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体会

罗军;娄建云;王柏群;邹连生;杨少春

关键词:神经内镜,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
摘要:目的:评价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作用.方法: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使用神经内镜分辨责任血管,评估是否充分减压.结果:13例手术病人,11例使用神经内镜,术后疼痛缓解率100%.随访2个月~3年未见复发.结论:神经内镜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作用显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吡柔比星联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的方法及护理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pirarubici,THP)联合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 tothecin,HCPT)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的方法及护理.方法:对8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在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应用吡柔比星联合羟基喜树碱改进膀胱灌注及前后的护理,同时配合心理护理等方法.结果:3年复发率约为6.0%,低于有关文献记载的13%~70%.结论:改进了用吡柔比星联合羟基喜树碱行膀胱灌注的方法及膀胱灌注前后的护理措施后,患者易接受,无1例中途停止灌注,不良反应轻,复发率低,疗效满意,患者耐受性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聂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住院病人对护士形象礼仪满意度分析

    目的:分析护士形象礼仪对住院病人的心理影响,提出形象礼仪修炼的策略.方法:选择1 696例住院患者进行直接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语言谈吐、行为举止等形象礼仪对病人的心理影响较大;护士的容貌、身高等仪容仪表礼仪对病人的心理影响不大,但是病人认为护士应有良好的仪容仪表,可提高病人就诊时的心理适应度.结论:加强护士形象礼仪修炼,可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

    作者:叶慧丽;刘燕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肌肋定位法行锁骨下静脉穿刺

    目的:探索以第一肋前斜角肌结节为标志确定行锁骨上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0例需行深静脉穿刺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定位后行穿刺术,观察穿刺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45例一次穿刺成功,5例二次成功,总有效率100%.结论:该定位法具有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

    作者:谢崴;鲁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监护指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监护指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心肌梗死患者按规范进行溶栓治疗,在治疗前、中、后密切观察心电图、注意心律失常、出血倾向、低血压等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结果:在溶栓过程中15例患者心律失常得到及时纠正,其中3例室颤病人及时采取措施转危为安;20例患者梗死血管再通,无护理并发症.结论:规范溶栓治疗措施和监护指标,能显著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成功率.

    作者:谢来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多普勒Tei指数评价房间隔缺损患儿右室功能

    目的:探讨多普勒Tei指数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儿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测30名正常儿童、50名单纯ASD患儿的右心室Tei指数,并将ASD分成左向右分流、双向分流两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SD左向右分流组右室Tei指数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ASD双向分流组右室Tei指数较正常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ASD患者Tei指数与ASD缺损直径及右心大小呈正相关.结论:ASD患儿右心室Tei指数确有异常,Tei指数对ASD患儿右室的整体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凌月蓉;曾祥运;葛贻珑;肖文胜;刘跃梅;罗琼;任苓;陈卫华;陈燕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体会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特点.方法:采用Bard mesh(补片)和Perfix plug(网塞)治疗86例腹股沟疝,观察手术时间、切口疼痛、活动能力恢复、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手术平均时间29 min,切口无明显疼痛,无紧绷感;术后6~8 h下床活动,2周恢复日常工作;术后切口血肿2例,阴囊积液1例,尿潴留1例;无切口感染;随访2~48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疗效好,对人体生理功能元明显影响,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恢复快,补片长期留置体内无不良反应.

    作者:黄忠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心梗的护理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并且是加重病情及终导致其死亡的重要原因.大量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证明,糖尿病病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较非糖尿病人常见并且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早,病变广泛,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作者:张秀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CT在肝癌射频消融术的定位方法和技术

    目的:评价CT在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立单排螺旋CT对16例肝癌患者进行定位,用射频消融仪及电极消融肝癌.结果:16例病变定位技术成功率为93.8%,总缓解率为93.8%.结论:CT是肝癌射频消融术的佳定位监测方式.

    作者:刘金生;刘龙辉;王兆毅;陈健民;方世忠;林玉玲;钟荣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小关节面综合症的X线、CT、MRI影像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小关节面综合症的X线、CT、MRI的影像诊断表现.方法:选择12例小关节面综合症患者,全部行X线、CT、MRI检查.结果:12例患者的X线、CT、MRI的影像表现均有不同价值.结论:小关节面综合症的检查方法X线为首选,对疑有小关节真空、关节面下囊变、关节囊钙化、侧隐窝、椎间孔或椎管变形、狭窄、椎间小关节脱位、半脱位及伴有椎间盘变性并突出、膨出以及椎体滑脱的患者可行CT检查,必要时并辅以MRI检查.

    作者:汪连保;汪卫星;王卫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手指末节离断伤24例原位缝合治疗体会

    目的:讨论手指末节离断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手指末节离断病人24例26指,完全离断15指,不完全离断11指,手指末节离断改良原位缝合治疗采取清创,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原位缝合治疗.结果:本组15指完全离断成活率73%,不完全离断11指成活率91%.24例患者均获得随防,短2个月,长3年,平均6个月.结论:手指末节离断原位缝合治疗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对不愿接受血吻合治疗、难找到可吻合血管的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挽救手指长度与外形的补救措施.

    作者:蔡周禹;范积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Ⅰ期固定矫治技术在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Ⅰ期固定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例7~11岁前牙反<牙合>患者,下颌可后退至切牙相对,采用上颌固定矫治器解除反<牙合>.结果:15例患者除1例失访,余成功率为100%,平均疗程为3.5~4.5个月,与活动矫治器相比疗效显著.结论:Ⅰ期固定矫治技术可有效解除替牙期前牙反<牙合>,解除下颌骨对上颌骨向前发展阻力,降低恒牙期综合矫治难度.

    作者:钟瑾;林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例新生儿梅毒致全身皮肤粘膜糜烂的护理

    新生儿梅毒是一种少见的小儿皮肤病,2009年2月,我科收治1例新生儿梅毒致全身皮肤粘膜糜烂的患儿,此例新生儿梅毒属于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所致的梅毒[1],早期先天梅毒的皮肤粘膜症状有35%在出生时已出现,由于皮肤粘膜糜烂,皮肤丧失了屏障功能,易并发各种病原菌感染,皮肤分泌物增多,不利于创面愈合,针对这些护理问题,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燕;林华;曾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赣州市章贡区2007年城区入托儿童体检分析

    我院结合2007年江西省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儿童保健项目工作内容,对全区城区入托儿童进行健康体检.现将城区入托儿童健康状况报告如下.

    作者:曾敏;张祖琼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文拉法辛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疗效研究

    目的:比较抗精神病药合用文拉法辛与单用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经阿立哌唑治疗2周后好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伴有抑郁症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组(单用组)与抗精神病药合用文拉法辛组(合用组),疗程8周.结果:经治疗后,合用组在治疗第1、2、4、8周末HAMD评分比单用组为低.结论:抗精神病药合用文拉法辛对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疗效好.

    作者:刘少华;聂宇波;钟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讨侧前方入路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外侧小切口对5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其中46例为新鲜骨折,10例为陈旧骨折.48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8例患者行单纯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取平卧位,患侧半边臀部略悬空于手术床边,使臀大肌及臀部软组织自然下垂,患侧下肢内收10°,使大粗隆突出部分充分暴露;股骨颈及大粗隆暴露后,先截骨清除股骨颈残端,再前脱位取出股骨头;术毕伤口引流24~48 h.结果:全部患者获得6~49个月的随访.Harris评分优52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达98%.结论:侧前方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作者:钟小兵;鲍智颖;李文锐;李义强;汪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与态度调查及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研究

    近年来对各类人群进行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与态度调查及监测发现,在高危人群中,外来务工人员均占有一定比例.

    作者:万德芝;杨冰;许乐为;张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脾修补、脾部分切除在外伤性脾破裂中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脾修补、脾部分切除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应用范围及适应症.方法:回顾分析26例脾修补、脾部分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再出现出血,2例术后出现高热,对症处理而痊愈.结论:对Ⅰ~Ⅲ级脾破裂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行脾修补或脾部分切除术是可行的.

    作者:谭慧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低血压患者采用不同测量血压方法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低血压患者有创连续测血压法、汞柱式血压计测血压法、电子血压计测血压法三种血压测量方法的一致性.方法:在不同时间同时用三种方法测量68例低血压患者的血压1 224例次,比较三种方法测得的收缩压.结果:当收缩压低于60 mmHg时,有创连续测压法测量的血压值与汞柱式血压计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子血压计测压法测量值高于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收缩压高于60mmHg时,三种方法测量结果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低血压患者测量血压时,宜使用汞柱式或有创连续血压测量方法,不宜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方法.

    作者:刘华之;谢宝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阿霉素背根神经节注射治疗晚期癌痛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介入下经椎旁阿霉素背根神经节注射治疗晚期癌痛的可行性.方法:42例椎体转移瘤患者在X线介入下经椎旁背根神经节注射0.33%阿霉素1~1.5 mL/节,观察术后1天、1周、1月、3月、6月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疗效评估,术前、术后1周吗啡用量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1天、3月VAS评分较术前有显著降低(P<0.05)、术后1周、1月较术前有非常显著降低(P<0.01);术后1天、1周、1月、3月、6月疗效优良率分别为59.5%、83.3%、76.2%、58.5%、33.3%;吗啡用量术后较术前有非常显著降低(P<0.01).结论:经椎旁背根神经节注射阿霉素治疗晚期癌痛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中、远期效果不稳定.

    作者:魏俊;叶军明;温新院;刘勇;唐金红;江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治疗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64例经胃镜检查和病理诊断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2例,治疗组给予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疗程均为10 d.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1.67%,对照组HP根除率为83.33%,两组治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是一种安全、疗效高、耐受性好,也是当前根除幽门螺杆菌首选的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廖肇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