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

顾红花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性坏死, 冠状动脉病变, 急性缺血, 护理过程, 血流, 抢救, 救治, 基础, 患者, 本科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本科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现将救治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动态观察声像图变化对胎儿下消化道梗阻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下消化道梗阻性病变的意义.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6例中、晚孕期胎儿下消化道梗阻动态声像图特征,并与出生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6例中,小肠扩张2例,结肠扩张4例.经动态观察后发现有2例肠管进行性扩张,及时终止妊娠,尸解1例为回肠闭锁、1例直肠肛门闭锁.其余4例未见肠管异常扩张,胎儿出生后排便后完全正常.结论:动态跟踪观察中、晚孕期胎儿产前超声声像图变化,对鉴别胎儿肠道梗阻病变性质有重要的指导.

    作者:吕德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103例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性病变.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虚弱,病程迁延所致;亦可无急性发病史,起病缓慢,病情顽固,反复不愈.本病多为邪热余毒残留,与冲任之气血相搏结,凝聚不去,日久难愈,耗伤气血,虚实错杂.

    作者:黄道兰;温雅兰;张兆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多排螺旋CT诊断及误诊分析

    目的:提高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4月20例主动脉壁内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0个病例中,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2例,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18例.所有病例均可见主动脉壁偏心性增厚,厚度>5 mm,其他间接征象包括:钙化的内膜移位6例,穿透性溃疡7例,动脉粥样硬化19例,内膜渗漏1例,20例病人中,首次准确诊断14例,误诊6例,其中4例误诊为主动脉夹层,1例误诊为穿透性粥样溃疡,1例误诊为附壁血栓.结论:CT可以准确的诊断主动动脉壁内血肿,但对征象把握不准、分析不全面常可导致误诊.

    作者:黄忠雄;何玉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赣州市在校大学生伤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揭示赣州市在校大学生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学校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赣州市三所不同类型高校在校大学生2008年9月~2009年9月期间的伤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赣州市在校大学生伤害发生率为39.86%,伤害发生的前五位原因依次是运动伤(37.40%)、跌倒伤(24.42%)、烧烫伤(9.62%)、环境伤害(8.08%)和动物咬伤(5.87%);学生的家庭住址、在校生活压力和课余时间安排等对伤害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影响.结论:赣州市在校大学生伤害发生率较高,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其发生,从而促进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健康.

    作者:毛凡;胡恭华;毛晓洁;刘文山;熊嘉;朱秀珍;邱耀明;符贤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民间二味中药复方对大鼠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两味中药复方(LWZY)抗大鼠胃黏膜损伤作用及对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无水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阿司匹林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盐酸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预防性灌胃给药,以胃黏膜的损伤指数为指标,评价两味中药复方的抗胃黏膜损伤作用.结果:西米替丁及LWZY各给药组对阿司匹林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盐酸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无水乙醇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各给药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 <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WZY对无水乙醇、阿司匹林、盐酸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和凝血因子以及调节激素水平有关.

    作者:廖一群;李洪亮;孙立波;袁世杰;范小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踝部及足跟部创伤引起的软组织缺损16例.切取皮瓣大小5 cmx4 cm ~13 em×8 cm.结果:16例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皮瓣外观满意,耐磨,无溃疡发生.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恒定,变异少,操作简便,不牺牲主要血管,不需要吻合血管,为基层医院在修复小腿中下1/3、踝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提供一个理想供区.

    作者:殷圣银;何旗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与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00例白内障手术的护理配合方式.结果:通过我们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的术前、术中、术后等全方位的护理配合,所有手术患者在预计的时间内结束治疗并康复出院.结论:在其手术过程中进行全面周到的护理配合,是保证其手术顺利完成的一项重要基础,可以减少和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使患者在短的时间内结束治疗并康复出院,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该项护理服务给予充分的重视.

    作者:曹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赣州市章贡区2008~2010年居民全死因监测分析

    目的:为掌握赣州市章贡区居民死因构成及其顺位,分析寿命损失情况,为政府制定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08~2010年居民死因资料,采用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损失年数(PYLL)、平均期望寿命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0年赣州市章贡区居民平均死亡率为634.85/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8.22/10万;前5位死因为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占全死因的84.79%;对居民潜在寿命损失大的是肿瘤,达到每千人13.52年;损伤和中毒造成平均减寿年数高,达到30.97年.结论: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损伤和中毒是造成居民寿命损失较为严重的疾病,是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后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应是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伤害和中毒的防治力度.

    作者:苏德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50例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运用于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确诊为单纯性抗磷脂综合征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用药,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抗心磷脂体(ACA)和狼疮抗凝物(LA)的变化,并且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Apgar分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活产率、ACA和LA抗体清除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抗磷脂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邓曦;潘淑媛;林奕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6例宫腔镜手术并发心脑综合症的分析及护理

    随着宫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手术器械的更新,手术安全性已有了很大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逐年下降,但有的受术者由于对手术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加上手术中扩张宫颈和膨宫导致迷走神经张力增加,可引起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汗,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心脑综合症[1].为降低此并发症的发生,作者对26例心脑综合症进行了临床分析,提出防治对策及护理如下.

    作者:奚春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06例脑挫裂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的106例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6脑挫裂伤患者中,行手术治疗49例,保守治疗57例;治愈93例,残留后遗症10例,自动出院或死亡3例.结论:脑挫裂伤患者在配合急救的同时及时采取多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病人的预后和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护理人员在实践中应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护量技术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张晓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疤痕子宫合并胎盘植入4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合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早期诊断的可能性和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0月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44例疤痕子宫合并胎盘植入的年龄、孕周、合并前置胎盘率、胎盘位于前壁率、B超及MRI诊断率、临床诊治和围生期结局进行分析.结果:疤痕子宫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0.5%,80%为30岁以上孕妇,合并前置胎盘率79.5%,其中为前壁中央型前置胎盘占75%.植入性胎盘占31.8%,穿透性胎盘占40.9%.产前诊断率52.3%,其中B超和MRI的敏感性分别为43.6%、48%.发生产后出血率84.1%,早产率47.7%,新生儿不足2 500 9占36.4%,子宫切除率34.1%.结论:疤痕子宫是胎盘植入的主要高危因素,易形成凶险型前置胎盘,而产前难以诊断,母婴危害极大.及时采取了防治措施及适时实施子宫切除术,尤其对凶险型胎盘植入采用经后路子宫切除术,有效减少了产后出血量,避免了产妇死亡.

    作者:姚丽凤;钟柳英;谢小琴;苏春宏;胡艳;袁丽娜;李映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针灸与免疫调节

    众所周知,针灸是一种东方医学的治疗方式,针灸不仅可以用来有效地治疗疾病,也可用于预防疾病和强身健体.针灸还应用于镇痛以及缓解因压力带来的生理、心理方面的平衡失调.电针是在针上施加电流的针灸方法,电针疗法具有操作简便、节省人力、使用安全和提高针刺疗效等优点,已成为传统针灸治疗手段中为流行的一种方式.近年来,电针的作用机理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为此,本文就有关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邱启祥;黄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患者期望对医学生处方行为影响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医学生合理用药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提供借鉴.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资料,采用Epidata3.0软件录入,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患者期望对医学生处方行为影响水平得分影响因素的“优”回归方程为:Y=1.154-0.583X2 +0.284X3+0.073X6+0.235X8+0.114X9 -0.219X14 -0.037X15+0.049X18+0.046X23+0.187 X24+0.314X25.结论:患者期望对医学生处方行为影响水平与医学生的合理用药知识水平、行为水平、意识水平等9项因素有关,从回归方程可以了解9种因素对合理医学生的处方水平的影响的大小和程度不同,为医学生合理用药教育提供参考.

    作者:李燕;李斌;徐小军;林晶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舒适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综合运用体会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1].其目的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舒适的状态,以减轻不适的程度,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往单纯的疾病护理慢慢转化为对患者的身心全方位的护理,同样在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的关怀对手术患者全身心的照顾对患者消除恐惧、减轻痛苦、促进疾病的康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王妮;梅华;张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子痫前期与妊娠期糖尿病血清尿酸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及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妊娠晚期轻度子痫前期孕妇42例(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4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6例(妊娠期糖尿病组),正常妊娠晚期妇女8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各组血清尿酸进行测定.结果:轻度子痫前期组血清尿酸含量为198.7 ~414.3 μmol/L,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尿酸含量为247.8~ 745.2 μmol/L,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尿酸含量为243.6~524.6 μmol/L,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尿酸升高组围产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比尿酸正常组高(P<0.05).结论:子痫前期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晚孕妇女,血尿酸升高与围产儿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作者:李克红;张若曦;欧阳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小板反应蛋白-1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威胁广大成年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目前平均每年乳腺癌新发病例大约150万例,对社会、家庭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我们对乳腺癌的认识已进入到分子水平.血小板反应蛋白-1又称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din-1,TSP-1),由Baenziger 等[1]首次从凝血酶刺激后的血小板细胞膜中分离出.TSP-1与其受体CD36结合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但是近的相关研究表明:TSP-1的异常表达也参与多种肿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卵巢癌、胃癌、结直肠癌等[2].本文综述了TSP-1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关系的相关研究.

    作者:赖闺娥;江柏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肠系膜混浊征在腹部病变CT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阐述肠系膜混浊征在腹部病变C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腹部病变累及肠系膜脂肪的CT表现.结果:所有病例除能显示原发病变外,还显示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即肠系膜混浊征.结论:肠系膜混浊征是腹部病变敏感的CT征象,沿着混浊的肠系膜脂肪常能在其周边或邻近器官发现原发病变,对腹部病变的诊断有重要辅助价值.

    作者:邓章基;闫淑丽;舒予静;万昆明;陈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76例临床分析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是一种较少见而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为了解SSSS的临床特征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对76例SSS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曾招林;叶小英;万春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利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4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关节镜下利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用可吸收界面挤压螺钉、股骨横向钉、胫骨端用inra-fix固定系统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随访8~20个月,平均12个月,Lysholm评分.结果:术后Lysholm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性提高(t =23,P<0.01).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材料选择理想,固定妥当,能早期锻炼,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何澄;刘宗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