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复异位妊娠32例临床分析

宋云静;王建中;黄俊

关键词:重复异位妊娠, 盆腔炎
摘要: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病因、发病特点及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58例异位妊娠患者,其中32例为重复异位妊娠患者的资料. 结果:重复异位妊娠发病率为6.9% ,其中有人流史者24例,不孕史者6例.既往有一次异位妊娠病史的有28例,两次异位妊娠的有4例;首次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及保守手术治疗者共18例,手术切除治疗者14例. 结论:重复异位妊娠与盆腔炎症、人工流产有关,首次异位妊娠应进行积极治疗,并指导患者采取避孕措施.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患者同时使用胸腺肽α1和拉米夫定6个月,随后单用拉米夫定6个月;对照组30例,仅给予拉米夫定12个月.动态观查患者血清HBV DNA和肝功能变化及YMDD变异.结果:全部患者完成12个月治疗,治疗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YMDD变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单独或联合胸腺肽α1,均具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作用,联合用药有改善肝功,且有提高HBV DNA阴转率及减少YMDD变异率的趋势.

    作者:易军;陈勇;吴中;徐亚军;刘红敏;刘鸿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体会

    低温治疗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可以明显降低颅脑损伤后的死亡率、致残率.我院2004年9月~2006年12月选择重型颅脑损伤病例62例,均行低温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叶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T型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自2002年~2008年,我院运用T型外固定架加简单骨固定方式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其中男50例,女18例,年龄17~73岁,平均(38.2±0.5)岁.致伤原因:车祸40例,坠落伤13例,压砸伤5例,其它原因致伤10例.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31例,自外向内的开放性骨折13例,自内向外的开放性骨折18例;闭合型骨折37例.合并伤20例,合并多部位骨折7例,合并颅脑损伤6例,合并肋骨骨折及胸部损伤3例,合并腹腔脏器损伤4例.

    作者:李兴旺;黄家福;黄杰;王贤芳;肖庆华;刘旭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小儿法乐氏四联症术后急性肾衰的腹膜透析治疗

    目的:总结小儿法乐氏四联症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腹膜透析治疗的经验.方法:6例法乐氏四联症患儿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同时进行常规的综合治疗,包括强心、利尿、呼吸机支持.结果:全组无死亡患者,其中1例腹膜透析渗漏,经仔细缝合后渗漏消失,1例切口感染,经局部处理及合理抗生素治疗痊愈.全组透析28~182 h,平均98 h,血生化恢复正常,肾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无严重腹腔感染、高血糖、低血钾等并发症.结论:小儿法乐氏四联症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时应用腹膜透析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病人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罗志方;李小军;江美兰;李章红;江柏青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腹腔镜多囊肾去顶术(附8例报告)

    目的: 探讨治疗多囊肾的有效手术方式.方法:对8例成人多囊肾患者行腹腔镜下囊肿去顶减压术,术前详尽了解囊肿与肾盂的关系,术中将所见囊肿尽可能去顶减压.结果:手术均获成功,1例出现尿瘘,经插入输尿管支架内引流后治愈.随访6~16个月临床症状、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腹腔镜下多囊肾去顶术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较好的方法之一,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吴克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腔内微创技术治疗相关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护理

    目的:总结使用腔内微创技术治疗三聚氰胺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31例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致泌尿系结石的婴幼儿采用腔内微创技术治疗,手术前、后行针对性的护理. 结果:31例患儿手术后复查尿路平片和B超,均无大于0.3 cm的残余结石,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和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蒙美英;阳贻梅;曾小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

    我院2005年5月~2008年12月共采用锁定钢板(L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2例,其中男25例,女37例.年龄32~82岁,平均64岁.按Evans[1]分型:43例为不稳定型 ,19例为稳定型.大部分老年病人都有内科合并症,主要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老慢支、脑血管病等.伤后至入院时间为1 h~2 d,手术时间均为入院3~4 d.

    作者:邱崇慧;谢赣平;高雪花;孙小波;钟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42例疗效观察

    我院应用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42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儿科门诊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2例,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其中男51例,女31例,年龄4个月至6岁,病程10h至2.5天.

    作者:谢冬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磁共振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或DSA证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MRA影像.结果:MRA对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88.2%,较准确地显示了3 mm以上动脉瘤的形态、大小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结论:MRA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的血管成像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吴颋;钟福兴;郭少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围产儿出生缺陷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围产儿出生缺陷的产前检查及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对2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的产前检查情况、疾病种类及出生缺陷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3例出生缺陷儿消化系统畸形8例,占34.78%;心血管畸形4例,占17.39%;脑部畸形3例,占13.04%;泌尿系统畸形2例,占8.69%;四肢畸形2例,占8.69%;其他畸形4例,占17.69%.出生缺陷儿的孕母中有6例孕早期受病毒感染,5例长期从事电脑操作,3例服用治疗甲亢的药物,2例从事油漆工作,2例长期接触化学制剂,1例有畸胎史,1例不孕症孕前长期服药.结论:出生缺陷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广泛开展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加强婚前保健、围产期保健,开展产前诊断和优生咨询,可以更大限度地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病率.

    作者:杨心琼;李里花;周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功能锻炼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功能锻炼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锻炼组在中药熏洗后,配合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仅行中药熏洗.治疗前后按<膝关节功能评定表>对患者的行走能力、上下楼梯能力、屈曲挛缩程度、关节肿胀方面进行评测.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在行走能力、屈曲挛缩能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肿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上下楼梯能力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功能锻炼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作者:黄雪莉;杨少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2例治疗体会

    我科从2004年3月~2009年10月采用YL-1型血肿粉碎针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2例,效果好,且操作简单、安全,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35例,女7例;年龄45~74岁,其中55岁以上29例.其中32例有头外伤史,且多为轻微外伤,外伤时间长短不一.

    作者:魏标松;刘仰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颈动脉狭窄TCD、颈动脉超声、CTA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比较经颅多普勒(TCD)、颈动脉超声检查、多层面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颈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价值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意义.方法:收集7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资料,均行TCD检查,将其中经颈动脉超声检查200例、CTA 检查26例,诊断为颈动脉狭窄的影像检查结果与TCD检查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 ⑴790例患者中,TCD检出提示为血管狭窄异常人数为570例,阳性率为72.2%;⑵与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TCD对颈动脉中重度以上狭窄的检查阳性率为79%;⑶与CTA检查比较,TCD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阳性检出率为75%,特异性为100%.结论:TCD对颅外段ICA中、重度狭窄、闭塞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可作为首选筛查方法,颈动脉超声和CTA是明确诊断合适的后续方法.

    作者:李广生;饶艳艳;雷剑;黄志平;赖朝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两种植骨材料在骨量不足患者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Bio-oss和PepGen P15 Flow(简称P15)两种植骨材料在牙槽骨骨量不足患者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上下颌前牙区单牙缺失且牙槽骨宽度不足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植入Bio-oss植骨材料,B组植入P15植骨材料,两组均覆盖Bio-Gide胶原膜,并同期植入种植体,术后9个月复诊观察术区软组织情况,拍摄根尖片进行影像学观察,并行二期手术,测量牙槽嵴顶宽度.结果:两组种植体均存活,植牙区软组织愈合良好,根尖片显示种植体周围无透射影;两组牙槽嵴顶宽度均较术前增加,B组牙槽嵴顶宽度增加量大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o-oss和P15两种植骨材料应用于牙槽骨骨量不足患者的种植修复均具有良好的短期临床效果,后者成骨效果优于前者.

    作者:罗梅芬;潘钢;耿发云;李伯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熏法结合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高,其临床表现主要以颈肩腰腿痛为特征,据资料显示,腰腿痛占各大医院骨科门诊疾患的50%左右,其中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主要病因之一.我院采用针熏法结合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云;徐荣华;杨志勇;叶强;杨卫星;赖家连;许辅端;许小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小肠出血的临床诊治

    小肠出血因病因复杂,发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诊断颇为困难.本文总结我院2000~2009年收治的32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

    作者:胡达水;胡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超声特点和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价彩超对新生儿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为3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进行检测,并与2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颅内超声能清楚显示颅内结构、病变范围,HIE患儿存在显著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舒张期血流速度减慢(P<0.05),PI、RI(P<0.01)显著增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HIE患儿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操作简单,经济实用,无创伤,可在床旁操作等优点.

    作者:吴小洁;郭朝清;林水华;程淑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甲状腺微小癌的生物学特性与诊治方式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生物学特性与诊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36例甲状腺微小癌均为术前拟诊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良性病变,经术中冰冻并术后石蜡切片确诊微小癌.28例术前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者,26例一侧TMC者,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及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 2例双侧微小癌行甲状腺全切除,2例甲状腺机能亢进者行患侧叶加峡部切除及对侧叶大部切除术.6例甲状腺腺瘤者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2例活检诊断淋巴结转移者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34例获得随访6个月~10年,均无瘤生存.结论:掌握甲状腺微小癌的生物学特点利于其诊断及治疗的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重要手段,患侧甲状腺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和/或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为主要术式,一般不作预防性颈清扫术.

    作者:林硕超;苏国强;孔德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51例鼻咽癌放疗后并发鼻窦炎患者,经鼻腔冲洗及药物保守治疗1年以上未愈,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36月,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32例(62.7%),好转17例(33.3%),无效2例(3.9%),总有效率为96.1%.其中有12例(23.5%)发生鼻腔粘连,经定期鼻内镜检查鼻腔清理而治愈.无效者2例为随访期间鼻咽癌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放疗后鼻窦炎疗效显著,术后定期随访并作鼻腔清理可防止鼻腔粘连、鼻窦炎及鼻咽癌复发.

    作者:彭韶平;陈伟峰;刘家锋;王英斌;游凌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青蒿素类抗疟药研究进展

    青蒿素是我国药学工作者在1971年从菊科植物黄花蒿叶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过氧桥结构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它是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的一种抗疟新药.在青蒿素的基础上,经过结构改造,又得到蒿甲醚、蒿乙醚、青蒿琥酯等衍生物.

    作者:黄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