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梁瑞清;张小丽

关键词:糖尿病,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通过各种方式教育糖尿病人,将糖尿病相关知识进行教育.方法:通过对83例糖尿病患者以口头宣教、书面方式、俱乐部形式等方法做好患者入院常规宣教、心理工作、饮食知识宣教、药物治疗、血糖监测、运动知识宣教、低血糖的预防等.结果:83例糖尿病人能正确认识糖尿病,懂得日常的护理,有效控制血糖.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使糖尿病患者更有效控制代谢异常.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奥沙利铂100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亚叶酸钙200mg/m2,静滴2 h,第1~5天,5-氟尿嘧啶500mg/m2,静滴4h,第1~5天.每21天为一周期,行3周期治疗后判定疗效.结果:入组病例32例,完全缓解(CR)2例, 部分缓解(PR)10例,病情稳定(SD)15例, 病情进展(PD)5例,总有效率37.5%(12/32).常见毒副反应为消化道、血液学毒性及外周感觉神经毒性.结论: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能耐受,是较为理想的化疗方法.

    作者:刘晓平;邓伟;曾祥福;吴莲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PCI治疗并发急性心包填塞1例

    急性心包填塞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虽低,但却非常严重,发现和处理不及时,常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我院自开展PCI治疗以来发生1例心包填塞,经及时发现和处理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勇;陈开红;方勇;李卫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婴儿黄疸的临床回顾性分析研究

    目的:了解和分析婴儿黄疸的常见病因,并探讨婴儿黄疸病因构成和发生规律.方法:对我院90例因黄疸住院的婴儿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结果:本组病例黄疸多为轻至中度,其中以CMV肝炎居首位(27.8%), 先天性胆管闭锁居第2位(26.7%), 母乳性黄疸为第3位(13.3%),其他病因引起的亦可见.结论:婴儿出现黄疸时,应尽早作临床实验检查,以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使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李云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附28例分析)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是以脑脊液减少,颅内压力减低为病理基础,以体位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临床报道不多.我们于1999~2005年收治低颅压综合征2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修学;陈彩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Z钢板-ATL前路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临床体会

    目的:介绍Z钢板-ATL前路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方法:19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采用Z钢板-ATL前路系统治疗实行脊柱手术.结果:19例患者(94.7%)中出现融合,CT测量的椎管闭塞百分比从术前47%降低到术后的2%,95%的患者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估至少提高1级,随访时间6月~3年零7月,平均随访时间2年零1个月.结论:该系统手术对组织损伤小,手术视野好,术后并发症少,适用于胸腰段爆裂骨折病变的手术治疗.

    作者:陈吉生;姚连根;陆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手背远端静脉逆向穿刺的临床观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许多老年患者,慢性疾病患者因长期反复静脉穿刺输液,血管受到严重损害,给输液造成极大困难.为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我们在工作中采用近心端向远心端进针的穿刺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丽群;钟素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腹部加压上消化道造影对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上腹部加压上消化道造影对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 20例新生儿于上消化道造影时行上腹部加压.经胃管注入造影剂后,将手放于患儿上腹部近剑突下的十二指肠体表部位,向右边及下方轻轻推压持续时间约30秒,对20例新生儿上消化道造影加压前、加压期间及加压后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 20例行加压上消化道造影时,均显示有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移至脊柱的右侧,停止加压后,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位置仍异常,14例表现为十二指肠近端扩张,经手法加压后显示造影剂通过梗阻处的位置异常,2例伴有肠扭转.结论:上腹部按摩加压技术简便安全,能清楚地显示解剖结构,加压与松压后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位置持续异常的特征性X线表现,对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传荣;傅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应用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目的:利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并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观察我院30例接受彩色多普勒检查的高血压患者,选择年龄相匹配的正常组30例,分别对这两组获取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心尖长轴图像,测定左室各壁运动速度Vs,Ve,Va值并计算Ve/Va比值,将两组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高血压组左室各壁Vs、Ve值及Ve/Va值均低于正常组(P<0.05),而Va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能较准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叶军;任苓;廖伟;葛贻珑;陈卫华;肖文胜;游宇光;凌月蓉;谢谨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小儿急性中毒106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中毒的原因及发生状况,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科住院的106例小儿急性中毒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小儿中毒的特点.结果:中毒种类主要为灭鼠药及农药中毒,其次为药物和食物中毒,1~6岁为小儿急性中毒的高发人群,较大儿童急性中毒多系有意识行为.结论: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是儿科急诊抢救的关键,1~6岁为主要年龄段,受损害器官以脑为主.

    作者:王新妹;陈东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目的:探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方法.方法:等离子射频消融鼻后下神经及筛前神经分布区域粘膜及下鼻甲骨折外移.结果:随访1年,有效率 90.3 %.结论:经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友莲;谢瑞昀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及防治对策的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368例糖尿病发生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好发部位多见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引起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结论:提高机体抵抗力、控制内源性感染,是预防糖尿病患者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周爱民;刘旭晨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小儿毒蕈中毒的护理

    毒蕈中毒是一种毒蛋白,为吲哚衍生物,毒力很强,可累及肾、肝、神经和血液系统等.其中肾脏受累比例较严重,急性肾衰竭发生率为66.5%~79.3% [1].我科自2005年4月至2007年6月治疗18例毒蕈中毒的患儿,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丽萍;刘筱兰;刘润秀;钟静静;卢和燕;李意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放射性131Ⅰ治疗甲亢的护理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从2005年10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病人816例,其中女580例,男236例,年龄15~73岁,病人服药6个月来院复查,87%均收到预期效果.

    作者:刘其文;江萌;钟明超;林琼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0例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我院于2005年3月至2006年10月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0例,因盐酸戊乙奎醚治疗20例(下称治疗组),用阿托品治疗20例(下称对照组),治疗组20例中男9例,女11例,年龄16~75岁,平均34.9岁,口服15例,经皮肤及呼吸道吸收5例,据<实用内科学>第10版诊断标准分轻度中毒4例,中度6例,重度10例;对照组20例,其中轻、中、重度中毒分别为5、6、9例,口服17例,皮肤及呼吸道3例,两组病例均在首次用解毒药后立即彻底洗胃,洗胃时不断更换体位,以完全清除胃内毒物,且清洗全身、更衣,治疗组肌注盐酸戊乙奎醚首次用量:轻度中毒1~2mg,加用氯解磷定500~1 000mg;中度中毒2~4mg,加用氯解磷定1 000~2 000mg;重度中毒4~6mg,加用氯解磷定2 000~3 000mg,首次用药30min后,可酌情重复应用首次半量1~2次,如仅有恶心、呕吐、出汗、流涎等毒蕈碱样症状时,只应用长效托宁1~2mg;仅有肌颤、肌无力等烟碱样症状或胆碱酯酶活力低于50%,只应用氯解磷定1 000mg,中毒后期当胆碱酯酶老化后用长效托宁1~2mg维持阿托品化,每次间隔8~12h.

    作者:熊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新生儿股静脉血样采集方法改良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新生儿股静脉血样采集方法进行改良.方法:利用改良的股静脉血样采集法和传统血样采集方法分别对208例需血样标本的新生儿进行股静脉血样采集,并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3.4%)明显高于对照组(54.9%)(P<0.01).结论:经过对传统血样采集法的改良,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朱建兵;龚牡俐;颜红宇;陈苏桂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不同氧流量治疗ALI病人对痰液粘弹性影响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氧流量吸入治疗急性肺损伤(ALI)病人对痰液粘性和弹性影响.方法:选择ALI病人30例,随机分成种A、B、C三组,氧流量分别为3L、6L、9L,记录其吸氧前、吸氧6h、12 h、24h病人痰液量、痰液粘性、弹性,病人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相同氧流量在不同时间位点(6h、12h、24h)其痰液粘性和弹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氧流量吸入在相同时间位点组间比较,6 h时间位点A、B、C三组病人其痰液粘性和弹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12 h和24 h时间位点痰液粘性和弹性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6 h时间位点C组病人氧分压高,B组其次,A组相对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痰液流变学指标痰液粘性和弹性与吸氧时间相关,12h时间位点是ALI病人痰液粘性和弹性变化的时间窗.大流量吸氧在短时间内对提高病人体内氧分压效果明显.12h和24h时间位点氧合指数也升高.

    作者:廖清华;杨满青;李瑜明;刘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新生儿窒息 225 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 方法:对225 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新生儿窒息为多种因素所致,依次为分娩时高危因素、胎儿高危因素及母体高危因素. 结论: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产时监护,综合分析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各种因素,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

    作者:黄文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以皮肤结节为首发症状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一例

    患儿,男,10岁,因间歇性发热两年于2006年5月31日入院.患儿于2004年7月突起发热,体温波动在39℃~40℃之间,热型不规则,持续数天或一周,间隔时间不定,发热时无寒颤、大汗.

    作者:邱艳鸿;张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红豆杉和三尖杉中六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目的:本文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了红豆杉和三尖杉中Fe、Cu、Mg、Ca、Mn、Zn6种微量元素.方法:用浓硝酸微波消解样品,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结果:所测定的三尖杉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金属元素,采用此方法回收率在95.0%~110.0%之间.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李青松;邓婷;彭湘君;余磊;李银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宫颈妊娠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宫颈妊娠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入院诊断为宫颈妊娠,经治疗后连续测定血β - HCG呈倍数下降,在备血及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条件下行宫颈钳夹及搔刮术;4例入院诊断为先兆流产,入院后行人流术,其中2例因刮宫后阴道大出血休克急诊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宫颈妊娠,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B超、血清β - HCG水平测定,使早期宫颈妊娠的诊断率明显提高;病灶局部药物治疗和刮宫等保守治疗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降低手术风险,减少近期及远期并发症.

    作者:刘瑞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