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配制简易操作柜的设计和临床应用

邓伍秀;于风玲;陈根秀;夏晓红

关键词:药物配制, 简易, 操作柜, 设计, 化疗药物,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肿瘤科护士, 工作积极性, 致癌作用, 治疗剂量, 临床应用, 生活压力, 频繁接触, 恶性肿瘤, 不良反应, 致突变, 知晓率, 制作, 员工
摘要:随着环境的恶化和生活压力的增加,患恶性肿瘤的病人在不断增多,化疗药物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普及各级医院,护理人员特别是肿瘤科护士每天接触大量的化疗药物,化疗药物已被广泛证实在治疗剂量下具有致突变、致癌作用,平时的少量频繁接触也会因毒素蓄积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在化疗药物配制过程中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防护势在必行[1].据调查,护理人员对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知晓率很高,但防患措施均存在不足.由于化疗药物的危害是一个潜在的、累积的过程,短时间内难以察觉[2],护理人员工作中害怕接触,缺乏工作积极性,要求换岗人员多.我们设计并制作了化疗药物简易操作柜应用于肿瘤科及其它接触化疗的一些科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道穿孔的双螺旋CT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提高本病诊断准确率.方法:59例经手术证实的胃肠道穿孔患者,术前均行腹部CT扫描检查并分析其表现.结果:本组59例中CT显示腹内游离气体呈新月状或小气泡状53例,阳性率89.8%,胃肠穿孔处周围局限性积液或蜂窝织炎39例,阑尾周围脓肿7例,肠梗阻4例,胃肠壁增厚不规则12例,胃肠壁肿块4例,少量腹水4例.结论:CT在胃肠道穿孔的诊断及定位中有明显优势.

    作者:鲍坤旺;廖凤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加味羌活汤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24例疗效观察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是一种以下颌关节处疼痛,酸胀,弹响,张口困难,局部压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综合症状.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此病为多见.好发于青壮年,以20~40岁患病率高,多为单侧,少数亦可累及双侧,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但大多疗效欠佳.本病初期属功能紊乱,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关节结构紊乱和器质性病变.笔者自2006年以来运用加味羌活汤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24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太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凋亡抑制蛋白ILP-2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ILP-2(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like protein-2)是新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IAPs(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其过度表达会抑制Bax或Apaf-1/caspase-9途径所致的凋亡,从而使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进而促进癌细胞生长.本文从ILP-2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抗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及促进癌细胞生长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可为深入研究ILP-2提供参考.

    作者:向明钧;严闹;何翔;吕昊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断指再植术小切口放血疗法的护理

    我国断指再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在国际上都是领先水平.对于断指再植要求是离断动静脉均需吻合,重建动静血液循环.但对于静脉损毁严重,无条件吻合的,或术中吻合了静脉术后出现栓塞及严重的末节指离断,因静脉细小、壁薄、管腔压力低,找不到适宜吻合的静脉的患者如不采取及时处理,患指容易坏死.我科从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对36例断指术中未行静脉吻合或术后静脉栓塞行小切口放血疗法,适量间断滴入低分子肝素,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疗效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方敏;张志英;丁美兰;吴琼;赖玲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两种漱口液对AECOPD患者吸入治疗继发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种漱口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吸入治疗致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按照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将90例行氧气雾化吸入的AECOPD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45例采用自制溶液(用规格50万U制霉菌素片4片磨成粉末溶于2.5%碳酸氢钠溶液500 mL)500 mL qd分次漱口,对照组45例常规的生理盐水500 mL qd分次漱口,观察两种漱口液对AECOPD患者吸入治疗继发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实验组口腔舌面感染发生率、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真菌涂片阳性率、痰培养真菌生长、胸片或胸部CT有渗出性改变或有真菌肺部感染相对特异的改变如曲菌球的X线表现)等结果均低于对照组,两种疗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6.17,P<0.01;x2=6.02,P<0.01).结论:对AECOPD患者行吸入治疗后使用自制漱口液漱口对预防继发呼吸道真菌感染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院内感染的控制.

    作者:陈根秀;邓伍秀;黄雪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不同序贯治疗法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法及静脉滴注红霉素+口服阿奇霉序贯治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法治疗,对照组以静脉滴注红霉素+口服阿奇霉序贯治疗法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高,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腹痛、恶心、呕吐、皮疹等,2组无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中华;施小仁;李春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CsA对CCI大鼠触诱发痛和热痛敏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对大鼠神经性慢性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1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sA组和生理盐水(NS)组,每组8只.结扎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建立坐骨神经压榨性损伤(CCI)模型,建模术后第3天,CsA组大鼠腹腔注射CsA(6 mg/kg),N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1次/d,连续给药4周.在CCI术前(当天)和术后3、7、10、14、21、28天测量2组大鼠手术侧(右侧)及对侧触诱发痛针刺-缩足强度和热刺激-缩足时间.结果:成功建立CCI大鼠模型.2组在术后3天手术侧针刺-缩足强度和热刺激-缩足时间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或缩短(P均<0.05).CsA组手术侧热刺激-缩足时间到10天后逐渐增加,28天基本恢复,但针刺-缩足强度变化不明显.结论:CsA能影响CCI大鼠的热痛敏,对大鼠神经性慢性病理性疼痛有一定程度的干预作用,与触诱发痛敏无关.

    作者:刘仰斌;周建荣;张志花;李启华;陈学洪;严宜明;吕军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产前超声评价胎儿生长受限的研究进展

    胎儿生长受限(FGR)在我国的发生率较高,由于FGR可短期或长期影响胎儿发育及幼儿生长,甚至影响到成人阶段.所以FGR是重要的产科临床问题,同时也是产前超声诊断与监测的挑战.本文由病因着手,重点就多年来国内外产前超声对FGR评价手段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邱日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土壤中解磷细菌的筛选

    目的:从赣州各种土壤中筛选获得解磷细菌,为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发展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将土壤样品进行梯度稀释培养在选择性培养基中,根据溶磷圈的大小挑取单菌落作为初筛的结果,进一步通过液体培养,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发酵液中可溶性磷含量进行复筛.结果:从土壤中筛选出两株菌株G-12和G-6,溶磷量分别达到4.9 mg/kg和4.6 mg/kg,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53.1%和43.7%,初步鉴定是属于假单胞菌属的某个种.结论:今后将进一步对菌株G-12和G-6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并确定盆栽试验优化组合,为微生物肥料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孙湘婷;袁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知信行护理模式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方法:对43例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知信行护理模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能积极主动坚持正确的康复训练,均临床治愈,满意率和依从性均为100%.术前Lysholm平均(45.3±16.1)分,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平均(82.1±9.7)分,经检验P<0.001;Tegner分级术前平均(1.7±0.6)级;术后6个月Tegner分级平均为(3.6±1.7)级,经检验P<0.05.本组12个月术后Lysholm评分优良率为88.4% (38/43).结论:知信行护理模式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手术期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困难气管插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经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资料,分析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2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经口插管失败后改用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后均获成功,成功率达100%,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斯亮;刘春英;卓莲兰;陈天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8例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以提高对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8例患者均表现为腮腺区缓慢增大的无痛性肿块,病程从1年到14年不等.病理学检查:5例为实体型,2例为管状型,1例为梁状型.8例患者术后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平均1.5年),术后全部愈合,未见复发.结论:掌握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减少误诊.

    作者:刘庚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88例手术分析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在发病72 h内即有手术指征,传统使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曾被视作相对手术禁忌证.但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目前绝大部分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亦能在腹腔镜下完成胆囊切除,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共对88例该类患者行LC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石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婴儿痉挛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治疗婴儿痉挛(Infantile spasms,IS)疗效的差异,寻找ACTH的小有效剂量.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45例IS随机分为大剂量组(n=15)、中等剂量组(n=15)及小剂量组(n=15).大剂量组ACTH 5 IU/(kg·d),×2周,随后2周减量至停药;中等剂量组ACTH 2IU/( kg·d),×2周,随后2周减量至停药;小剂量组每日1 IU/kg×2周,随后2周减量至停药.比较ACTH不同剂量治疗IS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后脑电图变化.结果:大剂量组治疗IS的有效率高,中等剂量与大剂量治疗IS的近期疗效相似,有效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脑电图变化、痉挛复发及复发时间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小剂量组有效率低,与大剂量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中等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小剂量组,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与小剂量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等剂量ACTH治疗婴儿痉挛安全有效.

    作者:李振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48例

    近年来我们利用祖国医药的特色,使用妇炎康复胶囊和萆薢分清丸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48例,并用抗生素作对照治疗38例,现将观察结果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妇产科门诊的盆腔炎患者共86例,其中伴有盆腔积液者60例,年龄分布19 ~ 56岁.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2008年盆腔炎诊断标准.

    作者:王长芸;刘桂先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COX-2、VEGF-C在头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在头颈鳞癌(hea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4例HNSCC组织中COX-2、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104例HNSCC组织中COX-2、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3%、74.04%,显著高于正常头颈部粘膜组织(P<0.05).HNSCC组织中颈淋巴结转移者的COX-2、VEGF-C表达均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P<0.05),且COX-2和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r =0.366,P<0.05).结论:HNSCC中COX-2、VEGF-C的阳性表达明显增高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在HNSCC的侵袭、转移过程中,COX-2和VEGF-C的表达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可望用于对HNSCC颈淋巴结侵袭、转移潜能的评估.

    作者:邓莅霏;齐淑轶;刘学明;石冬梅;高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Ⅲ、Ⅳa期鼻咽癌调强放疗联合三种含铂方案同期化疗的初步研究

    目的:比较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顺铂+氟尿嘧啶(PF)、紫杉醇+顺铂(TP)、每周顺铂(DDP)方案同期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138例经病理学证实的Ⅲ、Ⅳa期初治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PF组、TP组、DDP组,分别行PF、TP、每周顺铂方案同期放化疗.三组均采用IMRT放疗技术.结果:三组各入组46例,138例患者全部按计划完成治疗.至中位随访时间28(5 ~37)个月,PF组、TP组、DDP组1年、2年无瘤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65%、91.30%、97.83%;91.30%、73.52%、97.83%.1年、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83%、93.48%、100%;93.14%、78.68%、97.83%.三组无瘤生存曲线和生存曲线比较P<0.05.两两比较,TP组与PF组、TP组与DDP组P<0.05,PF组与DDP组P>0.05.三组发生Ⅲ~Ⅳ度粒细胞减少、Ⅲ~Ⅳ度胃肠道反应、Ⅲ~Ⅳ度口腔粘膜炎分别为34.78% vs 30.43% vs 8.70%、23.91% vs 21.74%vs 34.78%、60.87% vs 65.22% vs 52.17%.对三组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反应发生率进行两两比较,PF组与DDP组、TP组与DDP组P<0.01,PF组与TP组P>0.05.对三组Ⅲ~Ⅳ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进行两两比较,P>0.05,三组无差异.结论:IMRT同期联合PF、TP、DDP方案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近期疗效DDP、PF方案优于TP方案,Ⅲ~Ⅳ度粒细胞下降发生率DDP方案优于PF、TP方案,Ⅲ~Ⅳ度胃肠道反应和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三种方案无差别.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比较.

    作者:叶建明;郭海亮;王春丽;许明君;黄莉;王祥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经济欠发达地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模式和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模式和效果.方法:在东源县辖区内5家计划生育服务站选择500名行人工流产术妇女在术前行初始问卷调查,相关知识宣教,心理疏导,术后进行全程避孕节育指导、生殖健康防护、跟踪随访服务,术后满一年再行问卷(与初始问卷内容相同).通过本项目研究的推进,逐步建立起以县站为龙头、乡镇服务所为纽带、村(居)服务室为前沿的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模式.结果: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在本辖区内培训了一支懂服务、会服务的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技术队伍,建立了适宜的服务模式,形成了有效的于预方案.本研究发放初始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63份,其中避孕节育知识知晓率干预前得分为5.93分,干预后平均得分为9.55分;主动采取避孕措施的干预前为50.20%,干预后为79.48%;干预后非意愿妊娠率和再次人流率分别为9.07%、3.24%.结论:以县站为龙头,乡镇服务站为纽带,村(居)服务室为前沿的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模式适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开展,符合群众的意愿.本项目对提高适龄女性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避孕措施的使用比例,尤其是大;提高了较为可靠的避孕措施的使用率,明显降低非意愿妊娠率和再次人工流产率.对提高生殖健康水平和计划生育服务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杨心琼;黄桥海;徐嘉;黄碧兰;张余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无创宫腔镜检查在妇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无创宫腔镜检查在妇科疾病中的优势及诊断价值.方法:68例妇科疾病患者进行无创宫腔镜检查,检查过程中不放阴道窥器、不用宫颈钳、不扩张宫颈,闭合两侧小阴唇,以膨宫液膨开阴道及宫颈口,宫腔压力维持在9.3~ 10.0 kPa.结果:正常增殖期或分泌期内膜20例,子宫内膜增生17例,粘膜下肌瘤13例,子宫内膜炎10例,子宫内膜息肉3例,宫腔粘连2例,胚胎组织残留l例,绝经期子宫内膜2例.送病理检查59例,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84.7% (50/59).术后常规1、3、6个月各随访1次,患者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现与宫腔镜检查有关的近远期并发症.结论:无创宫腔镜检查能减少患者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无需麻醉,效果良好,是诊断妇科疾病的可靠方法.

    作者:黄晶;徐娟;李雪年;张吉;余英;申昌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产时疗效观察分析

    目的:研究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成lamaze分娩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两组的产程、疼痛程度、分娩并发症、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拉玛泽减痛分娩法产妇的产程、疼痛程度、分娩并发症、药物使用情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拉玛泽分娩法可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缩短一、二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镇痛药物和催产素的使用.

    作者:谢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