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翠华
目的:观察微调五号方(WD-5)或WD-5联合生物反应调节剂(IL-2和IFN-α2b)对中晚期肾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中晚期肾癌患者共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WD-5+生物反应调节剂)及对照组(单纯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体瘤大小、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治疗毒副反应。结果:WD-5+生物反应调节剂在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的毒副反应方面优于单纯使用生物反应调节剂。结论:WD-5联合IL-2和IFN-α2b治疗中晚期肾细胞癌患者可以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治疗毒副反应减轻。
作者:张辰岑;尤建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用经腹超声常规扫查法,检查分析子宫肌瘤病灶部位大小、回声特点及血流供应情况。结果:回顾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来本院检查经病理确诊的子宫肌瘤病例42例,超声表现为高回声型10例,中等回声型8例,低回声型14例及混合回声型10例;按部位分肌壁间肌瘤22例,浆膜下肌瘤11例,黏膜下肌瘤4例,多部位及特殊部位肌瘤共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方便准确、安全可靠,仔细分析子宫肌瘤的超声表现,有利于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徐德花;葛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治疗直肠下段宽基息肉的疗效。方法:系统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直肠下段宽基息肉患者42例共50枚,采用随机化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内镜套扎组和内镜电切组,每组21例。结果:内镜套扎组21例,手术成功率100%。无穿孔发生。内镜电切组21例,电切成功率为95.0%,切除后1例疑穿孔发生而转外科手术。两组在手术成功率,脱落及切除情况及穿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肠镜复查,套扎术治疗患者术后26枚息肉完全脱落,可见瘢痕组织,未做特殊处理。内镜电切组4枚息肉出血,出血率17.39%,予高频电灼及喷洒孟氏液止血。出血情况比较,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龙圈套扎直肠宽基息肉是操作简单,术前后无须特殊处理,安全易行、并发症少、疗效肯定的方法,脱落后创面较小,患者基本无痛苦。
作者:陈健;李明;严衍伟;甘少光;黄骏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合并脑膜炎的早期预测因素,为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有价值的手足口病合并脑膜炎的早期特征性指标,对脑膜炎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3岁、发热超过3d且热峰逐渐升高、精神软弱、呕吐、肢体抖动及惊跳分别为HFMD合并脑膜炎的6项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精神软弱与HFMD合并脑膜炎有很高的相关性。结论:早期预测分析对于诊断手足口病合并脑膜炎患儿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以有效阻止患儿疾病进展,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苗翠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我院自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60例需要进行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依据患者知情自愿原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实验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详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用量、见效时间和效果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生命体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和用药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起效快、用药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苏俊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临床实践研究在TURP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手术室配合护理技巧及临床价值。方法:本文将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间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手术室实施的53例TURP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临床实证研究方式探讨手术室配合护理对手术效果、并发症的影响。结果:53例患者经手术室配合护理后TURP手术均取得成功,未出现大出血、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疾病;IPSS评分为(6.6±0.3)分。结论:在实施TUPR手术时进行积极手术室配合护理,护理人员在充分准备情况下预见性的配合医生手术操作,大限度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率,促使术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徐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急诊内科急救脑出血患者临床分析进行探讨。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4月来自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101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从而为抢救患者赢取时间。结果:经过及时的抢救75例患者得到治愈,10例患者中途进行转院,3例患者死亡,13例患者主动要求出院。讨论:急诊内科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保证脑出血患者康复,对脑出血患者正确的采取急救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叶雄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将其随机分成中药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西药疗法进行治疗,中药组在上述基础上,辅以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②一个疗程后,中药组转阴16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中药组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联合半夏泻心汤疗法进行治疗,疗效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胃粘膜分泌情况,提高幽门螺杆菌根治率,经济安全,几乎无不良反应,对提升患者预后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银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致死率、致残率很高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国家及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概述,以期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杨飞雪;汪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回药铁棒锤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伏毛铁棒锤的干燥块根。其主要药效成分为二萜生物碱类,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但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通过整理国内外近30年关于铁棒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炮制方法的文献资料,为宁夏民间药铁棒锤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董琳;权洪峰;高晓娟;付雪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电切术治疗的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及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缩短尿失禁持续时间,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应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症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单纯药物治疗组,30例空气波压力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组,治疗10天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双侧踝肱指数的变化。结果:空气波压力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组,较单纯药物治疗组双侧踝肱压力指数明显提高。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曲淑玲;崔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儿科和ICU小儿重症肺炎患儿65例,根据病原学检测分为两组:细菌性肺炎组34例,非细菌性肺炎组32例,同时选取来我院体检的无感染的健康儿童37例为对照组,采集外周静脉血检验PCT。结果:细菌性肺炎组PCT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性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细菌性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是一个重要的诊断细菌感染的标志物,是区别小儿细菌性肺炎和非细菌性肺炎的灵敏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朱峰;姜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98例患儿随机分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及后遗症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恢复至正常所需要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长期预后来看,观察组治疗后后遗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对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柴凤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以下简称《2012版细则》出台后,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已经全面展开,《2012版细则》各项条款的设置,遵循PDCA循环原理,分成C、B、A三个层次来体现,通过质量管理计划的制订、组织实现、自我评价并不断改进的过程,实现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促使医院可持续发展。PDCA循环作为质量管理工具被应用,能推进医院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实现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深刻领会PDCA循环中计划、执行、监督、行动四个环节的内容与内涵,会在等级医院评审中起到明显作用,还会给医院质量管理带来实质效果。
作者:姜彤彤;李泳;杜钟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形成标志物血清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和骨重吸收标志物I型胶原羧基端肽(CTX)在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患者中临床检测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共50例初诊为骨质疏松导致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利用罗氏Cobas e411免疫分析仪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TPINP和CTX,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病人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PINP和CTX等的表达。结果:和健康对照组相比,骨质疏松导致骨折患者外周血中TPINP及CTX的水平明显增高,TPINP和CTX在骨质疏松及健康对照组的表达分别为94.9±5.49μg/ml及35.06±2.74μg/ml;0.89±0.05μg/ml及0.36±0.02μg/m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PINP和CTX可做为骨质疏松及其严重并发症骨折的预防性检测指标及治疗监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在社区的诊治措施。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社区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案实施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对两组患者不同的诊治措施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由于掌握了高血压知识在治疗效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97%vs 62%,92%vs 60%)。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由于患者提高了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增强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可以使其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减缓病情的发展。
作者:王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免疫科集儿童免疫接种与儿童保健于一体,同时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往往会对护士提出较高的要求,我们运用儿科、医学美学理论、儿童保健及计划免疫特点论述了计划免疫科护士的形象。
作者:倪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及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2001-2012年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良好20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要严密观察意识瞳孔情况,动态复查头颅CT情况及时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时早期手术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冯玉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总结了57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及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引流管护理,脑血管痉挛的观察和护理,加强基础护理。认为积极完善术前准备,预防动脉瘤破裂及术后密切观察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颅内动脉瘤手术成功的关键,对改善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颖;何书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