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氧流量治疗ALI病人对痰液粘弹性影响

廖清华;杨满青;李瑜明;刘英

关键词:氧流量, 急性肺损伤, 痰液, 粘性, 弹性
摘要: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氧流量吸入治疗急性肺损伤(ALI)病人对痰液粘性和弹性影响.方法:选择ALI病人30例,随机分成种A、B、C三组,氧流量分别为3L、6L、9L,记录其吸氧前、吸氧6h、12 h、24h病人痰液量、痰液粘性、弹性,病人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相同氧流量在不同时间位点(6h、12h、24h)其痰液粘性和弹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氧流量吸入在相同时间位点组间比较,6 h时间位点A、B、C三组病人其痰液粘性和弹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12 h和24 h时间位点痰液粘性和弹性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6 h时间位点C组病人氧分压高,B组其次,A组相对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痰液流变学指标痰液粘性和弹性与吸氧时间相关,12h时间位点是ALI病人痰液粘性和弹性变化的时间窗.大流量吸氧在短时间内对提高病人体内氧分压效果明显.12h和24h时间位点氧合指数也升高.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目的:探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方法.方法:等离子射频消融鼻后下神经及筛前神经分布区域粘膜及下鼻甲骨折外移.结果:随访1年,有效率 90.3 %.结论:经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友莲;谢瑞昀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红豆杉和三尖杉中六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目的:本文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了红豆杉和三尖杉中Fe、Cu、Mg、Ca、Mn、Zn6种微量元素.方法:用浓硝酸微波消解样品,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结果:所测定的三尖杉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金属元素,采用此方法回收率在95.0%~110.0%之间.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李青松;邓婷;彭湘君;余磊;李银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6例学龄前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治疗及体会

    学龄前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因此对医护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2004年1月~2007年2月共收治小儿重型颅脑损伤6例,其中原发性脑干伤2例,硬膜下血肿伴继发性脑干伤1例,脑挫裂伤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寿喜;薛岩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颈椎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通过对颈椎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对46例颈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前评估、术前训练;术后体位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预防并发症、饮食指导、康复训练等. 结果:46例颈椎病患者术后无1例因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取得了满意效果. 结论:重视颈椎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冯章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它是深部真菌病中较常见的一种,临常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相似,病情重,病死率高.我科于2007年2月18日收治了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经过110天的治疗,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月红;古贱秀;谢中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应激性溃疡大出血的处理

    门静脉高压症施行断流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大出血虽较少见,但往往因病情复杂而不易被控制.我科采用胃肠减压、抑酸、加强护肝,使用中药白芨等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开胸术后痰潴留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开胸术后痰潴留的疗效.方法:开胸术后患者明确为痰潴留者99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分别予痰热清和沐舒坦治疗.经过7天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变,并复查胸片.结果:治疗组治疗7天后,患者咳痰,气紧,发热等症状好转,肺部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胸片示肺部炎症基本或完全吸收,症状、体征的改善及复查胸片提示肺部炎症吸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开胸术后痰潴留疗效理想,可有效防治开胸术后痰潴留所致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熊健宪;江柏青;赖剑;谢春发;李章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鼻咽窝处端侧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1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鼻烟窝处以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方式建立动静脉内瘘并作为其血管通路.结果:透析血流量达到200ml/min以上,终成功率为100%.第3个月及第6个月的通畅率均达100%.结论: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初次建立动静脉内应尽量选择鼻烟窝动静脉内瘘,而端侧吻合的手术方式也是值得推荐的.

    作者:黄其鹏;邹茜萍;陈江林;刘筱兰;刘润秀;钟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32例严重烧伤后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并发真菌感染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3~2006年32例严重烧伤并发真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真菌感染的好发时间为伤后7~34天,平均14天.常见部位:创面、静脉导管、呼吸道、口腔等;常见菌种:白色念珠菌、光滑球拟假丝酵母菌、曲霉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等.主要诱因:(1) 长时间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2) 机体免疫力下降,防御机能严重受损;(3) 糖皮质激素较长时间使用;(4) 炎热、潮湿的环境因素;(5) 静脉导管长时间留置.32例中,治愈20例,治愈率为62.5%;死亡12例,病死率为37.5%.结论:严重烧伤容易发生真菌感染,常与细菌感染并存,窄谱敏感抗生素加氟康唑(大扶康)、积极的创面处理、持续热风干燥治疗及定期翻身是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全胜;杨运添;王强;彭思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损伤,骨折多位于锁骨中外段,由于骨折后肌肉的牵拉,而常导致骨折两断端移位.传统方法,如通过手法复位和外固定治疗,以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其治愈效果不理想.我科近年来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1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小龙;黄为民;何澄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综合治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对我院门诊确诊为弱视的患儿423例(816眼),应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分别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及不同程度的弱视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屈光不正性弱视组治愈率60.05%,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治愈率53.57%,斜视性弱视组治愈率30.50%,形觉剥夺性弱视组治愈率13.64%.年龄在3~6岁、6~9岁、9~12岁弱视治愈率分别是81.15%、66.67%、44.12%.轻、中、重度弱视治愈率分别是74.88%、43.79%、29.09%. 结论:综合治疗法治疗能有效治疗儿童弱视.

    作者:刘琳琳;唐爱东;曾祥云;王辉;谢基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手背远端静脉逆向穿刺的临床观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许多老年患者,慢性疾病患者因长期反复静脉穿刺输液,血管受到严重损害,给输液造成极大困难.为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我们在工作中采用近心端向远心端进针的穿刺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丽群;钟素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22例,实验组在住院期间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不采取该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长短、半年内心衰复发再住院率,2次以上复发再住院率.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半年内复发再住院率和2次以上复发再住院率,实验组分别为9±7.8d、 42.50%和17.50%,对照组分别为12±8.6d、59.09% 和27.2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心理护理有助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减少复发率.

    作者:俞明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异常血象细胞形态学分析与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血液自动分析仪筛查出的异常血象,来研究异常血象细胞形态学的临床意义.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异常血象进行人工细胞形态学观察,讨论其相关疾病的主要细胞形态学特征并分组统计分析.结果:异常血象中可检出异常的细胞形态阳性率达70%,与其相对应疾病符合率达95%以上;弥补仪器检查血象的局限性有着重要的作用.结论:血液自动分析仪对异常血象只能起到初筛的目的,人工细胞形态学分析能给临床提供较准确信息.只有二者相互结合,优势互补,才能减少疾病的漏诊、误诊.

    作者:黄东平;温达雄;薛春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椎间盘镜与开放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手术(MED)与开放式手术(O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适应证. 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MED,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OLD,并随访6~18个月. 结果:按Nakai分级,MED组:优52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95.00%;OLD组:优42例,良11例,可7例,优良率88.33% .经χ2检验,两组优良率及腿痛相差不显著(P>0.05);但术后两组腰痛相差非常显著(P<0.01),腰部前屈程度相差显著(P<0.05),恢复工作时间(<12周)相差显著(P<0.05). 结论:MED可显著减少术后腰痛及腰部僵硬,较早恢复工作,效果满意,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手术方法.但并不是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采用MED,某些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仍需采用开放式手术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钟小兵;李文锐;李义强;邓志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面神经炎26例

    面神经炎是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一种急性周围性面瘫.主要表现为患者面部表情肌瘫痪,即口角歪斜,属中医口僻(中经络证).笔者用中医治疗面神经炎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广才;温敬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附28例分析)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是以脑脊液减少,颅内压力减低为病理基础,以体位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临床报道不多.我们于1999~2005年收治低颅压综合征2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修学;陈彩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腹部加压上消化道造影对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上腹部加压上消化道造影对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 20例新生儿于上消化道造影时行上腹部加压.经胃管注入造影剂后,将手放于患儿上腹部近剑突下的十二指肠体表部位,向右边及下方轻轻推压持续时间约30秒,对20例新生儿上消化道造影加压前、加压期间及加压后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 20例行加压上消化道造影时,均显示有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移至脊柱的右侧,停止加压后,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位置仍异常,14例表现为十二指肠近端扩张,经手法加压后显示造影剂通过梗阻处的位置异常,2例伴有肠扭转.结论:上腹部按摩加压技术简便安全,能清楚地显示解剖结构,加压与松压后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位置持续异常的特征性X线表现,对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传荣;傅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精子获得率及其预测指标——16年文献Meta分析

    目的:探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的取精技术及其精子获得率,并评价不同的睾丸病理类型、临床和/或生化检测指标对其精子获得率的预测作用.方法:通过MEDLINE计算机检索系统检索1990~2006年的相关文献,采用分类变量资料的Meta分析方法(Peto法)进行Meta分析.结果:睾丸活检取精技术(TESE)是从NOA患者睾丸获取精子成功率高的方法,其精子的获得率与其睾丸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目前尚没有可操作的临床及生化检测指标用以预测NOA患者的精子获得率.结论:通过睾丸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技术(TEFNA)来判断NOA患者睾丸的病理类型及其生精功能,从而预测其外科取精技术的成功率,是制订NOA患者治疗方案之前好的选择.

    作者:杨军;刘继红;邹晓峰;肖日海;詹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中加斜肌缝合术

    目的:探讨带线羟基磷灰石(HA)义眼台植入术中加斜肌缝合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带线HA义眼台植入术中四条直肌加上下斜肌同时缝合来加固义眼台10例,其中一期植入3例,二期植入7例.结果:术后随访5~17个月,无1例发生球结膜裂开,感染,义眼台暴露、脱出、移位,上睑凹陷,眼窝凹陷,义眼活动度大.结论:带线HA义眼台植入术中加斜肌缝合术具有义眼台暴露发生率低、义眼活动好等优点.

    作者:刘玲玲;赖飞明;石远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