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体会

罗军;娄建云;王柏群;邹连生;杨少春

关键词:神经内镜,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
摘要:目的:评价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作用.方法: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使用神经内镜分辨责任血管,评估是否充分减压.结果:13例手术病人,11例使用神经内镜,术后疼痛缓解率100%.随访2个月~3年未见复发.结论:神经内镜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作用显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大黄冰片芒硝联合善得定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大黄冰片芒硝联合善得定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采用西医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大黄内服,冰片芒硝腹部外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均住院天数、病死率及并发症出现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冰片芒硝联合善得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丁水平;曾日明;蔡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输尿管镜联合肾筋膜扩张器治疗尿道狭窄(附11例报告)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输尿管镜、肾筋膜扩张器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操作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11例尿道狭窄患者常规金属尿道探子扩张失败后,输尿管镜直视下插入斑马导丝通过狭窄处,顺留置的斑马导丝逐号置入10~18 F的筋膜扩张器扩张尿道.结果:11例均扩张成功,手术时间15~40 min,术后无假道形成,排尿通畅.其中10例经定期尿道扩张治愈,1例因长期频繁尿道扩张后患者要求手术而行尿道内瘢痕电切术.结论:输尿管镜联合肾筋膜扩张器治疗尿道狭窄是安全、简便、有效的腔内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多普勒Tei指数评价房间隔缺损患儿右室功能

    目的:探讨多普勒Tei指数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儿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测30名正常儿童、50名单纯ASD患儿的右心室Tei指数,并将ASD分成左向右分流、双向分流两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SD左向右分流组右室Tei指数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ASD双向分流组右室Tei指数较正常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ASD患者Tei指数与ASD缺损直径及右心大小呈正相关.结论:ASD患儿右心室Tei指数确有异常,Tei指数对ASD患儿右室的整体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凌月蓉;曾祥运;葛贻珑;肖文胜;刘跃梅;罗琼;任苓;陈卫华;陈燕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激光脱毛83例临床体会

    我院2004~2006年期间,使用TF-2000激光脱毛机治疗局部多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娄元彤;李泽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唯尔本注射液预防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息复发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唯尔本注射液预防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对住院的80例喘支患儿在痊愈出院后给予唯尔本注射液肌注,随访1年,观察喘息复发情况.将痊愈后未做干预的另外80例喘支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肌注唯尔本注射液喘支患儿在1年内喘息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发作喘息时持续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唯尔本注射液具有预防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复发喘息的作用.

    作者:朱广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体会

    目的:评价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作用.方法: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使用神经内镜分辨责任血管,评估是否充分减压.结果:13例手术病人,11例使用神经内镜,术后疼痛缓解率100%.随访2个月~3年未见复发.结论:神经内镜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作用显著.

    作者:罗军;娄建云;王柏群;邹连生;杨少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40例三阴乳腺癌病例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140例三阴乳腺癌病例,旨在了解该院三阴乳腺癌生存及复发情况.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0~2002年间收治的1 125例乳腺癌手术病例,其中140例三阴乳腺癌(其诊断主要基于免疫组化)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生存情况以及肿瘤复发转移方式.结果:140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8个月,5年无病生存率为65.7%,5年总生存率为73.4%.同时期(2000~2002年)该院手术后总的乳腺癌共1 125例,5年生存率为86.7%.二者生存率比较(73.4%VS 86.7%)有统计学意义.78例绝经前三阴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75.0%,62例绝经后患者5年生存率为71.3%.有45例三阴乳腺癌发生复发转移,其中17例(37.8%)肝转移,23例(51.1%)肺转移,7例(15.6%)脑转移.结论:与总的乳腺癌比较,三阴乳腺癌的预后更差;绝经前后三阴乳腺癌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阳性三阴乳腺癌生存差于淋巴结阴性的三阴乳腺癌;与总的乳腺癌比较,三阴乳腺癌复发转移以内脏(肺,肝)转移和脑转移多见.

    作者:罗忠兵;龙浩;马国伟;林志潮;司徒冬荣;杨名添;戎铁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住院病人对护士形象礼仪满意度分析

    目的:分析护士形象礼仪对住院病人的心理影响,提出形象礼仪修炼的策略.方法:选择1 696例住院患者进行直接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语言谈吐、行为举止等形象礼仪对病人的心理影响较大;护士的容貌、身高等仪容仪表礼仪对病人的心理影响不大,但是病人认为护士应有良好的仪容仪表,可提高病人就诊时的心理适应度.结论:加强护士形象礼仪修炼,可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

    作者:叶慧丽;刘燕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50例HSP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①高发年龄为7~13岁,占62%;男孩多于女孩,占74%;冬春季为发病高峰期,占72%;前驱上呼吸道感染者占62%,似为主要诱因.②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者24例,误诊22例,均在其中.③3例并发心肌炎.结论:①腹痛为HSP常见首发症状,未出现皮疹前误诊率高.对急性腹痛患儿应详查关节、皮肤情况,减少误诊.②可并发心肌炎,值得注意.

    作者:赖杰;赖长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抚触对腹股沟疝术后患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抚触对腹股沟疝术后患儿躁动的程度和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SaO2)生理反应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78例腹股沟疝术后患儿分为抚触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患儿躁动的程度和心率、呼吸、血压、SaO2生理反应指标及复发率.结果:抚触组比对照组患儿躁动的程度和心率、呼吸、血压、SaO2等生理反应的影响明显减轻,复发率明显减少.结论:抚触对患儿的早日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梁镝敏;陈凤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于都县0~9岁儿童铅中毒调查报告

    目的:探讨发铅与血铅之间的关系,了解本县0~9岁儿童铅污染状况.方法:随机抽取本县0~9岁儿童921名,按年龄分为0~1岁、2~3岁、4~6岁、7~9岁四组.同时测定其头发铅含量和血铅含量,并分组计算发铅和血铅负荷过量百分比.结果:发铅负荷过量百分比按年龄递增,低20.00%,高61.24%,平均51.30%;血铅负荷过量百分比也按年龄递增,低20.00%,高60.49%,平均50.16%.结论:发铅和血铅呈平行关系,发铅测定可作为儿童铅中毒的参考指标;铅负荷过量与年龄成正比,尤以7~9岁为高,本县铅负荷过量的儿童已过半数.

    作者:刘金叙;何泽耘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79例自然流产绒毛的染色体分析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79例自然流产绒毛采用直接法或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常规制片,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检出染色体异常42例;异常率为53.16%.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行染色体检查,对自然流产的病因、诊断及再次妊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凡;温庆荣;郑胤强;马莉;郭芸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PPARγ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PPAR有3种亚型,即PPARα、PPARβ和PPARγ,其中PPARγ与肿瘤的关系为密切,成为近研究的热点.本文就PPARγ性质及其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唐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开胸术后患者的应用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开胸术后患者的应用护理.方法:采用床边监护仪(型号:BSM-73)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分析30例开胸术后患者给予两种不同雾化吸入方法所产生的临床效果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改变.结果:超声雾化吸入组测血氧饱和度比雾化前低5%~8%;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比雾化前增加4%~6%.结论:开胸术后患者更适合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器,能有效达到稀释痰液,排痰消炎及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通气功能.

    作者:熊淑霖;熊伟哪;程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治疗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64例经胃镜检查和病理诊断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2例,治疗组给予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疗程均为10 d.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1.67%,对照组HP根除率为83.33%,两组治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是一种安全、疗效高、耐受性好,也是当前根除幽门螺杆菌首选的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廖肇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81例分析

    目的:总结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操作经验及体会.方法:对81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采用OlympusGIF-XQ230电子胃镜及辅助器械进行直视下取出、内镜推挤处理异物.结果:78例成功取出异物,成功率96.2%,未出现大出血、穿孔、邻近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3例未能取出,转外科治疗.结论: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具有安全、简便、经济、成功率高、病人痛苦少,创伤小等优点.

    作者:廖跃光;谢志军;付曲波;江萌;黄才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Ⅰ期固定矫治技术在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Ⅰ期固定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例7~11岁前牙反<牙合>患者,下颌可后退至切牙相对,采用上颌固定矫治器解除反<牙合>.结果:15例患者除1例失访,余成功率为100%,平均疗程为3.5~4.5个月,与活动矫治器相比疗效显著.结论:Ⅰ期固定矫治技术可有效解除替牙期前牙反<牙合>,解除下颌骨对上颌骨向前发展阻力,降低恒牙期综合矫治难度.

    作者:钟瑾;林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生隐球菌荚膜形成条件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隐球菌荚膜体外形成条件,为实验教学提供一种简便、安全、成本低、效果好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试管培养法,用麦芽糖代替葡萄糖配制培养基并加入不同浓度的兔血清和(或)维生素B1,观察新生隐球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荚膜的形成情况.结果:新生隐球菌在含1.4mL 6%麦芽糖+0.4mL兔血清+0.2mL维生素B1的培养基中培养4天荚膜形成佳.结论:在1.4 mL 6%麦芽糖+0.4 mL兔血清+0.2 mL维生素B1的培养基中新生隐球菌可形成典型荚膜.

    作者:钟有添;王小丽;刘文君;谢琼君;马廉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地塞米松联合冰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体会

    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肿瘤患者的生命,但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据资料统计,化疗外渗率国内报道是0.1%~6%[1].

    作者:汤月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术式的效果,总结各种术式的作用和适应证.结果:肝切除术式采用左外叶切除56例(35%),左半肝切除29例(18.13%),肝方叶切除11例(6.88%),右前叶切除13例(8.13%),右后叶切除22例(13.75%),右半肝切除5例(3.2%),双侧多区段肝切除24例(15%);其中附加胆肠内引流术69例(43.13%),经肝实质切开取石6例.结论:根据手术探查胆管狭窄部位及范围和结石分布状况,采用不同的术式.正确选择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方式是减少术后残留结石的关键,而规则性肝叶/段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

    作者:黄甫峰;方传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