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燕;谢巧娥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习服疗法对突聋治疗后遗留严重耳鸣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26例突聋患者治疗后遗留严重耳鸣所产生焦虑症和抑郁症者,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比较心理护理后对患者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结果:实施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以后,突聋治疗后遗留耳鸣患者全部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对严重耳鸣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习服疗法,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反应和焦虑程度,达到了药物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作者:章红卫;颜会琴;魏国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合并症,多见于肺癌患者,少数由乳腺癌、胰腺癌、胃癌等引起[1].肿瘤标志物(tumour markers,TM)是肿瘤组织和细胞产生过程中,由于癌基因、抑癌基因等异常表达所产生的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质.肿瘤标志物存在于组织、血液或体液中,可以进行定性及定量测定.现多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已逐渐被临床医师接受并应用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
作者:周建荣;赖庆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微量注射泵(简称微量泵)能准确控制药物注入的速度,使药物用量准确并安全进入体内,因而应用广泛.在泵入的药物中有许多药见光易分解、变质,影响药物疗效,需做避光处理,如硝普钠、硝酸甘油、尼莫地平、水溶性维生素、奥美拉唑等[1].由于使用一次性避光注射器价格较贵,临床用量相对小,易过期,造成浪费.为了减轻患者的负担,护士多采用黑纸、废弃胶片或自制避光布套包住注射器来避光[2-3],在泵入的过程中,要么估计剩余药量或用手掀起避光物才能查看药量,操作繁琐、避光物易滑脱、移位,固定不牢,观测药量不方便,且不利于避光,影响治疗效果.我院使用的微量泵是Z-50C6型微量注射泵,无注入药物和剩余药液电脑显示屏,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自行设计了一种简单、方便、易行的药量观测工具,自2010年1月临床应用以来,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卢红华;李意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H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HAG方案(H:HHT,高三尖杉脂碱.A:Ara-C阿糖胞苷,G: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0例难治、复发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4例,有效率80%.不良反应轻,患者均能耐受.结论:HAG方案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是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一种较好选择.
作者:李海亮;刘礼平;赖文鸿;严志民;陈懿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静脉复合麻醉下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护理的必要性.方法:将462例接受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检查方法221例;观察组采用静脉复合麻醉(芬太尼-丙泊酚)下行肠镜检查241例.结果:检查成功率、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R、MAP短时间变化大于观察组(P<0.05),并有恶心、腹痛、躁动、难受的表现,SpO2变化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肠镜检查安全、可靠、操作时间短、检查成功率高、满意度高.
作者:梅华;张华;罗小贞;王妮;任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为提高计划生育手术质量,减少受术者的痛苦,我院将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发挥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102例,年龄19 ~40岁,孕周6~8周.将102例受术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2组均要求术前B超检查宫内早孕、白带常规正常、体温正常、无严重心肺、肝肾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无药物过敏史等手术禁忌症者.
作者:熊隆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自2008年2月以来我院对手术病员要求手术室护士参与术前讨论,通过术前讨论、访视对护士评估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护理,使患者的手术能顺利完成和康复,对手术室人员业务水平提高有积极的意义.在患者获得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韦雪云;黄海容;肖彩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急性胸痛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75例急性胸痛患者均进行一次性64排螺旋CT胸部增强检查.采用多平面重组、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及容积再现等多种重建技术对冠状动脉、肺动脉和胸主动脉成像,同时清晰显示肺野及胸壁情况.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所有图像进行观察,对疾病进行诊断.结果:心血管病变52例,其中冠状动脉病变31例,急性肺动脉栓塞12例,主动脉夹层9例;显示气胸5例,缩窄性心包炎2例,胸膜炎6例,胸椎压缩性骨折3例,7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64排螺旋CT一次性胸部血管造影检查能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及主动脉,对其病变作出正确诊断,同时还能清晰地显示胸部其他疾病,是急性胸痛病因诊断优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俊;卢环;范影;钟福兴;刘少强;郭少华;许红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Z径路法+留置气泡技术用于减轻PG肌肉注射时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注射室注射PG,的患者50例,按常规法和Z径路法+留置气泡技术,分别在每例患者两侧臀部各肌注PG1次,比较2种方法注射后15 min药液外溢情况及局部疼痛程度.结果:Z径路法+留置气泡技术PG发生药液外溢率为4%,产生疼痛率为10%.使用常规肌肉注射法,发生药液外溢率为16%,产生疼痛率为26%.2种方法在药液外溢和局部疼痛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法比较,Z径路法+留置气泡技术可以有效减轻PG肌肉注射时引起的疼痛.
作者:黄丽群;黄菊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及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小成本分析或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20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100例为开腹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00例为腹腔镜组,观察并比较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及治疗总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工作时间、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误工费腹腔镜组分别为(71.10±10.58) min、(66.17±16.23) mL、(6.75±0.89)d、(11.12±4.15)d、(5 495.89±539.46)元、(410.18±106.55)元、(512.21±120.61)元,开腹组分别为(86.43±9.55) min、(98.33±11.42) mL、(10.83±0.79)d、(19.81±4.48)d、(4 415.77±467.81)元、(695.20±135.61)元、(1 154.55±376.51)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费用腹腔镜组为(6 418.28±816.71)元,开腹组为(6 265.52±780.26)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成本并不比开腹手术高.
作者:贺婷;刘玲;梁秀红;周建军;谢晓光;戴群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喉镜检查是耳鼻咽喉科的一项重要诊疗技术,目前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为使喉镜检查顺利进行,首先一定要做好咽喉部麻醉.传统的咽喉部表面麻醉是用喷雾器对口咽进行药液喷雾.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喉头喷雾麻醉给患者带来的不适.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采用胃镜胶浆为496例喉镜检查患者行表面麻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玲;张相民;李晓春;陈定安;肖富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80%以上的人一生中发生一次以上的严重腰腿痛,每年人口的15%~20%受到腰痛困扰,1%的人群因腰痛而永久致残.为此投入的医疗保健费用也颇为可观,如英国每年花费约120亿英镑用于诊治腰腿痛[1].在美国,每年约有1 300万人因下腰痛就医,花费约500亿美元.下腰痛是脊柱疾患中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中为常见的症状,我们目前能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的仅占15%[2].尽管大多数下腰痛原因不完全清楚,但腰椎间盘已被认为是下腰痛的主要起源部位.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腰痛发病率平行增高,提示椎间盘退变可能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3].根据椎间盘退变影像学、组织学及其临床病理联系研究,对椎间盘进行分级,有利于指导临床的治疗方法.
作者:卢和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以流产2次就诊.患者表型正常.按本室常规方法进行细胞培养、制片、胰酶消化、G显带.每例计数2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3~5个核型.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Y,t(9;22)( q22;q13),女方染色体核型正常.
作者:吕军华;刘菲予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对AECOPD是否合并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96例COPD患者,21例稳定组,75例AECOPD患者,并根据影像学分为单纯AECOPD(急性组)和肺炎型AECOPD(肺炎组),对患者的血气分析、白细胞、降钙素原、痰培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肺炎组患者住院时间和白细胞计数明显大于急性组.3组间降钙素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稳定组低,肺炎组高(P <0.0001).肺炎组降钙素原中位数为0.24 ng/mL(四分位区间0.08 ~0.94),急性组中位为0.115 ng/mL(四分位区间0.00 ~0.345).PCT取0.125 ng/mL时能鉴别急性组和肺炎组,ROC曲线下面积0.727(95%CI 0.600 ~0.854)(P=0.00l),诊断的敏感性为81%,特异性为63%.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反映COPD不同状态时炎症程度,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能区分AECOPD是否合并肺炎.
作者:袁会清;林心情;周承志;叶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外科患者术后及各科危重症患者入住ICU时,身上不同部位往往放置有许多引流管,再加上此类患者由于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对其进行持续生命特征监测,对那些危急患者生命现象能够及早发现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地防止意外事件发生[1],因此,患者身上会有许多的导联线、测压管及引流管.由于患者的特殊性,再加上ICU环境相对封闭,环境温度相对稳定,为了观察引流也为了更好的方便监护患者,在ICU的患者许多都不穿病号服,即便穿也因为管道多而不能对其全身覆盖,然而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注意减少患者躯体暴露,维护患者的自尊这是患者的基本需要[2].有时会遭致患者家属的不满,而导致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信任.为了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保证患者的安全,也为了对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我们自行设计了一种新的病号服,自2010年8月设计完成后,经过临床应用至今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莉;陈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7月至2010年9月收治确诊的403例乳腺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ER,PR,HER-2的表达情况分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组,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情况.结果:全组47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占同期收治乳腺癌病历的13.2%,中位发病年龄32岁.其中年轻患者76.6% (P =0.002),肿瘤分期Ⅲ期29.8% (P =0.022),42.6%伴腋窝淋巴结转移(P=0.036),其中绝经前病例74.5% (P =0.019),就诊时肿瘤大于5cm者有17.0% (P =0.014),组织学分级Ⅲ级48.9% (P =0.000),以浸润性导管癌居多,占74.5% (P =0.049),患者常伴有乳腺癌家族史,占8.5%(P=0.029),p53表达阳性占70.2% (P =0.000),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组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5%和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15.319,P=0.000).结论:三阴性乳腺癌约占乳腺癌病例的1/5,这些患者往往年轻,组织学分级高,多为浸润性导管癌,生存率低,多发于绝经前期,p53表达率高,淋巴结转移率高,有乳腺家族史,临床分期晚,肿瘤体积大,发展快、生存期短、预后比非三阴性乳腺癌差的临床特点.
作者:梁辉;黎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回顾分析27例肺部结节及肿块病变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例,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安全适应性.方法:对27例肺部肿块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获取材料后送病理检查.结果:27例全部穿刺成功,活检诊断准确26例.27例中8例发生气胸.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简便易行,安全有效,非常适用于临床诊断困难的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
作者:周建辉;罗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留置胃管中的效果.方法:将需要留置胃管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人.观察组插管前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插管.以在留置胃管过程中出现憋气紧缩鼻孔,喉咙紧缩,恶心呕吐,紧握拳头,流泪,吞咽动作不协调等痛苦表情为观察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插管过程中出现的憋气紧缩鼻孔、喉咙紧缩、恶心呕吐、紧握拳头、流泪、吞咽动作不协调等痛苦表情明显高于观察组;插管一次成功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5).结论:采取正确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留置胃管的不良反应,增强患者耐受力,提高置管质量,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林渭珍;曾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所致肝血异常CT表现,探讨其血流动力改变的机理及临床意义.方法:在2004年7月至2011年6月于我院CT检查诊断为肝细胞癌病例中,对存在肝血异常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常规进行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增强扫描.结果:具有肝血异常CT表现者120例,全部病例见原发性肝细胞癌灶和肯定的门静脉癌栓,癌灶外肝血异常的增强扫描表现可分为三种:肝实质局部早期强化,门静脉提前显影,门静脉海绵样变.在同一病例中,可单独以一种表现,也可同时以两种表现(双重表现)或三种表现(三重表现).结论:肝细胞癌肝血异常由门静脉癌栓引起,其发生机理为肝动脉或门静脉对肝脏的灌注异常,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引流异常,肝动脉-门静脉异常分流,侧支循环的建立等.
作者:钟福兴;吴颋;廖庚进;许红雨;郭少华;刘少强;陈惠;许凡勇;谢春;李荣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用于宫颈病变LEEP刀治疗后促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因宫颈病变需作LEEP刀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后采用bFGF创面局部用药45例作为研究组,术后自然修复4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宫颈愈合情况、愈合时间、阴道排液持续时间、阴道出血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阴道出血和阴道排液量明显减少,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创面愈合快.结论:宫颈病变LEEP刀术后予以bFGF治疗能促创面愈合,使创面愈合的时间缩短,有效减少LEEP刀术后并发症.
作者:周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