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血小板与血浆VEGF水平差异及意义的研究

刘建平;徐仙赟;黄海金;刘小芬;杨建琼;阎金龙;刘潜

关键词:血小板, 蛋白质, VEGF, HCC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血小板和血浆VEGF含量差异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与BCA法检测30例HCC患者及10例健康者血小板和血浆VEGF的含量与总蛋白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HCC患者血小板VEGF相对值(VEGF含量/样本总蛋白含量)为(235.75±117.47) pg/mg,血浆VEGF相对值为(1.19±0.59) pg/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健康组血小板与血浆VEGF相对值对比,血小板VEGF相对值(73.42±32.54)pg/mg高于血浆VEGF相对值(0.32±0.12) p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 HCC患者血小板VEGF相对值为(235.75±117.47) pg/mg,与健康组(73.42±32.54) pg/mg相比,其相对值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 HCC患者血浆VEGF相对值与健康组血浆VEGF相对值对比,HCC患者血浆VEGF相对值(1.19±0.59) pg/mg高于健康组(0.32±0.12) pg/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CC患者和健康人血小板VEGF相对值都远高于血浆,提示血小板中VEGF相对更浓聚.(2)与健康人相比,HCC患者血小板中VEGF含量明显升高,而两者血浆VEGF含量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以血小板为样本,而不是血浆,更有利于发现HCC患者VEGF水平的变化,即可能更早发现肿瘤的生长.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知信行护理模式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方法:对43例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知信行护理模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能积极主动坚持正确的康复训练,均临床治愈,满意率和依从性均为100%.术前Lysholm平均(45.3±16.1)分,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平均(82.1±9.7)分,经检验P<0.001;Tegner分级术前平均(1.7±0.6)级;术后6个月Tegner分级平均为(3.6±1.7)级,经检验P<0.05.本组12个月术后Lysholm评分优良率为88.4% (38/43).结论:知信行护理模式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手术期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产前超声评价胎儿生长受限的研究进展

    胎儿生长受限(FGR)在我国的发生率较高,由于FGR可短期或长期影响胎儿发育及幼儿生长,甚至影响到成人阶段.所以FGR是重要的产科临床问题,同时也是产前超声诊断与监测的挑战.本文由病因着手,重点就多年来国内外产前超声对FGR评价手段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邱日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胃肠道穿孔的双螺旋CT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提高本病诊断准确率.方法:59例经手术证实的胃肠道穿孔患者,术前均行腹部CT扫描检查并分析其表现.结果:本组59例中CT显示腹内游离气体呈新月状或小气泡状53例,阳性率89.8%,胃肠穿孔处周围局限性积液或蜂窝织炎39例,阑尾周围脓肿7例,肠梗阻4例,胃肠壁增厚不规则12例,胃肠壁肿块4例,少量腹水4例.结论:CT在胃肠道穿孔的诊断及定位中有明显优势.

    作者:鲍坤旺;廖凤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血小板与血浆VEGF水平差异及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血小板和血浆VEGF含量差异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与BCA法检测30例HCC患者及10例健康者血小板和血浆VEGF的含量与总蛋白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HCC患者血小板VEGF相对值(VEGF含量/样本总蛋白含量)为(235.75±117.47) pg/mg,血浆VEGF相对值为(1.19±0.59) pg/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健康组血小板与血浆VEGF相对值对比,血小板VEGF相对值(73.42±32.54)pg/mg高于血浆VEGF相对值(0.32±0.12) p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 HCC患者血小板VEGF相对值为(235.75±117.47) pg/mg,与健康组(73.42±32.54) pg/mg相比,其相对值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 HCC患者血浆VEGF相对值与健康组血浆VEGF相对值对比,HCC患者血浆VEGF相对值(1.19±0.59) pg/mg高于健康组(0.32±0.12) pg/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CC患者和健康人血小板VEGF相对值都远高于血浆,提示血小板中VEGF相对更浓聚.(2)与健康人相比,HCC患者血小板中VEGF含量明显升高,而两者血浆VEGF含量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以血小板为样本,而不是血浆,更有利于发现HCC患者VEGF水平的变化,即可能更早发现肿瘤的生长.

    作者:刘建平;徐仙赟;黄海金;刘小芬;杨建琼;阎金龙;刘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Ⅲ、Ⅳa期鼻咽癌调强放疗联合三种含铂方案同期化疗的初步研究

    目的:比较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顺铂+氟尿嘧啶(PF)、紫杉醇+顺铂(TP)、每周顺铂(DDP)方案同期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138例经病理学证实的Ⅲ、Ⅳa期初治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PF组、TP组、DDP组,分别行PF、TP、每周顺铂方案同期放化疗.三组均采用IMRT放疗技术.结果:三组各入组46例,138例患者全部按计划完成治疗.至中位随访时间28(5 ~37)个月,PF组、TP组、DDP组1年、2年无瘤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65%、91.30%、97.83%;91.30%、73.52%、97.83%.1年、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83%、93.48%、100%;93.14%、78.68%、97.83%.三组无瘤生存曲线和生存曲线比较P<0.05.两两比较,TP组与PF组、TP组与DDP组P<0.05,PF组与DDP组P>0.05.三组发生Ⅲ~Ⅳ度粒细胞减少、Ⅲ~Ⅳ度胃肠道反应、Ⅲ~Ⅳ度口腔粘膜炎分别为34.78% vs 30.43% vs 8.70%、23.91% vs 21.74%vs 34.78%、60.87% vs 65.22% vs 52.17%.对三组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反应发生率进行两两比较,PF组与DDP组、TP组与DDP组P<0.01,PF组与TP组P>0.05.对三组Ⅲ~Ⅳ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进行两两比较,P>0.05,三组无差异.结论:IMRT同期联合PF、TP、DDP方案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近期疗效DDP、PF方案优于TP方案,Ⅲ~Ⅳ度粒细胞下降发生率DDP方案优于PF、TP方案,Ⅲ~Ⅳ度胃肠道反应和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三种方案无差别.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比较.

    作者:叶建明;郭海亮;王春丽;许明君;黄莉;王祥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凋亡抑制蛋白ILP-2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ILP-2(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like protein-2)是新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IAPs(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其过度表达会抑制Bax或Apaf-1/caspase-9途径所致的凋亡,从而使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进而促进癌细胞生长.本文从ILP-2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抗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及促进癌细胞生长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可为深入研究ILP-2提供参考.

    作者:向明钧;严闹;何翔;吕昊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困难气管插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经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资料,分析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2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经口插管失败后改用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后均获成功,成功率达100%,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斯亮;刘春英;卓莲兰;陈天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妇产科腹部横切口不缝脂肪层三针皮内缝合法体会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横切口不缝脂肪层三针皮内缝合法效果.方法:对1 200例腹部横切口患者进行不缝脂肪层三针皮内缝合法,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结果:1 200例患者术后无1例出现切口红肿及脂肪液化,切口愈合整齐,美观,瘢痕少,无需拆线.结论:妇产科腹部横切口不缝脂肪层三针皮内缝合法能减少切口脂肪液化和瘢痕形成,方法简便安全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周珍;李雪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不同序贯治疗法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法及静脉滴注红霉素+口服阿奇霉序贯治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法治疗,对照组以静脉滴注红霉素+口服阿奇霉序贯治疗法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高,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腹痛、恶心、呕吐、皮疹等,2组无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中华;施小仁;李春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开窗负压吸引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开窗负压吸引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疗效.方法:分析应用负压吸引减压术治疗的21例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病例,测量术前、后囊腔容积和曲面断层片病变面积.结果:通过曲面断层片中观察发现囊肿腔内骨密度增高,有不同程度的新骨形成,囊腔体积明显变小.结论:开窗负压吸引减压术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吴坚;陈林林;曾昭源;谭伟兵;梁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断指再植术小切口放血疗法的护理

    我国断指再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在国际上都是领先水平.对于断指再植要求是离断动静脉均需吻合,重建动静血液循环.但对于静脉损毁严重,无条件吻合的,或术中吻合了静脉术后出现栓塞及严重的末节指离断,因静脉细小、壁薄、管腔压力低,找不到适宜吻合的静脉的患者如不采取及时处理,患指容易坏死.我科从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对36例断指术中未行静脉吻合或术后静脉栓塞行小切口放血疗法,适量间断滴入低分子肝素,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疗效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方敏;张志英;丁美兰;吴琼;赖玲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特制通道套管在二期经皮肾镜术(PCNL)中应用120例分析

    目的:观察特制通道套管在二期经皮肾镜术(PCNL)中,减轻通道再次损伤出血影响视野,提高清除残石的效果.方法:在二期PCNL术中,利用特制的通道套管套于肾镜上,套管外再套上工作鞘,在直视下沿原有的肾造瘘通道进入肾内进行残石清除.结果:入镜过程中,通道无明显再损伤、出血减少、视野清晰,清石效果良好.结论:在二期PCNL术中利用特制通道套管,可大限度减轻通道刮损伤,减轻出血引起术野不清,大限度达到残石清除效果.

    作者:周勇飞;杨月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硬膜外麻醉下抑制胃手术牵拉反应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观察胃穿孔修补术时选用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BM)与哌替啶异丙嗪(简称杜非合剂,DP)单次静注对手术中胃牵拉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40例胃穿孔行穿孔修补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杜非(DP)组和布咪(BM)组,每组20例.在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后,DP组:哌替啶注射液50 mg和异丙嗪注射液25 mg混合液于切皮前5 min单次静脉注射.BM组:布托啡诺0.02 mg/kg,咪达唑仑0.04 mg/kg混合液于切皮前5 min单次静脉注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SpO2(脉搏血氧饱和度)、RR(呼吸频率)、HR(脉率)、MAP(平均动脉压)值.术毕分别记录两组清醒程度.观察记录病人术中牵拉反应例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对胃牵拉反应的抑制效果BM组优于DP组.BM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于DP组,BM组术毕患者清醒程度优于DP组.BM组还有抗寒颤作用.结论:布托啡诺咪达唑仑用药后表现为无须反复给药、用药量小,简单实用,安全方便,易掌握,可作为硬膜外麻醉抑制胃肠牵拉反应的首选辅助药.

    作者:刘平;廖容珍;陈匡东;曹自华;王兴高;刘善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8例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以提高对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8例患者均表现为腮腺区缓慢增大的无痛性肿块,病程从1年到14年不等.病理学检查:5例为实体型,2例为管状型,1例为梁状型.8例患者术后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平均1.5年),术后全部愈合,未见复发.结论:掌握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减少误诊.

    作者:刘庚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微波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35例小儿肠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7例常规给予抗生素、补液等治疗,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微波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观察2组病例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微波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肠炎疗效确切,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小梅;黄郁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产时疗效观察分析

    目的:研究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成lamaze分娩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两组的产程、疼痛程度、分娩并发症、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拉玛泽减痛分娩法产妇的产程、疼痛程度、分娩并发症、药物使用情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拉玛泽分娩法可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缩短一、二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镇痛药物和催产素的使用.

    作者:谢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功能可调式引流架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颅脑手术后,引流管固定的高度调节要求精确,随时根据引流量的多少、术后置管部位的不同及患者床头抬高的刻度来调节引流袋悬挂的高度.为此,我科自行研制了一种多功能可调节式引流架,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温薇;李艳;胡庭香;潘丽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药物配制简易操作柜的设计和临床应用

    随着环境的恶化和生活压力的增加,患恶性肿瘤的病人在不断增多,化疗药物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普及各级医院,护理人员特别是肿瘤科护士每天接触大量的化疗药物,化疗药物已被广泛证实在治疗剂量下具有致突变、致癌作用,平时的少量频繁接触也会因毒素蓄积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在化疗药物配制过程中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防护势在必行[1].据调查,护理人员对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知晓率很高,但防患措施均存在不足.由于化疗药物的危害是一个潜在的、累积的过程,短时间内难以察觉[2],护理人员工作中害怕接触,缺乏工作积极性,要求换岗人员多.我们设计并制作了化疗药物简易操作柜应用于肿瘤科及其它接触化疗的一些科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伍秀;于风玲;陈根秀;夏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缺血性卒中约20%为心源性,其中近50%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1].有研究报道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危险是其他患者的5~6倍[2].近20年来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的病理机制和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关注.筛选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方法评估房颤患者的栓塞危险性,从而区分高危人群以指导抗凝治疗,无论是对于减少血栓栓塞事件还是对于减少抗凝剂引起的出血不良反应,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本文就非瓣膜性房颤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孙伟;李广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国产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肺部真菌感染

    目的:观察国产伏立康唑治疗血液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国产伏立康唑治疗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我科40例血液病的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50%(20/40),部分缓解30%(12/40),无效8例(其中稳定4例,进展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0%.5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轻度异常,4例患者低钾血症,3例患者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经护肝及对症处理后好转,2例老年患者出现色觉异常,无因药物的毒副作用而停药的情况发生.结论:国产伏立康唑是治疗血液病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李海亮;刘礼平;赖文鸿;罗绿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