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凌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资料和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共80例,手术切除后经病理学证实的正常断端结肠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按照Mayo临床评分(MCS)分为临床缓解组、轻度活动期组、中度活动期组、重度活动期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肠道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MCS和Mayo内镜评分(MCSe)在临床缓解组、轻度活动期组、中度活动期组、重度活动期组呈上升趋势,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观察组均显著升高(P<0.05),Geboes指数在各组中呈上升趋势,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在观察组中的表达下降.ZO-1、occludin的表达与MCS、MCSe、Geboes指数、C-反应蛋白(CRP)呈负相关.结论 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可能会成为评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炎症程度和预测黏膜愈合的指标.
作者:谭悦;郑长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致康胶囊联合甲硝唑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接收的12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临睡前于阴道后穹窿处放置甲硝唑栓,1次/d,0.5 g/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致康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1.66%,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6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灼热、外阴瘙痒、阴道壁红肿、白带增多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提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致康胶囊联合甲硝唑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莉;祁璘;琪美格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功能性便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0.2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Ⅳ),1袋/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9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粪便性状、排便费力、排便时间、腹胀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马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2015-2017年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麻醉药品科学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2017年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院麻醉药品的使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常用麻醉药品品种稳定,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和构成比均呈先升后降趋势;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0 mg)、硫酸吗啡缓释片(30 mg)、盐酸布桂嗪片(40 mg)、DDDs呈较大幅度增长,硫酸吗啡缓释片(60 mg)、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盐酸丁丙诺啡舌下片的则减少;麻醉药品的DDC基本保持不变;硫酸吗啡缓释片(30 mg)、硫酸吗啡缓释片(60 mg)和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0 mg)的B/A有所下降,其余药品均上升.结论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持续改进.
作者:徐宝娟;何安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dl-3-正丁基苯酞对内皮素诱导脑缺血大鼠行为学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向纹状体、皮层注射内皮素-1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dl-3-正丁基苯酞组.dl-3-正丁基苯酞组每日ig 70 mg/kg,起始于缺血后1周,持续给药2周.采用平衡木实验、粘性标签试验和圆筒试验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海马齿状回新生神经细胞的情况.结果 dl-3-正丁基苯酞对脑缺血大鼠运功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改善,明显促进海马齿状回的新生神经细胞增多,增加双皮质素(DCX)阳性细胞总树突长度.结论 dl-3-正丁基苯酞不仅能够对脑缺血后大鼠的运动功能有明显的改善,而且促进脑缺血后大鼠的神经再生,对脑缺血所致的神经细胞损坏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张秀春;程希;胡锦渠;钟姗珊;赵传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解放军第二五五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50 mL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凝血功能指标、血清炎性指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mRS)均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FIB、PLT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S100β 蛋白(S100β)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炎性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清炎性指标,提高生活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飞飞;孙妍;张丽;董功巧;陈智永;刘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慢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床症状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山绿茶降压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进行治疗的H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山绿茶降压片,4片/次,3次/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9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mSBP)、24 h平均舒张压(mDBP)均明显低于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升高(P<0.05),内皮素(E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管内皮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山绿茶降压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降低血压,降低血清Hcy,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姬洪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西安市中心医院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使用情况和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2014-2016年西安市中心医院PPIs的相关信息,对品种、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药品排序比(B/A)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PIs的销售金额和DDDs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销售金额排名前3位的科室是消化内科、普外科和血液科,各科室品种选择呈逐年多样化;销售金额和DDDs连续3年排第1位的品种分别是注射用兰索拉唑、雷贝拉唑肠溶片;各品种PPIs的DDC趋于稳定;B/A连续3年为1.00的是注射用泮托拉唑、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结论 西安市中心医院PPIs的应用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各部门需加强协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作者:白荷荷;聂晓静;王园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肿痛安胶囊联合西地碘含片治疗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收治的牙龈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西地碘含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肿痛安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使用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牙周指标牙龈指数(GI)评分、菌斑指数(PLI)评分、牙龈探诊出血(BOP).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I评分、BOP和PLI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牙周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痛安胶囊联合西地碘含片治疗牙龈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牙周指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胆康胶囊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国药东风花果医院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17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87例)和治疗组(88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4.0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胆康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VAS评分、SF-36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内啡肽(β-E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2.76%和95.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右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厌油等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SF-36评分显著升高(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VAS和SF-36评分比对照组患者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 和 β-EP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血清水平显著升高(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TNF-α、β-EP和SOD血清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9%,显著高于治疗组的5.68%,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康胶囊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朱龙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抗骨增生胶囊联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戊酸雌二醇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抗骨增生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骨密度、骨代谢、VAS评分.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08%、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股骨颈、腰椎侧位、wards三角区、尺桡骨远端的骨密度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钙素(BGP)水平显著升高,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骨代谢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骨增生胶囊联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骨代谢水平,提高骨密度,缓解疼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郭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三门峡市中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71例)和治疗组(7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尼可地尔片,1片/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口服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经过2个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运动平板试验、CD105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1.69%,心电图疗效为85.92%,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4.37%和97.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运动时间和运动负荷量显著升高(P<0.05),运动ST段压低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运动平板试验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105水平和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CD105和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90%,显著高于治疗组的4.2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刚峡;王水平;王长城;许宝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琥珀酸索利那新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Agilent ZORBAX SB-Phenyl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乙腈(70:20:10)为流动相A,以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乙腈(30:30:40)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35℃;体积流量为1.5 mL/min;进样体积20μL.采用加校正因子自身对照法计算琥珀酸索利那新原料药中杂质1~5.结果 琥珀酸索利那新中杂质1~5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34、0.39、1.2、1.7、2.3,校正因子分别为1.3、0.86、0.49、0.94、0.47.各杂质定量限相当于主成分浓度的0.005%~0.007%.杂质回收率在93.0%~94.4%.结论 该方法的专属性、线性、灵敏度、准确度、重复性、溶液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可用于琥珀酸索利那新原料药中有关物质测定.
作者:李艳贞;王成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胆汁酸主要在肝脏中合成,是胆汁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含量和成分的改变与胆固醇结石形成具有密切关系.亲水性胆汁酸在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其具有溶解胆汁中胆固醇并调节胆固醇饱和度的重要作用,减少成核异常及保护并改善胆囊收缩功能的作用.对亲水性胆汁酸对防治胆固醇结石形成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王波;胡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对驻马店市中心医院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干预前)和2017年(干预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的Ⅰ类切口手术病例,比较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给药时机和品种选择合理率、原则上不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手术类型及病例数、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病例数量等.结果 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27.03%、19.05%,给药时机、品种选择、预防用药疗程合理率分别由85.73%、78.60%、76.62%提高至95.04%、94.49%、84.56%;预防用药平均天数由4.95 d降至3.11 d;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由6.41%降至2.38%.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均以第1、2代头孢类抗菌药物为主,干预后使用率明显提高.干预后给药时机、品种选择、疗程不合理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用法用量不合理、不当联合预防用药等不合理用药比例降幅明显.结论 通过综合干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规范,干预效果明显.
作者:袁彩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安脑丸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河南省洛阳荣康医院进行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口服阿立哌唑片,第1周剂量5 mg/d,第2周10 mg/d,之后根据疗效和耐受情况增至15 mg/d维持治疗,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安脑丸,2丸/次,2次/d.两组均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ANSS、GQOLI-74和PSP评分以及血清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43%和95.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显著降低,GQOLI-74和PSP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 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均显著降低,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安脑丸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有效改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改善机体NSE、S100B蛋白、MBP、GDNF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岳丽萍;郭雅明;汪金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酯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三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头孢呋辛酯颗粒,30 mg/(k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10 mL/次,3次/d.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9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退热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和止咳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酯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琼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金水宝胶囊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49例,随机分成对照组(74例)和治疗组(75例)两组.对照组患者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50μg/次,15~20 min内吸入完毕,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水宝胶囊,3次/粒,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和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评分.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14%和9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流量(PEF)、肺活量(VC)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肺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γ-干扰素(IFN-γ)显著升高(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CT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AC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金水宝胶囊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好,肺功能改善明显,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槐耳颗粒与索拉非尼联合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11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2片/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槐耳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甲胎蛋白(AFP)和白蛋白(ALB)水平,KPS和IBI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46.43%,临床控制率为64.28%,1年生存率为57.14%,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68.42%,临床控制率为87.72%,1年生存率为77.19%,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AFP和ALB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VEGF、AFP和AL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显著升高(P<0.05),IBI评分显著降低(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KPS评分和I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4%,显著高于治疗组患者的5.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槐耳颗粒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癌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唐亦非;朱晓骏;黄凌鹰;张鑫;郑超;高月求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