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琛;谢晓丽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磷酸铝凝胶治疗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到2013年10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11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出血严重程度及病因构成上均无显著差异。对照组55例给予综合止血药物,包括奥美拉唑(洛赛克)、立止血、止血芳酸、凝血酶等药物;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磷酸铝凝胶(洁维乐)口服, HGB≤70g/L患儿均给予输血治疗。结果:将两组资料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显效49例,有效9例,无效4例,显效率79%,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6例,无效14例,显效率27.3%,总有效率74.5%。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磷酸铝凝胶治疗组对于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非磷酸铝凝胶治疗组。在传统止血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磷酸铝凝胶治疗儿童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口服给药方便、药物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琪琛;谢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利用红色打样膏口内直接取铸造桩核蜡型来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效果,提高临床经验。方法:我科自2005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对230颗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前牙残根残冠,用经过烫软的红色打样膏和长度合适的不锈钢丝制取桩核蜡型,修改合适后取出送技工室或加工厂制作,后经打磨、粘固,后用烤瓷冠修复。结果:230颗前牙桩核铸造后经临床试戴,219就位顺利,成功率达95%;8颗桩核密合性差,3颗桩核不能就位;失败11颗经重新制作后均成功。结论:用红色打样膏取桩核蜡型,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作者:杨国强;邢攸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刺玫果药食同源、营养独特,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其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等各个领域。目前从刺玫果中提取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维生素、矿物元素、氨基酸、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鞣质类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刺玫果在抗肿瘤,抗氧化,对心脑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的作用等方面具有特殊的药理作用和功效。本文综述了刺玫果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新进展,为刺玫果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冯杉杉;金哲雄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食品分析课程是高等院校食品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主干专业课,不仅与学生就业息息相关,也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为适应具有中医药背景的创新型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三方面对食品分析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初步形成了食品分析实验教学的创新模式,同时也为高等中医药院校食品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国立东;刘晓艳;张燕丽;王博;于纯淼;孟丹;连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很多抗体生产采用的表达系统都是依赖哺乳动物细胞为宿主细胞。在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方面采用的反应器多数为进口反应器,国内也有一些能够制造生物反应器的公司,不过多数仅仅处于研究阶段。本文就上海国强公司在细菌发酵罐的基础上改进后的生物反应器用于哺乳动物细胞培养,进行了工艺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相应的数据,通过讨论为今后细胞反应器国产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铁成;张淑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应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建立灵芝胶囊一致性检验模型快检方法。方法:收集灵芝胶囊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运用OPUS软件建立一致性检验模型,采用三台仪器对模型进行交叉验证,并用其它厂家生产的灵芝胶囊进行验证。结果:模型通过仪器交叉验证,也能区分出开它厂生产的灵芝胶囊,利用该一致性检验模型能无损伤、快速、准确地判断灵芝胶囊的真伪。结论:该方法建立的模型操作简单、快速有效,能作为灵芝胶囊真伪鉴别的快速筛选方法。
作者:尹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对HPLC法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对于分析过程中称量、溶液配制、分析仪器等影响因素引起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根据各分量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并进行扩展。结果:置信概率P为95%时,复方芩兰口服液中黄芩苷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2mg/mL。结论:本方法适用于HPLC法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中黄芩苷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汪麟;王清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糖尿病患者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内科收治的56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同时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患者治疗效果好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改进复方茶碱麻黄碱片现行质量标准中的鉴别方法,建立主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XTerra-C18(4.6×150mm,5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取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1000mL,加入三乙胺4mL,用磷酸调节pH值至6.5)-乙腈(90:10)为流动相,鉴别复方茶碱麻黄碱片的5种主成分、测定4种主成分的含量。结果:颠茄浸膏的HPLC鉴别方法,专属性良好,硫酸阿托品的检出限为6.24ng;可可碱、茶碱、盐酸麻黄碱、咖啡因的HPLC鉴别方法,专属性良好,检测限以盐酸麻黄碱计为0.218ng;可可碱、茶碱、盐酸麻黄碱、咖啡因含量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耐用性均良好。结论:改进后的复方茶碱麻黄碱片鉴别方法准确、简便,新建的4种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降低产品质量风险。
作者:于新颖;吴雨川;刘天扬;白政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康复疗法。心理护理组在康复疗法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测定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和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AS、SD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心理护理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屈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深入了解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难点,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加强与患者交流沟通,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宣讲和知识问答,将结果整理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难点在于患者心理、因素、用药等方面,对患者实施相对性的干预措施。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再按照健康教育难点给与合适的护理对策,从而提高糖尿病治疗效果,增强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正确认识。
作者:徐慧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本文采用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分析药品质量受权人制度,从制度本质、特点、博弈均衡、演化等不同方面进行剖析我国药品质量受权人制度,从经济学规律出发,为完善药品受权人制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建议,以期从更加科学的角度完善我国药品受权人制度。
作者:刘会佳;韩晓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除常见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甲状腺、呼吸、消化、肿瘤等系统疾病外,老年骨质疏松症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认识,晚期并发脆性骨折,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们在对老年骨质疏松等老年疾病认识过程中,逐渐发现维生素D的重要性,维生素D缺乏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受到全球关注。据报道,25-羟维生素D[25(OH) D]>30μg/L即接近佳的肠钙吸收效果;而25(OH)D低于30μg/L时甲状旁腺素(PTH)开始升高。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将25(OH)D为30μg/L时作为补充维生素D的低目标,其佳为30~50μg/L。另外,在25(OH)D达到20μg/L后,肠钙的转运效率比低于20μg/L时提高45%以上,因此20~30μg/L被定义为维生素D不足,低于20μg/L则为维生素D缺乏,低于10μg/L则定义为严重缺乏[1]。近几年有很多相关文献报道证实它的临床应用价值,维生素D受体(VDR )不仅在小肠、肾、骨等与钙磷代谢直接相关的器官和组织找到,而且在甲状旁腺、淋巴细胞、胸腺、胰腺、心血管等部位也发现了v D R[2、3]。说明维生素D广泛的生理功能及对临床相关疾病的影响。
作者:杨絮飞;崔仲华;张喜娟;胡晓丹;杨玉霞;刘爽;李咏梅;乌日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特点和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其发病的频率,减少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老年科和呼吸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时的临床特点,进行急救和系统有效的治疗及护理。结果:通过合理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本组显效40例,有效35例,无效5例,有效率93.75%。除2例肺部感染严重、3例合并严重心衰外,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肺功能显著改善,生活能力提高。结论:积极合理治疗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嫚;史进;丁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用直视下尿道冷刀内切开术与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5~2012年期间我院收治79名男性尿道狭窄手术患者,其中39例钬激光治疗患者(A组)和40例直视下尿道冷刀内切开术治疗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分别在术后3,6,12个月后评估大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和满意度。结果:79例患者术前大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和满意度,术后较术前皆有改善,但术后大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和满意度(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生命质量评测),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直视下尿道冷刀内切开术与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疗效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两种方法都是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模式。
作者:王鹏;孙玉炎;张星;赵伟;杨长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顽固性室性早搏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在给予相同基础治疗的条件下,治疗组采用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心律平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与76.7%,组间比较以治疗组显著更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17.514,P=0.003);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组间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x2=0.847,P=0.146)。结论: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轻微可控,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新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优质护理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的辅助治疗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分为优质护理组(A组)36例和一般护理组(B组)36例,观察A、B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间的血糖控制水平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显著高于B组患者,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韩学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5月我院眼科收治的3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对其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及临床干预措施。结果:本组所有患者病情平稳,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视力恢复较好,效果满意。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刘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股动脉路径,实验组患者采用桡动脉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置管成功率为92.0%,手术成功率为96.0%,住院时间为(6.5±1.2)d,对照组患者置管成功率为96.0%,手术成功率为92.0%,住院时间为(9.5±0.9)d,两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都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实验组25例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0%,对照组25例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取介入治疗疗效确切,桡动脉路径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患者住院时间短,可以作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首选手术路径。
作者:徐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