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格瑞洛在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护理

高媛;周蓉芝;徐冬梅;王骋

关键词:替格瑞洛, 护理, 血栓弹力图
摘要: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5例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在血栓弹力图监测下使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并在用药前、用药后给予相应的指导与护理。结果:通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治疗期间均按时服药,定期随访,未发生药物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血栓弹力图监测下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及积极的护理健康指导,可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治疗直肠下段宽基息肉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治疗直肠下段宽基息肉的疗效。方法:系统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直肠下段宽基息肉患者42例共50枚,采用随机化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内镜套扎组和内镜电切组,每组21例。结果:内镜套扎组21例,手术成功率100%。无穿孔发生。内镜电切组21例,电切成功率为95.0%,切除后1例疑穿孔发生而转外科手术。两组在手术成功率,脱落及切除情况及穿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肠镜复查,套扎术治疗患者术后26枚息肉完全脱落,可见瘢痕组织,未做特殊处理。内镜电切组4枚息肉出血,出血率17.39%,予高频电灼及喷洒孟氏液止血。出血情况比较,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龙圈套扎直肠宽基息肉是操作简单,术前后无须特殊处理,安全易行、并发症少、疗效肯定的方法,脱落后创面较小,患者基本无痛苦。

    作者:陈健;李明;严衍伟;甘少光;黄骏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救治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救治的5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积极救治和有效的护理干预,58例患者3例死亡,1例继发迟发性周围神经损伤后遗症,其余全部治愈,治愈率为93.1%。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正确、及时、有效地使用解毒药物,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是成功抢救患者的关键,可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肠内镜下治疗直肠息肉29例临床疗效观察

    近年来,胃肠内镜的问世,全面更新了消化道疾病尤其是直肠息肉的诊断和治疗,使这方面工作达到了更高的水平[1]。直肠息肉是泛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其病理性质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性增生的结果,从肉眼观察大体相似。病理有腺瘤、绒毛状瘤、幼年型息肉、炎性息肉及家族性息肉病等。一般为单个,少数为多个,若很多息肉聚集直肠或累及结肠者谓之息肉病。息肉源于炎症的称炎性息肉;粘膜呈增生性改变的无蒂结节称增生性息肉。

    作者:图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氧化锆全瓷基台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氧化锆全瓷基台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院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上前牙缺失患者78例共100个牙位,随机分为2组,均进行种植单冠修复。实验组应用氧化锆基台,对照组应用钛基台,上部均使用氧化锆全瓷冠。冠修复12个月后记录两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应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实验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锆基台支持的氧化锆全瓷冠对患者口腔周围软组织的影响优于钛基台,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磊;郭宏亮;牛文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电切术治疗的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及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缩短尿失禁持续时间,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99例平喘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评价分析

    目的:研究影响平喘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注意事项。方法:收集宿州市2013年平喘类药物不良反应报表汇总分析。结果:99例平喘类药物ADR中以胃肠道反应多(57.94%),且茶碱类药物较易发生药物配伍反应。结论:应加强平喘类药物临床用药时的血药浓度监测,及时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合理用药安全性。

    作者:郭秀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白芍总苷联合泼尼松治疗多发性肌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联合泼尼松治疗多发性肌炎(PM)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26例,观察组进行白芍总苷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泼尼松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肌酸肌酶(CK),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肌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K值均明显下降,且治疗前后的CK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变化值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肌力提高≥2级以上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增高,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泼尼松治疗多发性肌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轶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口径胃管的临床应用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对长期肠内营养患者鼻饲时临床采用小口径胃管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本院ICU收治的须机械通气且需长期肠内营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选用小口径(10号)胃管,置管长度为发迹到剑突的距离再延长10至15㎝。对照组采用临床常用普通(18号)胃管,常规方法留置。两组均采用鼻饲泵持续输注方式进行鼻饲喂养,皆给予常规鼻饲护理措施,两组间鼻饲量及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率、患者鼻饲适应状况,比较机械通气2周后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率为6%低于对照组16%,且实验者患者对鼻饲的适应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VAP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2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选用小口径胃管进行鼻饲可有效减少胃内容物的反流及误吸,对机械通气后需要长期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萍;姜文彬;任常洁;李东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手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心血管病诊疗中心行介入治疗的1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100例患者介入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后心脏听诊无杂音,出院前均行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手术成功率100%,术后4-7天均痊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先心病患者介入手术成功的关键,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庆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35例患者共计41个椎体,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卧床休息、腰围固定及相应药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活动能力及并发症。结果:实施椎体成形术的观察组患者观察术后,对照组患者观察入院后1周,2周,1月时VAS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及活动能力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及1年时各项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功能,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惠正广;李超顶;刘诗荣;张镇;卓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的彩超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用经腹超声常规扫查法,检查分析子宫肌瘤病灶部位大小、回声特点及血流供应情况。结果:回顾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来本院检查经病理确诊的子宫肌瘤病例42例,超声表现为高回声型10例,中等回声型8例,低回声型14例及混合回声型10例;按部位分肌壁间肌瘤22例,浆膜下肌瘤11例,黏膜下肌瘤4例,多部位及特殊部位肌瘤共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方便准确、安全可靠,仔细分析子宫肌瘤的超声表现,有利于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徐德花;葛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64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呼吸支持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呼吸支持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给药,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氧合功能、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氧合指数(OI)显著低于对照组,动胁/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发生气胸、急性肺损伤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肺氧合功能,减少气胸、急性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对缩短患儿的住院治疗时间和提高生存率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应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沙美特罗/氧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在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治疗中对肺功能和全身炎症标记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胶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为期8周的常规止咳、平喘、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在与对照组患儿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氧替特罗粉吸入剂(舒利迭)和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为期8周,单次剂量50/250mg每日两次。桉柠蒎肠溶软胶囊>5岁的患儿每次1粒,每日3次。观察患儿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白细胞介素IL-6 IL-8 IL-17等指标,同时观察两组患儿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1浓度在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6 IL-8 IL-17的水平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肺功能指标FVC FEV1 FEV1/FVC%在治疗前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墨汁测试法结果显示;气管纤毛运动、粘液移动速度明显增加治疗前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吸入沙美特罗/氧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可以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降低患儿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IL-6 IL-8 IL-17的水平,减轻气道炎性细胞侵润。促进呼吸道腺体稀薄分泌分泌物的产生,利于粘液排除。

    作者:赵娟;臧洁;郭美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替米沙坦对胱抑素C升高患者行PCI术治疗时的影响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胱抑素C(CysC)升高患者肾功能影响。方法:62例择期PCI术患者,随机分成替米沙坦治疗组(CysC升高+等渗对比剂组+替米沙坦)32例,对照组(CysC升高+等渗对比剂组)30例,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各项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CysC、β2-微球蛋白(β2-M)均有所上升,但治疗组上升幅度明显下降(P<0.05);两组CIN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PCI术前胱抑素C升高患者,在采用等渗对比剂基础上术前口服替米沙坦可进一步减轻肾功能损害。

    作者:李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骶髂关节X线检查结合CT平扫在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价值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X线检查结合CT平扫在诊断早期强制性脊柱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分别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CT平扫和X线+CT联合扫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检查结合CT平扫对于关节病变、低程度骶髂关节病变程度较单独X线检查或CT平扫有着更高的检出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X线检查结合CT平扫有助于提高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检出率,对于开展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家新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压氧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98例患儿随机分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及后遗症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恢复至正常所需要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长期预后来看,观察组治疗后后遗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对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柴凤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SOD、VIP、TNF-α和Le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为了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SOD、VIP、TNF-α和Le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放射免疫分析和酶免疫分析测定了8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60例正常儿的血清SOD、VIP、TNF-α和Lep水平并进行了比较性分析。结果:在治疗前,8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SOD和VIP水平较之60例正常儿明显降低(tSOD=3.018,tVIP=3.146,P均<0.01),而血清TNF-α和Lep水平明显增高(tTNF-α=4.637,P<0.001,tLep=3.261,P<0.01)。在治疗后,8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SOD和VIP水平恢复至正常,较之正常儿无明显的差异(tSOD=1.586,tVIP=1.563,P均>0.05),而血清TNF-α和Lep水平明显降低,但相较之正常儿增高(tTNF-α=2.103,tLep=2.243,Pall<0.05)。结论:SOD和VIP水平的测定是诊断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良好指标,而且在糖皮质激素综合治疗后,可以进行随访和疗效的考核。

    作者:周剑昕;赵若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DCA在等级医院复核评审中的应用

    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以下简称《2012版细则》出台后,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已经全面展开,《2012版细则》各项条款的设置,遵循PDCA循环原理,分成C、B、A三个层次来体现,通过质量管理计划的制订、组织实现、自我评价并不断改进的过程,实现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促使医院可持续发展。PDCA循环作为质量管理工具被应用,能推进医院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实现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深刻领会PDCA循环中计划、执行、监督、行动四个环节的内容与内涵,会在等级医院评审中起到明显作用,还会给医院质量管理带来实质效果。

    作者:姜彤彤;李泳;杜钟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手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0年期间收治的60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2周进行单纯放疗治疗,直线加速器在颅外远距离照射,每周5d放射治疗,每次放射是为2~3 Gy,放疗5-7周,观察组患者术后进行同步放化疗治疗,放疗同对照组,采用每次放疗前的1~2 h口服替莫唑胺,75 mg/m2,每周5 d,连服5-7周,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治疗结束后采用WHO标准评价近期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抗癌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规定评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随访1年、2年、3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的近期临床疗效为83.33%,对照组为50%,观察组的近期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86,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86.67%,对照组为53.33%,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66.67%,对照组为26.67%,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46.67%,对照组为13.33%,观察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手术后同步放化疗是治疗脑胶质瘤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优于术后单纯放疗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程浩峰;李春丽;任年军;杨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医院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探讨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在社区的诊治措施。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社区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案实施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对两组患者不同的诊治措施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由于掌握了高血压知识在治疗效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97%vs 62%,92%vs 60%)。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由于患者提高了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增强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可以使其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减缓病情的发展。

    作者:王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