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炜
目前,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室及相关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学生的需求,在非课堂学习期间,学生进行形态实验的学习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何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课外学习需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减少仪器设备的损耗,是当前实验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类高校实验教学中的渗透及发展.
作者:王蓉;赖晓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根本性质上不同于学生会.目前各个高校社团的协会比较多,结构也比较复杂,为此,关注社团各协会的发展,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1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1.1发展不够平衡、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有些协会规模大、会员多、活动好、影响面广,自身建设完善,发展空间很大;而有些协会却逐渐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号召力,发展空间日益萎缩,面临退出舞台的尴尬局面.表现在一些协会开局好,但他们不是坚持发展,而是有兴致了搞一搞,不耐烦了扔一扔,轰轰烈烈搞了几天,接着任由他冷冷清清结束.
作者:温泉;罗丽萍;梁建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发展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师联系临床、探讨药物在治疗和应用方面的规律、促进合理用药的一门分支学科[1].在医院领导和科室主任的支持与指导下,我们长期深入临床,了解临床用药需求,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开展药物咨询,参与临床合理用药.为此,笔者对在呼吸内科的临床经验体会进行了总结,汇报如下.
作者:郭春钰;李泽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高度信息化、高科技的21世纪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也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从3个方面教学方式提出改进方法.1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翻译训练由于在翻译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基础,要求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及词汇量,但翻译要在理解准确的基础上通过翻译表达的反作用,使学生达到完全消化吸收的程度.
作者:廖昌盛;严谨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各类学校的课程按其载体形式大部分分为公开课程与潜在课程.公开课程主要侧重于传授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潜在课程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这两种课程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构成了目前大多数学校教育的综合课程体系.当前,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潜在课程是当今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新兴趋势,潜在课程对学生的教育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刘仰斌;钟美兴;尹士峰;李启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对我院开展中医双语教学的情况进行探讨及经验总结.方法:对2008、2009级中西临床医学班学生进行双语教学活动及问卷调查.结果与结论:中医双语教学在中西临床医学专业班级开展良好,能为多数学生所接受,在教材选取、师资力量、教学手段等方面仍需不断加强.
作者:唐杨;李小生;林唐唐;唐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公司法,其中,为健全对股东利益保护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方面设置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等内容,但在公司地位、其他股东权利、诉讼费用、诉讼管辖等实体与程序方面尚不明确,给司法实践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之后又于2009年10月公布了《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的《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笔者拟在相应研究基础上,结合该《征求意见稿》在如下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黄洪强;彭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体制的改革及病人法律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加之护士工作压力大,工作量大,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多种压力源[1],同时要面对各种文化层次,各种经济条件,各种病情复杂的病人,医疗关系复杂,护理人员工作中稍有疏忽就容易导致纠纷产生.因此,护理纠纷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对临床常见护理纠纷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对日后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洪云;谢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进行了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的探索,分析了当前中医医疗教育的迫切需求与发展困境,认为卓越中医师培养是医学模式发展、医疗体制改革、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医文化传承及强校的需要.明确卓越中医师的概念,提出了“突出一个中心、坚持两个主体、重在三个层面、做到四个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及特色课程,着重解决中医信念、中医悟性、中医思维、中医应诊能力不足的关键问题.
作者:韩立民;叶耀辉;何春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教育改革也处于深化发展阶段,教育改革中矛盾突显.如何进一步理清教育改革的内部矛盾,进行体制创新,需要重新思考教育改革的本体问题.为什么要改革、谁来改、怎样改是关于教育改革的本体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作者:钟继润;符太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它对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网络它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我们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给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网络给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契机,积极探索和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新途径,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与时俱进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作者:毛磊焱;杨冬华;裘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近发生了一件让人非常痛心的事件,佛山市一位年仅2岁的女童悦悦在被汽车碾压过程中,有18位路人经过,却未伸出援助之手,终一位捡破烂的阿婆将悦悦扶起.虽然医院对悦悦进行了全面抢救,但因伤势太重悦悦还是离开了人世.事件发生后,社会民众对18位路人的道德缺失行为进行了强烈的谴责.
作者:龚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国高校历来都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理论学时数占的比重较多,实践学时数较少,这就导致大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解决生产实际的问题,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校企合作可以提供大学生更多的实践实习机会,让学生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管理有更直接更深层次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学会处理实际问题和养成创新思维能力[1].企业在与学校的合作中降低了职工技能培训成本,获得了经济效益;学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利用企业的设备、实践条件、师资的支持,提升教育质量,以此来实现校企双方互惠共赢[2].
作者:梁勇;邱丽英;林如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10年6月6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首次提出要创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要求高校要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新基地平台建设.针对科研领域当中的体制性障碍,提出了要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和教育的资源共享.并特别指出高校要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作者:陈澜祯;林如丹;刘仰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文献资源的巨增,各高校图书馆开架服务也迅速普及.开架借阅是图书馆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图书馆向读者全面展示馆藏文献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图书馆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开架借阅更符合广大读者的意愿和需求.然而,事物都存在两面性,都是利弊共存的.随着开架借阅时间的推进,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也随之产生.因此,如何解决开架借阅中的新问题,使之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是图书馆馆员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作者:温盛勇;蔡德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央苏区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为了保障苏区军民的身体健康,从无到有,兴办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红色卫生事业.苏区的战争环境,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宗旨,土地革命的时代特征,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共同决定了中央苏区卫生事业的特殊发展形态.
作者:刘禄山;张莉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现代医院通过苏维埃革命全面引介到中央苏区,公共卫生事业也随之启动.在此过程中,现代医学的优势及红色医生高尚的医德,赢得了苏区军民的认同.中央苏区建立后,传统医学逐步实现了向现代医学的转型.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融合中,顺应革命需要的医学格局得以构建.
作者:李明;戴莉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师绩效目标、指标和标准制定不够规范;绩效评估体系不够完善;绩效评估反馈不够及时;教师绩效改进环节较缺乏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认为,通过营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大学文化,提升管理者的绩效管理理念,完善教师绩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绩效辅导和信息记录,鼓励绩效反馈与改进等,将可大大提升我国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水平.
作者:袁庆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由于病理学涉及疾病的种类多,而对各种疾病形态学特点的掌握是建立在对其正常组织特点的前提之下,也就是学生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内容应十分的熟悉.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学习基本上是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再隔一年时间后再安排病理学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正常组织的形态学特点已经遗忘.
作者:肖海;王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前的住房保障体系中的市场化及政府保障制度解决了全国很多市民的住房问题,但住房市场体系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首先,由于我国住房政策本身存在不少问题,导致在实施过程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次,由于住房市场的快速发展,政府在保障住房建设方面的财政支持有限,使得部分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后,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由于房价涨速与收入比过高的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以上的各类问题到目前的阶段,已经处于当今我国社会民生的一个重要问题,若政府不进行彻底的原因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将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陶钧;刘仰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