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琳;刘芳;彭凤裘;李珍;胡梅娇;杨琼
目的:从赣州各种土壤中筛选获得解磷细菌,为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发展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将土壤样品进行梯度稀释培养在选择性培养基中,根据溶磷圈的大小挑取单菌落作为初筛的结果,进一步通过液体培养,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发酵液中可溶性磷含量进行复筛.结果:从土壤中筛选出两株菌株G-12和G-6,溶磷量分别达到4.9 mg/kg和4.6 mg/kg,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53.1%和43.7%,初步鉴定是属于假单胞菌属的某个种.结论:今后将进一步对菌株G-12和G-6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并确定盆栽试验优化组合,为微生物肥料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孙湘婷;袁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对8例超低出生体重儿采用PICC管进行导尿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1.9F型号PICC管导尿,按照正规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妥善固定,防止导尿管滑脱.结果:8例病人均一次导尿成功,无尿道损伤,出现尿液渗漏现象5例,脱管2例,无尿路感染.结论:采用PICC管应用于超低出生体重儿导尿,能基本保证临床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廖红群;欧阳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法及静脉滴注红霉素+口服阿奇霉序贯治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法治疗,对照组以静脉滴注红霉素+口服阿奇霉序贯治疗法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高,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腹痛、恶心、呕吐、皮疹等,2组无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中华;施小仁;李春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方法:对43例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知信行护理模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能积极主动坚持正确的康复训练,均临床治愈,满意率和依从性均为100%.术前Lysholm平均(45.3±16.1)分,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平均(82.1±9.7)分,经检验P<0.001;Tegner分级术前平均(1.7±0.6)级;术后6个月Tegner分级平均为(3.6±1.7)级,经检验P<0.05.本组12个月术后Lysholm评分优良率为88.4% (38/43).结论:知信行护理模式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手术期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预给量对全麻诱导中气管插管所诱发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44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22例,对照组22例.右旋美托咪啶组应用右旋美托咪啶l μg/kg,15 min泵完后立即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对照组直接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记录2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前、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后l、3、5 min时的SBP、DBP、HR、MAP、SPO2.结果:诱导后右旋美托咪啶组与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与诱导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插管后右旋美托咪啶组、对照组的收缩压较诱导后都升高(P<0.05).插管后3min右旋美托咪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比对照组低(P<0.05).右旋美托咪啶组在给予右旋美托咪啶后与对照组相比,心率波动幅度明显没有对照组大,各时点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诱导后平均动脉压明显比诱导前降低,但在插管后5 mih内明显增高,增高幅度在20%以上(P<0.05),右旋美托咪啶组在整个诱导过程中变化不大,插管后5 min内与插管前相比无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变化幅度明显没有对照组大,且各时点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先结予一定量的右旋美托咪啶能有效的抑制全麻气管插管时所诱发的心血管反应,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其操作方法安全、易行,疗效确切,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麻醉辅助药.
作者:潘英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妊高征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病情较危险,进展较快,严重影响到患者重要脏器,所以及时控制血压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本文观察心痛定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蓝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完全闭合腹股沟管”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成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完全闭合腹股沟管”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全部治愈,全部病例4~5天出院,2例切口感染,无阴囊及术区皮下血肿.出院后随访2~3年,无1例疝复发.结论:此术符合生理解剖.应用传统“完全闭合腹股沟管”和现代无张力疝修补术相结合,使腹股沟疝修补术操作简单,术后疼痛、并发症减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明显降低.
作者:肖国庚;漆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三氧化二砷( AS2O3)和复方柏子仁(AS4S4)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维甲酸(ATRA)联合AS2O3(Ⅰ组)或AS4S4(Ⅱ组)诱导缓解治疗APL,统计分析两组CR率及不良反应.结果:Ⅰ组和Ⅱ组的CR率分别为96%、100%,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S2O3和AS4S4治疗APL疗效均显著,不良反应能耐受.
作者:张敬东;孟美丽;方家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利用自体脂肪充填颜面凹陷,改善外形.方法:起利用3L3M自体脂肪移植技术,对颜面凹陷7例患者进行脂肪移植.结果:1次移植手术5例,2次以上2例,术后均随访3个月以上,7例患者外形均明显改善.结论:自体脂肪移植是治疗颜面凹陷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陈岩青;习娅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对比研究吉西他滨方案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70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GEMOX组,试验组均接受吉西他滨1 000 mg/m2[电脑泵以10 mg/(min·m2)速度输注]dl,8+奥沙利铂130 mg/m2 dl q3w.常规GEMOX组:吉西他滨1 000 mg/m2(输注30 min) dl,8+奥沙利铂130 mg/m2 dl q3w.结果:试验组RR率为19.4%,DCR率为45.2%,中位mPFS为5.6月,中位mOS为11.3月;常规GEMOX组RR率为14.8%,DCR率为48.1%,中位mPFS为5.3月,mOS为10.6月.两组RR率、DCR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中位mOS及中位mPFS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毒性发生率均不高,安全性较好.其中试验组相比于常规GEMOX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GEMOX组.结论: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静滴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疗效与常规GEMOX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赵清梅;彭雨薇;胡珍珍;彭小东;黎军和;钟小军;钟久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孕妇33岁,孕2产l,孕37周,疤痕子宫,因阴道出血2h入院.患者曾于3年前行剖宫产术,入院查体:体重72 kg,血压109/60 mmHg,心率102次/min,血常规示:Hb 109 g/L,PLT 162×109/L,凝血功能基本正常,B超前置胎盘中央性,急诊行剖宫产术,入手术室血压112/65 mmHg,心率110次/min,患者无不适,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后,左侧卧位,于L2~3,硬膜外穿刺置管,给予2%利多卡因5 mL,观察5 min,无脊麻症状及不适主诉后,再给予利多卡因10 mL,阻滞平面达T8~S2后开始消毒,此时血压心率无大幅度下降,输注林格氏液及羟乙基淀粉,手术开始,见腹肌、网膜与子宫整体粘连,子宫与膀胱粘连,创面渗血较多,建立两个外周静脉通路,加快输液,考虑前置胎盘中央性,通知血库送血,胎儿娩出后,子宫及盆腔不断出血,见胎盘大部分植入子宫,静脉间断给予麻黄碱升高血压,同时给予异丙酚、氯胺酮、舒芬太尼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顺利,机控呼吸,剥离胎盘时出血无法控制,血压60/35 mmHg,心率136次/min,静脉给予多巴胺,加快输液与输注压积红细胞,此时出血有2 500 mL,结扎子宫动脉切除子宫,整个创面不断渗血,无凝血块,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微量泵泵入维持收缩压85 mmHg左右,肝素钠20 mg,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与桡动脉穿刺,加快输液与输血,术中出血共5 000 mL,输入压积红细胞16u,血浆1 200 mL,血小板10 u,冷沉淀10 u,术毕复查血气分析示Hb 95 g/L,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基本平衡,手术行子宫切除与膀胱修补术,术毕保留气管导管送ICU,第二天回妇产科普通病房.第6天顺利出院.
作者:段志胜;焦丰;幸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亲友互助献血的意义.方法:统计分析我市4年来亲友互助献血工作情况.结果:4年血液紧缺期间,很多病人亲友参与互助献血无偿献血,亲友互助献血量逐年上升,补充了血液告急缺口,有效缓解了供血压力.结论:开展亲友互助献血工作,对更好地应对血液告急、促进无偿献血发展、保证临床急救用血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吕伟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CT-MRI融合技术对鼻咽癌靶区勾画应用的重要性.方法:收治鼻咽癌患者76例.对入组病例进行扫描定位,分别依据扫描后的CT、MRI和CT-MRI融合图像勾画出对应靶区,利用F与q检验分析分别在CT、MRI和CT-MRI融合图像下勾画出的靶区体积的差异性.结果:鼻咽癌临床各期CT、MRI、CT-MRI的靶区勾画体积各期组内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鼻咽癌临床各期CT、MRI、CT-MRI的靶区勾画体积综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表明鼻咽癌患者用CT-MRI融合技术进行靶区勾画有其必要性.
作者:钟琼;吴仁瑞;肖震宇;钟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C”臂引导下应用空心加压钛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 2011年1月,对41例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应用空心加压钛螺钉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41例患者获得6.5~28个月的随访,平均19个月,优30例(73.2%),良8例(19.5%),差3例(7.3%),优良率92.7%.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断钉现象.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方法.
作者:卢志军;陈荣春;郭朝阳;曾文丛;钟鸣亮;陈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35例小儿肠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7例常规给予抗生素、补液等治疗,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微波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观察2组病例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微波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肠炎疗效确切,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小梅;黄郁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Z”形钛板内固定技术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颈椎病患者常规行后正中人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开门后使用“Z”形钛板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1~23个月,平均14.8个月.随访时根据患者颈部疼痛、僵硬感和活动受限等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轻度7例,中度3例,重度1例.未见螺钉和钛板松动和“再关门”现象.结论:“Z”形钛板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初步临床应用疗效满意,术后患者颈部轴性症状轻,维持“开门”满意.
作者:叶勇军;高辉;刘午阳;赖光松;吴东保;何澄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是一种以下颌关节处疼痛,酸胀,弹响,张口困难,局部压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综合症状.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此病为多见.好发于青壮年,以20~40岁患病率高,多为单侧,少数亦可累及双侧,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但大多疗效欠佳.本病初期属功能紊乱,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关节结构紊乱和器质性病变.笔者自2006年以来运用加味羌活汤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24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太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09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23例膀胱肿瘤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膀胱肿瘤患者全部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切除率1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中术后大出血、电切综合征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2年,定期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膀胱肿瘤复发1例,复发率4.34%.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治疗膀胱肿瘤较好的治疗方法,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俊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提高本病诊断准确率.方法:59例经手术证实的胃肠道穿孔患者,术前均行腹部CT扫描检查并分析其表现.结果:本组59例中CT显示腹内游离气体呈新月状或小气泡状53例,阳性率89.8%,胃肠穿孔处周围局限性积液或蜂窝织炎39例,阑尾周围脓肿7例,肠梗阻4例,胃肠壁增厚不规则12例,胃肠壁肿块4例,少量腹水4例.结论:CT在胃肠道穿孔的诊断及定位中有明显优势.
作者:鲍坤旺;廖凤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调查评估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疼痛情况,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与护理干预对策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128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采用肿瘤疼痛情况调查表、护理干预对策问卷对患者的疼痛情况、护理干预对策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患者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而以中、重度疼痛居多;在护理干预对策中,采用消极、祈祷的干预对策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如果采用积极、勇敢的护理干预对策则与疼痛程度互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多伴有中、重度疼痛,积极的护理干预对策对癌性疼痛的有效缓解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林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