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不同粒度的甘露醇对于直接压片产品的影响

赵存婕

关键词:直接压片工艺, 甘露醇, 压片分层, 粉体学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粒度的甘露醇对于直接压片产品的影响。方法:以氯雷他定为模型药物,分别考察了甘露醇100SD和200SD的混合粉体学特点以及压片过程中饲料器物料,模孔内的物料,片子以及内槽物料的含量。结果:由于甘露醇100SD的粒径相对较小,比表面积较大,混合粉体的流动性相对甘露醇200SD稍差;甘露醇200SD与主药在粒径上较大的差异引起了混合粉体在饲料器和料斗内的分层。结论:不同粒度的甘露醇在混合和压片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特性。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导乐分娩在产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导乐陪伴分娩产妇230例为试验组,同期未选用导乐陪伴分娩产妇2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产程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导乐陪伴分娩组产程时间明显缩短,剖宫产率较低,(P<0.05);两组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经统计学处理,导乐组低于对照组(t=5.975,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产时并发症比较,P<0.05,显示导乐组产时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导乐组产程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导乐陪伴分娩可使产妇产程缩短,产钳助产及剖宫产率降低,并发症减少,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隋光梅;李春兰;朱燕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胃镜下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总结胃镜下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消化科以上消化道出血为诊断入院患者196例,所有患者均采取胃镜下钛夹止血方式治疗,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98例,对照组98例。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出院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来说,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P<0.05),护理的满意程度较对照组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采用胃镜下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期间强化优质护理干预,对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吕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4例CHF患者根据美托洛尔治疗剂量分为两组,A组(n=37例)口服小剂量(≤75mg/d)美托洛尔治疗,B组(n=37例)口服大剂量(≥100mg/d)美托洛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HR)、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S)、左室舒张末内径(LVD)等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下降,6min步行距离明显提高,且B组提高较A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S、LVD均明显下降,而LVEF明显升高,且B组升高较A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美托洛尔治疗CHF时尽可能达到大剂量,可明显改善LVEF及提高6min步行距离。

    作者:何远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丙球不敏感川崎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首次静注人丙种球蛋白(IVIG)不敏感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总结2005年至2014年在我院住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IVIG不敏感定义为首次IVIG治疗36h后体温仍超过38℃或退热2-7d后再现发热并伴至少一项川崎病主要临床特征。首次治疗有效者为敏感组,首次治疗无效者为不敏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对相关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2例患儿纳入研究对象,其中23例对首次IVIG无反应,发生率5.7%(23/402),与敏感组相比,不敏感组CRP、WBC、ESR、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明显升高,血浆白蛋白明显降低,冠脉病变(CAL)发生率明显增高;23例不敏感患儿,全部给予第二次IVIG治疗,有效11例,5例对二次IVIG治疗仍无反应,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另外7例直接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7例均热退。结论:本研究显示5.7%KD患儿对首次IVIG治疗不敏感,其特点为CRP、WBC、ESR、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明显升高,血浆白蛋白明显降低,冠脉病变(CAL)发生率增高。

    作者:袁迎第;李鹏飞;孙军;魏春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瑞芬太尼的老年患者麻醉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瑞芬太尼对老年麻醉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11-2013.11期间我院接收的50例麻醉老年患者,将其随机性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在VAS、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患者麻醉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安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快速筛查中药降糖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方法

    目的:建立中药降糖药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检测方法,并对中药降糖药中非法添加常用化药成分进行鉴定。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和薄层色谱相结合的实验方法。结果:本法快速、准确、灵敏。结论:可用于降糖药非法加入化学药的检测。

    作者:田胜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和临床合理治疗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缩写为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每年威胁全世界近一百万人的生命。

    作者:姜旭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他唑巴坦钠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他唑巴坦的有关物质液相方法(HPLC)。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KromasilC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缓冲液(取1.32g磷酸氢二铵溶于900ml水中,滴加稀磷酸调pH为2.5,加水至1000ml)-乙腈(1000:30);流速:1.5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为35℃。结果:他唑巴坦在0.009~0.471mg.ml-1的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成线性关系,他唑巴坦杂质A在0.000027~0.00346mg.ml-1的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成线性关系;他唑巴坦杂质A的回收率为104.1%,符合测定要求。结论:该方法可准确、快速地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他唑巴坦钠有关物质。

    作者:潘朝晖;张利红;肖洪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世界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应用进展

    心力衰竭仍然末被认识和误诊。这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因为未被治疗或得不到充分治疗的心力衰竭的预后较差,但已被证明非常有效的治疗剂也被大多数的医生广泛使用。

    作者:张伟;王达理;楼建英;陈明;范萍;叶科峰;华翠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者麻醉方式选择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诱导和维持顺利,手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拔管后安返病房。手术后肺部感染者1例,会阴切口轻度感染者1例,未见吻合口漏。经抗感染、加强营养支持、换药处理后,刀口均痊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是直肠癌根治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裴维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龙葵提取物凝胶微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采用超速离心法测定了凝胶微粒对澳洲茄胺的包封率,并以包封率为指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处方及工艺。方法:离心条件:转速为30000r/min;离心时间为30min。结果:通过正交设计筛选出优处方组成:海藻酸纳浓度为1.5%,海藻酸钠与药物的比例为1:2,氯化钙浓度为0.1mol/L。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制备条件温和,收率高。

    作者:李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杞菊地黄胶囊薄层鉴别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杞菊地黄胶囊薄层鉴别方法,为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制剂中的枸杞子、牡丹皮、菊花进行定性鉴别研究。结果:三味药材在各自试验条件下均能获得很好的分离效果,阴性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定性鉴别方法。

    作者:刘莉;齐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中盐酸赖氨酸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中盐酸赖氨酸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氢二钾2.2822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用磷酸调pH值至4.8后,加1.08g辛烷磺酸钠)-乙腈(895ml:105ml)为流动相,流速为0.5ml/min,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30℃。结果:盐酸赖氨酸在0.2435~1.9480m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8%)。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测定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中盐酸赖氨酸的含量。

    作者:杨杨;刘永成;刘利群;白政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紫草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器官及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的影响

    目的:探讨紫草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方法:通过对小鼠腋下移植实体肉瘤S180进行体内抗肿瘤药效学实验;采用ELISA法检测荷瘤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含量的影响。结果:各剂量组紫草多糖均表现出一定的抑瘤作用,能够抑制S180实体瘤的生长;ZCP能明显诱导荷瘤小鼠体内TNF-α和IFN-γ的生成。结论:紫草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来实现的。

    作者:倪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体成形术治疗围手术期的康复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疾病的患者60例,30例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和检查配合,术前超前镇痛,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康复指导等措施,另外30例予以一般骨科常规护理。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组的患者在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生活基本自理时间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实施骨科常规护理组的患者。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可迅速减轻疼痛并改善功能,而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是手术成功的保障,可以缓解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对手术满意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及生活基本自理时间。

    作者:董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ICU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入住ICU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34例中,治愈29例;死亡4例;植物生存状态自动出院1例,抢救成功率为85.29%。结论:对气管切开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实施生命体征监测,气道雾化和吸痰护理,口腔护理,肺部并发症防治、插管舒适护理等系列护理措施,明显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颜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肾衰病人下肢动脉硬化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病人下肢动脉内膜厚度变化、斑块形成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30例慢性肾衰病人(其中16例为血液透析病人)进行研究,以年龄性别相当31名健康人作对照。测量血压,采血检测甘油三酯、胆固醇、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慢性肾衰病人下肢动脉的IMT厚度、管径、血流与血管阻力指数;并对影响下肢动脉IMT的多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慢性肾衰病人的下肢动脉IMT增厚的发生率是56.6%(17例),透析病人的发生率是75%(12例),20%病人(6例)存在斑块。肾功能不全的程度、血胆固醇的水平、动脉收缩压与IMT的关系密切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血清肌酐与血胆固醇的增高是导致下肢动脉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巨兰;杨军;陈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世界先进微创技术在胸外科手术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微创胸外科技术概念的发展,胸部微创外科手术近年来又有了迅速的发展,本文介绍了世界先进微创技术在胸外科手术临床中的应用进展。主要是先进的胸部微创技术在以下方面的应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 );麻醉和手术技术;电视辅助支气管手术;电视辅助硬质支气管镜用于肺移植后的并发症;电视辅助硬质支气管镜用于非移植相关的并发症。胸部微创技术正成为21世纪胸外科的主旋律。微创胸外科的普及、推广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将推动我国医学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因此,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微创胸外科已是当务之急。由于胸部微创技术较少发病率和活动的早期恢复,病人一直极佳地接受。胸部微创技术将帮助胸外科医生为患者提供好的治疗。

    作者:金翔凤;王滋宗;谢靖;刘玉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西林瓶容器气密性检查

    目的:西林瓶容器的气密性是有效的。方法:用微生物侵入的挑战性试验对容器密封系统的完好性进行检查。在试验中,取西林瓶,灌装入培养基,在正常生产线上压塞、压盖灭菌。此后,将容器密封面浸入高浓度运动性菌液中,取出、培养并检查是否有微生物侵入,确认容器密封系统的完好性。与此同时,需作阳性对照试验,确认培养基的促菌生长能力。结果:在挑战试验开始时,挑战用菌悬液浓度(活菌数)达到1×106CFU/ml。进行的营养试验都合格,微生物侵入试样无菌生长。确认西林瓶的气密性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樊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金银花的用途和其栽培种植技术的应用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i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又名银花、双花、二宝花。“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金银花具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其茎亦可入药,称忍冬藤。主产山东、河南,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我国金银花原主产于山东、河南两个省。现河北省也成为主产区之一,据报道,除黑龙江、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海南和西藏无自然生长外,全国各省均有分布。金银花基地主要以山东平邑、河北巨鹿、河南封丘为主产区基地。如河南封丘人工栽培的金银花年产值1.4亿元,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大支柱产业,被国家医药局确定为全国金银花生产基地。目前,这个县80%以上的金银花销往日本、新加坡、台湾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该县还成为南京金陵药业、哈尔滨的制药厂、众生制药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的药源基地。目前全国金银花年总产量约7000吨[1]。

    作者:崔振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