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护理效果观察

陈敏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盆腔炎, 临床护理,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112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予积极的临床护理干预,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为81.2%,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疗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比观察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1例,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多巴胺组(DA组)和去甲肾上腺素组(NE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和有效液体积极复苏治疗后,DA组给予多巴胺治疗,NE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6h内复苏成功率和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乳酸水平变化.结果:DA组6h复苏17例,复苏率为56.67%;NE组6h复苏25例,复苏率为80.65%;两组复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9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乳酸水平均有显著下降趋势(P<0.05),T1、T2时间点,NE组患者乳酸水平显著低于DA组(P<0.05).结论:与多巴胺相比,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更能提高6h复苏成功率,降低乳酸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100例临床效果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100例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分析我院随机抽取的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间100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平均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实验组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照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以及生命体征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总的有效率为94.0%,3例无效,其中有1例病发多功能衰竭死亡;对照组总的有效率为78.0%,其中有4例抢救无效,3例病发严重的呼吸衰竭,肺部感染死亡.两组的总效率差异显著,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实际的临床运用过程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用合理的通气方式.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疾病中,无创正压通气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稳定生命体征、改善血气指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陆毅雯;杨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60例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愈后的影响.方法:从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腹股沟疝和腹壁切口疝患者120例,依照患者入院顺序单双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6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疼痛、体位、排尿、切口、感染、饮食护理、出院指导,将两组的护理结果展开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复发率等方面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围手术期给予患者全面的疼痛、体位、排尿、切口、感染、饮食护理、出院指导,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切口感染率、并减少疾病复发率,减少了患者痛苦,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给予高质量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淑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黛力新和美沙拉嗪合并使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黛力新结合美沙拉嗪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治疗时的疗效.方法:从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选择我院40例被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病患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病患于饭前服用黛力新结合美沙拉嗪半个月;对照组病患则在饭前服用传统药物.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比75.00%(15/20),优良率为85.00%(17/2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 (10/20),70.00%(14/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病患对治疗方案满意者占比60.00% (12/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8/20).对治疗方案不满意者占比10.00% (2/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 (6/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黛力新结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仅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还可减少治疗时间.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张厚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拜阿司匹林与泰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本文探讨拜阿司匹林与泰嘉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天津市红桥医院21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3组.①拜阿司匹林组:70例,只应用拜阿司匹林;②泰嘉组:70例,只应用泰嘉;③两药合用组:70例.治疗中拜阿司匹林的用法为每日100mg口服;泰嘉的用法为每日75mg口服,14天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观察患者愈后.结论:两药合用组显效率为68.6%,有效率为80.0%,均显著高于拜阿司匹林组和泰嘉组(P<0.05和P<0.01),并且未发现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拜阿司匹林与泰嘉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治疗效果较单用其中一种药物更佳.

    作者:赵洪刚;徐学广;刘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热毒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热毒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手足口患儿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热毒宁注射液.观察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部红肿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热毒宁注射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朱峰;李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围术期低血压的防治与护理

    目的:研究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围术期产妇低血压的发病原因及特点,探讨剖宫产术低血压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00例剖宫产低血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围术期不同阶段低血压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与护理措施.结果:发生于剖宫产手术时的低血压与体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下腔静脉受压时间和程度、麻醉平面、病人病情、出血速度和出血量、术前血容量是否充足、手术后镇痛等因素有关.护士配合麻醉医生在不同阶段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时纠正了低血压,快速减轻产妇剖宫产低血压所致不适.结论: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围术期低血压发生不单是一种原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加深对其认识并积极采取措施可减少对母婴的不利影响.

    作者:李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荨麻鞣质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

    为了说明荨麻鞣质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给小鼠灌胃荨麻鞣质50mg/kg·d,100mg/kg·d及200mg/kg·d共7d,7天后测定小鼠体内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说明荨麻鞣质能够明显提高小鼠抗氧化系统功能,初步确定荨麻鞣质的抗氧化性.

    作者:郑莹;江培;王金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穴位贴敷的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穴位贴敷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3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针对所有患儿采取穴位贴敷法治疗.治疗过程中对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家属总满意率为87.5%,对照组患者家属总满意率为72.5%.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穴位贴敷后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治疗效果,且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素娟;张伏芝;吴春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白屈菜中非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白屈菜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渡谱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菠甾醇(1),12β,20β-二羟基-达玛烷-23(24)-烯-3-酮(2),2-脱氢黑麦草素(3),对羟基苯乙醇(4)、黑麦草素(5)、6,7-二氢黑麦草素(6),3-羟基-5,6-环氧-β-紫罗兰酮(7),邻苯二酚(8),7,8-二氢阿牙泽兰品(9),(6S,9R)-吐叶醇(10),对羟基桂皮酸对羟基苯乙胺(11),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12),戊二酸(13),草酸(14).结论:化合物2~ 14均为首次从白屈菜中分离得到.

    作者:郭秀梅;安自强;高娟;姚旭颖;赵明;张树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对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以及糖蛋白抗原72-4 (CA72-4)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分别选取两组患者,分别为直肠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8例,对其血清中CEA、CA19-9、CA72-4浓度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直肠癌患者的CEA、CA19-9、CA72-4浓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且随着临床分期的上升其三项指标的浓度也在随之升高,P<0.05;平行试验观察SEN达到了高值为81.58%,序列试验后SPE值达到了高值为94.74%;结论:在直肠癌诊断中,运用CEA、CA19-9、CA72-4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直肠癌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任彩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药茯苓的功能及其应用前景

    茯苓(学名:Poria cocos(Schw.) Wolf.)别称: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茯苓的药用部位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还可以制作成粉状用来女士爱好的美白面膜.目前有多种多样的茯苓产品.茯苓不仅可以做成口服液、胶囊等保健品,还可以做成茯苓糕、茯苓饼干、茯苓糖等零食.茯苓是一种用途广、需量大的药用真菌,是传统中药的“四君八珍”之一.

    作者:梁士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性化关爱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关爱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总结有效的产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产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产后实施人性化关爱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术后母乳喂养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人性化关爱护理的观察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达到了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观察组产妇产后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关爱护理能够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有效增加母乳喂养率,提高了产科的护理质量及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是积极而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

    作者:张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宫产手术的全身麻醉

    产科麻醉关系到母体和胎儿的安全,风险较大,剖宫产时选择麻醉方法应根据多种因素实施个体化[1].椎管内阻滞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较小,是首选麻醉方式.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或者区域阻滞失败时,则需采用全身麻醉;此外,产妇合并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时也应首选全身麻醉.本文就我院近两年来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进行的剖宫产手术进行回顾总结.

    作者:邢涛;苏海文;于红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孕晚期90例胎儿NST试验可疑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胎心无刺激试验在产前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90例NST试验≤7分的可疑型结果进行分析,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妊娠晚期孕妇NST监测的准确性,降低妊娠晚期孕妇NST假无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本组NST试验可疑型假无反应型发生者高达56.67%,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后,孕妇主诉无饥饿,无疲乏,了解NST检查的目的,焦虑减轻,愿意配合检查,于当天或24小时后给予NST复测20-40分钟,其中51例评分9-10分,NST诊断为反应型,指导自数胎动,预约产检时间,一周复测;39例评分为6-7分,仍无胎心加速反应,NST诊断为无反应型,结合超声多普勒检查提示胎儿宫内缺氧,转高危门诊,医生收住院系统治疗,根据孕妇孕周及胎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结论:胎心无刺激试验是目前评价胎儿宫内状况的主要检测手段之一,对于NST可疑型,应详细询问病史,加强体检与病情观察和病史采集,寻找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排除外源性监测影响因素,提高监测可信度,降低假无反应型发生率.

    作者:刘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金属有机骨架的特点及其载药方面的应用

    目的:综述了金属有机骨架的特点及其载药方面的应用.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与整理.结果:目前围绕文献和实验两方面对金属有机骨架进行研究,主要对合成方法和载药等方面进行探讨.结论:探索金属有机骨架的制备方法,设计出适合载药的金属有机骨架,以提高药物的治疗作用.

    作者:白欣玉;董玉晶;林瀚;李永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ADME/T评价技术在组分中药配伍吸收研究中的应用

    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是药物进入体内的代谢必要过程,简称ADME,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个环节都可能对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所以,在新药的研制和临床用药的过程中,ADME是评价化合物成药性的重要指标[1,2].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临床前筛选药效学研究中,有5%以下的化合物通过,而上市临床药物也不到2%.较低的药物统计数据,原因在于在审核的过程时,对药物ADME的不良效果占到39%.药物ADME是的评价不理想,使得药物作用在把靶向部位时达不到治疗浓度或者产生一系列的毒性问题[3,4].

    作者:吴丽红;韩伟;秦晶;李永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多因性或原因不明的发生在结肠粘膜层的炎性肠病,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笔者运用中医学“肠中生痈”之说,研制“加味冲和散”以灌肠方式治疗本病6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为6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39例;年龄26-70岁,病程5个月至8年.所有病例都经结肠镜检查、病理诊断;曾用中西药治疗仍然反复发作不愈.临床表现:以腹泻、便频、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为主症,病程迁延.

    作者:朱兆颖;于文;潘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以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产妇3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50例,分别予以风险护理管理(观察组)和传统护理管理(对照组),比较2组护理后产妇满意度情况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整体非常满意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护理服务质量好92.0%明显高于对照组78.7%,医院设备环境好70%明显高于对照组36.7%,护理风险事件中护理缺陷1.3%显著低于对照组11.3%,护理纠纷0%显著低于对照组10%,意外事件0.6%显著低于对照组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整体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医院设备环境和治疗效果均效果显著,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极低,适合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李功基;苏雪琴;刘燕华;黄少慧;黄静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跌倒风险评估机制对肿瘤患者预防跌倒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跌倒风险评估机制,对高危人群及时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的依从性,降低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入院的1310例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跌倒风险评估,实施口头宣教,增加患者的安全意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入院的1621例住院患者设为实验组,采用跌倒风险评估机制,对高危人群及时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预防跌倒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肿瘤患者实施跌倒风险评估机制,能大大提高肿瘤患者预防跌倒的依从性,有效降低跌倒的发生.

    作者:唐仁兄;陶志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