疗腹股沟疝安全可行,不易复发,无肠粘连等并发症.
作者:段泽辉;杨件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高危妊娠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初孕妇或疤痕子宫对象3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观察组术前2h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片0.4 mg,术前2 min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5 mL;对照组术前2 min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5 mL,不使用米索前列醇.两组手术方法相同.结果:观察组术中镇痛效果、宫颈扩张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孕妇或疤痕子宫高危妊娠人工流产术中使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镇痛效果明显,能显著软化扩张宫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仁英;杨晶珍;叶凤飞;曾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原发于肾脏的平滑肌瘤罕见,约占肾脏肿瘤的0.18%.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1例肾脏原发性平滑肌瘤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45岁,因体检发现左侧腹膜后占位4天于2010年12月5日入院.体检:体温36.6℃,心率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70 mmHg.腹部平坦,腹肌软,全腹未触及明确包块,左上腹稍饱满.心肺检查正常.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正常.
作者:肖海;杨晓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救治产前子痫19例.现将救治护理过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19例均符合产前子痫的诊断标准,孕妇年龄21 ~39岁,孕周32 ~40周,初产妇16例,经产妇3例.孕32~33周2例,孕34 ~36周者5例,孕37~38周者8例,孕39 ~40周者4例.入院前发生子痫7例,住院后发生子痫12例.18例为单胎,1例为双胎.
作者:顾红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胃肠肿瘤患者手术前PICC置管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胃肠肿瘤患者手术前置PICC导管和化疗期置PICC导管在静脉置管次数和注射材料消耗,护理工作量和手术时间等方面的差别.结果:手术前置PICC导管比化疗期置PICC导管置管次数少,有消耗注射材料少,节省医疗费用、减轻护理工作量、缩短手术时间等优势.结论:胃肠肿瘤患者在手术前放置PICC导管比化疗时放置PICC导管优点多,更适宜.
作者:伊秀英;洪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氟尿嘧啶是一种抗代谢药,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消化道癌疗效较好,常被用于多种化疗方案中.经化疗泵持续泵入氟尿嘧啶可提高临床化疗效果,但静脉炎发生率高,表现为注射部位红、肿、热、痛,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我院从2012年1月始对化疗泵慢速静脉注射5-氟尿嘧啶进行化疗的患者,选用新癀片(厦门中药厂生产)外用,用白醋调化,在5-氟尿嘧啶输入时在肢体的穿刺部位以上沿着静脉血管外敷,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云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改良子宫骶骨固定术在治疗子宫脱垂中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子宫脱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术后随访评价患者主观满意度和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结果:改良子宫骶骨固定术治疗的患者(19例)其平均手术时间为(35.44±3.5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9.88 +12.11) mL与其他方式的手术相比,其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主观满意率为100%;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出现和发生.结论:改良子宫骶骨固定术在治疗子宫脱垂中相对可靠、安全.
作者:刘金英;胡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甘露醇静脉人工加压滴注对患者存在着诸多的危险因素.人工加压滴注有空气栓塞、药液污染等隐患;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滴注甘露醇可导致肾功能损伤、诱发心律失常、低颅压症、一过性晕厥、静脉炎等临床不良反应[1].通过输液泵定容控制即可以减少患者的危险性、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又可以减少由于人工加压可能造成的污染等.同时避免了液速不正确引起的医患纠纷,保证药物的疗效和输入安全.我科对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选用输液泵定容控制输入甘露醇42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新医疗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膀胱癌患者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后患者改变了原有的正常排尿方式,需终生佩戴造口袋收集尿液,因疾病和造口本身给患者带来了心理、生理、病理一系列的变化[1].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造口的护理方法,使其尽快适应新的排尿方式,2011年8月~2013年1月,我们对60例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患者进行总结,结果表明该造口护理不仅能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在麻醉苏醒期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12月211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全身麻醉,术后进入恢复室苏醒,同时做好恢复室护理、专科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211例患者顺利拔管,安全度过苏醒期,送回病房,其3例并发出血,5例并发尿外渗.结论:在苏醒期给予经皮肾镜取石术全麻术后患者严密的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成功和安全顺利度过麻醉苏醒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军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设计并制作对新生儿患儿体位约束的约束带.方法:使用魔术扣体位约束带来减少护理风险,增加人性化护理、减少患儿哭闹与恐惧,防止意外伤害,增加安全舒适感.结果:观察患儿使用魔术扣体位约束带后舒适、安静,未出现约束带脱落,意外伤害等.结论:魔术扣体位约束带设计合理、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固定牢固,对患儿能达到安全有效的约束固定效果.
作者:幸华兰;丁明娥;李文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