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红
介绍了胸片、低剂量螺旋CT及痰液分析等筛查方法(主要是影像学方法)在肺癌筛查中的不同价值及目前的研究现状。
作者:吴晓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治疗颅内动脉瘤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GDC治疗宽颈的动脉瘤(瘤颈直径>4mm者)存在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学者们提出各种不同的改进方法。讨论了较成熟的球囊辅助GDC释放技术的优缺点,也对病例数较少的其他方法作了初步分析,以期更好地将这项技术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张峭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血管源性水肿(VBE)是急性脑缺血后重要病理生理学改变。MRI检查能够在活体早期发现并监测缺血造成BBB的开放与VBE的进展。综述了缺血后VBE的病理学改变及DWI、T2WI、弛豫时间测量及增强T1WI在VBE的研究现状。
作者:全冠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刘春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陈英敏;吴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马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申文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脑磁图是近10年开始应用于功能神经影像学研究的,又被称为磁源成像,是利用超导技术制成的高敏感传感器可以在颅外及时探测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所产生的磁场,并且把所探测到的磁源重叠到相应的MRI图像上从而确定磁源的位置。它不受组织导电率的影响,且具有极高的时间分辨率。研究表明,脑磁图在语言功能的定侧定位方面的研究是可行的、可信的,并且具有可重复性。此外,脑磁图在阅读困难症的病因研究和疗效观察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文波;祁吉;Papanicolaou AC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吴永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潘乔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平滑肌细胞的迁移是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再狭窄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传统认为血管新生内膜来源于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内向迁移,但近国外有学者提出新的学说:血管外膜细胞内膜迁移造成血管再狭窄。这一学说将可能对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再狭窄的研究和临床治疗产生重大影响。
作者:王永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徐娅莎;鞠蓉晖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MR快速成像技术的发展、顺磁性对比剂的应用,顺磁性对比剂增强MR脑灌注成像已应用于颅脑检查的许多方面,并且在部分疾病(如急性脑卒中和脑肿瘤等)检查中已成为常规,并逐渐延伸至脑变性疾病等更为广泛的领域。对疾病除早期显示病变外,且可指导疾病的治疗及判断预后。就其成像原理、检查方法以及临床应用进行介绍。
作者:林曰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袁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崔伯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磁共振波谱(MRS)是一种无创性在活体观察组织代谢的方法。综述了磁共振波谱的原理、检查技术和~1H-MRS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士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介绍了CT上呈弥漫性低密度的肿瘤病变的常见病理类型及其CT、MR的基本影像特点。
作者:李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牙种植前采用CT检查,可以对种植区牙槽骨的高度、宽度、骨质密度以及周围重要解剖结构作出精确、细致的评价,有助于制订合理的种植计划,提高种植的安全性。
作者:杨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剥脱性骨软骨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关节表面病变,MRI的应用使该疾病的诊断获得很大的进展。对该病的病因、病理学、各种影像学表现,尤其对MRI表现及价值进行了综述。
作者:葛夕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七、循证放射学与普查 存活统计的普遍错用容易产生混乱,循证放射学(EBR)的应用与普查密切相关。在非专业媒体甚至许多医学报刊中,普查检测出的病例存活率常与临床诊断检出的存活率相比较。这种比较方法总是使普查显得非常有效,即使完全无效时,其原因是……
作者:左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