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抗生素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高峡

关键词:抗生素, 耐药性, 细菌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并对临床细菌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0例感染患者中189例应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及菌种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等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几率为94.5%;此次研究的189例患者中,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时间在1.5~42d,使用两种抗生素的患者为98例,占51.9%;使用3种的为33例,占17.5%;4种的为18例,占9.5%;1种的为40例,占21.1%。结论:临床上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来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滥用药物的情况发生,减少细菌耐药性。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留置针输液与普通静脉输液在89例儿科应用中的对照观察

    目的:对照观察儿科静脉留置针输液与普通静脉输液在穿刺次数、预防液体渗漏、导管堵塞等方面的优劣,比较有关指标有无差异,并总结有效的适用于儿科静脉输液的方法。方法:将我科2013年6月至8月开展的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168例中随机抽取89例患儿,与同期进行的普通头皮针输液210例中随机抽取的89例患儿,观察比较两种输液方式在穿刺次数、预防液体渗漏、导管脱落及静脉炎发生等方面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两者在血管穿刺总次数、预防液体渗漏、导管脱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静脉留置针组与普通输液组相比具有使用方便,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并且明显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及液体渗漏少的优点,有效预防导管脱落,值得普遍推广。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陈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通过乙醇浸提法对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进一步通过铁还原能力实验和羟自由基消除率实验测定陈皮中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陈皮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达到24.43%,铁还原能力试验表明,陈皮提取物的IC50值为1.354 mg/ml,羟自由基清除率实验表明,当陈皮黄酮提取物的浓度为4 mg/ml时,清除率达到82.56%,其IC50值为1.340mg/ml。并且黄酮类化合物的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

    作者:张海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宫外孕的手术治疗疗效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宫外孕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宫外孕68例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治疗,观察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患者病情好转情况,及手术后2年内患者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能活动时间、肛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效果良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苯酚硫酸法定量测定桔梗流浸膏中多糖的研究

    目的:建立桔梗流浸膏中桔梗多糖含量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绘制标准曲线,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桔梗流浸膏中多糖的含量。结果:建立了一种苯酚-硫酸法测定桔梗流浸膏中多糖含量的方法,其平均回收率为98.87%,RSD=1.47%。对不同来源桔梗流浸膏中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其范围为0.0113g/ml~0.1890g/ml。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桔梗流浸膏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任磊;李慧勇;张清波;李广生;林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天灸治疗脏腑各系统疾病350例临床疗效探讨

    的临床疗效。结果:分析三年天灸治疗诸系统疾病线性统计图可知,治愈率与显效率逐年递增,过敏性疾病疗效较为显著,且就线图A点与C点样本均数与标准差统计可知,A点与C点比较:t=-0.697(P=0.001<0.01)两组有显著差异,可以认为三年连续天灸治愈率要高于一年。结论:不同系统疾病的疗效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天灸疗法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慢性疼痛均有较好疗效,且如能确保三年疗程,临床疗效会更佳。

    作者:廖珈;刘向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音乐电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音乐电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音乐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别。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电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元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肺叶切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围手术期有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于我院胸外科行肺叶切除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围手术期治疗护理措施作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出现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康复,1例老年患者合并其他并发症死亡。结论:肺叶切除术,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黄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家庭访视中常见问题及护理指导体会

    目的:了解新生儿家庭访视中常见问题,指导家长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提高新生儿的保健质量。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9月徐州市泉山区永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访视的316例新生儿访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访视中对家长进行指导。结果:母乳喂养率:61.7%。新生儿黄疸发生率较高,其次是面部湿疹、脐炎、红臀等。通过家庭访视,指导家长掌握了新生儿护理的正确方法,提高了预防保健意识。结论:护理人员在访视过程中宣传、指导新生儿家庭护理知识,可有效提高新生儿保健水平,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李永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参皂苷Rg3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人参皂苷Rg3作为传统中药人参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转移复发的一类中药新药参一胶囊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从人参皂苷Rg3对胃癌、肺癌、肠癌、乳腺癌、肝癌等不同肿瘤的作用,以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逆转肿瘤耐药作用、影响肿瘤信号传导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患者免疫能力等方面,对其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防治及护理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常规血液透析中其发生率为10%~40%。严重的低血压可以诱发心律失常、缩短透析时间,导致透析不充分甚至中断透析。近年来,尽管血液净化技术有很大改进,但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几乎没有下降。并随着透析患者的老年化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增多而有上升趋势。事实上,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更多的尿毒症患者可以借助于血液透析延长其生存时间,因此,有必要对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对策进行全面认识,以进一步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晓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病防治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病患者防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所辖社区的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100例采用系统的综合健康教育,经过一年的干预时间,期间测定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以此来评估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收缩压分别为(128.4±7.9)mmHg和(143.8±11.5) mmHg,舒张压分别为(80.4±7.8)mmHg和(90.5±9.2)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在教育干预后高血压危险因素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有助于减少高血压等老年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控制血压水平。

    作者:乐幸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黄柏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的研究

    黄柏为芸香科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除去栓皮的干燥树皮。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及原虫、解热、抗炎症、降压、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现从黄皮树干燥树皮中利用硅胶色谱法及制备薄层等方法得到两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1H-NMR、13C-NMR等波谱分析手段鉴定它们分别为药根碱和Berbithine。且本论文通过比较两种工艺方法从黄柏中提取小檗碱的收率,来选择一种佳工业生产工艺。

    作者:王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紫杉醇概述

    紫杉醇作为红豆杉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抗癌药物研究领域的重大发现,也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红豆杉资源的短缺与紫杉醇需求量的增加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成了国内外工作人员的研究重点(1)。

    作者:黎丽;何书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临床上使用频率高的给药途径之一[1]。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逐步重视,安全输液不仅要求患者安全,同时要求操作者安全和环境安全。如何稳、准、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注到患者体内,是护理工作研究的重要技术操作内容。安全型静脉留置针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能满足不同年龄患者的长期输液要求,有效地保护血管,提高输液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有效避免职业暴露给护士带来的安全隐患,真正实现输液安全。我科室自2009年应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以来,责任护士及时有效地对使用留置针输液的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取得了良好的留置效果,既优化了护患关系,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孙凤香;姜永杰;姜永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死时间确定的经验方法研究

    本文主要总结了高效液相色谱中确定死时间的经验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中死时间是重要的基础参数,在进行色谱条件优化及定性鉴定时均应考察。在方法学研究中,死时间的确定使杂质检验的符合性判断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吴雨川;于新颖;刘天扬;白政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世界一次性使用技术在生物制药生产中的应用新进展

    在过去的五年中,生物制药行业已开始更加认真地寻求一次性使用技术为生物药物的商业化生产提供的潜力。这些技术的被引入有主要的优点,而生物药物的生产周转时间的减少,可导致产品成本的降低。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柴胡桂枝汤对肝纤维化大鼠FN、a-SM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对肝纤维化大鼠纤维连接蛋白(FN)和a-平滑肌动蛋白(a-SM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复合法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实验动物模型肝脏中FN、a-SMA表达的情况。结果:柴胡桂枝汤可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FN、a-SMA的表达,中药中等浓度组FN和a-SM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柴胡桂枝汤能够有效的控制纤维化肝脏中FN、a-SMA的高表达,抑制HSC活化,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李林蔚;周景华;刘华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抗生素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并对临床细菌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0例感染患者中189例应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及菌种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等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几率为94.5%;此次研究的189例患者中,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时间在1.5~42d,使用两种抗生素的患者为98例,占51.9%;使用3种的为33例,占17.5%;4种的为18例,占9.5%;1种的为40例,占21.1%。结论:临床上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来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滥用药物的情况发生,减少细菌耐药性。

    作者:高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神经外科治疗的主要疾病和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

    神经外科(Neurosurgery)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

    作者:马雪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次性使用技术在生物制药下游工艺中的应用前景

    过渡到一次性使用技术对生物制药的应用往往是破坏性的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了。然而,随着生物制药业不断看到整合这些技术已被证明的益处,并在某些情况下,会完全过渡到将它们的在上游发生的模式转变进入下游的方式。

    作者:杨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