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身麻醉术后喉罩拔除时机的研究

周婕;杜娟

关键词:喉罩, 拔除, 全身麻醉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恢复阶段喉罩拔除的时机与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方法:160例子宫肌瘤患者,女,45-67yr,分两组(n=80),实施喉罩全身麻醉,术后入麻醉后恢复室,观察深麻醉与吞咽动作恢复状态下拔除喉罩前后时间段的过程.结果:拔罩时两组状况分别为:BIS数值55±3,77±4(P<0.05);SpO2拔罩后91±3,95±2(P<0.05);通气障碍(例)38,10(P<0.05);采取措施口咽通气道(例)16,3;改变体位(例)6,3;垫肩(例)11,2;提下颌(例)5,2;喉罩再置入(例)2,0;拔罩后再度入睡(例)80,23;Ⅱ组摇头3例;欲自行拔除3例,躁动4例,咬通气管1例,呛咳1例.结论: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出现吞咽反射状态下喉罩拔除较深麻醉拔除平稳,但少数患者可出现各种意外情况,须积极预防.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肝益肾活血汤治疗肝肾阴虚瘀阻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肝益肾活血汤治疗肝肾阴虚瘀阻型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66例高血压病(肝肾阴虚瘀阻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依那普利10mg,每日1次降压治疗,治疗组(33例)加服补肝益肾活血汤水煎剂,每日2次;对照组33例,只给予依那普利10 mg,每日1次;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为7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单项症状、体征改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肝益肾活血汤治疗肝肾阴虚瘀阻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有明显疗效.

    作者:高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无创性检测幽门螺杆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对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检测成功率.方法:通过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试验过程及目的的了解,消除其紧张、担忧心理.结果:所有经健康教育宣讲的患者均能够主动配合检查,提高了检测准确率.结论:对患者实施整体的宣教意义重大,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使患者能正确的认识检查的重要性,配合检查,并能及时复查.

    作者:王靖;李莉;张方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冠心病药物治疗新进展

    冠心病是全球重大健康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其在许多发达国家正在减少,但在我国及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不断上升,其与性别、年龄、家族遗传史、肥胖等有关[1-3].冠心病主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冠心病的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各治疗都有很大进展,但药物治疗仍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品种繁多,机制各异,疗效有优有劣.为了对治疗冠心病的药物进行归类,以及分析其优缺点,同时了解其药物治疗新进展,本文对治疗冠心病的西药、中草药、联合用药及各药物在临床方面的推广情况等做一简单综述.

    作者:罗柳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风后抑郁患者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酸表达变化

    目的:检测DNA氧化损伤标记物8-羟基脱氧鸟苷酸在中风后抑郁患者、中风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缺血性中风患者37例、中风后抑郁患者36例和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患者3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8-OHdG表达水平,并分析8-OHdG表达水平与抑郁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中风后抑郁组的血清8-OHdG水平明显高于中风组和健康对照组,且中风组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8-OHdG水平的增高与中风及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8-OHdG水平的检测可能有助于中风后抑郁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判定.

    作者:张楠;郁晓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围生期的临床护理.方法: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定期产前检查,加强孕期保健,严密监护产程进展,加强心电监护,观察心功能,预防心衰,预防产后出血,协助产褥期恢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果:用护理手段,采取有效措施,使心脏病孕妇顺利度过孕产期,无1例母婴死亡.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做好围生期的早期监测,及时准确的治疗与细心护理,可防治心力衰竭的发生,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严月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例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和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术前全身情况检查、眼部检查、心理护理、器械和药品及手术间的准备、手术中与术者积极配合和护理、手术后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出院指导和宣教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本组200例(245眼)白内障患者均成功植入了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满意,出院后门诊随访复查,未见人工晶体脱位、前房积血、角膜严重水肿混浊、眼内感染、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马志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痛患儿早期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7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及后遗症发生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均在出生后6、12、18个月随访观察,干预组在6月、12月、18月时MDI和PDI明显高于对照组,后遗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智能和体能的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减少HIE患儿的后遗症.

    作者:田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DR在胸部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D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在胸部体检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胸部体检1132例,均用DR进行胸部撮片,分析其中阳性病例,寻找DR检查的优势.结果:1132例体检者中发现阳性患者134例,其中肺结核38例(占体检人数的3.35%),慢支肺气肿23例(2.03%),肺癌1例(0.08%),肺结节37例(3.26%),不同程度心影增大35例(3.09%).结论:DR在胸部体检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景国华;施付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枸杞多糖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枸杞多糖作为枸杞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因此如何提高其得率至关重要.文中对枸杞多糖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传统水提法,超声波、微波、生物酶、发酵法辅助提取技术,旨在为枸杞多糖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国立东;王丽群;刘晓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口腔颌面部缺损肌皮瓣修复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缺损肌皮瓣修复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使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手术顺利,围术期采取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与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积极配合、术后体位护理、口腔护理、鼻饲护理、引流管和胸部护理、重点放在皮瓣护理和皮瓣危象的防治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本组7例胸大肌肌皮瓣完全成活,局部供血及生长良好;1例边缘坏死,Ⅱ期愈合.术后日常语言基本恢复,吞咽功能基本正常.结论:以皮瓣护理为重点的综合护理措施对保证麻醉和手术的成功,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凌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语言在门诊输液室工作中的重要性

    语言可以反应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是护理工作中与患者交流思想的主要手段.语言在门诊工作中,面对门诊就诊与输液患者采用语言性安慰患者,增加相互的信任感,可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亲切感.减少来医院时的恐惧感,使患者处于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使机体早日康复.

    作者:谢运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茵黄合剂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茵黄合剂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的疗效比较.方法:将96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茵黄合剂治疗,一组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治疗后的疗效指标和分娩结局.结果:在疗效上,茵黄合剂组能降低血甘胆酸值,消除瘙痒,总有效率(显效+有效)达89%,高于熊去氧胆酸组(59%).在分娩结局上,两组在早产和产后出血率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在排除其他因素后因胎窘或ICP为第一指征所做的剖宫产率相比上茵黄合剂组优于熊去氧胆酸组.结论:茵黄合剂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疗效优于熊去氧胆酸.

    作者:张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镇江茅苍术资源概况

    本文通过对镇江茅苍术资源的分布、栽培及开发利用的调查,基本摸清了茅苍术道地产区的资源情况,结合野生蕴藏量大幅下降的实际,提出了在保护野生资源的同时应积极开展野生转家种试验的发展对策,为充分利用道地药材资源提供基础信息.

    作者:李秋萍;黄达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87例,并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系统、个性的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为95.4%.结论:对2型糖尿痛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9月我院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药物治疗相同,康复组加用综合康复方案,包括针刺疗法、运动再学习方法和神经发育疗法综合康复训练,疗程3个月,利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能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乳腺肿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彩超)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的鉴别方法、影像特征,总结其应用体会.方法:对经我科检查并通过手术或穿刺特检、病理证实的69例乳腺良、恶性肿块患者的彩超影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乳腺良、恶性肿块中,彩超诊断为乳腺增生症18例,病理证实18例(100%),乳腺纤维瘤13例,病理证实12例(92.31%);乳腺炎症及脓肿19例,病理证实19例(100%);乳腺癌19例,病理证实17例(89.47%).结论:通过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等,再结合彩超观察肿块的内部血流信号,测量血流峰值速度和阻力指数等能较好的鉴别肿块的良、恶性,是乳腺肿块无创伤性物理检查中首选方法,为乳腺肿块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江文辉;赵艳艳;叶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双黄清热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双黄清热颗粒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柴胡、金银花、白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处方中黄芩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为甲醇-0.3%磷酸溶液(46∶54);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 mL.min-1,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结果:双黄清热颗粒定性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双黄清热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1192 μg ~0.5960 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3% (RSD=0.32%,n=6).结论: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双黄清热颗粒的质量.

    作者:张涛;司学玲;赫玉芳;南敏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蝉花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蝉花是一种传统的虫生性药用真菌,其有多种药理功效.本文对其降糖、改善肾功能、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做相关综述,为指导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筛选提供一个指导性方向.

    作者:何亚红;何晓青;杨渊;马牧之;楼凯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痔下静脉丛剥离半缝合治疗环状痔52例

    目的:痔下静脉丛剥离半缝合治疗环状痔的疗效观察.方法:52例环状混合痔,随即分两组,采用传送分段齿形外切内扎术和痔下静脉丛剥离半缝合术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均痊愈,治疗组术后水肿、皮赘形成的发生率较对照纽降低,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采用痔下静脉丛剥离半缝合术效果较好.

    作者:许学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mTOR信号通路途径与乳腺癌

    哺乳功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非典型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TEN/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失常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作为mTOR的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ein)在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近几年来有关乳腺癌中mTOR信号通路及其蛋白的表达的研究和Rapamycin在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等万面作一综述.

    作者:冯萍;陈斌;王亚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