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颖;于文;潘华
目的:分析金石清瘟解毒口服液抑制病毒的作用.方法:将金石清瘟解毒口服液按其组成重新拆方组合成四个组,抑病毒实验采用病毒致Hep-2细胞病变和血凝抑制法.寻找金石清瘟解毒口服液的小抑病毒浓度.结果:综合分析金石清瘟解毒口服液体外抑制病毒的作用.结论:金石清瘟解毒口服液对病毒抑制作用.
作者:张碧海;江柏华;蒋鹏娜;谭莉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老年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9例,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衰竭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减少老年透析患者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时书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 脊柱外科手术的历史四十多年来,腰椎(背部)外科手术对脊柱结构是破坏性的,而同时试图纠正脊柱的疾病[1].为了能进入脊椎,排除神经压力和消除椎间盘突出,骨刺,韧带增厚和压缩神经的囊肿,肌肉被广泛地剥离椎骨.这有时广泛地造成了对筋的破裂和对肌肉的损伤和疤痕.此外,一起支持椎骨的韧带不得不被移除,削弱了脊柱.除去了椎骨的相当大的部分,包括关节部分,以获得进入脊柱.这会削弱脊柱和使疤痕组织露出神经,能导致进一步刺激和压迫神经.为了在必要时稳定脊柱,这些颠覆性的技术也被利用.
作者:陈德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74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措施.结果:手术的成功与围手术期的高质量护理是密不可分的.结论:科学系统的护理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美华;朱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以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产妇3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50例,分别予以风险护理管理(观察组)和传统护理管理(对照组),比较2组护理后产妇满意度情况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整体非常满意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护理服务质量好92.0%明显高于对照组78.7%,医院设备环境好70%明显高于对照组36.7%,护理风险事件中护理缺陷1.3%显著低于对照组11.3%,护理纠纷0%显著低于对照组10%,意外事件0.6%显著低于对照组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整体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医院设备环境和治疗效果均效果显著,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极低,适合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李功基;苏雪琴;刘燕华;黄少慧;黄静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a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及用量下出现的与药物治疗目的无关的或有害的意外反应[1].文献报道[2],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导致死亡的病例占总死亡率的7.7%,近年的统计数字表明还有所上升,我国是ADR的重灾区,每年约有500万~1000万住院患者是因为ADR住院的,严重事件达25~50万件,约19.2万人死于ADR,其中以静脉输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较大.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12月我院输液室170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防治与护理经验.
作者:王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保胎组和非保胎组,并观察其产后孕妇和新生儿的情况.结果:保胎治疗能够增加新生儿体重,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但同时也增加了宫内感染的机会,且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患者应该综合考虑胎龄、孕妇分身体素质、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作者:董淑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主要是探讨CRP与WBC变化,哪个更早,对疾病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对各种感染发热、肝功能异常以及恶性疾病共200例患者分别用BS-300迈瑞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SXS00i血细胞分析仪分别进行CRP和WBC测定.结果:在各种感染发热、肝功能异常以及恶性疾病等疾病的200例患者中,CRP和WBC均升高有42例;WBC总数升高,而CRP正常的有17例;CRP升高,WBC总数正常的有42例,WBC总数与CRP均正常的有99例.结论:在疾病早期,CRP升高比WBC升高快的多,且不受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因素的影响,且更有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风湿、恶性疾病等,因此,早期快速、准确地测定CRP比测定WBC更有利于对疾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效监察、预后判断、疗效观察、术后感染、对抗生素应用是否有效等,有其独特的参考价值和重要的临床意义,是目前临床上有诊断意义的一种重要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作者:戴银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镜检查、病理学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15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肺癌的病理组织类型中,鳞癌发病率多,其次是腺癌.33例女性患者中腺癌占48.48%,小细胞癌占18.18%,鳞癌占27.27%,腺鳞癌6.06%;125例男性患者中鳞癌占53.60%,腺癌占20.80%,小细胞癌占18.40%,腺鳞癌占5.60%.男性患者鳞癌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腺癌构成比显著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男女患者之间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8例肺癌患者中有149例患者可见直接征象,占94.30%,增生型占74.15%,浸润性占20.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性别的肺癌患者病理类型有差异,提高支气管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技术,可有效提高肺癌的诊出率,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陆春;姚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穴位贴敷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3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针对所有患儿采取穴位贴敷法治疗.治疗过程中对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家属总满意率为87.5%,对照组患者家属总满意率为72.5%.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穴位贴敷后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治疗效果,且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素娟;张伏芝;吴春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营养支持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对胃肠道功能认识的深入,胃肠内营养(EN)在临床营养支持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因此危重患者营养支持已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现选择我科自2013年08月一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重症脑卒中昏迷患者及时实施胃肠内营养支持,保持和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避免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蔡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依巴斯汀片、依巴斯汀片联合玉屏风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荨麻疹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口服依巴斯汀片和玉屏风胶囊,对照组患者仅口服依巴斯汀片,两组患者均治疗28d后观察疗效,停药后6周随访,比较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为8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6周,治疗组复发率为21.9%,低于对照组的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巴斯汀片联合玉屏风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肯定、安全,且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蒋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降糖药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3年12月份的门诊病人降糖药的处方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查阅有降糖药的处方1626张,其中含注射剂的处方589张,合中成药的处方118张.单用一种降糖药的1044张,两药联用的476张,三药联用的106张.本次调查共发现507例用法耒标注或标注不正确的处方,未发现同类药物重复使用现象.结论:我院门诊降糖药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用法来标注或标注不正确的处方,所以医师处方、药师调配处方时,均应加以重视.
作者:吴华;顾平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保留导丝技术应用于膜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5例先心病膜部瘤形室间隔缺损的患者行室间隔缺损(VSD)的保留导丝技术介入治疗,术前所有病例经胸超声心动图初次筛选,左室造影终筛选确定.术中所有病例均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观察封堵即刻效果,术后随访1年,行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观察疗效.结果:5例封堵手术成功,即刻手术成功率100%,封堵伞位置良好,无房室传导阻滞、无异常分流.结论:保留导丝技术应用于膜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同时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
作者:齐晓宇;李玲玲;贾惠欣;孙志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为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经济的用药,减少退药行为的发生.方法:在门诊药房成立“品管圈”质量控制小组,针对“优化门诊退药管理”主题,通过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挖掘发挥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并实施.结果:使门诊退药笔数大幅度下降,退药处方由活动前的80张·d-1减少到37张·d-1,改善幅度为53.8%.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减少退药率,保证了药品流通市场上的质量.
作者:陈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应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建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一致性检验模型快检方法.方法:收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运用OPUS软件建立一致性检验模型,并采用三台仪器对模型进行交叉验证.结果:模型通过仪器交叉验证,利用该一致性检验模型能无损伤、快速、准确地判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的真伪.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假劣药品的快速筛查.
作者:左登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观察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1例,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多巴胺组(DA组)和去甲肾上腺素组(NE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和有效液体积极复苏治疗后,DA组给予多巴胺治疗,NE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6h内复苏成功率和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乳酸水平变化.结果:DA组6h复苏17例,复苏率为56.67%;NE组6h复苏25例,复苏率为80.65%;两组复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9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乳酸水平均有显著下降趋势(P<0.05),T1、T2时间点,NE组患者乳酸水平显著低于DA组(P<0.05).结论:与多巴胺相比,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更能提高6h复苏成功率,降低乳酸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手术前准备和手术中配合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100例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术前全身情况检查、眼部检查、心理护理、器械和药品及手术间的准备、手术室护士与术者积极配合和护理,本组100例(135眼)白内障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均成功用超声乳化头对晶状体核粉碎、吸除并植入了后房型人工晶体,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96%.结论:手术前准备和手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会;刘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患之间和整个社会共同构建良好的医患沟通体系和舆论环境.方法:从三个角度剖析现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医疗行业、患者、社会环境均是造成医患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结果:医疗行业自身、患者以及社会环境是造成当今医患矛盾的主要相关因素,应加强医患沟通交流,发挥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缓和医患关系.结论:提高医疗技术,加强医患沟通交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营造良好社会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医患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谭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1∶1比例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92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抑郁及焦虑情况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充分做好术前各项准备,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慧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