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乙型肝炎血液生化指标与肝脏纤维化相关性研究

许庆林;黄文峰;谢志军;陈淑娟

关键词:乙型肝炎, 慢性, 病理学, 血液检查, 肝硬化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常见血液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纤维化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调查120例肝活检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资料,对病人血液常规、生化指标、HBV DNA定量、血清甲胎蛋白进行等级相关、等级回归及Logistic回归等统计学分析.结果:γ-氨酰转肽酶(GGT)、甲胎蛋白(AF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白蛋白(ALB)、血小板(PLT)、总胆红素(TB)、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与炎症程度相关;PLT、ALB、PT、GGT水平显著影响炎症分级,预测准确率60%;AFP、PT、GGT、PLT、ALB、11B、AST与肝纤维化相关,其中PLT、ALB、AST及GGT显著影响肝纤维化分期,预测准确率62.0%.PLT、GGT参与代偿性肝硬化诊断敏感度27%,特异度96.7%,准确率83.2%,阳性预告值66.7%,阴性预告值84.6%;PLT100×109>/L单一指标诊断代偿性肝硬化ROC下面积0.793,特异度98.4%,敏感度23.1%,准确率85.6%,阳性预告值75%、阴性预告值86.2%.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常见血液生化指标中,血清GGT、AFP、AST、PT、ALB、PLT、TB与肝脏炎症、纤维化有相关性,PLT、ALB、AST及GGT显著影响肝纤维化分期,PLT、GGT预测肝硬化准确率83.2%.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消化系疾病中很常见,它们均与胃癌发病有密切关系.我院在2007年6月至12月健康体检中共做内镜检查61例,检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Hp感染3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谢宁生;黄晓焰;蔡洪;兰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7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胃汤加减配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5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81例.对照组予PPI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中药加味益胃汤.对两组病例的综合疗效、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复发率进行总结.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综合疗效及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疗效满意,主要症状改善快,用药时间短,复发率低.

    作者:陈云;刘庆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8例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同时联合检测心肌酶谱(AST、LDH、CK、CK-MB)和肌钙蛋白Ⅰ,比较其检查结果对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41例心肌酶谱升高,敏感性为85.4%,43例肌钙蛋白Ⅰ阳性,敏感性为89.6%.21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有20例心肌酶谱升高,21例肌钙蛋白阳性;27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有23例心肌酶谱升高,25例肌钙蛋白Ⅰ阳性.12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10例心肌酶谱升高,特异性为91.7%,5例肌钙蛋白Ⅰ阳性,特异性为95.8%.结论:联合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Ⅰ检测急性心肌梗死两者相辅相成,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危小军;廖伟;谢东阳;钟一鸣;谢东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8例报告

    我们从2006年2月至今成功地为8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吴桂健;奚晶;曾祥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周期性麻痹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血钾下降轻重程度与甲亢症状无明显相关性,治疗以口服补钾为主,重者兼用静脉补钾,并积极治疗甲亢.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对各种诱因的预防及正确治疗是关键.

    作者:谢宝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5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围产期治疗效果及母儿结局.方法:对25例妊娠合并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ITP患者25例,同期妊娠分娩数为8 064例,发生率为3.1%0;22例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悬液治疗,10例显效,8例良效,2例进步.2例无效,有效率91%;阴道分娩8例,剖宫产分娩17例,2例产后出血,无孕产妇死亡;25例患者共分娩新生儿26个(其中1例为双胎),均存活,新生儿出生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水平,无颅内出血及其他血小板减少或相关疾病.结论: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悬液是治疗妊娠合并ITP的理想方法,可使患者血小板计数水平升高,产后出血减少且对母儿围产结局无影响;剖宫产指征应以产科指征为基础.

    作者:罗绿艳;陶立刚;夏晓红;李峰;万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自制弹性绷带在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包扎止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制弹性绷带在心脏介入诊疗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通过分析我科635例施行介入性诊疗术后患者使用自制弹性绷带止血的效果.结果:有效633例,有效率99.7%,无效2例.结论:自制弹性绷带止血效果好,简便易行,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心脏介入术后弹性绷带的包扎止血,与指压止血者的经验与技术、包扎的经验与技术、患者活动的情况、患者感觉是否舒适、护士术后的健康教育及巡视的频率密切相关.

    作者:赖小芳;谢红英;钟招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艺术治疗在改善精神疾病患者应对能力中的运用

    目的:改善心身疾病病人不良的社会应对方式,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法:以124例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2例,干预组采用生物治疗和艺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2个月内用应对方式问卷(WCS)进行测评,以观察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入组时,WCS测评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运用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次数增多,而推避、幻想、自责运用次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艺术治疗能有效改善心理精神疾病患者的应对方式,提高病人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李梅花;赵小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在心脏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中小剂量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心内直视手术快通道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出ICU病房时间的影响.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3组:中等剂量芬太尼(30~50μg/kg)为A组,小剂量芬太尼(10~30μg/kg)为B组,瑞芬太尼为C组.分别记录三组患者基础、诱导插管后、CPB前、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以及术中一些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通过ICU病房医生护士的记录,了解病人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恢复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前年龄、体重、术中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和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开放主动脉后,所有患者均自动复跳,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三组患者均在ICU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的重新插管率均为0.C组比B组和A组拔管时间显著缩短,多巴胺应用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的各个阶段,中小剂量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于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抑制应激反应效果相似,可以有效地用于心血管手术快通道麻醉,但是应用瑞芬太尼的患者明显更早拔管.

    作者:吴文(吉鸟);焦丰;陈华敏;段志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SERT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基因启动子区(5-HTrLPR)的插入/缺失片段与第2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s)多态性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onstipation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C-IBS)的相关性.方法:利用PCR检测84例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C-IBS患者和103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的SERT上述两个基因多态性.结果: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的L/L基因型频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25% vs7.8%,P<0.05).结论: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5-HTTLPR区多态性可能与C-IBS相关,拥有L/L基因型的人群可能更易患C-IBS,而VNTRs区多态性则与C-IBS不相关.

    作者:谢军;张自翔;黄才斌;舒涛;吴雄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

    目的:总结网石蓝联合取石气囊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56例临床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 to graphy,ERCP)证实胆总管结石后行EST,根据结石数目及大小行网石、碎石或联合取石气囊取石治疗.结果:156例ERCP确诊胆总管结石154例,行EST并取石,成功151例,成功率98.05%.术后出现并发症出血2例,轻度胰腺炎7例.结论: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网石蓝联合气囊取石取净率高.

    作者:廖跃光;江萌;刘海丽;谢志军;黄才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IL-18水平变化与Th1/Th2失衡的关系及意义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IL-18水平变化与Th1/Th2失衡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确诊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病例组,41例排除脑出血的高血压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8、IFN-γ和IL-4水平.结果:病例组IL-18、IFN-γ水平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IL-4水平变化小,两组间IL-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IFN-γ与IL-4比值较对照组增大;IL-18水平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而与IL-4水平无相关性.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IL-18增高促进了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偏移,主要表现为Th1细胞活性升高,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陈骏;周三清;熊春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小儿慢性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小儿肺炎为儿科常见病,治疗4~5天症状和体征可缓解,10天左右可痊愈.但临床上常因治疗不彻底,或不注意恢复期护理和调养,又或者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患儿病情迁延,易转变成慢性肺炎.我院儿科对40例小儿慢性、迁延性肺炎采用加味二陈汤结合西医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周建军;肖一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东莞市手足口病定点医院流行病学特点与疫情控制措施

    目的:探讨本市儿童手足口病定点医院病人流行的基本特征和控制措施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手足口患儿的处理措施及效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8年4月30日至7月31日,我院累计报告发病1197例.首例于4月30日入院,5月开始全市疫情呈上升趋势,5月上旬达高峰,此后疫情呈下降趋势,7月份以后日平均发病人数降至6例以下.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80.28%).502例住院患儿中,普通病例405例(80.68%),重症病例97例(19.32%,包括门诊患儿在内占8.10%).其中27例重症患儿行病毒学检查,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nls71,EV71)阳性19例(70.37%),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阳性4例(14.81%).主要控制措施及效果:按病情轻重分别在手足口病门诊、专门隔离病区和PIcu病房隔离治疗;加强病房通风换气;进行空气、物体表面消毒;医务人员加强个人防护.治愈1179例(98.50%),好转7例(0.58%),自动出院9例(0.75%),死亡2例(0.17%).儿科住院病人和工作人员家属无1例因院内感染致手足口病.结论:落实各项控制措施,全员培训,合理设计隔离病区,早期识别并治疗重症病例是控制此病的关键.

    作者:黄莹;李锐钦;邓皓辉;叶毅桦;黄全发;张若愚;尹雪玲;张素芬;叶国华;杨伟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诊治分析

    我院自1996年-2007年施行食管癌手术325例,发生吻合口瘘15例,其中1例3处瘘口,发生率4.6%,死亡率0.现总结经验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陈东方;王新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帕罗西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疗效,并探讨抗抑郁药在治疗D-IBS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联用帕罗西汀治疗66例顽固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8周,并与单用常规疗法58例对照,评测其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积分变化.结果:帕罗西汀组的消化道症状有效率分别为57.6%,显著高于常规疗法的24.1%(P<0.01);帕罗西汀组原有情绪障碍患者和无情绪障碍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有效率分别为67.4%和29.4%,有显著差异(P<0.05);帕罗西汀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总分差值、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分差值比较则显著改善(P<0.01).结论:帕罗西汀能改善D-IBS的消化道症状,并与目前是否存在情绪障碍相关.

    作者:陈尚茹;赵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是一种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佳护理方法.作者应用循证护理,针对临床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不同程度压疮的病人进行临床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黄清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浆C-反应蛋白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由复杂发病机制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其典型的病理改变为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与血栓形成导致的急性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从而造成可逆或不可逆心肌损伤.近年来研究发现,炎性机制在ACS的发病和并发症中起重要作用[1].C-反应蛋白(CRP)异常被认为是独立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体重指数、吸烟和凝血因子异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外的新的危险因素,在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示和疗效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2].本文通过检测各种类型ACS患者血浆CRP含量,探讨它与ACS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作者:聂宇波;林燕;吕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喉部分切除甲状软外骨膜围颈筋膜联合修复术在喉功能重建的应用(附10例报告)

    目的:探讨甲状软骨外膜围颈筋膜联合修复术在不同期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0例不同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行喉部分切除术,以甲状软骨膜围颈筋膜联合修复喉缺损,重建喉功能.结果:2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咽,经适当训练后很快恢复,术后10~14天均拔除鼻饲管,恢复正常饮食,术后2~3周均拔除气管套管,发音较正常人嘶哑,能正常交谈.结论:甲状软骨膜围颈筋膜适用于不同期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残喉的修复及功能重建,尤其是声门型喉癌的理想修复重建材料.

    作者:廖志莹;王英斌;彭韶平;刘小平;刘家峰;陈伟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钠结合24小时尿钠测定在颅脑损伤诊治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血钠24h尿钠测定在颅脑损伤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454例中发现血钠失衡232例,血钠为血清钠测定值,24h尿钠测定方法是采集24h尿液混匀后尿钠浓度×24h尿量=24h尿钠总量,再根据24h尿钠测定补液治疗为观察组,按常规及经验治疗为对照组,对2组病例的治疗结果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其当日血钠与前一日血钠差值均数,观察组小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纠正所耗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结合血钠,24h尿钠测定的结果分析,对颅脑损伤病人合并血钠失衡的病因判定和治疗,特别是特殊类型的水、钠代谢紊乱病例的诊治,较常规补液治疗,提供了更为安全、准确、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瑞金;曾瑞亮;吕春;蒋秋华;何春明;汤涛;黄锦庆;刘祥璐;李卫;王小玲;王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