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保;方景春;叶勇军;高辉;姬广林
目的:探讨互动式健康教育,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实施以家庭为单元,由病人、家属、护师共同参与的互动式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一般健康教育;对两组病人进行服药依从性评定.结果:住院期间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随访调查,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互动式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作者:蔡连秀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1],颅内动脉瘤破裂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rhage,SAH)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和神经功能障碍[2],其病死率、致残率极高.
作者:娄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实用先进的技术,自2002年起我科广泛应用临床,以其操作简便、安全、减少静脉损伤,方便患儿活动,减少护理工作量,方便临床用药与紧急抢救等优点受到医护人员及患儿家属的欢迎.
作者:方惠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的骨折,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经过常规手法整复与外固定治疗多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但一旦手法复位失败后大多医生则往往主张手术治疗[1],而多数老年患者因自身状况等因素常拒绝手术.
作者:谢小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总胆汁酸(TBA)在妊娠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在预防妊娠性肝内胆汁瘀积症的应用.方法:选择116例非妊娠妇女为对照组,112例妊娠妇女为观察组,用酶循环发测定TBA,连续监测法测定ALT、AST,化学氧化法测TBIL、DBIL.同时对29例ICP患者的血清TBA和肝功能进行检测.结果:血清 TBA 水平:对照组(4.1±1.8)μmol/L,妊娠早期组(10.8±2.4)μmol/L,后期组(21.1±4.7)μmol/L.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例ICP患者血清TBA显著升高,肝功能各项指标轻度升高.结论:随着妊娠周期的不断增加,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呈上升趋势,动态观察,并结合肝功能指标,有利于早期发现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患者.
作者:刘顺军;徐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章贡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方法:对2006~2008年在章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结果:在28 831例中检出HBsAg阳性2 346例,阳性率为8.13%.结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
作者:钟海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MRU)对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1例输尿管异位开口的磁共振(MRI)平扫与MRU表现.结果:21例输尿管异位开口均显示清晰,3例异位开口位于子宫,8例位于阴道,9例位于阴道前庭,1例男性病人开口于前列腺水平,19例合并重复肾盂双输尿管畸形,2例合并单侧肾发育不良.结论:MRU结合MRI平扫在显示泌尿系统先天畸形,显示输尿管异位开口位置及其引流肾的对位关系较准确,对临床手术治疗有指导作用.
作者:刘少强;邹晓峰;钟福兴;郭少华;陈惠;邱兴庭;许凡勇;王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鳞状细胞癌是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常发生在鳞状上皮被覆的部位.卵巢鳞状细胞癌发生率极低,笔者在工作中碰到1例卵巢鳞状细胞癌,现报道如下.1 病例简介
作者:刘四君;贺方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后外侧小切口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后侧小切口人路,行全髋关节置换27例27髋.结果:手术均在术前设计切口下顺利进行,术后患者随访1-5年,平均2.5年,临床效果满意,无术后并发症.结论:改良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快的优点,采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作者:杨争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胃切除手术的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及消化道功能的影响,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以腹胀为常见,以吻合口瘘为严重.如何减少腹胀、尤其是吻合瘘的发生,一直是胃切除术后医生关心的问题.
作者:苏晋捷;曾翔辉;曾祥福;刘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称缺血性心脏病,属于医学中胸痹心痛病症的范畴.
作者:李彦斌;张志花;韩立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2007~2008年主要非发酵菌铜绿假单孢菌265株,鲍曼不动杆菌231株,嗜麦芽窄食单孢菌82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非发酵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AUTO-MI-CROSCAN4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铜绿假单孢菌耐药率小于20%的抗菌素分别是亚胺培南(4.2%),左氧氟沙星(5.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5%),头孢他定(13.2%),头孢吡肟(13.6%),哌拉西林(14.3%),环丙沙星(16.2%),妥布霉素(17%),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17.2%),氨曲南(17.4%).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小于20%的抗菌素是亚胺培南(0.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3%),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4.8%),左氧氟沙星(5.2%).嗜麦芽窄食单孢菌耐药率小于30%的抗菌素分别是替卡西林克拉维钾(7.3%),左氧氟沙星(7.3%),复方新诺明(24.2%),但亚胺培南耐药率100%.结论:三种常见非发酵菌耐药率普遍较高,嗜麦芽窄食单孢菌耐药率相对明显增高,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钾是治疗3种常见非发酵菌感染的较理想抗菌药.
作者:李韶今;乐永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例1,患者,男性,54岁,平素无不适症状和异常体征.体检彩超声像图表现:左肾上极探及34 mm×33 mm×39 mm不均质中等回声肿物,边界清,无包膜,边界欠规则,多切面观均为球体状,向肾表面隆凸,肾盂不扩张.CDFI:肿物内血流较丰富,呈抱球状,见动脉及静脉血流信号.
作者:胡云怀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肛门闭锁并伴有泌尿系瘘复合性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7例先天性肛门闭锁并伴有泌尿系瘘复合性畸形的患儿进行外科治疗.其中11例低位先天性肛门闭锁给予会阴肛门成形术;2例中位闭锁合并较大的会阴瘘或直肠舟状窝瘘(女性)行后纵入路肛门成形术(Pena术);4例高位先天性肛门闭锁合并直肠尿道瘘予腹-Pena肛门成形术.术后14天开始定期扩肛.结果:17例均得到随访,其中痊愈15例,死亡2例,死亡者均为高位肛门闭锁的早产新生儿.在痊愈的15例中,有10例经会阴部术式和1例尾路术式的低位用锁,患儿排尿排便习惯良好.4例经腹会阴肛门成形术的高位闭锁中的2例术后出现轻度的大便失禁或尿失禁.有3例先行乙状结肠造瘘然后二期肛门成形,术后仅1例遗留轻度尿失禁.15例无尿道狭窄、尿道闭锁及神经源性膀胱等并发症.结论:根据肛门闭锁分型及瘘管的位置灵活选择手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及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刘佛林;伍耿青;曾祥福;赖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98 例 NSCLC和 20 例正常肺组织中VEGF-C和ABCG2的表达.结果:VEGF-C和ABCG2的表达与NSCLG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有元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VEGF-C阳性表达与ABCG2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VEGF-C和ABCG2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估NSCLC转移与复发的一个观测指标和治疗靶点.
作者:杜志明;吴志诚;江涛;贺方兴;江柏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带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带下病患者138例,同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解脲支原体培养,以寻找带下病中医各证型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结果:带下病脾虚湿困和湿毒蕴结型解脲支原体感染例数较多;而湿热下注型感染例数则较少;阴虚挟湿型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几率甚微.结论:湿困导致的带下病与解脲支原体感染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宋春花;常欣峰;韩立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对54例患者采用全麻鼻内镜支撑喉镜下实施声带手术,术后予以抗生素激素治疗3天,雾化吸入1周.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以上,治愈48例,好转6例,手术有效率100%.结论:鼻内窥镜支撑喉镜下实施声带手术具有暴露好,手术微创,并发症少,效果好等优点,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朱友莲;谢瑞昀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我们对1999年9月~2009年9月期间收治的347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探讨老年人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其救治的特殊性.
作者:康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从而造成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
作者:谢玉兰;于秀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对抗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静脉注射乌头碱制作大鼠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观察染料木素抗心律失常作用;运用病理组织切片观察染料木素对乌头碱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染料木素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对抗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显著降低大鼠的心律失常评分.病理组织学形态观察结果显示,染料木素能够显著减轻乌头碱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结论:染料木素具有良好的抗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
作者:李洪亮;张道茵;曾靖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