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春兰;邹颖
异位妊娠即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1].近年来其发生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年轻、未生育者所占的比例较大;由于快速敏感的血-βHCG放射免疫连续测定和腹部B超的应用,使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故保守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回顾分析我院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丁冬云;朱延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采用官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安全性.方法:对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官腔镜电切除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时间30.29±0.58min,出血量50.47±0.78ml.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者50例(80.3%),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降低了手术的风险系数,随访无复发.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银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疗效和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25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除不给笑气吸入外,其他产科处理措施与观察组相同.观察两组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时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率等.结果:观察组的阵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活跃期和总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笑气吸入性分娩用于镇痛效果明显,且能缩短产程,对母儿均无不良影响,有利于产妇分娩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和体力,对胎儿有利,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无痛分娩方法.
作者:汪映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经鼻内窥镜筛蝶窦径路视神经管减压术疗效,探索治疗视神经外伤较好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外伤致视神经管内段损伤患者8例,均行鼻内窥镜下筛蝶窦径路视神经管减压术.结果:8例中5例从术前的无光感、眼前手动到术后视力0.8,3例由术前的无光感到术后视力0.3.术后随访3~11个月无颅内出血、脑脊液鼻漏、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经鼻内窥镜筛蝶窦径路经视神经管减压术,入路简捷、操作方便,元面部疤痕;疗效确切.只要掌握经鼻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术的适应症及操作熟练,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肖勇;刘泗;朱友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发病特征,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防治策略.方法:对15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1.64;平均年龄21.75岁,高发年龄段是18~27岁,占78.84%;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占91.67%;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为冬春季节占94.23%;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以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可取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达94.23%,治愈率为87.82%,中毒6h内高压氧治疗(A组)与中毒6h后高压氧治疗(B组)相比可提高治愈率(P0.05).结论:深圳地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具有明显的性别、年龄、中毒源、季节特征,需引起重视,广泛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和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是遏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手段,一旦中毒应尽早行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性治疗.
作者:万丽春;熊丽红;郑晓英;陈伟峰;周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荞麦多糖对小鼠睡眠功能和自发活动的影响.方法:①小鼠腹腔注射荞麦多糖,15min后放入吊笼中,稳定3min后记录用药后15s内小鼠活动波形.②腹腔注射荠麦多糖,15min后,腹腔注射阈上剂量的戊巴比妥钠,观察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问.③腹腔注射荞麦多糖,15min后,腹腔注射阁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观察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问.结果:①荞麦多糖能非常显著抑制小鼠自发活动.②荞麦多糖能显著加速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入睡时间和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③荞麦多糖能显著加速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入睡时间和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的中枢抑制作用.结论:荞麦多糖具有明显的延长昆明种小鼠睡眠时间和抑制小鼠自发性活动.
作者:赖芸;肖海;黄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分析应用微创技术治疗孤立肾结石的疗效.方法:31例采用微创技术治疗,20例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11例采用微造瘘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mPCNL),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例采用ESWL治疗的患者,18例结石全部击碎,分别在2~6周后拔出D-J管,所有碎石均排出干净.11例采用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mPCNL)治疗,8例取尽,3例有结石残留,2例结石较大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3个月后复查KUB,结石已排净.两种治疗方法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治疗方法在治疗孤立肾结石时有明显优势,较大的孤立肾结石可采用mPCNL,较小的可采用ESWL.
作者:林伟;黄海鹏;黄辉;黎源;孟栋良;何洁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程自控硬膜外可行走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150例单胎头位足月妊娠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三组(各组均为50例),Ⅰ组宫口开张1cm左右.Ⅱ组宫口开张2~3cm,Ⅲ组为无镇痛分娩孕妇;Ⅰ组和Ⅱ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在腰L2-3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头向置管4cm,给予1%利多卡因3~5ml.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电子泵;麻醉药物选用0.1%甲磺酸罗哌卡因与2μg/ml芬太尼混和液100ml;前次剂量6~8ml,自控量PCA 6mL/次,锁定时间为15min,大剂量24ml/h,Ⅰ组一直持续至孕妇完成整个产程,Ⅱ组至宫口开全关闭电子泵,两组产妇在第一产程中由家属搀扶走动10min左右;Ⅲ组为自然分娩者,不用任何镇痛剂;观察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状况、记录第一、二、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及催产素的使用情况、新生儿娩出后1、5min的Apgar's评分.观察孕妇的满意度及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结果:Ⅰ组、Ⅱ组中镇痛成功率达96%,两组间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中61%孕妇有中度疼痛,20%有极度疼痛;Ⅰ组、Ⅱ组与Ⅲ组间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94%产妇用药后无运动神经阻滞,3例下肢有轻微麻木感,2例能屈曲膝关节,1例能屈曲踝关节;Ⅱ组与Ⅰ组情况相似,两组差异无显著性;Ⅲ组与Ⅰ组、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催产素的使用率Ⅰ组为100%,Ⅱ组60%,Ⅲ组18%.Ⅰ组与Ⅲ组相比第一产程时间差异无显著性;Ⅱ组与Ⅰ组、Ⅲ组相比第一产程时问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的阴道助产率高于Ⅱ组,Ⅰ组与Ⅱ组的顺产率及阴道助产率高于Ⅲ组,但剖宫产率低于Ⅲ组;新生儿娩出后1,5min的Apgar's评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各组产后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孕妇的满意度在Ⅰ组(99%)和Ⅱ组(92%)均大于Ⅲ组(2%)(P0.01);Ⅰ组有3例皮肤瘙痒,Ⅱ组有2例;Ⅰ组出现尿潴留4例,Ⅱ组有2例,Ⅲ组有1例.结论:低浓度国产甲磺酸罗哌卡因合并芬太尼用于全程自控硬膜外可行走分娩镇痛,接近理想分娩镇痛技术.
作者:廖万东;黄桂明;钟宝琳;徐敏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5-Fu在大肠癌术后不同的静脉输注方式在联合化疗中的运用,探讨5-Fu在不同输注方式疗效的优劣.方法:将6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化疗方案均采用LV+DDP+5-Fu,A组采用持续静脉输注,B组采用常规每日1次静脉点滴.观察其疗效.结果:5-Fu持续静脉输注优于非持续静脉输注组.结论:5-Fu在术后大肠癌辅助联合化疗中,持续静脉输注是有效给药方式.
作者:谭智华;肖光;钟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颈动脉体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病例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其CT表现.结果:3例颈动脉体瘤均位于颈动脉分叉部,推移颈内外动脉分离,增强后显著强化.结论:依据发病部位、强化特征可以对颈动脉体瘤做出定性诊断.
作者:许凡勇;钟福兴;叶军;刘少强;王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为常见.但结核杆菌广泛感染并浸润骨髓,破坏骨髓造血系统,引起骨髓细胞学改变甚少见.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小华;谢芳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止痛紫金丸中阿魏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00mm×4.6mm,5μ);流动相为乙腈-0.085%磷酸溶液(17:83);检测波长为316nm;流速为1.0ml/min;柱温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在0.03~0.30μg范围内,阿魏酸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RSD为1.1%(n=5).结论:该法准确、快捷、灵敏、重现性好.
作者:李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介入术配合中药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性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疗效.方法: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支原体,转阴后进行经阴道插管的介入术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外用,配合腹部理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阻塞有密切关系,有必要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进行解脲支原体检测,以便发现感染,及时指导临床合理治疗.经阴道插管的输卵管介入术加用中药、腹部理疗对治疗解脲支原体性输卵管阻塞疗效可靠.
作者:刘如天;宋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疼痛病人家属的护理干预,使疼痛病人的治疗、康复过程得以顺利进行,使病人的全面康复得到有效保证.方法:对疼痛病人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使其平静,并指导其如何配合治疗.指导术后病人家属掌握康复训练的方式方法.结果:通过对67例病人家属护理干预,家属情绪稳定后,病人疼痛好转.术后病人康复过程顺利,全面康复有保证.结论:疼痛病人家属的情绪是否稳定,直接影响着疼痛病人痛阈的高低.家属正确参与康复治疗,可以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钟春红;于秀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手术患者中使用的效果.方法:选取500例手术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观察.结果:500例手术患者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平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8%.结论:静脉留置针能很好的保证手术过程中快速大量的输血输液,不易刺破血管发生液体渗漏,方便麻醉医生用药,减少多次穿刺带给病人的痛苦.
作者:林葆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高龄体弱患者在经皮肾镜下建立通道行钬激光弹道碎石取石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7例高龄患者制定完善的经皮肾镜下取石术的全程护理管理流程,包括准确的各脏器功能评估,手术中危险性预测,手术中体位安全,摆放配合及压伤预防,术中设备物品的定位放置,术中冲洗温度控制及术后并发症的防范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及时准确的评估,预先制定防范措施,及时纠正错误,细心的术前术中护理,减少了老年患者做此类手术的并发症.结论:老年患者行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手术风险较大,护理技术要求高,手术过程建立良好的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老年患者手术安全性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吴绮丽;吴高梅;蔡友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肿瘤腹腔化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方法: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用于恶性肿瘤腹腔化疗病人.结果:50例病人进行腹腔化疗,穿刺均一次成功,安全性好,病人疼痛感轻,病人满意.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腹腔化疗简便易行,安全可靠.
作者:王艳雪;夏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概述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心病25%~50%.1988年,Lock率先应用Rashkind双伞封堵装置关闭VSD,后改良成蚌状夹式封堵器(CardioSEAL),多用于肌部VSD以及外科手术后残余分流的患者.
作者:谢东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医用几丁糖联合腹腔镜技术治疗输卵管伞端闭锁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因输卵管粘连导致不孕症患者50例,行腹腔镜下粘连松解及伞端造口术,并行输卵管通液术,随机选取26例术中通液加入几丁糖,另24例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观察两组输卵管的再通率,半年妊娠率.结果:术中通液用几丁糖者再通率100%,妊娠率57.6%,对照组再通率50%,半年妊娠率37.5%,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几丁糖联合微创技术治疗输卵管远端阻塞性不孕症疗效显著,是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作者:付兰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阴式非脱垂大子宫切除术的优点,手术要点及适应症.方法:对非脱垂大子宫行新阴式子宫切除术(TVH)40例进行分析.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病死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平均术时76min,术中出血122ml,术中副损伤1例,术后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排气时间14h,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1.5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25d.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曾春兰;邹颖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