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冬莲;黄六英;魏冬华
目的:了解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不适症状及相关因素,分析引起不适的主要原因,探索进一步改善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0例妇科腹腔镜患者围手术期不适症状进行调查.结果:腹部疼痛、喉部不适、肩部疼痛等并发症较为严重,分别为78%、69%、63%;患者术后活动的恢复和进食恢复情况较好,多数患者术后可在床上自由活动,当天即可进食.结论:部分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存在喉部不适、导尿疼痛、腹痛等问题,并且不适症状较重,护理人员应在一定范围内针对这些不适加以干预,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作者:黄铮;杨亚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以数字疼痛分级法(NRS)为标准,随机选择癌性疼痛患者60例,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比较,干预前采用以往的护理经验,针对疾病与症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疼痛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自身对照前,生活质量高于自身对照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缓解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肖开阳;洪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退行性膝关节病变医用臭氧(O3)的注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5月~2012年11月收治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其中A组为医用臭氧治疗组,B组为消炎镇痛液治疗组.A组取内外膝眼穿刺入路,选择7号针穿刺至骨面,回抽无血后,注入40 μg/mL的医用臭氧20 mL.B组:按同一方法穿刺成功后注入消炎镇痛液5 mL.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和3个月的镇痛效果并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AB两组治疗后l周、2周和3个月的VA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A组评分均低于B组;治疗3个月后A组总有效率与B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结论:医用臭氧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变,临床效果明显、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谌锐;钟宝林;朱庆;李以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以老年患者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据医学资料显示,我国帕金森病的总人数高达200万以上(2010年).随着我国人口社会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其中不少并发PD,今后将会更多的PD患者面临临床手术麻醉.有效合理的麻醉管理对于PD患者围术期安全非常关键.目前国内外文献较少关于PD患者麻醉的研究报道,本文回顾新近国内外文献,总结性阐述PD患者的麻醉处理特点,为临床上PD患者的麻醉处理提供参考.
作者:叶军明;郭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腮腺癌不规范手术后进行第二次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3年9月进行腮腺癌不规范手术后又进行第二次手术的60例患者分组,分别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和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速度和情绪波动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康复速度明显快于普通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情绪波动情况明显低于于普通组(P<0.05).结论:对腮腺癌不规范手术后进行二次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很有必要,能够增强患者的信心,对于患者的康复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作者:刘尧萍;张相民;朱小燕;史克琴;王成连;刘孝清;彭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长对儿童患牙病后诊治的重视,儿童牙病就诊患者越来越多,在门诊中常常碰到有些儿童患者在治疗时不合作,影响口腔临床医务人员正常诊疗,本文通过对600例1~12岁牙病患儿按不同年龄分组, 根据Frankl行为分类法,分析儿童口腔疾病患者心理行为表现,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治疗对策.
作者:朱世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脑脊液漏是由于手术操作导致硬脊膜破裂,引起术后脑脊液通过引流管或手术切口流出体外,若处理方式不当,可导致术口不愈合、感染,甚至椎管内感染.椎管内感染是脑脊液漏的严重并发症,因脑脊液循环涉及颅内,故感染可能波及神经中枢,导致颅内感染等,McClelland等报道脊柱手术后颅内感染率为0.4%[1].脑脊液漏常见于腰、颈椎手术术后,胸椎手术脑脊液漏报道较少,我们回顾性分析36例胸椎手术且术中发现硬脊膜破裂病例,其中7例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
作者:赖笑雨;高辉;钟艳春;赖光松;何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制备叶酸修饰的奥沙利铂纳米粒,对其体外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载药量、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对制备叶酸修饰的奥沙利铂纳米粒的方法(包括薄膜分散法、注入法、超声波分散法、逆向蒸发法)进行筛选,再用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叶酸修饰的奥沙利铂纳米粒效果较好,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02±53) nm,Zeta电位为(32.5±5.0) mV,载药量为607.79 μg/mL,包封率为82.50%,12 h累积释放量为78.6%.结论:本实验所制备的叶酸修饰的奥沙利铂纳米粒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较好,工艺相对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黄丽贞;陈晓红;曾书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疑难静脉即患者肥胖、血管充盈欠佳、变异或难以穿刺,在解剖位置上有血管分布的部位用肉眼无法看到或找不到血管者[1].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2],临床上实施静脉化疗时,原则上应选弹性好、比较平坦、管径粗的血管且先远心端后近心端,尽量远离关节.但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因长期化疗导致血管弹性下降,管腔狭窄,管壁硬化,加上一些临床护士缺乏血管保护意识至化疗后期疑难静脉呈明显上升,为了使患儿化疗得以顺利进行,自2009年4月以来,我们对长期住院化疗的21例恶性肿瘤患儿采用指背细小静脉化疗40次,成功35次,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瑞锦;罗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寻常性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可挤出淡黄色脂栓,皮损可表现为白、黑头粉刺,丘疹,脓丘疹或脓疱、结节及囊肿,其主要原因与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及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相关[1].此病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患病,但以青少年发病率为高.我科用中药面膜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痤疮113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地佐辛单独或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探讨并比较两种镇痛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40例ASA Ⅰ~Ⅱ级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组(DF组),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术后2、6、12、24、48 h镇痛、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DF组的2、6和1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D组,DF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结论: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独地佐辛,且相关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陈新荣;邓秋云;郭锐;魏俊;杨俊;叶军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分析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2009~2012年适龄儿童接种疫苗后疑似预防接种反应(以下简称AEFI)的发生情况、监测运转状况.方法:通过对新干县2009~2012年AEFI监测系统的数据统计来分析探讨AEFI的发生情况、监测运转状况.结果:新干县2009~2012年共发生AEFI病例37例,并根据病例的性别、年龄、时间、区域分布、疫苗种类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论:(1)随着国家对AEFI监测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和AEFI监测系统的逐步完善,新干县AEFI监测的各项工作也得到加强.(2)开展AEFI监测工作,对于评价疫苗的安全性、提升预防接种工作的公信力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秋英;刘桂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换药又称交换敷料,是外科基本的技术,包括伤口检查,拆除缝线,更换除去引流物,扩大伤口等[1].通过换药,可以使药物直达病位,起到清热解毒、提脓祛腐、生肌收口、镇痛止痒等作用.慢性难愈性伤口是指一类与创伤部位和宿主有关的创面在预期的时间内不能正常愈合[2].常见于外伤性溃疡、放射性溃疡[3]、感染性伤口、坏死性伤口以及慢性营养不良和糖尿病人等.贝复新(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成分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创面愈合,为创面愈合提供了佳环境,减少换药次数.
作者:罗风英;廖南妮;高木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术前经肾造瘘管冲洗对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在B超定位经皮肾镜钬激光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术前给予经肾造瘘管注入生理盐水加抗生素冲洗治疗;对照组49例,术前常规单纯给予造瘘引流治疗.结果:术前注入生理盐水加抗生素冲洗治疗的实验组术后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术前单纯给予造瘘引流的治疗组(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前者优于后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肾造瘘管冲洗对治疗感染性肾结石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率低,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黄翠林;周小龙;冷松柏;吴金华;饶欣;曾传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印片细胞学与冰冻切片联合应用在乳腺肿块术中诊断的价值.方法:对98例术中送检乳腺肿块进行冰冻切片检查,同时进行术中印片细胞学检查,并以终石蜡切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8例乳腺肿块冰冻切片确诊93例,确诊率94.9%,印片细胞学确诊94例,确诊率95.9%,二者共同确诊96例,确诊率98%.结论:印片细胞学与冰冻切片检查联合应用,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郭广秀;张功亮;王建;陈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成人患者行下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蛛网膜下腔阻滞禁忌症、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布比卡因组(A组)和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B组),每组50例.分别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于麻醉前、蛛网膜下腔给药后各时点:(1)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的变化;(2)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持续时间;(3)舒适程度;(4)牵拉反应;(5)不良反应.结果:(1)患者给药后1(T1)、3(T2)、5(T3)、15(T4)、30(T5)、60(T6)、120(T7) min时SBP、DBP、MAP、HR、SPO2、RR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运动阻滞程度、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舒适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A组有8例患者术中出现牵拉反应,占16%,而B组无1例出现牵拉反应;(6)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可以安全地用于成人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更好地增强和延长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镇痛效果,提高术中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刘晓晖;鲁小民;习丽俊;丁晓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肝损害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分别测定慢性轻度乙型肝炎、慢性中度乙型肝炎、慢性重度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清CA-199水平.结果:乙肝慢性轻度、中度、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乙肝慢性中度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乙肝慢性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显著高于中度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乙肝慢性重度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中CA-199水平随着肝损害程度加重而升高,其可作为评估肝损害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杨爱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47例发生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47例未发生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有统计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间、脑脊液漏、术后白蛋白、术前GCS评分、血糖水平、手术次数、术后激素、后颅窝手术是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间、脑脊液漏、后颅窝手术及血糖等指标是颅脑外伤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间、脑脊液漏、后颅窝手术及血糖水平等因素是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谢贤生;刘胜初;张显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国内一些调查显示,乳腺癌患者手术两年后仍有高达45%左右的焦虑及60%左右的抑郁存在,在治疗期间患者焦虑的发生率更是高达90%以上.随着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也受到了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我们进行心理护理的目的是:解除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并协助她们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及生活环境,从而使治疗顺利进行,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素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肾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28例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临床资料,其中肾结核18例,肾结石重度肾积水60例,肾癌9例,脓肾26例,肾盂癌8例,无功能萎缩肾7例.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80~17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55~280 mL,平均75 mL.结论:经后腹膜行腹腔镜肾切除术具有安全可靠、疼痛轻、创伤微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替代传统的肾切除术.
作者:桂金勇;童宏华;杨巧英;赖云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