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雪;汪宁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98例患儿随机分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及后遗症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恢复至正常所需要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长期预后来看,观察组治疗后后遗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对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柴凤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丁丙诺啡透皮贴剂与芬太尼透皮贴剂对慢性非癌性疼痛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慢性疼痛病人40例,平均年龄59.9岁(32岁-81岁),男24例,女16例。根据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和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8例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B组22例应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芬太尼透皮贴剂初始计量12μg,q1h,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初始计量5μg,q1h。(初2日辅以盐酸曲马多50mg口服)。根据患者疼痛缓解程度调整贴剂用量。对症处理相应并发症。记录患者应用前及随访采用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VAS改善率:(VAS应用前评分-应用后评分)/应用前评分×100%。并对所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A,B两组应用前VAS评分(P>0.05)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应用后VAS评分(P>0.05)无统计学意义。副反应:A组6例,B组3例。结论:两组实验对比表明,丁丙诺啡透皮贴剂与芬太尼透皮贴剂从统计数据上表明均能有效的缓解非癌症引起的疼痛,两者对于疼痛的缓解无明显差别。但是从引起的副反应情况上看,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副反应明显高于丁丙诺啡透皮贴剂。丁丙诺啡透皮贴剂主要应用于非癌症所引起的长期慢性痛,芬太尼透皮贴剂则多用于癌性疼痛。由于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属于精神2类药品,而芬太尼贴剂属于1类。从临床应用上来看,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手续相对简单。对药物滥用的风险较小。而且由于其特殊的粘附材质,对患者生活的影响较小。应用方便。
作者:朱建华;陈兆军;贺明伟;郎正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氧驱雾化吸入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州市德安医院2009年9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9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入院尾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氧驱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氧驱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以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3%,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在平喘、抗炎、化疾的治疗基础上,应用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氧驱雾化吸入具有疗效显著,病人耐受性好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专业化培训对外来器械集中化管理的影响和效果,以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开展专业化培训后,我们共使用外来手术器械1036件,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未开展专业化培训之前使用的外来手术器械1032件,作为对照组。按照质量标准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每一个程序质量满分为100分。对终末质量的实际抽查物品数与检出合格数的合格率进行考核,每月1次。取实施专业培训前12个月与实施专业培训后12个月的环节质量检查与终末质量抽检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施程序管理前后外来手术器械环节质量评分比较,实施前满意度为(95.90±1.63),实施后(99.51±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P<0.05。实施程序管理前后外来手术器械终末质量抽查合格率比较,实施前合格率为(95.72±1.31),实施后(99.76±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P<0.05。结论:专业化培训保障了外来器械消毒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彻底性,优化了消毒管理程序,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保证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王沁;宋瑾;戴桂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应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症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单纯药物治疗组,30例空气波压力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组,治疗10天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双侧踝肱指数的变化。结果:空气波压力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组,较单纯药物治疗组双侧踝肱压力指数明显提高。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曲淑玲;崔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氯化钠注射液稀释粉针剂行肌肉注射时患者感疼痛及反应程度的临床观察。方法:将992例门诊行粉针剂注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96例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粉针剂行肌肉注射为观察组;496例用灭菌用水稀释粉针剂行肌肉注射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感疼痛及反应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氯化钠注射液稀释粉针剂行肌肉注射,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
作者:朱志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探讨其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归纳出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因素,并制定预防对策。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主要由药物因素、患者因素以及临床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结论:应加强中药材选用和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规范临床合理使用,同时完善安全性再评价,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的监管力度,才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常乙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儿科和ICU小儿重症肺炎患儿65例,根据病原学检测分为两组:细菌性肺炎组34例,非细菌性肺炎组32例,同时选取来我院体检的无感染的健康儿童37例为对照组,采集外周静脉血检验PCT。结果:细菌性肺炎组PCT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性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细菌性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是一个重要的诊断细菌感染的标志物,是区别小儿细菌性肺炎和非细菌性肺炎的灵敏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朱峰;姜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四手操作的治疗措施。方法:选择100例接受口腔正畸固定矫治的患者进行研究,均实施四手操作。调查统计患者的满意情况和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统计,100例患者均对四手操作中的治疗结果工作表示满意,表示整个治疗过程中十分舒适、轻松,未出现严重的不适感,满意率为100.0%。在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方面,患者的掌握率达到98.0%,效果令人满意。结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四手操作中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治疗过程可以保证治疗的顺利开展,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率。
作者:陈叶俊;余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合并胆汁淤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39例妊娠期合并胆汁淤积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的无胆汁淤积的39例妊娠患者为对照对象,从孕产妇分娩方式和围生儿等方面分析胆汁淤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ICP患者剖宫产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的对照组患者,而阴道助产和顺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ICP患者围生儿早产、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妊娠的围生儿,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淤积症可造成围生儿早产、新生儿并发症等,对妊娠结局有较大影响,做好早期诊断、严密监护和积极处理,对改善患者症状和妊娠结局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氧化锆全瓷基台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上前牙缺失患者78例共100个牙位,随机分为2组,均进行种植单冠修复。实验组应用氧化锆基台,对照组应用钛基台,上部均使用氧化锆全瓷冠。冠修复12个月后记录两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应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实验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锆基台支持的氧化锆全瓷冠对患者口腔周围软组织的影响优于钛基台,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磊;郭宏亮;牛文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癌性疼痛患者应用鞘内镇痛泵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00例癌性疼痛患者,将其鞘内放置特殊导管并与体外全自动输注泵连接,通过此系统向病人体内输注镇痛药物,并给于相应的护理,达到镇痛目的。结果:患者疼痛评分治疗前为7-10分,治疗后评分为1-3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鞘内镇痛泵并给于相应的护理,病人疼痛评分明显降低,疼痛明显减轻,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庄丽;张冠婕;范晓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脑血管疾病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为提高药物血脑屏障透过率可将药物进行抗体修饰,本文针对这种新剂型,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制剂表面是否连接有转铁蛋白受体的单克隆抗体OX26,并测定OX26浓度。
作者:赵海南;宋雨婷;邹月;刘英琦;吕明明;任冬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优选一年蓬中黄酮类成分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黄酮得率及木犀草素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超高压压力、保压时间、固液比对一年蓬中黄酮类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超高压压力为400 MPa、超高压时间4 min、固液比1:80。结论:超高压提取方法时间短、收率高,是一种提取一年蓬中黄酮类成分较好的方法。
作者:赵昱玮;南敏伦;于淼;方向明;吕娜;赫玉芳;赵全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需清洗处理手术室器械3600件,随机分为2组,每组1800件,分别由消毒供应室进行消毒、包装、灭菌、发放等一体化管理(观察组)和由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室内自行对所有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包装后再送消毒供应室予以消毒灭菌(对照组),比较2组处理后各种器械合格数目以及手术医生对于器械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合格率98.9%明显高于对照组72.2%,器械包布清洁合格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71.1%,器械功能完好率98.3%明显高于对照组72.2%,器械数量准确性99.4%明显高于对照组76.1%,包外标签完好率98.9%明显高于对照组72.8%,包内指示卡完好率99.4%明显高于对照组74.4%,手术医生对于器械满意率99%明显高于对照组8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的实行,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和使用质量,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院成本支出,同时手术医生满意度较高,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陈兰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结核的临床护理方法,为小儿肺结核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8例小儿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结果: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48例小儿肺结核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家属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加强肺结核患儿的心理、症状、并发症、饮食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康复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丽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
作者:李占英;程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在社区的诊治措施。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社区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案实施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对两组患者不同的诊治措施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由于掌握了高血压知识在治疗效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97%vs 62%,92%vs 60%)。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由于患者提高了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增强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可以使其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减缓病情的发展。
作者:王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硬质食管镜与电子胃镜取出食管异物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食管异物患者选取不同方式取出食管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硬质食管镜下取出食管异物25例,成功25例,电子胃镜取出食管异物22例,食管镜联合电子胃镜取出食管异物1例,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电子胃镜取出食管异物创伤小,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少;异物体积大,嵌钝较紧时宜采取全麻下硬质食管镜取异物。
作者:王敏;范西惠;丁岩兵;练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保元胶囊Ⅰ中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ngilent C18柱;流动相: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检测波长为286nm;流速为1.0ml/min。结果:丹酚酸B线性范围10.28~61.68μg·mL-1,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0.5%。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能有效控制保元胶囊Ⅰ的质量。
作者:罗秀琴;胡安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