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观察

徐亮

关键词: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桡动脉路径, 股动脉路径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股动脉路径,实验组患者采用桡动脉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置管成功率为92.0%,手术成功率为96.0%,住院时间为(6.5±1.2)d,对照组患者置管成功率为96.0%,手术成功率为92.0%,住院时间为(9.5±0.9)d,两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都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实验组25例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0%,对照组25例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取介入治疗疗效确切,桡动脉路径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患者住院时间短,可以作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首选手术路径。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维U颠茄铝镁片II中镁含量

    目的:探索用原子吸收方法测定维U颠茄铝镁片II中镁的含量。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镁元素在0~0.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2),方法的重复性好,RSD为0.8%(n=6),回收率结果良好,平均回收率100.4%,RSD为0.5%(n=6)。结论:本文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镁元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毛毛;张新芹;周礼玲;郁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维生素D缺乏对老年相关性疾病的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除常见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甲状腺、呼吸、消化、肿瘤等系统疾病外,老年骨质疏松症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认识,晚期并发脆性骨折,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们在对老年骨质疏松等老年疾病认识过程中,逐渐发现维生素D的重要性,维生素D缺乏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受到全球关注。据报道,25-羟维生素D[25(OH) D]>30μg/L即接近佳的肠钙吸收效果;而25(OH)D低于30μg/L时甲状旁腺素(PTH)开始升高。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将25(OH)D为30μg/L时作为补充维生素D的低目标,其佳为30~50μg/L。另外,在25(OH)D达到20μg/L后,肠钙的转运效率比低于20μg/L时提高45%以上,因此20~30μg/L被定义为维生素D不足,低于20μg/L则为维生素D缺乏,低于10μg/L则定义为严重缺乏[1]。近几年有很多相关文献报道证实它的临床应用价值,维生素D受体(VDR )不仅在小肠、肾、骨等与钙磷代谢直接相关的器官和组织找到,而且在甲状旁腺、淋巴细胞、胸腺、胰腺、心血管等部位也发现了v D R[2、3]。说明维生素D广泛的生理功能及对临床相关疾病的影响。

    作者:杨絮飞;崔仲华;张喜娟;胡晓丹;杨玉霞;刘爽;李咏梅;乌日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股动脉路径,实验组患者采用桡动脉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置管成功率为92.0%,手术成功率为96.0%,住院时间为(6.5±1.2)d,对照组患者置管成功率为96.0%,手术成功率为92.0%,住院时间为(9.5±0.9)d,两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都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实验组25例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0%,对照组25例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取介入治疗疗效确切,桡动脉路径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患者住院时间短,可以作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首选手术路径。

    作者:徐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胃消颗粒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胃消颗粒治疗胃痛胃痉挛的作用。方法:以大鼠的离体胃肠平滑肌条为模型,考察胃消颗粒对大鼠胃肠平滑肌条收缩状况;以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为疼痛指标,观察胃消颗粒的镇痛作用;以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炎症模型考察胃消颗粒抗炎作用。结果:胃消颗粒显著促进大鼠胃肠平滑肌条的运动,200-280mg·ml-1浓度范围内可抑制大鼠胃肠平滑肌条的运动;胃消颗粒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结论:胃消颗粒对大鼠胃肠平滑肌条的收缩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缪家林;连红;由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院制剂注册质量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的:为提高医院制剂注册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分析了医院制剂注册时质量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从技术要求上对医院制剂质量标准提高工作提出改进建议。结论:只有建立高水平的医院制剂质量标准,才能适应不断提高的制剂再注册要求,从根本上提高医院制剂质量水平。

    作者:马燕;张肖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匹多莫德片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皮肤科门诊治疗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匹多莫德片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随访6个月。结果:总体效果评价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43%、90.00%,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53.57%、95.00%,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盐酸伐昔洛韦片与匹多莫德片联合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好,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是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较好的方法之一。

    作者:蒋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卒中患者的鼻饲护理

    由于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增加[1]。患者发病后多处于昏迷状态,为保证营养及药物定时供给,通常在发病后插入鼻饲管进行鼻饲。

    作者:杜文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环状混合痔术中皮桥保留技巧

    目的:探讨环状混合痔术中皮桥保留技巧。方法:对7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本组患者主要采用了分段外剥内扎内注加皮桥横切纵缝和侧切扩肛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近期预后效果显示:本组76例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均得以消除,术后即刻无不耐受痛苦与不适感,肛门仅轻微水肿,未有发生肛门狭窄与肛门失禁者,肛门平整,未残留明显皮赘;半年预后效果显示:仅有1例(1.32%)患者出现轻度肛门狭窄,经常规扩肛1~3次后好转,另有11例(14.47%)在术后1~2个月内因伤口创缘水肿未正常消减或结扎外痔部分不足等情况而再次行“修剪术”,但所有患者的原手术部位均光滑平坦且无复发痔核,总体治愈率为100%。结论:在环状混合痔术中采用皮桥横切纵缝和侧切扩肛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应用。

    作者:林东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模式的探讨

    护理学学科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护理教育的体现主要是在临床护理教育过程上,其在护理教学上据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实现。护理学的实践性是非常强的,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学在教育方法上必须进行新的变革,要坚持推行规范、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与教学模式,以下,就目前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教学模式做出相关探讨。

    作者:刘玉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6排螺旋CT在转移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转移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转移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同时行16排螺旋CT扫描,分析CT扫描结果的准确率。结果:62例患者均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CT扫描诊断准确56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扫描结果为多发散在结节,结节呈低密度或不均匀分布,边界较模糊。结论:16排螺旋CT在诊断转移性肝癌中诊断价值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邱树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朱砂根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朱砂根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宋冬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凝胶色谱法测定苯唑西林钠片聚合物的含量

    目的:建立凝胶色谱法(SEC)测定苯唑西林钠片聚合物。方法:采用依利特色谱柱(填料:Sephadex G-10;尺寸:10.0mm×300mm);流动相A为pH7.0的0.01mol·mL-1磷酸盐缓冲液[0.01mol·mL-1磷酸氢二钠溶液-0.01mol·mL-1磷酸二氢钠溶液(61:39)],流动相B为超纯水;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200μL;以苯唑西林对照品进行测定,按外标法定量。结果:苯唑西林的线性范围1.8051μg·mL-1~18.0511μg·mL-1(r=1.0000),定量限为1×10-3mg·mL-1,重复性良好(RSD为0.24%,n=6);供试品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1252mg·mL-1~11.4653 mg·mL-1(r=0.9997),重复性良好(RSD为2.17%, n=5)。结论: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分离苯唑西林钠和聚合物,可用于苯唑西林钠片聚合物的检验。

    作者:张琼;杨莉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獐芽菜中提取獐芽菜苦苷工艺研究

    目的:从獐芽菜中提取獐芽菜苦苷,通过提取、分离、精制得到獐芽菜苦苷单体。方法:对提取条件、提取工艺进行设计与筛选,对工艺进行放大生产与工艺验证。

    作者:李大亮;张辉;吕文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对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对123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碎石前、中、后护理等。结果:接受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护理治疗的患者均平稳治疗,无护理并发症。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的精心护理提高了结石的排净率,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减少了结石的复发,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建美;王云勇;李素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科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产科住院行剖宫产手术患者68例,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剖腹产患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孙戈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芎滴丸中丹酚酸B的含量

    目的: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丹芎滴丸中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方法:流动相选用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检测波长为286nm。结果:本品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X=100.3%,RSD%=1.31%。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制剂质量。

    作者:王德民;张萌;王彦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药品性状快速鉴别方法综述

    性状鉴别是对药品的形态、色泽、嗅、味、溶解度等特征内容的界定或描述,在一定程度上能直接反映出药品的内在质量。一般说来,某一种或某一类药品的性状具有与众不同的固有特征,而伪品因为不含该种或该类药品的主药或辅料及运用的生产工艺不同则不具备这些特征。因此,通过鉴别制剂中有无该制剂所含主药或辅料所具有的固有特征及所运用的生产工艺等方法,可初步筛选出“质量可疑”的药品。在感到药品包装及包装相关物质量可疑的基础上,应用此法做进一步鉴别,其准确率更高。

    作者:刘桓宇;庞树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898例颅脑损伤脑电图分析

    目的:对1898例颅脑损伤患者脑电图(EEG)检查进行分析。方法:对本组病例常规EEG描记的结果根椐损伤程度和伤后检查时间早晚及复查情况进行分类观察。结果:总异常率为16.75%;损伤程度轻、中、重型异常率分别为15.23%、63.16%、100%,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伤后首次检查时间从早到晚的5组病例异常率依次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首次检查结果为异常的88例中在间隔1周-6月第二、三次复查中有68例(77.27%)EEG得到恢复正常或好转。结论:颅脑损伤程度越重,EEG异常率越高;颅脑损伤的临床转归与EEG恢复好转有着密切的平行关系。

    作者:胡平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胃癌根治术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5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护理,麻醉和手术顺利完成,病人安返病房。术后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并发症的患者有70例,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十二指肠残端漏的患者1例,术后出现腹部切口部分裂开的病人2例,术后出现胃瘫病人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除1例腹部刀口裂开患者减张缝合外,均经保守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裴维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手术前准备和手术中配合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53例的手术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做好心理疏导,消除其紧张情绪;做好手术器械及物品的准备工作;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积极主动、准确的配合术者。结果:本组患者麻醉和手术顺利,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手术中发生低血压1例,低体温1例,给予综合护理措施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1年,排尿通畅,效果良好。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手术配合强调心理护理,正确、熟练的使用器械及手术的密切配合是减少手术并发症和保证手术顺利的关键。

    作者:董明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