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菊花;叶军;朱剑芳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泌尿道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和药敏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采用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分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对我院妇科门诊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取宫颈拭子进行支原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62例疑似患者中有Uu阳性45例,其中29例Uu≥104ccu/ml;Mh阳性13例,均为104ccu/ml;Uu与Mh混合阳性39例,其中4例Uu、Mh均为≥104ccu/ml,32例Uu≥104ccu/ml,Mh104ccu/ml,3例Uu104ccu/ml,Mh104ccuml.耐药率较低的3种抗生素是:强力霉素(5.16%)、美满霉素(9.28%)和四环素(11.35%).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计数及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控制耐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黄美玲;汤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颈动脉体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病例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其CT表现.结果:3例颈动脉体瘤均位于颈动脉分叉部,推移颈内外动脉分离,增强后显著强化.结论:依据发病部位、强化特征可以对颈动脉体瘤做出定性诊断.
作者:许凡勇;钟福兴;叶军;刘少强;王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高龄体弱患者在经皮肾镜下建立通道行钬激光弹道碎石取石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7例高龄患者制定完善的经皮肾镜下取石术的全程护理管理流程,包括准确的各脏器功能评估,手术中危险性预测,手术中体位安全,摆放配合及压伤预防,术中设备物品的定位放置,术中冲洗温度控制及术后并发症的防范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及时准确的评估,预先制定防范措施,及时纠正错误,细心的术前术中护理,减少了老年患者做此类手术的并发症.结论:老年患者行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手术风险较大,护理技术要求高,手术过程建立良好的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老年患者手术安全性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吴绮丽;吴高梅;蔡友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保妇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宫颈糜烂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保妇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阳性对照组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而轻度宫颈糜烂,两者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能提高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
作者:涂序嫣;郭芸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疝运用腹腔镜治疗的优点.方法:应用微型腹腔镜缝扎内环口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LIHR)56例.结果:术中经过顺利,手术时间5~10min,伤口不需缝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2天出院,随访患儿症状消失,术后无疤痕.结论:腹腔镜下缝扎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切口小,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可靠.可同时发现及处理对侧隐性内环口未闭,比传统疝囊颈高位结扎术有一定的优越.
作者:刘辉;傅忠;钟斌;刘传荣;徐建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对比米非司酮、安宫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治疗组)与安宫黄体酮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刮宫术后给予米非司酮10mg/d,连续服用3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刮宫后第15天开始服安宫黄体酮8mg/d,连服10d后停药,让子宫撤退性出血,以后每次阴道出血第15d开始服安宫黄体酮8mg/d,连服10d后停药,3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治疗前内膜厚度10mm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内膜厚度≥10mm,而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内膜厚度≥10mm,有显著差异.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优于安宫黄体酮,而且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对疗效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作者:曾麟;杨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发病特征,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防治策略.方法:对15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1.64;平均年龄21.75岁,高发年龄段是18~27岁,占78.84%;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占91.67%;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为冬春季节占94.23%;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以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可取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达94.23%,治愈率为87.82%,中毒6h内高压氧治疗(A组)与中毒6h后高压氧治疗(B组)相比可提高治愈率(P0.05).结论:深圳地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具有明显的性别、年龄、中毒源、季节特征,需引起重视,广泛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和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是遏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手段,一旦中毒应尽早行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性治疗.
作者:万丽春;熊丽红;郑晓英;陈伟峰;周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概述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心病25%~50%.1988年,Lock率先应用Rashkind双伞封堵装置关闭VSD,后改良成蚌状夹式封堵器(CardioSEAL),多用于肌部VSD以及外科手术后残余分流的患者.
作者:谢东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患者女,63岁,因剧烈上腹痛,恶心,呕吐半天入院就诊,急性痛苦面容,体检:腹平软,上腹部明显压痛,无反跳痛,超声墨菲氏征阴性.
作者:彭慧梅;叶军;曾庆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对比经皮激光椎问盘汽化减压术(PLDD)与传统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适应症良好的腰椎问盘突出症的患者126例分别行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LDD)和开窗式髓核摘除术,并对术后病人进行随访,分别以术后半个月、3个月、6个月为早期、中期及远期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至术后6个月,近期疗效PLDD组优良率为76.9%;开窗组优良率为85.1%,P0.05;中期疗效PLDD组优良率为82.7%;开窗组优良率为90.5%,P0.05;远期疗效PLDD组优良率为89.4%;开窗组优良率为90.9%,P0.05.两组方法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LDD与开窗术在术后近期、中期和远期均能达到较高的优良率,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并发症少,疗效确实、可靠.因此均是适合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
作者:赖笑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低张力型气囊气管导管留置引流在大便失禁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1例大便失禁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26例,采用留置低张力型气囊气管导管引流;对照组25例,采用留置普通橡胶肛管引流.观察两组引流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引流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无1例直肠肛管粘膜损伤.结论:大便失禁应用低张力型气囊气管导管留置引流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其效果优于普通橡胶肛管留置引流稀便.
作者:李建华;蔺辉;许玮;叶春玲;王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腹壁下动脉进行观测,为临床应用腹壁下动脉于移植术中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50具成人尸体标上解剖观测腹壁下动脉的起点、行程、位置、长度、外径、分支及营养范围.结果:腹壁下动脉起始处外径:左侧2.81±0.72mm,右侧2.82±0.56mm;与腹直肌外缘相交处外径:左侧2.40±0.32mm,右侧2.39±0.68mm;全长:左侧14.85±2.08cm,右侧14.83±2.14cm;起点距体表:左侧1.36±0.87cm,右侧1.37±0.79cm;血供面积单侧平均19.86cm×7.35cm.结论:腹壁下动脉的外径和长度足以用于临床移植术中.腹壁下动脉的解剖结构复杂多样,在临床操作中应加以注意.
作者:刘仰斌;刘宗亮;陈学洪;李启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近期疗效.方法:观察组在基础护肝下加用拉米夫定(100mg/d)治疗.对照组仅基础护肝、对症,均治疗1年,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复制指标.结果:观察组症状、体征、肝功能显著改善,HBeAg、HBV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近期疗效明显、安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方黎明;刘勇;王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用邻近正常的手指指背皮瓣修复伤指掌侧肌腱或骨外露的皮肤缺损-邻指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邻指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13例.结果:所有皮瓣都成活,随访13例1个月一半年,皮瓣颜色质地和正常接近,手指屈伸功能好,皮肤感觉部分已恢复.结论:手指是上肢重要而灵活的运动器官,皮肤软组织缺损后,需及时修复,使用邻指皮瓣修复效果满意、快捷而方便.
作者:赖林生;黄为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异位妊娠即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1].近年来其发生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年轻、未生育者所占的比例较大;由于快速敏感的血-βHCG放射免疫连续测定和腹部B超的应用,使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故保守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回顾分析我院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丁冬云;朱延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白色脂肪组织(WAT)是一个能量储存器官.近年来,脂肪细胞因子在能量代谢及相关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日渐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
作者:杨晓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液阴离子间隙(AG)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率间的关系,以助早期诊治.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对95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外周动脉血血气分析,同时进行血电解质检测,计算具体的AG值.结果:窒息新生儿存在轻到中度的酸中毒,正常AG组与高AG组之间pH值和BE值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HIE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G值可作为预测窒息新生儿HIE的重要指标,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叶国华;方润婷;柴鸣荣;邓皓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张性肺水肿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复张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全组均痊愈出院,1例给予呼吸机治疗,2天后顺利拔管.结论:复张性肺水肿是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治疗重点在于稳定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改善呼吸功能.临床上应该以预防为主.
作者:吴国斌;吴志诚;刘惟优;赖庆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食物中毒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重要原因,我院2007年8月~2008年3月共收治因误食毒蕈所致的急性肾衰竭1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谭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医用几丁糖联合腹腔镜技术治疗输卵管伞端闭锁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因输卵管粘连导致不孕症患者50例,行腹腔镜下粘连松解及伞端造口术,并行输卵管通液术,随机选取26例术中通液加入几丁糖,另24例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观察两组输卵管的再通率,半年妊娠率.结果:术中通液用几丁糖者再通率100%,妊娠率57.6%,对照组再通率50%,半年妊娠率37.5%,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几丁糖联合微创技术治疗输卵管远端阻塞性不孕症疗效显著,是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作者:付兰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